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詞賦之屬上編一

關燈
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

    其辭曰: 單阏之歲兮,四月孟夏。

    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

    止于坐隅兮,貌甚閑暇。

    異物來萃兮,私怪其故。

    發書占之兮,谶言其度。

    曰:野鳥入室兮,主人将去。

    請問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兇言其災。

    淹速之度兮,語予其期。

    鵩乃歎息,舉首奮翼。

    口不能言,請對以臆: 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

    斡流而遷兮,或推而還。

    形氣轉續兮,變化而蟺。

    沕穆無窮兮,胡可勝言。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憂喜聚門兮,吉兇同域。

    彼吳強大兮,夫差以敗。

    越栖會稽兮,勾踐霸世。

    斯遊遂成兮,卒被五刑。

    傅說胥靡兮,乃相武丁。

    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纏!命不可說兮,孰知其極。

    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

    萬物回薄兮,振蕩相轉。

    雲蒸雨降兮,糾錯相紛。

    大鈞播物兮,坱圠無垠。

    天不可預慮兮,道不可預謀。

    遲速有命兮,焉識其時?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

    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抟?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

    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

    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誇者死權兮,品庶每生。

    怵迫之徒兮,或趨東西。

    大人不曲兮,意變齊同。

    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

    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

    衆人惑惑兮,好惡積億。

    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

    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

    寥廓忽荒兮,與道翺翔。

    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

    縱軀委命兮,不私與己。

     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

    澹乎若深泉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

    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

    德人無累,知命不憂,細故蒂芥,何足以疑! ○賈誼-惜誓 惜餘年老而日衰兮,歲忽忽而不反。

    登蒼天而高舉兮,曆衆山而日遠。

    觀江河之纡曲兮,離四海之沾濡。

    攀北極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虛。

    飛朱鳥使先驅兮,駕太乙之象輿。

    蒼龍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騁而為右騑。

    建日月以為蓋兮,載玉女于後車。

    馳骛于杳冥之中兮。

    休息乎昆侖之墟。

    樂窮極而不厭兮,願從容乎神明。

    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

     黃鹄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纡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臨中國之衆人兮,托回飚乎尚羊。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喬皆在旁。

    二子擁瑟而調均兮,予因稱乎清、商。

    澹然而自樂兮,吸衆氣而翺翔。

    念我長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予之故鄉。

    黃鹄後時而寄處兮,鸱枭群而制之。

    神龍失水而陸居兮,為蝼蟻之所裁。

    夫黃鹄神龍猶如此兮,況賢者之逢亂世哉! 壽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

    俗流從而不止兮,衆枉聚而矯直。

    或偷合而苟進兮,或隐居而深藏。

    苦稱量之不審兮,同權概而就衡。

    或推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谔。

    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惡。

    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梅伯數谏而至醢兮,來、革順志而用國。

    悲仁人之盡節兮,反為小人之所賊。

    比幹忠谏而剖心兮。

    箕子被發而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長。

    非重軀以慮難兮,惜傷身之無功。

     已矣哉!獨不見夫鸾鳳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

    循四極而回周兮,見盛德而後下。

    彼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

    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異乎犬羊! 《枚乘-七發》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甯,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啬。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虛中重聽,惡聞人聲。

    精神越渫,百病鹹生。

    聰明眩曜,悅怒不平。

    久執不廢,大命乃傾。

    太子豈有是乎?”太子曰:“謹謝客。

    賴君之力,時時有之,然未至于是也。

    ” 客曰:“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

    飲食則溫淳甘脆,脭醲肥厚;衣裳則雜遝曼暖,燂爍熱暑。

    雖有金石之堅,猶将銷铄而挺解也,況其在筋骨之間乎哉?故曰:縱耳目之欲,恣支體之安者,傷血脈之和。

    且夫出輿人辇,命曰蹶痿之機;洞房清宮,命曰寒熱之媒;皓齒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

    今太子膚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脈淫濯,手足惰窳。

    越女侍前,齊姬奉後,往來遊宴,縱恣乎曲房隐間之中。

    此甘餐毒藥,戲猛獸之爪牙也。

    所從來者至深遠,淹滞永久而不廢,雖令扁鵲治内,巫鹹治外,尚何及哉!今如太子之病者,獨宜世之君子,博見強識,承間語事,變度易意,常無離側,以為羽翼。

    淹沉之樂,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太子曰:“諾。

    病已,請事此言。

    ”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

    不欲聞之乎?”太子曰:“仆願聞之。

    ” 客曰:“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中郁結之輪菌,根扶疏以分離。

    上有千仞之峰,下臨百丈之溪。

    湍流溯波,又澹淡之。

    其根半死半生。

    冬則烈風、漂霰、飛雪之所激也,夏則雷霆、霹靂之所感也。

    朝則鹂黃、鳱鴠鳴焉,暮則羁雌,迷鳥宿焉。

    獨鹄晨号乎其上,鹍雞哀鳴翔乎其下。

    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摯斫斬以為琴,野繭之絲以為弦,孤子之鈎以為隐,九寡之珥以為約。

