晉詩卷七

關燈
(○《類聚》二十九。

    《詩紀》三十。

    ) ☆左思〈思。

    字太沖。

    齊國臨淄人。

    妹芬為武帝貴嫔。

    泰始中。

    思為秘書郎。

    永甯中。

    齊王ぁ召為記室督。

    辭疾不就。

    有集五卷。

    〉【悼離贈妹詩二首】 郁郁岱青。

    (《類聚》、廣《文選》作清。

    )海渎所經。

    陰精神(《類聚》作以。

    廣《文選》同。

    )靈。

    為祥為祯。

    峨峨令妹。

    應期挺生。

    如蘭之秀。

    如芝之榮。

    總角岐嶷。

    龆龀(《類聚》、廣《文選》作龀龆。

    )夙成。

    比德古烈。

    異世(文館詞林、《詩紀》作代。

    )同聲。

     厥德伊何。

    塞淵(文館詞林作泉。

    )其慮。

    厥聲伊何。

    日新其譽。

    幽思泉湧。

    乃詩乃賦。

    飛翰雲浮。

    擒藻星布。

    光曜邦族。

    名馳時路。

    翼翼群媛。

    是瞻是慕。

     匪惟見慕。

    善誘善導。

    斟酌諸姬。

    言成典語。

    匪唯辭章。

    多才多巧。

    黼黻文繡。

    幾微要妙。

    積德彌高。

    用心彌奧。

    伊我之ウ。

    ?妹之曜。

      惟我惟妹。

    ?惟同生。

    早喪先妣。

    恩百常情。

    女子有行。

    實遠父兄。

    骨肉之思。

    (《類聚》、《詩紀》作恩。

    )固有歸甯。

    何悟離拆。

    (《類聚》作析。

    )隔以天庭。

    自我不見。

    於今二齡。

     豈唯二齡。

    相見未克。

    雖同京宇。

    殊邈異國。

    越鳥巢南。

    胡馬仰北。

    自然之戀。

    禽獸罔革。

    仰瞻參商。

    沈憂内塞。

    何以抒懷。

    告情翰墨。

    (○《文選》詞林百五十二。

    又《類聚》二十九作贈妹九嫔悼離詩。

    引第一、第四兩章。

    廣《文選》、《詩紀》二十九作贈妹九嫔悼離詩。

    引第一、第四兩章。

    ) 穆穆令妹。

    有德有言。

    才麗漢班。

    明朗楚樊。

    默識若記。

    下筆成篇。

    行顯中閨。

    名播八(《類聚》、《詩紀》作外。

    )蕃。

      以蘭之芳。

    以膏之明。

    永去骨肉。

    内充紫庭。

    至情至念。

    惟父惟兄。

    悲其生離。

    泣下交頸。

     桓山之鳥。

    四子同巢。

    将飛将散。

    悲鳴忉忉。

    惟彼禽鳥。

    猶有号?兆。

    況我同生。

    載憂載勞。

     将離将别。

    置酒中堂。

    銜杯不飲。

    涕Д縱橫。

    會日何短。

    (原作矯。

    非。

    今從适園本。

    )隔日何長。

    仰瞻曜靈。

    愛此寸光。

     何以為贈。

    勉以列圖。

    何以為誡。

    (《類聚》、《詩紀》作言。

    )申以詩書。

    去(《類聚》、《詩紀》作相。

    )去在近。

    上下欷?。

    含辭滿胸。

    郁憤不舒。

     燕燕之詩。

    伫立以泣。

    送爾涉塗。

    涕泗交集。

    雲往雨絕。

    瞻望弗及。

    延伫中衢。

    忄?憶嗚?邑。

      既乖既離。

    馳情仿佛。

    何寝不夢。

    何行不想。

    靜言永念。

    形留神往。

    優思成疚。

    結在精爽。

      其思伊何。

    發言流淚。

    其?伊何。

    寤寐驚悸。

    詠爾文辭。

    玩爾手筆。

    執書當面。

    聊以永日。

    (○文館詞林百五十二。

    又《類聚》二十九。

    廣《文選》八、《詩紀》二十九并引第一、五兩章。

    與上篇聯為一首。

    )  【詠史詩八首】  弱冠弄柔翰。

    卓荦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

    作賦拟子虛。

    邊城苦鳴镝。

    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

    疇昔覽穰苴。

    長嘯激清風。

    志若無東吳。

    鉛刀貴一割。

    夢想騁良圖。

    左眄(文章正宗作ツ。

    )澄江湘。

    右ツ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

    長揖歸田廬。

    (○《文選》二十一。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二十九。

    ) 郁郁澗底松。

    離離山上苗。

    以(《白帖》作愛。

    )彼徑寸莖。

    蔭此百尺條。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沈下僚。

    地勢使之然。

    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李善本《文選》作籍。

    《類聚》、《初學記》、《禦覽》同。

    )舊業。

    七葉珥(《類聚》誤作弭。

    )漢貂。

    馮公豈不偉。

    白首不見招。

    (○《文選》二十一。

