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千八百十二

關燈
宣和,林下霜晨手自呵。

    不覺霜台要全樹,動人春色一枝多。

    康畫嘗投進,又為朱勳畫全樹,怅極精。

     【孫鴻慶居士集】 《題隆上人墨梅花》:一枝插向钗頭見,千樹開時雪裡看。

    慚愧道人三昧手,盡将春色寄毫端。

     【董霜傑先生集】 《題龍岩居士墨梅》:龍岩戲墨作橫枝,韻勝何妨不入時。

    黑霧玄霜遮缟袂,玉妃谪堕畏人知。

     【胡铨澹庵集】 《劉景仁畫墨梅扇上,又畫梅影于扇陰,求詩,各題一絕》:竹外梅花耿玉顔,凜然冰句落霜纨。

    莫将輕扇趨炎子,留作人間六月寒。

    又一首:踏月看梅不見花,隻驚水底影橫斜。

    歸來掃向冰绡扇,袖有西湖處士家。

     【朱晦庵大全集】 夢裡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裝。

     【袁起岩東塘集】 《用謝艮齋韻題歐陽長老墨梅三首》:誤墨雖藏白,飛埃欲斂昏。

    誰将草玄手,着意寫前村。

    屏燈紅灼爍,窗月正黃昏。

    印出橫斜影,分明竹外村。

    溪藤橫翠約,老眼頗眵昏。

    喚入淩煙後,江村不是村。

    《用楊誠齋韻再題歐陽長老墨梅》三首:紅妝誇睡足,粉額趁顔開。

    惟有江梅樣,蛾眉淡拂來。

    玉容曾麝,彷佛帶香開,不比真花怯,斓斑怕雨來。

    從來冰雪體,引墨為君開。

    寄語金鸾客,和羹人正來。

    《李英才作墨梅于天度觀壁》:小折霜林半壁間,春風日日付毫端。

    秋高為借橫斜影,留與吾師歲晚看。

    《又題墨梅》:輕梅拂拂有餘清,筆下翻成月下橫。

    昨夜小屏幽夢斷,恍如煙雨瘴江城。

     【張南軒集】 眼明三伏見此畫,便覺冰霜抵歲寒。

    喚起生香來不斷,故應不作墨花看。

    日暮橫斜又一枝,水邊記我獨吟時,不妨更作江南雨,并寫青青葉下垂。

     【北澗禅師詩集】 描邈檀栾黪素元,萬紅千紫失根源。

    太玄自古人嫌白,白盡何妨反太玄。

    楚楚仙裳澹染缁,耐寒宜瘦不宜肥。

    莫言無子調商鼎,卿相當年有黑衣。

    省力尋春愈出奇,規蓬圖上看新詩。

    殺風景問春知否,兩手風霜一樣龜。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隻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缁塵異漢宮。

