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陳思王曹植【詩】
【獻詩】〖并疏〗
〖魏志本傳雲。
黃初四年。
徙封雍邱王。
其年朝京師。
上疏雲雲。
○《文選》作上責躬應诏詩表。
下列疏文。
《詩紀》無此題。
無疏文。
直題上責躬詩應诏詩。
〗 臣植言。
臣自抱釁歸藩。
刻肌刻骨。
追思罪戾。
晝分而食。
夜分而寝。
誠以天網不可重罹。
聖恩難可再恃。
竅感相鼠之篇。
無禮遄死之義。
形影相吊。
五情愧赧。
以罪棄生。
則違昔賢夕改之勸。
忍垢苟全。
則犯詩人胡顔之譏。
伏惟陛下。
德象天地。
恩隆父母。
施暢春風。
澤如時雨。
是以不别荊棘者。
慶雲之惠也。
七子均養者。
鸤鸠之仁也。
舍罪貴功者。
明君之舉也。
矜愚愛能者。
慈父之恩也。
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澤而不敢自棄者也。
前奉诏書。
臣等絕朝。
心離志絕。
自分黃耈永無執珪之望。
不圖聖诏猥垂齒召。
至止之日。
馳心辇毂。
僻處西館。
未奉(魏志作拜。
)阙庭。
踴躍之懷。
瞻望反側。
不勝犬馬戀主之情。
謹奉表并獻詩二篇。
詞旨淺末。
不足采覽。
貴露下情。
冒顔以聞。
臣植誠惶誠恐。
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文選》二十。
又魏志本傳。
) 【責躬】 于穆顯考。
時惟武皇。
受命于天。
甯濟四方。
朱旗所拂。
九土披攘。
玄化滂流。
荒服來王。
超商越周。
與唐比蹤。
笃生我皇。
奕世載(魏志作再。
)聰。
武則肅烈。
文則時雍。
受禅于(魏志作炎。
)漢。
君臨萬邦。
萬邦既化。
率由舊則。
(本集作章。
)廣命懿親。
以藩王國。
帝日爾侯。
君茲青土。
奄有海濱。
方周于魯。
車服有輝。
旗章有叙。
濟濟隽(六臣本《文選》作俊。
)乂。
我弼我輔。
伊予(本集作爾)小子。
恃寵驕盈。
舉挂時網。
動亂國經。
作蒲作屏。
先軌是隳。
(魏志作墜。
本集作{隋土}。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作堕。
)傲我皇使。
犯我朝儀。
國有典刑。
我削我绌。
(《文選》作黜。
本集同。
)将寘于理。
元兇是率。
明明天子。
時惟笃類。
(魏志作時笃同類。
《詩紀》雲。
一作時笃同類。
)不忍我刑。
暴之朝肆。
違彼執憲。
哀予小臣。
(魏志作子。
本集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作臣字。
)改封兖邑。
于河之濱。
股肱弗置。
有君無臣。
荒淫之阙。
誰弼予身。
茕茕仆夫。
于彼冀方。
嗟予小子。
乃罹斯殃。
赫赫天子。
恩不遺物。
冠我玄冕。
要我朱绂。
光光大(《詩紀》雲。
一作天。
)使。
我榮我華。
(魏志作朱绂光大。
使我榮華。
)剖符授玉。
(李善本《文選》作土。
《詩紀》雲。
一作土。
)王爵是加。
仰齒金玺。
俯執聖策。
皇恩過隆。
隻承怵惕。
咨(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啟。
)我小子。
頑兇是嬰。
逝慚陵墓。
存愧阙庭。
(魏志作廷。
)匪敢傲德。
實恩是恃。
威靈改加。
足以沒齒。
昊天罔極。
生(魏志作性。
)命不圖。
常懼颠沛。
抱罪黃垆。
願蒙矢石。
建旗東嶽。
庶立毫厘。
微功自贖。
危軀授命。
知足免戾。
甘赴江湘。
奮戈吳越。
天啟其衷。
得會京畿。
遲奉聖顔。
如渴如饑。
心之雲慕。
怆矣其悲。
