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越南事件?
關燈
小
中
大
(1941年8月2日)
泰内閣召開緊急會議,适在倫敦接獲日本向泰提出“非正式建議”,要求泰國對日軍事合作,并加入“東亞共榮圈”的消息以後,可以證明此種消息,并非憑空捏造;而泰國承認“滿洲國”的荒謬行動,雖尚未能透視泰國對日屈服的究竟程度,但至少已對日方所造成的“新秩序”加以承認,而她自身的加入“新秩序”,也許已經成為決定的事實了。
倫敦若幹人士以為民治國對日所施經濟制裁尚留若幹餘地,是以日本為恐懼民治國制裁加緊起見,當不緻在泰激進。我們不知道這一種樂觀究有幾分根據,但民治國如相信不徹底的制裁可以使日本懼而止步,那實在是太危險的思想。英美對日更進一步的制裁,是否能引起太平洋上的正面沖突,雖非我們所能斷言,但英美對日的一再示寬容留餘地,足以給日本重大的鼓勵,侵略野心逐步推展的結果,終将不免于與民治國發生沖突,則為無疑的事實。治療不如預防,與其俟日本達到進占泰國的目的以後再謀對策,何如于此時迎頭阻遏,在行動上給以嚴厲的警告。
泰内閣召開緊急會議,适在倫敦接獲日本向泰提出“非正式建議”,要求泰國對日軍事合作,并加入“東亞共榮圈”的消息以後,可以證明此種消息,并非憑空捏造;而泰國承認“滿洲國”的荒謬行動,雖尚未能透視泰國對日屈服的究竟程度,但至少已對日方所造成的“新秩序”加以承認,而她自身的加入“新秩序”,也許已經成為決定的事實了。
倫敦若幹人士以為民治國對日所施經濟制裁尚留若幹餘地,是以日本為恐懼民治國制裁加緊起見,當不緻在泰激進。我們不知道這一種樂觀究有幾分根據,但民治國如相信不徹底的制裁可以使日本懼而止步,那實在是太危險的思想。英美對日更進一步的制裁,是否能引起太平洋上的正面沖突,雖非我們所能斷言,但英美對日的一再示寬容留餘地,足以給日本重大的鼓勵,侵略野心逐步推展的結果,終将不免于與民治國發生沖突,則為無疑的事實。治療不如預防,與其俟日本達到進占泰國的目的以後再謀對策,何如于此時迎頭阻遏,在行動上給以嚴厲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