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一

關燈


    猛寒不可勝。

    嚴(《書鈔》作寒。

    )風截人耳。

    素雪墜地凝。

    林(《禦覽》或作床。

    )上飛霜起。

    波中自生冰。

     未夕結重衣。

    崇朝不敢興。

    (○《禦覽》二十七、三十四。

    又《書鈔》百五十六引一句。

    ) 【詩】 炎旱曆三時。

    天運失其道。

    河中飛塵起。

    野田無生草。

    一餐重丘山。

    哀之以終老。

    君無半粒儲。

    形影不相保。

    (○《禦覽》四百八十六。

    ) 【詩】〖《詩紀》作失題。

    〗 有女殊代生。

    涉江采菱花。

    上翳青雲景。

    下鑒(《詩紀》誤作□)渌水波。

    (○《初學記》六。

    《詩紀》二十二。

    ) 【詩】〖《詩紀》作失題。

    〗 彎我繁弱弓。

    弄我丈八矛。

    一舉覆三軍。

    再舉殄戎貊。

    (○《類聚》六十。

    《禦覽》三百五十四。

    《詩紀》二十二。

    ) 【詩】〖《詩紀》作失題。

    〗  飛蓬随飄起。

    芳草摧山澤。

    世有千年松。

    人生讵能百。

    (○《類聚》八十八。

    《詩紀》二十二。

    ) 【拟四愁詩四首】〖并序○以下七言。

    〗  昔(《詩紀》無昔字。

    )張平子作四愁詩。

    體小而俗。

    七言類也。

    聊拟而作之。

    名曰拟四愁詩。

    其辭曰:(《詩紀》無此三字。

    )  我所思兮在瀛洲。

    願為雙鹄戲中流。

    牽牛織女期在秋。

    山高水深路無由。

    愍予不遘嬰殷憂。

    佳人贻(《禦覽》作美人贈。

    )我明月珠。

    何以要(《禦覽》作報。

    )之比目魚。

    海廣無舟怅勞劬。

    寄言飛龍天馬駒。

    風起雲披飛龍逝。

    驚波滔天馬不厲。

    何為多念心憂洩。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二。

    又《禦覽》四百七十八引珠、魚二韻。

    ) 我所思兮在珠崖。

    願為比翼浮清池。

    剛柔合德配二儀。

    形影一絕長别離。

    愍予不遘情如攜。

    佳人贻我蘭蕙草。

    何以要之同心鳥。

    火熱水深憂盈抱。

    申以琬琰夜光寶。

    卞和既沒玉不察。

    存若流光忽電滅。

    何為多念獨蘊(《詩紀》作郁。

    )結。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二。

    ) 我所思兮在瀛昆。

    願為鹿{鹿巨}(《詩紀》雲。

    一作蛩。

    )窺虞淵。

    日月回耀照景天。

    參辰(《詩紀》作差。

    )曠隔會無緣。

    愍予不遘罹百艱。

    佳(《禦覽》作美。

    )人贈(玉台作贻。

    )我蘇合香。

    何以要之翠鴛鴦。

    懸度弱水川無梁。

    申以錦衣文繡裳。

    三光騁邁景不留。

    鮮矣(《詩紀》作似。

    )民生忽如浮。

    何為多念隻自愁。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二。

    《禦覽》四百七十八引香、鴦二韻。

    )我所思兮在朔方。

    願為飛燕(玉台作雁。

    )俱南翔。

    煥乎人道著三光。

    胡越殊心生異鄉。

    愍予不遘罹百殃。

    佳人贻我羽葆(《詩紀》作葆羽。

    )纓。

    何以要之影與形。

    永增(玉台作增冰。

    )夏結繁華零。

    申以日月指明星。

    星辰有醫日月移。

    驽馬哀鳴慚不馳。

    何為多念徒自虧。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二。

    )  【兩儀詩】  兩儀始分元氣清。

    列宿垂象六位成。

    日月西流景東征。

    悠悠萬物殊品名。

    聖人憂代念群生。

    (○成花谷後一作傅玄詩。

    《詩紀》二十二。

    ○逯案。

    《類聚》一、《初學記》一引兩儀《詩》雲:兩儀始分。

    元氣上清。

    列宿垂象。

    六位時成。

    日月西邁。

    流景東征。

    悠悠萬物。

    殊品齊名。

    聖人憂世。

    實念群生。

    與此少異。

    ) 【歌】〖《詩紀》作天行歌。

    〗 天時泰兮昭以陽。

    清風起兮景雲翔。

    仰觀兮辰象。

    日月兮運周。

    俯視兮河海。

    百川兮東流。

    (○《類聚》一。

    《詩紀》二十二。

    ) 【雜言詩】  雷隐隐。

    (《白帖》作殷殷。

    )感妾心。

    傾耳清聽非車音。

    (《詩紀》雲。

    一無清字。

    案宋本《初學記》無清字。

    ○《類聚》二。

    《初學記》一。

    《白帖》一。

    《詩紀》二十二。

    ) 【詩】〖《詩紀》作啄木。

    〗  啄木高翔鳴喈喈。

    飄搖林薄著桑槐。

    犭便(合璧事類作缏。

    )緣(《類聚》作犭彖。

    )樹間喙如錐。

    (合璧事類誤作佳。

    )嘤喔嘤喔聲正悲。

    專為萬物作倡俳。

    當此這時。

    樂不可回。

    (○《類聚》九十二。

    合璧事類别集七十一。

    《詩紀》二十二。