天高聽卑。
皇肯照微。
(○《三國志》本傳。
《文選》二十。
本集六。
《詩紀》十四) 【應诏】 肅承明诏。
應會皇都。
星陳夙駕。
秣馬脂車。
命彼掌徒。
肅我征旅。
朝發鸾台。
夕宿蘭渚。
芒芒原隰。
祁祁士女。
經彼公田。
樂我稷黍。
爰有樛木。
重陰匪息。
雖有餱糧。
饑不遑食。
望城不過。
面邑不(魏志作匪。
)遊。
仆夫警策。
平路是由。
玄驷藹藹。
揚镳漂(魏志作[票寸]。
)沫。
流風翼衡。
輕雲承蓋。
涉澗之濱。
緣山之隈。
遵彼河浒。
黃阪是階。
西濟(《詩紀》作跻。
)關谷。
或降或(《類聚》作忽。
)升。
騑骖倦路。
載(《文選》作再。
)寝載(魏志、《文選》作再。
)興。
将朝聖皇。
匪敢晏(《類聚》作燕。
)甯。
弭節長骛。
指日遄征。
前驅舉燧。
後乘抗旌。
輪不辍運。
鸾(本集作銮。
)無廢聲。
爰暨帝室。
稅此西墉。
嘉诏未賜。
朝觐莫從。
仰瞻城阈。
俯惟阙庭。
長懷永慕。
憂心如酲。
(○《三國志》本傳。
《文選》二十。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藝文《類聚》三十九引旅、渚、黍、升、興、甯、旌、酲八韻。
《文選》六魏都賦注作責躬詩。
引一句。
《禦覽》七百七十五作應制詩。
引聲一韻。
) 【朔風詩】〖五章〗 仰彼朔風。
用懷魏都。
願騁代馬。
倏忽北徂。
凱風永至。
思彼蠻方。
願随越鳥。
翻飛南翔。
四氣代謝。
懸景運周。
别如俯仰。
脫若三秋。
昔我初遷。
朱華未晞。
(本集作希。
)今我旋止。
素雪雲飛。
俯降千仞。
仰登天阻。
風飄蓬飛。
載離寒暑。
千仞易陟。
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
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
豈忘爾贻。
繁華将茂。
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
豈雲其誠。
秋蘭可喻。
桂樹冬榮。
弦歌蕩思。
誰與銷憂。
(本集作愁。
)臨川慕思。
何為泛舟。
豈無和樂。
遊非我鄰。
(本集誤作憐。
)誰忘(《禦覽》作何以。
)泛舟。
愧無榜人。
(○《文選》二十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禦覽》七百七十引人一韻。
) 【矯志詩】 芝(本集作芳。
)桂雖芳。
(本集作香。
此句《廣文選》作芳樹雖香。
《詩紀》雲。
今本作芳樹雖香。
)難以餌魚。
(《廣文選》作烹。
《詩紀》同。
本集作兼。
)屍位素餐。
難以成居。
(《廣文選》作名。
《詩紀》同。
)磁石引鐵。
于金不連。
大朝舉士。
愚不聞焉。
抱璧塗乞。
無為貴寶。
履仁遘禍。
(《類聚》誤作福。
本集同。
)無為貴道。
鹓(《類聚》作鴛。
本集同。
)雛遠害。
不羞卑栖。
靈虬避難。
不恥污泥。
都蔗雖甘。
杖之必折。
巧言雖美。
用之必滅。
濟濟唐朝。
萬邦作孚。
(《詩紀》此下注雲。
阙。
)逢蒙雖巧。
必得良弓。
聖(《類聚》作賢。
本集同。
)主雖知。
(《類聚》作智。
本集同。
)必得(《類聚》作示待。
)英雄。
螳螂見歎。
齊士輕戰。
越王轼(本集誤作輕。
)蛙。
國以死獻。
道遠知骥,世僞知賢。
覆之帱(《類聚》作焘。
本集誤作壽。
)之。
順天之矩。
澤如凱風。
惠如時雨。
口為禁闼。
舌為發機。
門機之闿。
(《類聚》作[門/卦]。
即阙字。
本集作關。
《廣文選》作間。
)楛矢不追。
(○《類聚》二十三。
本集五。
廣《文選》八。