    《類聚》五十一。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二十九。

    又《初學記》十八引貂一韻。

    《白帖》三十引苗、條二韻。

    《禦覽》四百七十引貂一韻。

    ) 吾希段幹木。

    偃息藩魏君。

    吾慕魯仲連。

    談笑卻秦軍。

    當世貴不羁。

    遭難能解紛。

    功成恥(李善本《文選》作不。

    文章正宗同。

    六臣本注雲。

    善作不。

    )受賞。

    高節卓不群。

    臨組不肯绁。

    對?甯(李善本《文選》作不。

    《文選》注、文章正宗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不。

    )肯分。

    連玺曜前庭。

    比之猶浮雲。

    (○《文選》二十一。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二十九。

    又《文選》十九述祖德詩注引分一韻。

    ) 濟濟京城内。

    赫赫王侯居。

    冠蓋蔭(《初學記》作陰。

    )四術。

    朱輪竟長衢。

    朝集金張館。

    暮宿許史廬。

    南鄰擊鐘(六臣本《文選》作鐘。

    )磬。

    北裡吹笙竽。

    寂寂楊子宅。

    門無卿相輿。

    寥寥空宇中。

    (六臣本《文選》作内。

    注雲。

    善作中。

    《詩紀》雲。

    一作内。

    )所講在玄虛。

    言論準宣尼。

    辭賦拟相如。

    悠悠百世後。

    英名擅八區。

    (○《文選》二十一。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二十九。

    又《初學記》十八引居、衢、廬、竽四韻。

    ) 皓(歲華記麗作皎。

    )天舒白日。

    靈景耀神州。

    列宅紫宮裡。

    飛宇若雲浮。

    峨峨高門内。

    藹藹皆王侯。

    自非攀龍客。

    何為?來遊。

    被褐出阊阖。

    高步追許由。

    振衣千仞岡。

    濯足萬裡流。

    (○《文選》二十一。

    《詩紀》二十九。

    ) 荊轲飲燕市。

    酒酣氣益震。

    (李善本《文選》作振。

    )哀歌和漸離。

    謂若傍無人。

    雖無壯士節。

    與世亦殊倫。

    高眄邈四海。

    豪石何足陳。

    貴者雖自貴。

    視之若埃塵。

    賤者雖自賤。

    重之若千鈞。

    (○同上) 主父宦不達。

    骨肉還相薄。

    賣臣困樵采。

    (李善本《文選》作采樵。

    六臣本注雲。

    善作采樵。

    《詩紀》雲。

    善作采樵。

    )伉俪不安宅。

    陳平無産業。

    歸來醫負郭。

    長卿還成都。

    壁立何寥廓。

    四賢豈不偉。

    遺烈光篇籍。

    當其未遇時。

    憂在填溝壑。

    英雄有?(《類聚》作屯。

    )?。

    由來自古昔。

    何世無奇才。

    遺之在草澤。

    (○《文選》二十一。

    《類聚》五十五。

    《詩紀》二十九。

    ) 習習籠中鳥。

    舉翮觸四隅。

    落落窮巷士。

    抱影守空廬。

    出門無通路。

    枳棘塞中塗。

    計策棄不收。

    塊若枯池魚。

    外望無寸祿。

    内顧無鬥儲。

    親戚還相蔑。

    朋友日夜疏。

    蘇秦經遊說。

    李斯西上書。

    俯仰生榮華。

    咄嗟複凋枯。

    飲河期滿腹。

    貴足不願馀。

    巢林栖一枝。

    可為達士模。

    (○《文選》二十一。

    《詩紀》二十九。

    又《初學記》十八引隅、廬、途、魚、儲、疏六韻。

    )  【詠史詩】  梁習持魏郎。

    秦兵不敢出。

    李牧為趙将。

    疆場得清谧。

    (○《書鈔》百十九。

    ) 【招隐詩二首】 杖策(類書殘卷作策杖。

    )招隐士。

    荒塗橫古今。

    嚴穴無結構。

    丘中有鳴琴。

    白雪(《詩紀》作雲。

    注。

    一作雪。

    )停(《類聚》作傍。

    )陰岡。

    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

    纖鱗或(李善本莊稼地作亦。

    六臣本注雲。

    善本作亦。

    )浮沈。

    非(梁書、南史作何。

    《禦覽》同。

    )必絲與竹。

    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

    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食侯糧。

    幽蘭間重救。

    躊躇足力煩。

    聊欲投吾簪。

    (○《文選》二十二。

    《詩紀》二十九。

    又梁書、南史昭明太子傳引音一韻。

    《類聚》三十六引今、琴、林、音、吟五韻。

    鳴沙石室古籍業殘類書殘卷高尚門。

    《禦覽》百四十領先引梁書。

    ) 經始(類書殘卷作始經。

    )東山廬。

    (《類聚》殘卷作下。

    )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

    聊可(類書殘卷作以。

    )瑩心神。

    峭(六臣本《文選》作悄。

    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