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千八百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春花微見見空花。
自憐他日盲宰相,今生癡聾作富家。
銀海生花 【宋莊季裕雞肋編】 東坡作《雪詩》雲: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
人多不曉玉樓銀海事,惟王文正公雲,此見於道家,謂肩與目也。
探花郎 【魏秦東軒筆錄】 進士及第後,例期集一月,其醵罰錢奏宴,局什物皆請同年分掌。
又選最年少者二人,為探花使,賦詩,世謂之探花郎。
自唐以來,榜榜有之。
熙甯中,吳人餘中為狀元,首乞罷期集,廢宴席探花,以厚風俗,執政從之。
既而擢中為國子監直講,以為斯人真可以厚風俗矣。
未幾,坐受舉人賄賂而升名第事,下禦史府,至荷校參對獄具停廢。
熙甯執政者,力欲緻風俗之厚。
士人多為不情之事,以希合。
故中以探花為敗風俗,而身抵赇墨之罪,此不情之甚者也。
【朝野類要】 探花者,選年最少者二人,於賜聞喜燕日,先到瓊林苑,折花迎狀元,吟詩。
此唐制久廢,今人或謂第二人為探花者,非也。
【宋許應龍東澗集】 《回任探花啟》:冠帶億萬,共推舍選之英聲;禮樂三千,果擢鼎魁之高第。
胪音甫唱,輿議交孚。
共惟某官,天與俊才,家傳奧學。
自出胸中之機軸,溢為筆下之波瀾。
口華俱掇於儒科,殆同五窦。
梓裡雖多於文士,莫齒諸任。
學校已馳二十年之聲,議論宜出五百人之右。
指陳時政,既仰勤乙夜之觀;喜動天顔,遂擢實三英之列。
盛名已震,大用何疑。
某久矣從遊,茲焉快睹。
榮進素定,固莫容頌詠之私;事業相期,願益厲端方之節。
取因報贶,少效贈言。
異人戴花 【夷聖支】 《東坡集》雲,房州判官許安世以書遺餘,言吾州有異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
能作詩,皆神仙意,又自能寫真。
人有得之者,許以一本見惠。
乃為作詩曰,學道無成鬓已華,不勞千劫漫砂。
歸來且看一宿覺,未暇遠尋三朵花。
兩手欲遮钅并裡雀,四條深怕井中蛇。
畫圖要識先生面,試問房陵好事家。
房人至今稱為三朵花先生。
或雲姓李氏,隐於州之福溪岩。
每戴紙花三朵入市,市人圍繞争呼之,但笑雲休打裡,休打裡者。
房人方言,猶雲莫要如此也。
有二三老翁常從之遊,間入山邀之入城飲酒。
辄語使先去,我當便來。
翁還到城,李已先在。
迨同詣酒家,所沽錢盡而興未已。
李探手於腰間小竹中,取錢索酒至醉。
三翁竊視其,空無所有。
及李自取,依然随手滿案。
如是久之,忽與諸人告别,不知所屆,元隐處石壁塑象猶存。
郡人誦其一詩雲,戴花三朵鎮長春,誰識玄中不二門。
醉裡自傳神似活,終當不老看乾坤。
尾句或雲,不知不覺到黃昏。
蓋每醉時必寫真,雖兵戈之後,民家尚有藏之者。
紹興初,江淮劇盜張琦,亦稱三朵花,意欲冒其名以惑衆也。
【李武弁斜川集】 《題襄城李君所作三朵花傳後》:凡聖同居混世塵,陽狂豈亦類逃秦。
當時謾說蘇子訓,宿契未諧祁孔賓。
三朵花中隐名姓,一壺市上寄家身。
丹砂獨付山西李,老将陰功在後人。
渠嘗從三朵花遊,且得丹砂雲。
妾名榴花 【耆舊續聞】 曩見陸辰州,語餘以《賀新郎》詞,用榴花事,乃妾名也。
退而書其語。
今十年矣,亦未嘗深考。
近觀顧景蕃續注,因悟東坡詞中,用白團扇瑤台曲,皆侍妾故事。
按,晉中書令王珉好執白團扇,婢作白團扇歌以贈珉。
又唐逸史許澶暴卒,複複,作詩雲,曉入瑤台露氣清,坐中惟見許飛瓊。
塵心未盡俗緣重,千裡下山空月明。
複寝。
驚起,改第二句雲,昨夕夢到瓊池飛。
瓊令改之,雲不欲世間知有我也。
按《漢武帝内傳》所載,董雙成,許飛瓊,皆西王母侍兒。