《詩紀》十四。
又《書鈔》百三十三作雜詩。
引折、滅二韻。
○逯案。
藝文《類聚》所引。
抱璧塗乞
黃初四年。
徙封雍邱王。
其年朝京師。
上疏雲雲。
○《文選》作上責躬應诏詩表。
下列疏文。
《詩紀》無此題。
無疏文。
直題上責躬詩應诏詩。
〗 臣植言。
臣自抱釁歸藩。
刻肌刻骨。
追思罪戾。
晝分而食。
夜分而寝。
誠以天網不可重罹。
聖恩難可再恃。
竅感相鼠之篇。
無禮遄死之義。
形影相吊。
五情愧赧。
以罪棄生。
則違昔賢夕改之勸。
忍垢苟全。
則犯詩人胡顔之譏。
伏惟陛下。
德象天地。
恩隆父母。
施暢春風。
澤如時雨。
是以不别荊棘者。
慶雲之惠也。
七子均養者。
鸤鸠之仁也。
舍罪貴功者。
明君之舉也。
矜愚愛能者。
慈父之恩也。
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澤而不敢自棄者也。
前奉诏書。
臣等絕朝。
心離志絕。
自分黃耈永無執珪之望。
不圖聖诏猥垂齒召。
至止之日。
馳心辇毂。
僻處西館。
未奉(魏志作拜。
)阙庭。
踴躍之懷。
瞻望反側。
不勝犬馬戀主之情。
謹奉表并獻詩二篇。
詞旨淺末。
不足采覽。
貴露下情。
冒顔以聞。
臣植誠惶誠恐。
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文選》二十。
又魏志本傳。
) 【責躬】 于穆顯考。
時惟武皇。
受命于天。
甯濟四方。
朱旗所拂。
九土披攘。
玄化滂流。
荒服來王。
超商越周。
與唐比蹤。
笃生我皇。
奕世載(魏志作再。
)聰。
武則肅烈。
文則時雍。
受禅于(魏志作炎。
)漢。
君臨萬邦。
萬邦既化。
率由舊則。
(本集作章。
)廣命懿親。
以藩王國。
帝日爾侯。
君茲青土。
奄有海濱。
方周于魯。
車服有輝。
旗章有叙。
濟濟隽(六臣本《文選》作俊。
)乂。
我弼我輔。
伊予(本集作爾)小子。
恃寵驕盈。
舉挂時網。
動亂國經。
作蒲作屏。
先軌是隳。
(魏志作墜。
本集作{隋土}。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作堕。
)傲我皇使。
犯我朝儀。
國有典刑。
我削我绌。
(《文選》作黜。
本集同。
)将寘于理。
元兇是率。
明明天子。
時惟笃類。
(魏志作時笃同類。
《詩紀》雲。
一作時笃同類。
)不忍我刑。
暴之朝肆。
違彼執憲。
哀予小臣。
(魏志作子。
本集同。
六臣本《文選》注雲。
善本作臣字。
)改封兖邑。
于河之濱。
股肱弗置。
有君無臣。
荒淫之阙。
誰弼予身。
茕茕仆夫。
于彼冀方。
嗟予小子。
乃罹斯殃。
赫赫天子。
恩不遺物。
冠我玄冕。
要我朱绂。
光光大(《詩紀》雲。
一作天。
)使。
我榮我華。
(魏志作朱绂光大。
使我榮華。
)剖符授玉。
(李善本《文選》作土。
《詩紀》雲。
一作土。
)王爵是加。
仰齒金玺。
俯執聖策。
皇恩過隆。
隻承怵惕。
咨(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啟。
)我小子。
頑兇是嬰。
逝慚陵墓。
存愧阙庭。
(魏志作廷。
)匪敢傲德。
實恩是恃。
威靈改加。
足以沒齒。
昊天罔極。
生(魏志作性。
)命不圖。
常懼颠沛。
抱罪黃垆。
願蒙矢石。
建旗東嶽。
庶立毫厘。
微功自贖。
危軀授命。
知足免戾。
甘赴江湘。
奮戈吳越。
天啟其衷。
得會京畿。
遲奉聖顔。
如渴如饑。
心之雲慕。
怆矣其悲。
天高聽卑。
皇肯照微。
(○《三國志》本傳。
《文選》二十。
本集六。
《詩紀》十四) 【應诏】 肅承明诏。
應會皇都。
星陳夙駕。
