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謀殺童生

關燈
潞安府襄垣縣,有一富戶霍鎮周,娶妻洪氏,夫婦借父祖之庇,田産、家資巨萬,婢仆數十,隻是無子,有此一點不滿于心。

    歸仁鄉八都,有一蒲姓人家,雖住在鄉下,亦有二百人家。

    其家具習儒業。

    蒲之傑系是襄垣縣秀才,生有二子,長蒲安邦,年十六歲,次蒲定邦,年十四歲,文章俱熟。

    隻是家貧。

    傑常在縣中去考,往來霍鎮周家下請□。

    後傑帶二子入縣考童生,便歇于霍家。

    鎮周夫婦,見傑二子俊偉岐嶷,遂欲過繼他次子定邦為嗣。

    傑感他厚恩,亦思家中難供他讀書,遂将二子過繼鎮周為嗣。

    後來兩家情誼愈密。

    一日,适值之傑有科舉,要往省城赴場,家下又缺糧食,省城又少盤費,遂寫借批,叫兒子安邦往鎮周家去借銀子。

    适逢鎮周在縣,去對錢糧,直至一更方歸。

    定邦忙報父親說道:「哥哥在此,久候父親。

    」鎮周問曰:「賢姪到此,有何說話?」安邦曰:「小姪不敢啟齒。

    家父蒙提學,取一名科舉,要到省城赴科場,家母在家,又缺口食,家父又少盤費,故着小姪專來拜上老伯,具有借批在此,問老伯借些銀兩。

    未知老伯惠然肯賜否?」鎮周接過批文一看,就叫定邦:「内室取銀二十兩來。

    」秤過連批字,一并交與安邦收住。

    送他出門,見天甚黑,鎮周曰:「你且住了,明早去歸。

    」安邦曰:「家父望久。

    隻借一個燈籠,讓小姪歸去。

    」定邦點得燈籠,遞與哥哥送他出門。

    安邦叫兄弟:「你且轉去,我不要你送。

    」兄弟兩下分别,時已二鼓。

    安邦隻顧前行,惟恐城門閉上。

    但見前面有兩人已在賭博回來,身上賭得罄空。

    一個是谷維嘉,一個是房有容。

    看見四顧無人,又見安邦是一小厮。

    急步前行,認得是霍養子之哥,猜想必在霍家去借銀子歸來。

    谷維嘉對房有容說:「此子袖中必有銀子。

    我和你同去,搶得他的來,再去賭博,何如?」房有容曰:「我命合該貧窮,今日本錢賭得精空,還要去搶别人的幹此昧心的事?」谷維嘉曰:「你不去幹,待我去幹。

    」谷維嘉趕上,把蒲安邦一手揪住,便打倒于地上,将袖内一搜,搜出一包銀子。

    安邦死扭住不放,谷維嘉即将腳連踢兩下,踢傷了肋,登時氣絕,死于地上。

    谷維嘉将銀打開一看,重有二十兩,遂叫房有容曰:「我分一半與你。

    」房有容曰:「這不義之财,我是不要。

    」谷維嘉曰:「你不要财,明日若說出來,我便扳你同謀。

    」房有容曰:「你自己收拾得好,我決不發你的事!」迨至天明,東門地方,見街上打死一小厮,懼其連累,遂入縣中去禀巡捕官。

    時典史喻文緯在巡捕,即到東門來相驗。

    見是一個讀書童生,肋下青腫有傷。

    吩咐地方,權時備棺木收起。

    一時喧嚷,說東門打死一童生。

    霍鎮周正在憂悶,安邦昨夜一個獨行,今早又聽得打死童生消息,遂往東門來看,果見是他姪兒蒲安邦,遂寫狀往縣裡去告。

    縣中乃熊學作尹,遂告日:告狀人霍鎮周,系襄垣縣在城中隅人。

    告為劫殺事。

    契姪蒲安邦,年方十六,業儒為事。

    昨因父蒲之傑貧難赴學,遣安邦來家,借銀二十兩作盤費。

    二更獨自挑燈歸忙,街上被人謀殺,今早地方呈首方知。

    街上謀人,欺官藐法,劫财殺命,冤恨黑天。

    乞台剿究賊情,激切上告。

    鎮周既遞了狀,遂着人往歸仁鄉去趕蒲之傑。

    之傑正望兒子不到,已自來尋。

    兩下撞見,家童遂将謀死安邦事,一一說知。

    傑聽家童說了,痛子死于非命,登時氣死于地。

    家童救之,半晌方醒。

    星忙走到東門,見安邦已死,于棺内抱屍大哭。

    揭開衣服一看,脅下青腫數塊。

    詢問兩邊地方,俱說不知。

    蒲之傑來到縣前,正見鎮周在那裡相等。

    兩個複入縣中去禀熊爺。

    爺見傑來禀,乃謂之曰:「昨日夜深,被賊殺死,秋元權且忍耐,待我差捕盜擒訪,那時回話。

    」蒲之傑曰:「小兒死于非命,表兄二十兩銀子又被劫去。

    望父母千萬用心追究!」周、傑二人出了縣門,複到東門。

    周乃換過衣衾、棺椁,代傑厚殓送之歸葬。

    周又贈銀十兩,勸傑:「且去赴科場,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