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機“改變戰略”
關燈
小
中
大
(1940年9月18日)
昨日本報載國際社倫敦電,稱德空軍現已不複采用集團轟炸倫敦之方法,而改用小隊飛機攻襲。昨晚路透社重慶電,亦稱日方現已改變其大規模密集襲擊之戰略,而用架數較少之飛機以維持其赓續不斷之轟炸。如果這不是巧合,那麼東施效颦的痕迹,未免太過于刻劃求似了。
一千架二千架飛機的晝夜轟炸,不曾摧毀了英國人的作戰意志,德國顯然已覺悟此舉對于自身是一個太大的浪費,故不得不改變策略。日本企圖效法德國之所行之而未成功的所謂空中閃電戰,自然更難免畫虎不成之诮。中國有的是政府人民的同心協力,有條不紊的防空設備與訓練,耐受任何困苦艱難的不屈精神,堅定統一的意志,和在瓦礫上重新創造新生命的勇氣。過去幾月中日機在重慶等處所行的轟炸,精神上既未予中國民心士氣以任何影響,而華方物質上的損失,也還抵不過日方自身的消耗。所謂“大規模”襲擊的效果如此,則此後“小規模”的成績如何,更可想見。而且當日機大舉來侵時,中國空軍因避免無謂犧牲起見,每不肯輕于作戰,但來者如為小數的日機,則适足予華機以發揮威力的機會。然則日方所謂“改變戰略”雲雲者,恐怕不過是掩飾其空襲失敗的遁詞,而預為悄然下場的地步罷了。
昨日本報載國際社倫敦電,稱德空軍現已不複采用集團轟炸倫敦之方法,而改用小隊飛機攻襲。昨晚路透社重慶電,亦稱日方現已改變其大規模密集襲擊之戰略,而用架數較少之飛機以維持其赓續不斷之轟炸。如果這不是巧合,那麼東施效颦的痕迹,未免太過于刻劃求似了。
一千架二千架飛機的晝夜轟炸,不曾摧毀了英國人的作戰意志,德國顯然已覺悟此舉對于自身是一個太大的浪費,故不得不改變策略。日本企圖效法德國之所行之而未成功的所謂空中閃電戰,自然更難免畫虎不成之诮。中國有的是政府人民的同心協力,有條不紊的防空設備與訓練,耐受任何困苦艱難的不屈精神,堅定統一的意志,和在瓦礫上重新創造新生命的勇氣。過去幾月中日機在重慶等處所行的轟炸,精神上既未予中國民心士氣以任何影響,而華方物質上的損失,也還抵不過日方自身的消耗。所謂“大規模”襲擊的效果如此,則此後“小規模”的成績如何,更可想見。而且當日機大舉來侵時,中國空軍因避免無謂犧牲起見,每不肯輕于作戰,但來者如為小數的日機,則适足予華機以發揮威力的機會。然則日方所謂“改變戰略”雲雲者,恐怕不過是掩飾其空襲失敗的遁詞,而預為悄然下場的地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