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的解放

關燈
“詞的解放”〔2〕已經有過專号,詞裡可以罵娘,還可以“打打麻将”。

    曲為什幺不能解放,也來混賬混賬?不過,“曲”一解放,自然要“直”,——後台戲搬到前台——未免有失詩人溫柔敦厚〔3〕之旨,至于平仄不調,聲律乖謬,還在其次。《平津會》雜劇

    (生上):連台好戲不尋常:攘外期間安内忙。隻恨熱湯〔4〕滾得快,未敲鑼鼓已收場。(唱):〔短柱天淨紗〕〔5〕熱湯混賬——逃亡!

    裝腔抵抗——何妨?

    (旦上唱):模仿中央榜樣:——整裝西望,

    商量奔向鹹陽。

    (生):你你你……低聲!你看咱們那湯兒呀,他那裡無心串演,我這裡有口難分,一出好戲,就此糟糕,好不麻煩人也!

    (旦):那有什幺:再來一出“查辦”〔6〕好了。咱們一夫一婦,一正一副,也還夠唱的。

    (生):好罷!(唱):〔颠倒陽春曲〕〔7〕人前指定可憎張〔8〕,罵一聲,不抵抗!

    (旦背人唱):百忙裡算甚糊塗賬?

    隻不過假裝腔,

    便罵罵又何妨?

    (醜攜包裹急上):阿呀呀,哙哙不得了了!

    (旦抱醜介):我兒呀,你這幺心慌!你應當在前面多擋這幺幾擋,讓我們好收拾收拾。(唱):〔颠倒陽春曲〕背人摟定可憐湯,罵一聲,枉抵抗。

    戲台上露甚慌張相?

    隻不過理行裝,

    便等等又何妨?

    (醜哭介):你們倒要理行裝!我的行裝先就不全了,你瞧。(指包裹介。)

    (旦):我兒快快走扶桑〔9〕,(生):雷厲風行查辦忙。

    (醜):如此犧牲還值得,堂堂大漢有風光。(同下。)三月九日。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二日《申報·自由談》,署名何家幹。

    〔2〕“詞的解放”一九三三年曾今可在他主編的《新時代月刊》上提倡所謂“解放詞”,該刊第四卷第一期(一九三三年二月)出版“詞的解放運動專号”,其中載有他作的《畫堂春》:“一年開始日初長,客來慰我凄涼;偶然消遣本無妨,打打麻将。都喝幹杯中酒,國家事管他娘;樽前猶幸有紅妝,但不能狂。”

    〔3〕溫柔敦厚語見《禮記·經解》:“孔子曰:‘……溫柔敦厚,詩教也。’”

    〔4〕熱湯雙關語,指當時熱河省主席湯玉麟。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日軍進攻熱河時他倉皇逃跑。日軍于三月四日僅以一百餘人的兵力就占領了當時的省會承德。

    〔5〕短柱天淨紗短柱,詞曲中一種翻新出奇的調式,通篇一句兩韻或兩字一韻。《天淨紗》是“越調”中的曲牌名。〔6〕“查辦”熱河失陷後,為了逃避人民的譴責,一九三三年三月七日,國民黨政府行政院決議将湯玉麟“免職查辦”,八日又下令“徹查嚴緝究辦”湯玉麟。

    〔7〕颠倒陽春曲《陽春曲》一名《喜春來》,是“中呂調”中的曲牌名。作者在《陽春曲》前用“颠倒”二字,含有诙諧、諷刺的意味。

    〔8〕張指張學良。熱河失陷後,蔣介石曾把失地責任委罪于張學良。參看本卷第148頁注〔1〕。

    〔9〕扶桑據《南史·東夷傳》:“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裡。”舊時我國常以“扶桑”指稱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