東坡用此事,乃知陸辰州得榴花之事於晁氏,為不妄也。
【本事詞】 載榴花之事,極鄙俚,誠為妄誕。
王宮花 【清波雜志】 文潞公帥成都,有飛語至朝廷,遺禦史何郯,因谒告俾伺察之。
潞公亦為之動,遍詢幕客,孰與禦史密者。
得張俞,字少愚者,使迎于漢州。
且摧營妓名王宮花者往,僞作家姬,舞以佐酒。
禦史醉中取其領巾題詩雲,按徹江州更六麼,西台禦史惜妖娆。
從今改作王宮柳,舞盡春風萬萬條。
至成都,此妓出迎,遂不複措手而歸。
李裝花 【洛陽缙紳舊聞記】 開寶初,洛陽賢相坊染工人,姓李,能打裝花衤颉,衆謂之李裝花。
眉間插花 【宋史列傳】 種撲知河州,河南蕃部叛,撲出戰死。
羌乘勝追北,師還遇隘,壅迮不得行。
偏将王舜臣者善射,以弓挂臂,獨立敗軍後。
羌來可萬騎,有七人介馬而先。
舜臣曰,吾令最先行者眉間插花。
引弓三發,隕三人,皆中面。
馀四人反走,矢貫其前。
萬騎昭敢前,舜臣因得整衆。
犬名青花 【太平廣記】 裴至德家有卑腳犬,曰青花。
天女散花 【事類蒙求】 維摩诘室有天女,以天花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花至諸菩薩皆堕落。
至大弟子便着不堕。
是花無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
想耳結習未盡,花着身矣。
結習盡者,花不著身。
【頌古聯珠】 舍利弗因維摩诘室,有一天女散花,次問言,汝何不轉卻女身?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作天女。
天乃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不轉卻女身?弗以天女像而答,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
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複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人也。
即時攝舍利弗身還複如故,而問言,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在無不在。
正堂辨曰,鸷子已圓無漏種,換卻身形總不知。
通途一貫非他物,午夜胡僧步雪歸。
胡僧散花 【玉融新對】 廣,字函。
《高僧傳》曰:釋元高,母冠氏。
夢見胡僧散花滿室,覺便懷胎。
至生男,家内忽有異香,及光明照壁,迄旦乃息。
母以兒生瑞兆,因名靈育,時人重之投蓮。
僧授蓮花 【續燈錄】 王名,字函,江州東林照覺禅師。
母夢梵僧授白蓮花,因而誕生。
出家遊方,造南師法席。
三扣其室,南師乃問是何宗旨,豁然大悟。
世尊拈花 【宗門統紀】 西天初祖摩诃迦葉尊者,見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起一枝花,以青蓮目普示大衆,百萬聖賢悉皆罔措,惟迦葉破顔微笑。
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
實相無相,微妙解脫法門。
付囑於汝,汝當流通,無令斷絕。
白雲端雲,迦葉善觀風雲,别氣色。
雖然如是,還覺頂門重麽。
黃龍心雲,直下穿過髑髅,已是換卻眼睛。
臨危不在,悚人向甚處見釋迦老子。
雲峰悅因僧問靈山拈花意旨如何,答雲,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問迦葉微笑意旨如何,答雲,口是禍門。
天童一雲,眼裡着不得沙,耳裡着不得水。
十字街頭握手,在家村重逢渠。
