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一

關燈
☆晉宣帝司馬懿〈懿。

    字仲達。

    河内溫縣人。

    建安中。

    曹操為丞相。

    辟為文學掾。

    魏國建。

    遷太子中庶子、軍司馬。

    魏受禅。

    遷尚書。

    封安國鄉侯。

    曆侍中、尚書右仆射、撫軍将軍、錄尚書事。

    魏明帝即位。

    改封舞陽侯。

    遷骠騎将軍。

    加都督荊、豫二州軍事。

    遷征西大将軍、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

    遷太尉。

    齊王即位。

    錄尚書事。

    徙太傅。

    進丞相。

    嘉平三年卒。

    年七十三。

    晉受禅。

    追尊宣皇帝。

    有集五卷。

    〉【歌】 〖《晉書》曰:高祖伐公孫淵。

    過溫。

    見父老故舊燕飲累日。

    怅然有感。

    為歌曰:〗 天地開辟。

    日月重光。

    遭逢(《晉書》作遇。

    《禦覽》或同。

    或作今遭。

    )際會。

    奉辭(《晉書》作畢力。

    《禦覽》或同。

    )遐方。

    将掃逋(《晉書》作群。

    《禦覽》或同。

    )穢。

    還過故鄉。

    肅清萬裡。

    總齊八荒。

    告成歸老。

    待罪舞(樂府作武。

    《詩紀》同。

    )陽。

    (○《晉書》本紀。

    《禦覽》九十五。

    又《禦覽》五百七十引晉陽秋。

    《樂府詩集》八十五。

    《詩紀》二十一。

    )  ☆嵇喜〈喜。

    字公穆。

    舉秀才。

    為衛軍司馬。

    入晉。

    為揚州刺史。

    遷太仆宗正。

    有集二卷。

    〉【答嵇康詩四首】〖一作答弟叔夜。

    〗 華堂臨浚沼。

    靈芝茂清泉。

    仰瞻春(《詩紀》作青。

    )禽翔。

    俯察綠水濱。

    逍遙步蘭渚。

    感物懷古人。

    李叟寄周朝。

    莊生遊漆園。

    時至忽蟬蛻。

    變化無常端。

    (○嵇康集一。

    《詩紀》十八。

    ) 君子體變通。

    否泰非常理。

    當流則蟻(《詩紀》作義。

    )行。

    時逝(《詩紀》作遊。

    )則鵲起。

    達者鑒通機。

    (《詩紀》作塞。

    )盛衰為衣裡。

    列仙徇生命。

    松喬安足齒。

    縱軀任世度。

    至人不私已。

    (○同上)  達人與物化。

    無俗不可安。

    (《詩紀》作世俗安可論。

    )都邑可優遊。

    保必栖山原。

    孔父策良驷。

    不雲世路難。

    出處因時資。

    潛躍無常端。

    保心守道居。

    睹(《詩紀》作視。

    )變安能遷。

    (○同上) 飾車駐驷。

    駕言出遊。

    南厲伊渚。

    北登邙丘。

    青林華茂。

    春(下阙○同上) ☆江偉〈偉。

    陳留襄邑人。

    仕魏。

    官爵未詳。

    晉初為通事郎。

    有集六卷。

    〉【答賀蠟詩】  〖正元二年冬蠟。

    家君在陳郡。

    餘别在國舍。

    不得集會。

    弟廣平作詩以贻餘。

    餘答之曰:〗  蠟節之會。

    廓焉獨處。

    晨風朝興。

    思我慈父。

    我心懷戀。

    運首延伫。

    (○《類聚》五。

    《詩紀》三十六。

    ) 【答軍司馬詩】 羁絷系世網。

    進退惟準繩。

    (○六臣本《文選》二十六赴洛道中詩注。

    ) ☆何桢〈桢。

    字元幹。

    廬江潛人。

    魏太和國為揚州别駕。

    正始中為弘農太守。

    曆幽州刺史。

    拜廷尉。

    入晉為尚書、光祿大夫。

    有集五卷。

    〉【詩】 四時代謝。

    (○《書鈔》百五十三。

    ) ☆程鹹〈鹹。

