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四

關燈
《初學記》作按彼。

    )赴汨。

    (《詩紀》作泊。

    )噬鲂捕鯉。

    嗷嗷林烏。

    受哺于子。

    養隆敬薄。

    (《初學記》作溥。

    )惟禽之似。

    勖增爾虔。

    以介丕(《初學記》作壽。

    )祉。

    (○《文選》十九。

    《詩紀》二十三。

    又《初學記》十七所引缺餐一韻。

    )  【白華】〖白華。

    孝子之潔白也。

    〗 白華朱萼。

    被於幽薄。

    粲粲門子。

    如磨如錯。

    終晨三省。

    匪惰(宋本《初學記》作情。

    )其恪。

    白華绛趺。

    在陵之陬。

    倩倩(《初學記》作偕偕。

    )士子。

    涅(《初學記》作沮。

    )而不渝。

    竭誠盡敬。

    ??忘劬。

    白華玄足。

    在丘之曲。

    堂堂處子。

    無營無欲。

    鮮侔晨葩。

    莫之黠辱。

    (○《文選》十九。

    《初學記》十七。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二十三。

    ) 【華黍】〖華黍。

    時和歲豐。

    宜黍稷也。

    〗 ホ々重雲。

    習習(李善本《文選》作輯輯。

    )和風。

    黍華陵巅。

    麥秀丘中。

    靡田不播。

    九谷斯豐。

    奕奕玄霄。

    ??甘溜。

    黍發稠華。

    禾(李善本《文選》作亦。

    )挺其秀。

    靡田不殖。

    九谷斯茂。

    無高不播。

    無下不植。

    (李善本《文選》作殖。

    )芒芒其稼。

    參參其穑。

    ?畜我王委。

    充我民食。

    玉燭陽明。

    顯猷翼翼。

    (○《文選》十九。

    《詩紀》二十三。

    ) 【由庚】〖由庚。

    萬物得(《詩紀》無得字。

    )由其道也。

    〗 蕩蕩夷庚。

    物則由之。

    蠢蠢庶類。

    王亦柔之。

    道之既由。

    化之既柔。

    木以秋零。

    草以春抽。

    獸在于(李善本《文選》作在。

    )草。

    魚躍順流。

    四時遞謝。

    八風代扇。

    纖阿案晷。

    星變基躔。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本作星躔其變。

    )五緯(李善本《文選》作是。

    )不愆。

    (李善本《文選》作逸。

    )六氣無易。

    ??我王。

    紹文之迹。

    (○《文選》十九。

    《詩紀》二十三。

    ) 【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 瞻彼崇丘。

    其林藹藹。

    植物斯高。

    動類斯大。

    周風既洽。

    王猷允泰。

    漫漫方輿。

    回回洪覆。

    何類不繁。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煩。

    )何生不茂。

    物極其性。

    人(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民字。

    )永其壽。

    恢恢大圓。

    茫茫(李善本作芒芒。

    )九壤。

    資生仰化。

    于何不養。

    人無道夭。

    物極則長。

    (○《文選》十九。

    《詩紀》二十三。

    )  【由儀】〖由儀。

    萬物之生。

    各得其儀也。

    〗 肅肅君子。

    由儀率性。

    明明後辟。

    仁以為政。

    魚遊清沼。

    鳥萃平(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于。

    )林。

    濯鱗鼓翼。

    振振其音。

    賓寫爾誠。

    主竭其心。

    時之和矣。

    何思何修。

    文化内輯。

    武功外悠。

    (○《文選》十九。

    《詩紀》二十三。

    ) ☆石崇〈崇。

    字季倫。

    以伐吳功封安陽侯。

    惠帝時出為荊州刺史。

    緻富不赀。

    尋拜太仆。

    出為征虜将軍。

    監徐州軍事。

    鎮下邳。

    永康元年。

    在朝謀誅趙王倫。

    被殺。

    時年五十二。

    有集六卷。

    〉【大雅吟】 堂堂太祖。

    淵弘其量。

    仁格宇宙。

    義風遐暢。

    啟土萬裡。

    志在翼亮。

    三分有二。

    周文是尚。

    於穆武王。

    奕世載聰。

    欽明沖默。

    文思允恭。

    武則不猛。

    化則時雍。

    庭有儀鳳。

    郊有遊龍。

    啟路千裡。

    萬國率從。

    蕩清吳會。

    六合乃同。

    百姓仰德。

    良史書功。

    超越三代。

    唐虞比蹤。

    (右一曲晉樂所奏。

    ○《樂府詩集》二十九。

    《詩紀》三十。

    ) 【楚妃歎(并序)】 歌辭楚妃歎。

    莫知其所由。

    楚之賢妃。

    能立德著勳。

    垂名於後。

    唯樊姬焉。

    故今歡詠之聲。

    永世不絕。

    蕩蕩大楚。

    跨土萬裡。

    北據方城。

    南接交趾。

    西撫巴漢。

    東被海?。

    五侯九伯。