秣馬脂車。
命彼掌徒。
肅我征旅。
朝發鸾台。
夕宿蘭渚。
芒芒原隰。
祁祁士女。
經彼公田。
樂我稷黍。
爰有樛木。
重陰匪息。
雖有餱糧。
饑不遑食。
望城不過。
面邑不(魏志作匪。
)遊。
仆夫警策。
平路是由。
玄驷藹藹。
揚镳漂(魏志作[票寸]。
)沫。
流風翼衡。
輕雲承蓋。
涉澗之濱。
緣山之隈。
遵彼河浒。
黃阪是階。
西濟(《詩紀》作跻。
)關谷。
或降或(《類聚》作忽。
)升。
騑骖倦路。
載(《文選》作再。
)寝載(魏志、《文選》作再。
)興。
将朝聖皇。
匪敢晏(《類聚》作燕。
)甯。
弭節長骛。
指日遄征。
前驅舉燧。
後乘抗旌。
輪不辍運。
鸾(本集作銮。
)無廢聲。
爰暨帝室。
稅此西墉。
嘉诏未賜。
朝觐莫從。
仰瞻城阈。
俯惟阙庭。
長懷永慕。
憂心如酲。
(○《三國志》本傳。
《文選》二十。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藝文《類聚》三十九引旅、渚、黍、升、興、甯、旌、酲八韻。
《文選》六魏都賦注作責躬詩。
引一句。
《禦覽》七百七十五作應制詩。
引聲一韻。
) 【朔風詩】〖五章〗 仰彼朔風。
用懷魏都。
願騁代馬。
倏忽北徂。
凱風永至。
思彼蠻方。
願随越鳥。
翻飛南翔。
四氣代謝。
懸景運周。
别如俯仰。
脫若三秋。
昔我初遷。
朱華未晞。
(本集作希。
)今我旋止。
素雪雲飛。
俯降千仞。
仰登天阻。
風飄蓬飛。
載離寒暑。
千仞易陟。
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
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
豈忘爾贻。
繁華将茂。
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
豈雲其誠。
秋蘭可喻。
桂樹冬榮。
弦歌蕩思。
誰與銷憂。
(本集作愁。
)臨川慕思。
何為泛舟。
豈無和樂。
遊非我鄰。
(本集誤作憐。
)誰忘(《禦覽》作何以。
)泛舟。
愧無榜人。
(○《文選》二十九。
本集五。
《詩紀》十四。
又《禦覽》七百七十引人一韻。
) 【矯志詩】 芝(本集作芳。
)桂雖芳。
(本集作香。
此句《廣文選》作芳樹雖香。
《詩紀》雲。
今本作芳樹雖香。
)難以餌魚。
(《廣文選》作烹。
《詩紀》同。
本集作兼。
)屍位素餐。
難以成居。
(《廣文選》作名。
《詩紀》同。
)磁石引鐵。
于金不連。
大朝舉士。
愚不聞焉。
抱璧塗乞。
無為貴寶。
履仁遘禍。
(《類聚》誤作福。
本集同。
)無為貴道。
鹓(《類聚》作鴛。
本集同。
)雛遠害。
不羞卑栖。
靈虬避難。
不恥污泥。
都蔗雖甘。
杖之必折。
巧言雖美。
用之必滅。
濟濟唐朝。
萬邦作孚。
(《詩紀》此下注雲。
阙。
)逢蒙雖巧。
必得良弓。
聖(《類聚》作賢。
本集同。
)主雖知。
(《類聚》作智。
本集同。
)必得(《類聚》作示待。
)英雄。
螳螂見歎。
齊士輕戰。
越王轼(本集誤作輕。
)蛙。
國以死獻。
道遠知骥,世僞知賢。
覆之帱(《類聚》作焘。
本集誤作壽。
)之。
順天之矩。
澤如凱風。
惠如時雨。
口為禁闼。
舌為發機。
門機之闿。
(《類聚》作[門/卦]。
即阙字。
本集作關。
《廣文選》作間。
)楛矢不追。
(○《類聚》二十三。
本集五。
廣《文選》八。
《詩紀》十四。
又《書鈔》百三十三作雜詩。
引折、滅二韻。
○逯案。
藝文《類聚》所引。
抱璧塗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