風吹柳絮毛走,雨打梨花蛱蝶飛。
【頌古聯珠】 佛慧泉曰,霜風刮地歸枯亥艹
自憐他日盲宰相,今生癡聾作富家。
銀海生花 【宋莊季裕雞肋編】 東坡作《雪詩》雲: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
人多不曉玉樓銀海事,惟王文正公雲,此見於道家,謂肩與目也。
探花郎 【魏秦東軒筆錄】 進士及第後,例期集一月,其醵罰錢奏宴,局什物皆請同年分掌。
又選最年少者二人,為探花使,賦詩,世謂之探花郎。
自唐以來,榜榜有之。
熙甯中,吳人餘中為狀元,首乞罷期集,廢宴席探花,以厚風俗,執政從之。
既而擢中為國子監直講,以為斯人真可以厚風俗矣。
未幾,坐受舉人賄賂而升名第事,下禦史府,至荷校參對獄具停廢。
熙甯執政者,力欲緻風俗之厚。
士人多為不情之事,以希合。
故中以探花為敗風俗,而身抵赇墨之罪,此不情之甚者也。
【朝野類要】 探花者,選年最少者二人,於賜聞喜燕日,先到瓊林苑,折花迎狀元,吟詩。
此唐制久廢,今人或謂第二人為探花者,非也。
【宋許應龍東澗集】 《回任探花啟》:冠帶億萬,共推舍選之英聲;禮樂三千,果擢鼎魁之高第。
胪音甫唱,輿議交孚。
共惟某官,天與俊才,家傳奧學。
自出胸中之機軸,溢為筆下之波瀾。
口華俱掇於儒科,殆同五窦。
梓裡雖多於文士,莫齒諸任。
學校已馳二十年之聲,議論宜出五百人之右。
指陳時政,既仰勤乙夜之觀;喜動天顔,遂擢實三英之列。
盛名已震,大用何疑。
某久矣從遊,茲焉快睹。
榮進素定,固莫容頌詠之私;事業相期,願益厲端方之節。
取因報贶,少效贈言。
異人戴花 【夷聖支】 《東坡集》雲,房州判官許安世以書遺餘,言吾州有異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
能作詩,皆神仙意,又自能寫真。
人有得之者,許以一本見惠。
乃為作詩曰,學道無成鬓已華,不勞千劫漫砂。
歸來且看一宿覺,未暇遠尋三朵花。
兩手欲遮钅并裡雀,四條深怕井中蛇。
畫圖要識先生面,試問房陵好事家。
房人至今稱為三朵花先生。
或雲姓李氏,隐於州之福溪岩。
每戴紙花三朵入市,市人圍繞争呼之,但笑雲休打裡,休打裡者。
房人方言,猶雲莫要如此也。
有二三老翁常從之遊,間入山邀之入城飲酒。
辄語使先去,我當便來。
翁還到城,李已先在。
迨同詣酒家,所沽錢盡而興未已。
李探手於腰間小竹中,取錢索酒至醉。
三翁竊視其,空無所有。
及李自取,依然随手滿案。
如是久之,忽與諸人告别,不知所屆,元隐處石壁塑象猶存。
郡人誦其一詩雲,戴花三朵鎮長春,誰識玄中不二門。
醉裡自傳神似活,終當不老看乾坤。
尾句或雲,不知不覺到黃昏。
蓋每醉時必寫真,雖兵戈之後,民家尚有藏之者。
紹興初,江淮劇盜張琦,亦稱三朵花,意欲冒其名以惑衆也。
【李武弁斜川集】 《題襄城李君所作三朵花傳後》:凡聖同居混世塵,陽狂豈亦類逃秦。
當時謾說蘇子訓,宿契未諧祁孔賓。
三朵花中隐名姓,一壺市上寄家身。
丹砂獨付山西李,老将陰功在後人。
渠嘗從三朵花遊,且得丹砂雲。
妾名榴花 【耆舊續聞】 曩見陸辰州,語餘以《賀新郎》詞,用榴花事,乃妾名也。
退而書其語。
今十年矣,亦未嘗深考。
近觀顧景蕃續注,因悟東坡詞中,用白團扇瑤台曲,皆侍妾故事。
按,晉中書令王珉好執白團扇,婢作白團扇歌以贈珉。
又唐逸史許澶暴卒,複複,作詩雲,曉入瑤台露氣清,坐中惟見許飛瓊。
塵心未盡俗緣重,千裡下山空月明。
複寝。
驚起,改第二句雲,昨夕夢到瓊池飛。
瓊令改之,雲不欲世間知有我也。
按《漢武帝内傳》所載,董雙成,許飛瓊,皆西王母侍兒。
東坡用此事,乃知陸辰州得榴花之事於晁氏,為不妄也。
【本事詞】 載榴花之事,極鄙俚,誠為妄誕。
王宮花 【清波雜志】 文潞公帥成都,有飛語至朝廷,遺禦史何郯,因谒告俾伺察之。