    字延休。

    魏正元中為司隸校尉府主簿。

    入晉。

    曆黃門郎、散騎常侍、左通直郎。

    遷侍中。

    有集三卷。

    〉【詩】  奕奕恒山。

    作鎮冀方。

    伊趙建國。

    在嶽之陽。

    (○《初學記》五。

    ) 【平吳後三月三日從華林園作詩】  皇帝升龍舟。

    待(當作侍。

    )幄十二人。

    天吳奏安流。

    水伯衛帝津。

    (○玉燭寶典三。

    ○《書鈔》百三十二引程鹹詩序雲。

    平原後三月三日從華林園作壇宣宮。

    張朱幕。

    有诏乃延群臣雲雲。

    陳俞本引後作邑。

    宣作建仙。

    無有字。

    臣下有作詩以頌之句。

    逯案。

    陳俞本此文有臆改處。

    不足信。

    原文蓋有序有詩。

    後有脫落。

    故不可通。

    平原後乃平吳後之訛。

    壇宣宮以下殆是壇宮張朱幕。

    有诏延群臣兩逸句也。

    ) ☆劉伶〈伶。

    字伯倫。

    沛國人。

    竹林七賢之一。

    泰始初對策。

    盛言無為之化。

    以無用罷。

    〉【北芒客舍詩】 泱漭望舒隐。

    ポホ(《類聚》作ホポ。

    )玄夜陰。

    寒雞思天曙。

    擁翅吹長音。

    蚊蚋歸豐草。

    枯葉散蕭林。

    陳醴發悴顔。

    巴(《詩紀》誤作色。

    )?暢真心。

    ?被終不曉。

    斯歎信難任。

    何以除斯歎。

    付之與瑟琴。

    長笛響中夕。

    聞此消胸襟。

    (○《類聚》七。

    廣《文選》十。

    《詩紀》二十三。

    ) 【咒辭】 〖《世說》新語曰:劉伶病酒渴甚。

    從婦求酒。

    婦捐酒毀器。

    涕泣谏曰:君飲太過。

    非攝生之道。

    必宜斷之。

    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

    唯當祝鬼神自誓斷之耳。

    便可具酒肉。

    婦曰:敬聞命。

    供酒肉於神前。

    請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雲雲。

    便飲酒進肉。

    隗然已醉矣。

    〗  天生劉伶。

    (《類聚》作靈。

    )以酒為名。

    一飲一斛。

    (《類聚》作右。

    )五鬥解酲。

    婦人之言。

    慎不(《類聚》作莫。

    )可聽。

    (○《世說》新語任誕篇。

    《類聚》七十二。

    )  ☆傅玄〈玄。

    字休奕。

    北地泥陽人。

    博學善屬文。

    魏末。

    舉秀才。

    除郎中。

    曆任安東衛軍參軍、溫令、弘農太守。

    領典農校尉。

    晉國建。

    封鹑觚男。

    晉受禅。

    進爵為子。

    加驸馬都尉。

    累遷侍中、禦史中丞。

    泰始五年。

    轉司隸校尉。

    坐事免官。

    尋卒。

    有傅子百二十卷、集五十卷。

    〉【短歌行】 長安高城。

    層樓亭亭。

    幹雲四起。

    上貫天庭。

    蜉蝣何整。

    行如軍征。

    蟋蟀何感。

    中夜哀鳴。

    蚍蜉愉(樂府作偷。

    注雲。

    一作愉。

    )樂。

    (樂府作藥。

    )粲粲其榮。

    寤寐念之。

    誰知我情。

    昔君視我。

    如掌中珠。

    何意一朝。

    棄我溝渠。

    昔君與我。

    如影如形。

    何意一去。

    心如流星。

    昔君與我。

    兩心相結。

    何意今日。

    忽然兩絕。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二十二。

    ) 【秋胡行】 秋胡子。

    娶婦三日。

    會行仕宦。

    既享顯爵。

    保茲德音。

    以祿頤(《詩紀》作順。

    )親。