    使師堂操《暢》,伯子牙為之歌。

    歌曰:‘麥秀{艹漸}兮雉朝飛,向虛壑兮背槁槐,依絕區兮臨回溪。

    ’飛鳥聞之,翕翼而不能去;野獸聞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蝼、蟻聞之,拄喙而不能前。

    此亦天下之至悲也。

    太子能強起聽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 客曰:“刍牛之腴,菜以筍蒲。

    肥狗之和,冒以山膚。

    楚苗之實,安胡之飯,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調和。

    熊蹯之臑,勺藥之醬。

    薄耆之炙,鮮鯉之繪。

    秋黃之蘇,白露之茹。

    蘭英之酒,酌以滌口。

    山梁之餐,豢豹之胎。

    小飯大歠,如湯沃雪。

    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太子能強起嘗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 客曰:“錘、岱之牡,齒至之車;前似飛鳥,後類距虛。

    穱麥服處,躁中煩外。

    羁堅辔,附易路。

    于是伯樂相其前後,王良、造父為之禦,秦缺、樓季為之右。

    此兩人者,馬佚能止之,車覆能起之。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裡之逐。

    此亦天下之至駿也。

    太子能強起乘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 客曰:“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荊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樂無有。

    于是使博辯之士,原本山川,極命草木,比物屬事,離辭連類。

    浮遊覽觀,乃下置酒于虞懷之宮。

    連廊四注,台城層構,紛纭玄綠,辇道邪交,黃池纡曲。

    溷章、白鹭,孔雀、鶤鹄,鹓雛、?鵑,翠鬛紫纓。

    螭龍、德牧,邕邕群鳴。

    陽魚騰躍,奮翼振鱗。

    漃漻籌蓼,蔓草芳苓。

    女桑、河柳,素葉紫莖。

    苗松、豫章,條上造天。

    梧桐、并榈,極望成林。

    衆芳芬郁,亂于五風。

    從容猗靡,消息陽陰。

    列坐縱酒,蕩樂娛心。

    景春佐酒,杜連理音。

    滋味雜陳,肴糅錯該。

    練色娛目,流聲悅耳。

    于是乃發《激楚》之結風,揚鄭、衛之皓樂,使先施、徵舒、陽文、段幹、吳娃、闾娵、傅予之徒,雜裾垂髾,目窕心與;揄流波,雜杜若,蒙清塵,被蘭澤,燃服而禦。

    此亦天下之靡麗皓侈廣博之樂也。

    太子能強起遊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 客曰:“将為太子馴骐骥之馬,駕飛轉之輿,乘牡駿之乘,右夏服之勁箭,左烏号之雕弓。

    遊涉乎雲林,周馳乎蘭澤,弭節乎江浔。

    掩青蘋,遊清風。

    陶陽氣,蕩春心。

    逐狡獸,集輕禽。

    于是極犬馬之才,困野獸之足,窮相禦之智巧。

    恐虎豹,懾鸷鳥。

    逐馬鳴镳,魚跨麋角。

    履遊麕兔,蹈踐麖鹿,汗流沫墜,冤伏陵窘。

    無創而死者,固足充後乘矣。

    此校獵之至壯也,太子能強起遊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然陽氣見于眉宇之間,侵淫而上,幾滿大宅。

     客見太子有悅色也,遂推而進之曰:“冥火薄天,兵車雷運;旌旗偃蹇,羽旄肅紛;馳騁角逐,慕味争先。

    徼墨廣博,望之有圻。

    純粹全犧,獻之公門。

    ”太子曰:“善。

    願複聞之。

    ”客曰:“未既。

    于是榛林深澤,煙雲暗莫,兕虎并作。

    毅武孔猛,袒裼身薄。

    白刃硙硙,矛戟交錯。

    收獲掌功,賞賜金帛。

    掩蓣肆若,為牧人席。

    旨酒嘉肴,羞焦脍炙,以禦賓客。

    湧觞并起,動心驚耳。

    誠必不悔,決絕以諾。

    貞信之色,形于金石。

    高歌陳唱,萬歲無數。

    此真太子之所喜也。

    能強起而遊乎?”太子曰:“仆甚願從,直恐為諸大夫累耳。

    ”然而有起色矣。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并往觀濤乎廣陵之曲江。

    至則未見濤之形也,徒觀水力之所到,則恤然足以駭矣。

    觀所駕轶者,所擢拔者,所揚汩者,所溫汾者,所滌汔者,雖有心略辭給,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