    《宋兄安卿墨梅》:清婉渾非鐵石姿,故家别調合傳衣。

    華風不療春痕瘦,可是工夫不造微。

    《定平懷墨梅》:南昌梅少府,人道是梅仙。

    不療疏枝瘦,安知瑰色妍。

    春歸天上去,真自鏡中傳。

    同出吟機杼,無聲亦自賢。

     【張湖南集】 《廬陵李英才自制墨與梅花寫真艮齋誠齋又許其能詩十月七日攜畫見訪且索拙語因成古風以贈》:我家種梅三百樹,惱人不特香如霧。

    階前花影二更來,月光到處縱橫住。

    幾回欲畫嗟未曾,李君能事乃爾能。

    素绡竊我當時景,更引夜月花邊升。

    濡毫暈水壓凡墨,掃煙自就千枝燈。

    客衣缁盡不複恨,但喜占藝清如冰。

    英才之言雲爾圭玄漆響用不盡,博金價定無虧增。

    又聞覓句頗清熟,社中宗匠交口稱。

    雲台萬事無心計,隻學希夷多愛睡。

    醒時非畫亦非詩,恣向虛空寫幹偈。

    君舡再過中未。

    烏丸并望新篇寄。

    醉來染試陋溪藤,滿壁蛟龍風卷地。

     【許綸涉齋集】 《明日欲對,通夕不成寐。

    枕上賦墨梅詩,還契師宿逋》:師住一庵幾何年,山深更過靈隐前。

    遺我江南幾張紙,中有寒枝真契禅。

    胸中掃除煙火食,筆端洗滌蒼苔痕。

    立雪家風真第一,欲我着句今忘言。

    蒼顔幸沒黃塵裡。

    清夢忽堕孤山涯,處士橋邊卷蓬相,癡兒莫訝得香遲。

    昔看漢頭印明月,今觀海底拾玄珠。

    自從迦葉天機淺,不但花無筆亦無。

    春風不逐花光老,心印自傳圜契師。

    師能寫出夢中夢,我卻吟成詩外詩。

     【吳仲孚詩】 《掀蓬梅》:斷橋月老水彌茫,誰托舟扉夜望長。

    零雪正埋和靖骨,淡煙微見壽陽妝。

    一時韻巧傳清思,幾度凝愁憶暗香。

    舉世可無題品手,擅場到底屬何郎。

     【楊誠齋集】 《跋京仲遠所藏楊補之紅绫上所作着色掀蓬梅》:朔雲暗天垂到地,朔風裂山吹脫耳。

    長江萬頃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詩翁曉起鬓蓬松,縮頸微掀黃篾蓬。

    夜來急雪已晴了,東方一抹輕霞紅。

    江梅的礫開獨樹,蓬間截入梅尺許。

    老幹新枝紫複青,花白玉須黃金。

    滿身滿面都是雪,梅雪卻與霞争明。

    不知詩翁何處得霜鋸,和雪和梅斫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

    不然吳剛修月斧。

    下無根幹上無梢,一眼橫陳梅半腰。

    東省拈出寒蕭蕭,至今花頭雪未消。

    《董主簿正道壁間作水墨老梅一枝,宿鵲縮合半眼栖焉》:斜枝飽風雪,疏花淡冰玉。

    一鵲忍清寒,居然伴幽獨。

    《醉後撚梅花近壁,以燈照之。

    宛然如墨梅》:老子年來畫入神,鑿空幻出墨梅春。

    壁為玉闆燈為筆,整整斜斜樣樣新。

    《鄉士李英才得老潘墨法,善作墨梅,複喜作詩,艮齋目以三奇,贈之七字,予複同賦雲》:吾鄉李君磊嵬胸,夜持雲梯倚秋空。

    月中奪得修月斧,斫倒南山千歲松。

    束歸丹竈和玉桂,燧出綠霧霏鸾龍。

    搗成玄圭與蒼壁,灑作橫枝歲寒色。

    庾嶺霜林和靖園,掇入生绡供戲劇。

    幻松作壁壁作梅,豪氣勃郁尚不開。

    瓊艘滿酹梅雪下,吐出西湖有聲畫。

    《七月二十三日題李亨之墨梅》:夏熱秋逾甚,寒梅暑亦開。

    無塵管城子,幻出雪枝來。

     【草堂集】 《陸德原和題新安畫梅花韻》:東風一夜渡江新,開遍梅花照眼勻。

    何遜從來有才思,題詩不負廣陵春。

     【韓澗泉集】 《自吳中持陳紹之墨梅歸置屋壁》:西湖貌得一枝來,長夏風軒盡日開。

    老眼暗中時摸索,便知玉雪不能猜。

    《又題墨梅》:隻在山林不見花,誰将水墨試橫斜。

    與君一笑霜風裡,從此留詩到酒家。

    《楊補之梅花小軸》:臘前到處見梅蕊,影落寒窗隻自知。

    爾重西江三昧手,玉溪西隐看橫披。

     【蔡九峰集】 《馬司戶惠所作墨梅并示佳作。

    因次韻》:誰把霜毫歸庾嶺,王孫去後久寥寥。

    長時月夜橫疏影,鎮日春風上素绡。