    ) 【詩】〖《詩紀》作雲歌。

    〗 白雲翩翔天庭。

    流景仿佛非君形。

    白雲飄飄舍我高翔。

    青雲徘徊為我愁腸。

    (○《類聚》一。

    《詩紀》二十二。

    ) 【四言雜詩】  忽然長逝。

    火滅煙消。

    (○《書鈔》九十二。

    《初學記》十四。

    萬花谷後二十二。

    ) 【七哀詩】 杳杳三泉室。

    冥冥玄夜堂。

    (○《書鈔》九十二。

    )  【拟馬防詩】 繇役無止時。

    徵發傾四海。

    (○《書鈔》四十一。

    ○逯案。

    原本《書鈔》無繇字。

    從陳本增入。

    ) 【雜詩】 浮萍蔽綠水。

    楊柳何依依。

    繁華正葳蕤。

    (○《書鈔》百五十四。

    ) 浮雲含愁氣。

    (《文選》注作色。

    )悲風坐自歎。

    (○《書鈔》百五十。

    《文選》十三雪賦注。

    《禦覽》八。

    )  團團三五日。

    (當作月。

    )皎皎曜清晖。

    (○《書鈔》百五十。

    )  炎景時郁蒸。

    海沸沙石融。

    (○《書鈔》四百五十六。

    ) 【詩】 蕭蕭秋氣升。

    凄凄萬物衰。

    榮華盡零落。

    槁葉縱橫飛。

    (○《書鈔》百五十四。

    ○逯案。

    原本《書鈔》第一句隻作蕭蕭秋聲。

    或蕭蕭秋氣。

    今從陳本增改。

    ) 蟾蜍食明月。

    虹?薄朝日。

    (○《禦覽》九百四十九。

    ) 驚飚晝夜起。

    (○《書鈔》百五十六。

    ) 饑食野棘實。

    (○《類聚》八十七。

    ) 機榻委塵埃。

    (○《文選》三十和謝宣城詩注。

    ) ☆程曉〈曉。

    字季明東郡東阿人。

    衛尉昱之孫。

    魏黃初中。

    封列侯。

    嘉平中為黃門侍郎。

    後為汝南太守。

    入晉官職不明。

    有集二卷。

    〉【贈傅休奕詩】 茕茕獨夫。

    寂寂靜處。

    酒不盈觞。

    肴不掩俎。

    厥客伊何。

    許由巢父。

    厥味(《類聚》作醴。

    )伊何。

    玄酒瓠脯。

    (○《類聚》三十一。

    《詩紀》十七。

    又《書鈔》百四十五引脯一韻。

    ) 三光飛景。

    玉衡代邁。

    龍集甲子。

    四時成歲。

    權輿授代。

    徐陳蕩穢。

    元服初嘉。

    萬福鹹會。

    赫赫應門。

    嚴嚴朱阙。

    群後揚揚。

    (《類聚》作傷傷。

    )庭燎皙皙。

    (○《類聚》三十一。

    《詩紀》十七。

    ) 【嘲熱客詩】 平生三伏時。

    道路無行車。

    閉(《書鈔》、《類聚》作?。

    )門避暑卧。

    出入不相過。

    今世(《太平廣記》作代。

    古文苑作隻今。

    《詩紀》雲。

    一作隻今。

    )衤能(《禦覽》作能。

    注。

    音奈。

    《類聚》作悲。

    )衤戴(《禦覽》注。

    音戴。

    《太平廣記》作愚癡。

    )子。

    觸熱到人家。

    主人聞客來。

    颦蹙(《類聚》作??就。

    《禦覽》或作頻就。

    )奈此何。

    謂當起行(《禦覽》作行起。

    )去。

    安坐正(《禦覽》作止。

    )?半(文苑作踞。

    )跨。

    (古文苑、《太平廣記》作咨嗟。

    《詩紀》同。

    )所說無一(《禦覽》作了無。

    )急。

    ?沓?(《禦覽》作吟。

    )一(古文苑、《太平廣記》作踏?沓吟。

    )何多。

    疲瘠(文苑、《禦覽》作倦。

    )向之(歲時雜詠作雲。

    )久。

    (《禦覽》誤作以。

    )甫(文苑作笑。

    )問君(《禦覽》作居。

    )極那。

    搖扇臂(《類聚》作胛。

    歲時雜詠作體。

    《太平廣記》作腕。

    古文苑、《詩紀》作髀。

    文苑注。

    《類聚》作髀。

    )中疼。

    (歲時雜詠作痛。

    文苑同。

    又注。

    歲時作疼。

    古文苑、《詩紀》作疾。

    )流汗正滂(《禦覽》或誤作澇。

    )沱。

    莫謂此(古文苑、《太平廣記》作為。

    《詩紀》同。

    )小事。

    亦是人一(《詩紀》作一大。

    )瑕。

    傳戒(《類聚》作誡。

    )諸(《類聚》作語。

    )高朋。

    (《太平廣記》作朋友。

    )熱行宜見诃。

    (《類聚》作讠哥。

    歲時雜詠作歌。

    古文苑、太文廣記、《詩紀》作呵。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二作伏日詩。

    《禦覽》三十四。

    文苑英華百五十七作伏日。

    《詩紀》十七。

    又古文苑四及《太平廣記》二百五十三所引缺那一韻。

    又《初學記》四、《禦覽》三十一并引車、過、家、何、沱、诃六韻。

    《類聚》五引車、過、家、何、沲、讠哥六韻。

    《書鈔》百五十五引車、過二韻。

    事類賦夏賦注引車、過、诃三韻。

    萬花谷三作伏日詩。

    引家、沲二韻。

    )  ☆鐘琰〈琰。

    颍川人。

    鐘繇曾孫。

    王渾妻。

    有集五卷。

    〉【詩】 冽冽季冬。

    素雪其霏。

    (○《初學記》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