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詩】 〖《呂氏春秋》曰:伊尹奔夏三年。
反報于毫。
曰桀。
迷惑於末嬉。
不恤其衆。
上下相疾。
民心積怨。
皆雲雲。
湯謂伊尹曰:若告我曠夏。
盡如詩。
〗 上天弗恤。
夏命其卒。
(○《呂氏春秋》慎大篇。
) 【石鼓詩】 〖《詩紀》雲。
按古文苑所載石鼓文。
稱孫巨源得於佛書龛中。
蓋唐人所錄僅四百九十七言耳。
章樵為之考正集釋之。
又薛尚功、鄭樵、潘迪諸家鹹有音訓。
然於阙文靡所增益。
楊子用修。
自言受學於李文正公。
得蘇文忠舊本。
蓋六百五十七言。
而訓釋亦簡要。
楊子易以今文傳之矣。
陝西志亦載此文。
悉與楊本同。
而字畫訓釋頗異。
今以二本參較著之。
其古文苑舊注有可采者。
亦間取附入。
注中姓氏薛、鄭、章、潘已見前。
施謂施宿。
王。
王厚之。
蘇疑即文忠也。
○《詩紀》以此為詩。
本之楊慎。
風雅逸篇雲。
石鼓詩。
周宣王獵碣也。
於詩體屬小雅。
又雲慎按此詩。
其體雅也。
〗 〖刻于石鼓。
史籀書之。
羊欣書錄雲。
史籀石鼓文。
韓退之雲。
張生手持石鼓文。
皆謂字而言。
若論其辭。
當雲石鼓詩。
而不當用石鼓文也。
今特易文為《詩》雲:○逯案。
楊說甚是。
故依《詩紀》列之先秦詩中。
又《詩紀》多書古文。
而以今文注釋。
頗覺煩亂。
今仍照古文苑、風雅逸篇寫以今文。
〗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
我車既好。
我馬既[馬阜]。
君子爰獵。
爰獵爰遊。
鹿鹿速速。
君子之求。
彎彎鹵(古文苑作酋。
羅箋作角。
《詩紀》雲。
音條。
)弓。
弓茲以時。
我驅其畤。
(古文苑作孫。
羅箋作時。
)其來趩趩。
□(左走右害口換罒心)々炱炱。
即禦即時。
麀鹿趚趚。
(古文苑作□々。
)其來大垐。
我驅其樸。
(風雅逸篇作仆。
)其來[走賣]々。
射其《豕肩》(風雅逸篇作豚。
)屬。
([走賣]々射三字古文苑作鹵既□。
又屬作蜀。
) 【右一】 〖薛作辛文。
鄭作丙文。
文六十六。
重文十。
共七十六字。
一十九句。
〗汧殹泛泛。
(古文苑作沔沔。
)烝彼(古文苑作□?攵。
)淖(風雅逸篇作潮。
)淵。
鰋鯉處之。
君子漁之。
漫漫(古文苑作瀝瀝。
)有鲨。
其遊[走散]々。
白(古文苑作帛。
)魚綿綿。
(古文苑作[帛樂]々。
)其菹底鮮。
黃白(古文苑作帛。
)其鳊。
有鲋有白。
(《詩紀》雲。
志雲與□白同。
古文苑作又□白又□□。
)其翊(古文苑作豆。
)孔庶。
脔之□(毚字下兔換夬)々。
洋洋[走專]々。
(《詩紀》作[走□]々。
)其魚惟何。
惟鱮與惟鯉。
何以橐(古文苑音瓢。
《詩紀》音托。
)之。
惟楊及柳。
【右二】 〖薛作戊文。
鄭作甲文。
文六十一。
重文七。
共六十八字。
一十七句。
〗 〖施雲。
石鼓中惟此完好。
無一字磨滅。
然字多假借。
世既逾遠。
不能盡知。
故義亦有不通處。
更俟博雅君子辯而釋之。
庶可補《雅》、《頌》之亡逸。
〗田車孔(古文苑作既。
)安。
{攸金}勒[丿馬](昆陽子注:[丿馬]:郭沫若等釋為“(馬一)huan”,(馬一)為一歲小馬。
馬匹要到五歲以後體力才能達到正常水平。
田獵時不能用體力差的一歲小馬拉車。
釋為“(馬一)huan”和文義不合。
《漢語大字典》把它釋為[(丿馬)mǔ]義為馬行貌。
)駻駻。
六師(上四字古文苑寫作馬衆。
)既簡。
左骖旛旛。
(風雅逸篇作翻翻。
)右骖(風雅逸篇缺此字。
)騝騝。
我以隮于原(昆陽子注:一作邍)。
我戎(古文苑作陣。
)止(古文苑止下有世字。
)陸。
宮車其寫。
秀弓時射。
麋豕孔庶。
鹿鹿雉兔。
其原有迪。
(古文苑作□。
方中《詩紀》同。
并注。
或作迪。
音循。
)其戎奔奔。