潞公亦為之動,遍詢幕客,孰與禦史密者。
得張俞,字少愚者,使迎于漢州。
且摧營妓名王宮花者往,僞作家姬,舞以佐酒。
禦史醉中取其領巾題詩雲,按徹江州更六麼,西台禦史惜妖娆。
從今改作王宮柳,舞盡春風萬萬條。
至成都,此妓出迎,遂不複措手而歸。
李裝花 【洛陽缙紳舊聞記】 開寶初,洛陽賢相坊染工人,姓李,能打裝花衤颉,衆謂之李裝花。
眉間插花 【宋史列傳】 種撲知河州,河南蕃部叛,撲出戰死。
羌乘勝追北,師還遇隘,壅迮不得行。
偏将王舜臣者善射,以弓挂臂,獨立敗軍後。
羌來可萬騎,有七人介馬而先。
舜臣曰,吾令最先行者眉間插花。
引弓三發,隕三人,皆中面。
馀四人反走,矢貫其前。
萬騎昭敢前,舜臣因得整衆。
犬名青花 【太平廣記】 裴至德家有卑腳犬,曰青花。
天女散花 【事類蒙求】 維摩诘室有天女,以天花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花至諸菩薩皆堕落。
至大弟子便着不堕。
是花無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
想耳結習未盡,花着身矣。
結習盡者,花不著身。
【頌古聯珠】 舍利弗因維摩诘室,有一天女散花,次問言,汝何不轉卻女身?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作天女。
天乃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不轉卻女身?弗以天女像而答,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
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複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人也。
即時攝舍利弗身還複如故,而問言,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在無不在。
正堂辨曰,鸷子已圓無漏種,換卻身形總不知。
通途一貫非他物,午夜胡僧步雪歸。
胡僧散花 【玉融新對】 廣,字函。
《高僧傳》曰:釋元高,母冠氏。
夢見胡僧散花滿室,覺便懷胎。
至生男,家内忽有異香,及光明照壁,迄旦乃息。
母以兒生瑞兆,因名靈育,時人重之投蓮。
僧授蓮花 【續燈錄】 王名,字函,江州東林照覺禅師。
母夢梵僧授白蓮花,因而誕生。
出家遊方,造南師法席。
三扣其室,南師乃問是何宗旨,豁然大悟。
世尊拈花 【宗門統紀】 西天初祖摩诃迦葉尊者,見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起一枝花,以青蓮目普示大衆,百萬聖賢悉皆罔措,惟迦葉破顔微笑。
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
實相無相,微妙解脫法門。
付囑於汝,汝當流通,無令斷絕。
白雲端雲,迦葉善觀風雲,别氣色。
雖然如是,還覺頂門重麽。
黃龍心雲,直下穿過髑髅,已是換卻眼睛。
臨危不在,悚人向甚處見釋迦老子。
雲峰悅因僧問靈山拈花意旨如何,答雲,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問迦葉微笑意旨如何,答雲,口是禍門。
天童一雲,眼裡着不得沙,耳裡着不得水。
十字街頭握手,在家村重逢渠。
風吹柳絮毛走,雨打梨花蛱蝶飛。
【頌古聯珠】 佛慧泉曰,霜風刮地歸枯亥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