    韫此(樂府作比。

    《詩紀》雲。

    一作比。

    )黃金。

    睹一好婦。

    采桑路傍。

    遂下黃金。

    誘以逢卿。

    玉磨逾潔。

    蘭動彌馨。

    源流潔清。

    水無濁波。

    奈何秋胡。

    中道懷邪。

    美此節婦。

    高行巍(《類聚》作峨。

    韻補同。

    )峨。

    哀哉可愍。

    自投長河。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六。

    《詩紀》二十二。

    又韻補二引邪、峨二韻。

    )  【惟漢行】(以下五言) 危哉鴻門會。

    沛公幾不還。

    輕裝入人軍。

    投身湯火間。

    兩雄不俱立。

    亞父見此權。

    項莊奮劍起。

    白刃何翩翩。

    伯身雖為蔽。

    事促(廣《文選》誤作從。

    )不及旋。

    張良懾坐側。

    高祖變龍顔。

    賴得樊将軍。

    虎(樂府作獸。

    注雲。

    當作虎。

    )叱項王前。

    嗔目駭三軍。

    磨牙咀豚肩。

    空卮讓霸主。

    臨急吐奇言。

    威淩萬乘主。

    指顧回泰山。

    神龍困鼎镬。

    非哙豈得全。

    狗屠登上将。

    功業信不原。

    健兒實可慕。

    腐儒安足歎。

    (○《樂府詩集》二十七。

    廣《文選》十三。

    《詩紀》二十二。

    ) 【豔歌行】 日出東南隅。

    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

    自字為羅敷。

    首戴金翠飾。

    耳綴明月珠。

    白素為下裾。

    丹霞為上襦。

    一顧傾朝市。

    再顧國為虛。

    問女居安在。

    堂在城南居。

    青樓臨大巷。

    幽門結重樞。

    使君自南來。

    驷馬立踟蹰。

    遣吏謝賢女。

    豈可同(廣《文選》作用。

    誤。

    )行車。

    斯女長跪對。

    使君言何殊。

    使君自有婦。

    賤妾有鄙夫。

    天地正厥位。

    願君改其圖。

    (○《樂府詩集》二十八。

    廣《文選》十三。

    《詩紀》二十二。

    ) 【長歌行】 利害同根源。

    賞下有甘鈎。

    義門近橫(樂府字缺。

    )塘。

    獸口出通侯。

    撫劍安所趨。

    蠻方未順流。

    蜀賊阻石城。

    吳寇馮龍舟。

    二軍多壯士。

    聞賊如見仇。

    投身效知已。

    徒生心所羞。

    鷹隼(《初學記》作蒼鷹。

    )厲爪(樂府、廣《文選》、《詩紀》作天。

    )翼。

    恥與燕雀遊。

    成敗在(《初學記》作有。

    )縱者。

    無令鸷鳥憂。

    (○《樂府詩集》三十。

    廣《文選》十三。

    《詩紀》二十二。

    又《初學記》三十引遊、憂二韻。

    ) 【苦相篇】〖豫章行○《詩紀》作豫章行苦相篇。

    〗 苦相身為女。

    卑(《類聚》誤作早。

    )陋難再(草堂詩注作具。

    )陳。

    男兒(玉台、樂府、廣《文選》作兒男。

    樂府又注。

    一作男兒。

    )當門戶。

    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

    萬裡望風塵。

    女育無欣(草堂詩注作歡。

    )愛。

    (《類聚》作慶。

    )不為家所珍。

    長大逃深室。

    藏頭羞見人。

    垂(玉台、樂府作無。

    )淚适他鄉。

    忽如雨絕雲。

    低頭和顔色。

    素齒(《詩紀》雲。

    一作頰。

    廣《文選》誤作領。

    )結朱唇。

    跪拜無複數。

    婢妾如嚴賓。

    情合同(廣《文選》作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