    是疆是理。

    矯矯莊王。

    淵氵亭嶽峙。

    冕旒垂精。

    充纩塞耳。

    韬光戢曜。

    潛默恭己。

    内委樊姬。

    外任孫子。

    猗猗樊姬。

    體道履信。

    既绌虞丘。

    九女是進。

    杜絕邪佞。

    廣啟令胤。

    割歡抑寵。

    居之不吝。

    不吝實難。

    可謂知幾。

    化自近始。

    著於閨闱。

    光佐霸業。

    邁德揚威。

    群後列辟。

    式瞻洪規。

    譬彼江海。

    百川鹹歸。

    萬邦作歌。

    身沒名飛。

    (右一曲晉樂所奏。

    ○《樂府詩集》二十九。

    廣《文選》十三。

    《詩紀》三十。

    又《文選》二十八吳趨行注引序文。

    ) 【王明君辭(并序)】 〖王明君者。

    本是(玉台、《類聚》作為。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為。

    )王昭君。

    以觸文帝諱。

    故(《文選》無故字。

    )改(唐寫本玉台作改政。

    )之。

    (李善本《文選》作焉。

    唐寫本玉台作也。

    玉台無之字。

    )匈奴盛。

    請婚於漢。

    元帝以後宮良家(玉台有女字。

    )子明(《文選》、《詩紀》作昭。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明。

    )君配焉。

    昔公主嫁烏孫。

    令琵琶馬上作樂。

    以慰其道路之思。

    其送明(《詩紀》作昭。

    )君。

    亦必(唐寫本玉台無必字。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無必字。

    )爾也。

    其造新(玉台新下并有之字。

    六臣本《文選》同。

    并注。

    善本無之字。

    )曲。

    多哀怨之聲。

    故叙之於紙雲爾。

    〗  我本漢家子。

    将适單于庭。

    辭訣未及終。

    前驅已抗旌。

    (玉台并作ユ。

    )仆禦涕流離。

    轅馬為悲(《文選》作悲且。

    《類聚》、樂府、《詩紀》同。

    )鳴。

    哀郁傷五内。

    泣淚(唐寫本玉台作涕。

    )沾(李善本《文選》作濕。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作濕字。

    )朱(唐寫本玉台作珠。

    六臣本《文選》同。

    )纓。

    (玉台作珠璎。

    )行行日已遠。

    遂(玉台作乃。

    )造(唐寫本玉台作入。

    )匈奴城。

    延我於穹廬。

    加我阏(唐寫本玉台作?。

    誤。

    )氏名。

    殊類非(唐寫本玉台作悲。

    )所安。

    雖(唐寫本玉台作非。

    )貴非所榮。

    父子見淩辱。

    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不(玉台作未。

    )易。

    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

    積思常憤盈。

    願假飛鴻翼。

    棄(《文選》作乘。

    《詩紀》同。

    )之以遐征。

    飛鴻(唐寫本玉台作鳴。

    )不我顧。

    伫立以屏營。

    昔為匣中玉。

    (《類聚》作琴。

    )今為糞上英。

    朝華(唐寫本玉台作英。

    )不足歡。

    (樂府作嘉。

    注。

    一作歡。

    )甘與(玉台作為。

    )秋草并。

    傳語後世人。

    遠嫁難為情。

    (○《文選》二十七。

    古籍業殘敦煌唐寫本玉台新詠。

    玉台新詠二。

    《樂府詩集》二十九。

    《詩紀》三十。

    又《類聚》四十二引序及庭、旌、鳴、城、名、生、征、英、并、情十韻。

    《禦覽》五百八十三作琵琶引。

    略引序文。

    ) 【思歸引(并序)】 〖餘(樂府作崇。

    )少有大志。

    誇邁流俗。

    弱冠登朝。

    曆位二十五。

    年五十以事去官。

    晚節更樂放逸。

    笃好林薮。

    遂肥遁於河陽别業。

    其制宅也。

    卻阻長堤。

    前臨清渠。

    柏木幾於萬株。

    江水周於舍下。

    有觀閣池沼。

    多養魚鳥。

    家素習技。

    頗有秦趙之聲。

    出則以遊目戈釣為事。

    入則有琴書之娛。

    又好服食咽氣。

    志在不朽。

    傲然有淩雲之操。

    ?複見牽羁。

    婆娑於九列。

    困於人間煩黩。

    常思歸而永歎。

    尋覽樂篇有思歸引。

    傥古人之心有同於今。

    故制此曲。

    此曲有弦無歌。

    今為作歌辭以述餘懷。

    恨時無知音者。

    令造新聲而播於絲竹也。

    〗 思歸引。

    歸河陽。

    假餘翼鴻鶴高飛翔。

    經芒阜。

    濟河梁。

    望我舊館心悅康。

    清渠激。

    魚彷(《類聚》作彷。

    )徨。

    雁驚溯波群相将。

    終日周覽樂無方。

    登雲閣。

    列姬姜。

    拊絲竹。

    叩宮商。

    宴華池。

    酌玉觞。

    (○《類聚》四十二。

    《樂府詩集》五十八。

    《詩紀》三十。

    ) 【思歸歎】  登城隅兮臨長江。

    極望無涯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