    可笑兒童尋剪摘,如知蜂蝶亦邀招。

    人心造物無窮巧,頃刻功成永不搖。

     【沈繼祖栀林集】 《俞舜俞作墨梅八軸,皆取古人詩句,請餘賦之》:天生萬物俱森羅,詩人于梅詩獨多。

    不言成蹊桃與李,何敢當此不類歌。

    由來畫中有新詩,俞君造次以筆追。

    渾然莫知詩畫異,手與心猶不自知。

    紅杏花開驚羯鼓,虞美草認歌聲舞。

    筆能招此玉梅夢,花非解語如欲語。

    我生身世兩茫茫,倒與此花交分長。

    書窗有月前弄影,山驿無風遠有香。

    溪流落英送我别,誰念孤芳增皎潔。

    此時我有萬斛愁,吹斷參差山石裂。

    吳霜忽點雙鬓華,故人各在天一涯。

    南望一枝書斷絕,臨風不複三歎嗟。

    天花何曾着禅定,百憂煉心澄古井。

    世有鐵心石腸人,舉似我詩應首肯。

     【項安世悔藁後編】 《題屏風墨梅二絕》:一段西山雪,中含太古梅。

    無香亦無色,免被百花猜。

    天上和羹事,巢由不忍聞。

    疏花将瘦影,閑卧一溪雲。

    《二十七日衡陽縣義宰以奚奴墨梅侑客太初字沖遠》:鐵石心腸宋廣平,賦含脂粉太多情。

    固應卻有柔荑手,淡拂橫枝徹骨清。

     【張拙軒初藁集】 《題禅鄉院壁間墨梅》:昔年曾作梅花夢,夢回衣上寒香重。

    矮窗偶見一枝開,早是江南春意動。

    凡花不似梅之清,精神骨相由天成。

    屢從畫手細傳本,但知刻畫非寫生。

    官塘荒寺門斜掩,歲久廊欹雨點。

    不須晴雪明千堆,勝喜墨痕留數點。

     【方秋崖集】 《書趙相公梅卷》:一梢兩梢曉漢月,三花五花暮江雪。

    春風到手眼生寒,煙水封深有茅。

    《用鄭少傅韻題趙參政梅卷》:雪谷冰崖枯槁士,上锉無煙寒堕指。

    朝饑郁屈鳴不平,烏玉磨雲翻硯水。

    花光若朽補之窮,吐作冷花春幾幾。

    相公折神兵,肯與此輩争詩名。

    橫梢墨偶然爾,别有妙處賢長城。

    單于吹葉遠關塞,張我大漢之天聲。

    老生經濟知無術,爾雅蟲魚甯閣筆。

    岩廊有此磊落人,安事儒士嘔心出。

    吾文不在雙仆騷,爾曹政可衙官屈。

    所懷浩蕩同元工,甯比八九吞雲夢。

    銘常勒鼎勳業在,未可枯木窺坡翁。

    謹勿閑揮補天手,且挈一世春風中。

    軍書夜下飛如射,彼蠢者胡猶梗化。

    梅花嶺外有傳聞,老我毛寒足驚咤。

    神樞淨洗甲兵腥,瘴月蠻煙亦堪畫。

    《書惟揚張君梅卷》:平生何遜揚州夢,到得揚州月自寒。

    誰遣雪蓬春半樹,詩情便作故人看。

    月明臨得霜橋影,隻恁橫斜自一奇。

    喚起江南歸夢遠。

    竹村煙水有茅茨。

     【蔡戡定齋集】 《端約遺墨梅以詩謝之》:先生出語已驚人,戲作梅花又逼真。

    眼底江山詩有助,胸中丘壑畫精神。

    清香素質惱詩情,更倩揮毫為寫真。

    共挽東風拚一醉,不須摹傲費精神。

    《題墨梅》:誰作橫枝太逼真,枝頭的礫眼俱明。

    也知筆力窺天巧,無奈清香畫不成。

     【劉後村集】 《信庵丞相為餘作墨梅二軸。

    詩以小詩》。

    天畀村翁一段奇,發函虹氣貫茅茨。

    肯移金鼎調元手,為作玉龍檠雪枝。

    絕豔從教百花妒,秘藏莫遣六丁知。

    信庵丞相親分付,麾出花光與補之。

    《再題信庵墨梅》:信庵墨戲古無之,元氣淋漓爾許奇。

    特與此翁揮匹楮,不為彼相作橫枝。

    山相秘藏掃雪辋川畫,曾序調美沂國詩。

    餘嘗序公詩以此濡毫。

    九十老農尤寶惜,時時開卷拂蛛絲。

     【洪平齋集】 《和黃幾叔墨梅二絕》:月暗雲迷竹外枝,寒香未動便能奇。

    面如坡老南歸後。

    骨似溫公獨樂時。

    六月夜窗留取看,霜風蕭飒堕林端。

    問渠底事青青晚,恥上尋常桃李盤。

     【劉宰漫塘集】 《題劉文簡所藏墨梅卷》:煙雨和成宛擅場,新來翻着雪衣裳。

    以吾不可學渠可,善學楊君隻此郎。

    楊補之甥湯君所畫。

    自謂得補之白墨相形法,此卷乃為倒暈素質以反之。

     【王魯齋甲寅藁】 《題墨梅七首》:歲寒無與偶,獨抱幽貞長。