(古文苑此下有直字。
《詩紀》雲。
反報于毫。
曰桀。
迷惑於末嬉。
不恤其衆。
上下相疾。
民心積怨。
皆雲雲。
湯謂伊尹曰:若告我曠夏。
盡如詩。
〗 上天弗恤。
夏命其卒。
(○《呂氏春秋》慎大篇。
) 【石鼓詩】 〖《詩紀》雲。
按古文苑所載石鼓文。
稱孫巨源得於佛書龛中。
蓋唐人所錄僅四百九十七言耳。
章樵為之考正集釋之。
又薛尚功、鄭樵、潘迪諸家鹹有音訓。
然於阙文靡所增益。
楊子用修。
自言受學於李文正公。
得蘇文忠舊本。
蓋六百五十七言。
而訓釋亦簡要。
楊子易以今文傳之矣。
陝西志亦載此文。
悉與楊本同。
而字畫訓釋頗異。
今以二本參較著之。
其古文苑舊注有可采者。
亦間取附入。
注中姓氏薛、鄭、章、潘已見前。
施謂施宿。
王。
王厚之。
蘇疑即文忠也。
○《詩紀》以此為詩。
本之楊慎。
風雅逸篇雲。
石鼓詩。
周宣王獵碣也。
於詩體屬小雅。
又雲慎按此詩。
其體雅也。
〗 〖刻于石鼓。
史籀書之。
羊欣書錄雲。
史籀石鼓文。
韓退之雲。
張生手持石鼓文。
皆謂字而言。
若論其辭。
當雲石鼓詩。
而不當用石鼓文也。
今特易文為《詩》雲:○逯案。
楊說甚是。
故依《詩紀》列之先秦詩中。
又《詩紀》多書古文。
而以今文注釋。
頗覺煩亂。
今仍照古文苑、風雅逸篇寫以今文。
〗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
我車既好。
我馬既[馬阜]。
君子爰獵。
爰獵爰遊。
鹿鹿速速。
君子之求。
彎彎鹵(古文苑作酋。
羅箋作角。
《詩紀》雲。
音條。
)弓。
弓茲以時。
我驅其畤。
(古文苑作孫。
羅箋作時。
)其來趩趩。
□(左走右害口換罒心)々炱炱。
即禦即時。
麀鹿趚趚。
(古文苑作□々。
)其來大垐。
我驅其樸。
(風雅逸篇作仆。
)其來[走賣]々。
射其《豕肩》(風雅逸篇作豚。
)屬。
([走賣]々射三字古文苑作鹵既□。
又屬作蜀。
) 【右一】 〖薛作辛文。
鄭作丙文。
文六十六。
重文十。
共七十六字。
一十九句。
〗汧殹泛泛。
(古文苑作沔沔。
)烝彼(古文苑作□?攵。
)淖(風雅逸篇作潮。
)淵。
鰋鯉處之。
君子漁之。
漫漫(古文苑作瀝瀝。
)有鲨。
其遊[走散]々。
白(古文苑作帛。
)魚綿綿。
(古文苑作[帛樂]々。
)其菹底鮮。
黃白(古文苑作帛。
)其鳊。
有鲋有白。
(《詩紀》雲。
志雲與□白同。
古文苑作又□白又□□。
)其翊(古文苑作豆。
)孔庶。
脔之□(毚字下兔換夬)々。
洋洋[走專]々。
(《詩紀》作[走□]々。
)其魚惟何。
惟鱮與惟鯉。
何以橐(古文苑音瓢。
《詩紀》音托。
)之。
惟楊及柳。
【右二】 〖薛作戊文。
鄭作甲文。
文六十一。
重文七。
共六十八字。
一十七句。
〗 〖施雲。
石鼓中惟此完好。
無一字磨滅。
然字多假借。
世既逾遠。
不能盡知。
故義亦有不通處。
更俟博雅君子辯而釋之。
庶可補《雅》、《頌》之亡逸。
〗田車孔(古文苑作既。
)安。
{攸金}勒[丿馬](昆陽子注:[丿馬]:郭沫若等釋為“(馬一)huan”,(馬一)為一歲小馬。
馬匹要到五歲以後體力才能達到正常水平。
田獵時不能用體力差的一歲小馬拉車。
釋為“(馬一)huan”和文義不合。
《漢語大字典》把它釋為[(丿馬)mǔ]義為馬行貌。
)駻駻。
六師(上四字古文苑寫作馬衆。
)既簡。
左骖旛旛。
(風雅逸篇作翻翻。
)右骖(風雅逸篇缺此字。
)騝騝。
我以隮于原(昆陽子注:一作邍)。
我戎(古文苑作陣。
)止(古文苑止下有世字。
)陸。
宮車其寫。
秀弓時射。
麋豕孔庶。
鹿鹿雉兔。
其原有迪。
(古文苑作□。
方中《詩紀》同。
并注。
或作迪。
音循。
)其戎奔奔。
(古文苑此下有直字。
《詩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