    筆下孤梢瘦,冰花紙上香。

    筆頭開造化,花外越精神。

    偃蹇龍表,新梢最可人。

    冰蕤開雪穎,墨妙發孤香。

    不襲逃禅印,枝頭有異光。

    窮冬天地閉,萬物正凋殘。

    玉立清梢表。

    天然獨耐寒。

    胸中含靜操,筆下走寒梢。

    一見孤山客,清香盡拆苞。

    素質天然靜,清芬繞鼻根。

    更于翹楚上,一筆起冰魂。

    一枝橫出曉,霜外數花開。

    誰識生绡上,清香靜處來。

     《和諸庵花光十梅頌》:一筆劃斷寒崖,疏蕊數枝低亞。

    不待雪壓霜摧,已自全體放下。

    孤山樹槁神枯,一段底死工夫。

    脈脈不知機轉,忽然觜眼皆。

    空裡翻身透出,風前玉立精神。

    百草頭邊未覺,還他獨占光春。

    不問東風來未,冷冰冰中得意。

    誰于筆外相知,更有無味之味。

    接得少林枝葉,滿腰風雪馨香。

    一自飄零庾嶺,花光也解流芳。

    江頭千樹紛紛,紙上不堪狼藉。

    翻思洞口風流,忽見半梢橫出。

    孤标向背從地,枝頭各自精彩。

    堂堂妙用縱橫,誰識筆根所在。

    大化元無揀擇,墨光随手高低。

    但得歲寒風度,自然處處皆宜。

    幾度落花流水,何待空枝方省。

    要須投筆虛空,幻習與之俱盡。

    推出突栾本相,雨肥葉底清黃。

    熟後何曾酸澀,舌根自不尋常。

    《題畫梅》:枝頭寂寞若為情,喚起毛錐為寫神。

    月下風前長玉立,娟娟一紙四時春。

    《題花光梅十首》:着腳孤高太出奇,憑空斜落兩三枝。

    大風動地吹崖裂,正是冰姿蘊藉時。

    《一曰縣崖放下》:深山大澤老龍僵,不染樵人斧上霜。

    月魄存存枯槁裡,忽然枝上弄精光。

    《二曰絕後再》:見說前村破雪開,我來雪影浸蒼苔。

    平生不識春風面,卻道春從花底來。

    《三曰平地回春》:一丘一壑似夷齊,勁雪繁霜特立時。

    瘦影橫斜清峭峭,世間幾個赴心期。

    《四曰淡中有味》:裁冰镂雪幾多工,次第開時個個同。

    夜半傳香來庾嶺,至今拈起作家風。

    《五曰葉聯芳》:踏雪尋香幾度吟,吟詩那得似花人。

    水村雲壑抽身出,月挂疏籬别有春。

    《六日一枝橫出》:枝南枝北出天然,雪豔煙痕若可憐。

    冷面峥嵘無向背,何嘗有意向人妍。

    《七曰偏正自在》:亞水淩空任短長,枝枝風度要平章。

    一樽月下吞花影,剔在須頭點點香。

    《八曰高下随宜》:孤标不肯結春綠,細雨黃昏臘正殘。

    望斷落花流水遠,枝枝點點是微酸。

    《九曰幻花減盡》:青青葉底未堪嘗,已作商家鼎鼐香。

    四月江南煙雨闊,安心且待那時黃。

    《十曰實相圓常》:《和遁澤韻取臨江叔父墨梅》:我翁久駕白雲歸,誰寶冰绡一舊枝。

    疏影暗香浮戲墨,光風霁月惠仙姿。

    隻疑和靖舊争長,縱是逃禅甘伏雌。

    寄語古樵毋睥睨,青檀歸我不應遲。

    《和仰庵池上梅韻》:窗外梅兄不可無,山人一見兩眉舒。

    江頭千樹應難得,池上數根宜有餘。

    蟾魄浮香無定相,虬枝壓水可常居。

    隻愁疏影翻多事,一片清光不得虛。

     【家铉翁則堂集】 《墨梅》:非香之香,非色之色。

    伴我孤吟,風清月白。

    冰崖孤芳,雪林早春。

    伴我讀《易》,見天地心。

     【何太虛知非堂集】 江北江南春又動,臘前臘後梅仍花。

    三點五點雪孕魄,一梢兩梢鐵擘槎。

    枯根健迸石色潤,半身倒偃溪流斜。

    逃禅老人招不得,樹冗探環今是邪? 【華鎮雲溪居士集】 《南岩僧仲仁墨畫梅花》:世人畫梅賦丹粉,山僧畫梅勻水墨。

    淺籠深染起高低,煙膠翻在瑤華色。

    寒枝鱗皴節目老,似戰高風聲淅瀝。

    三苞兩朵筆不煩,全開半函如向日。

    疏點粉黃危欲動,縱掃香須輕有力。

    不待孤根暖氣回,分明寫出春消息,大空聲色本無有,宮徵青黃随世識。

    達人玄覽徹根源,耳觀目聽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