    恍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滬瀁兮,慌曠曠兮。

    秉意乎南山,通望乎東海;虹洞兮蒼天,極慮乎崖渙。

    流攬無窮,歸神日母。

    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

    或紛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來。

    臨朱汜而遠逝兮,中虛煩而益怠。

    莫離散而發曙兮,内存心而自持。

    于是澡概胸中,灑練五藏,澹澉手足,颒濯發齒。

    揄棄恬怠,輸寫淟濁,分決狐疑,發皇耳目。

    當是之時,雖有淹病滞疾,猶将伸伛起躄,發瞽披聾而觀望之也,況直眇小煩懑、酲膿病酒之徒哉!故曰:發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太子曰:“善。

    然則濤何氣哉?” 客曰:“不記也。

    然聞于師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聞百裡;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雲,日夜不止。

    衍溢漂疾,波湧而濤起。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

    其少進也,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

    其波湧而雲亂,擾擾焉如三軍之騰裝。

    其旁作而奔起也,飄飄焉如輕車之勒兵。

    六駕蛟龍,附從太白。

    純馳浩霓,前後絡繹。

    颙颙卬卬,椐椐彊彊,莘莘将将。

    壁壘重堅,沓雜似軍行。

    訇隐匈磕,軋盤湧裔,原不可當。

    觀其兩旁,則滂渤怫郁,暗漠感突,上擊下硉,有似勇壯之卒,突怒而無畏。

    蹈壁沖津,窮曲随隈,逾岸出追;遇者死,當者壞。

    初發乎或圍之津涯,荄轸谷分。

    回翔青篾,銜枚檀桓。

    弭節伍子之山,通厲胥母之場。

    淩赤岸,篲扶桑,橫奔似雷行。

    誠奮厥武,如振如怒。

    沌沌渾渾,狀如奔馬。

    混混庉,聲如雷鼓。

    發怒厔沓,清升逾跇,侯波奮振,合戰于藉藉之口。

    鳥不及飛,魚不及回,獸不及走,紛紛翼翼,波湧雲亂。

    蕩取南山,背擊北岸,覆虧丘陵,平夷西畔。

    險險戲戲,崩壞陂池,決勝乃罷。

    瀄汩潺湲,披揚流灑,橫暴之極,魚鼈失勢,颠倒偃側。

    沋沋湲谖,蒲伏連延。

    神物怪疑,不可勝言。

    直使人踣焉,回暗凄怆焉。

    此天下怪異詭觀也。

    太子能強起觀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 客曰:“将為太子奏方術之士有資略者,若莊周、魏牟、楊朱、墨翟、便蜎、詹何之倫,使之論天下之精微,理萬物之是非。

    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

    太子豈欲聞之乎?”于是太子據幾而起曰:“渙乎若一聽聖人辯士之言。

    ”澀然汗出,霍然病已。

     ○東方朔-答客難 客難東方朔日:“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澤及後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聖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數;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釋。

    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

    自以智能海内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然悉力盡忠以事聖帝,曠日持久,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 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固非子之所能備。

    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夫蘇秦、張儀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争權,相禽以兵,并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談說行焉。

    身處尊位,珍寶充内,外有廪倉,澤及後世,子孫長享。

    今則不然。

    聖帝流德,天下震懾,諸侯賓服,連四海之外以為帶,安于覆盂。

    天下平均,合為一家。

    動發舉事,猶運之掌。

    賢不肖何以異哉?遵天之道,順地之理,物無不得其所。

    故綏之則安,動之則苦;尊之則為将,阜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雲之上,抑之則在深泉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

    雖欲盡節效情,安知前後?夫天地之大,士民之衆,竭精談說,并進輻湊者不可勝數。

    悉力募之,困于衣食,或失門戶。

    使蘇秦、張儀與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常侍郎乎?傳曰:‘天下無害災,雖有聖人,無所施才;上下和同,雖有賢者,無所立功。

    ’故曰時異事異。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曰:‘鼓鐘于宮,聲聞于外。

    ”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于文、武,得信厥說;封于齊,七百歲而不絕。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學敏行而不敢怠也。

    辟若鵲鴿,飛且鳴矣。

    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辍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辍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

    《詩》雲:“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姓纩充耳,所以塞聰。

    ’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

    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之義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蓋聖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

    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

    上觀許由,下察接輿,計同範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若夫燕之用樂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齊,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國家安:是遇其時也。

    子又何怪之邪? “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

    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由是觀之,譬猶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

    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惑于大道也。

    ” ○司馬相如-子虛賦 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

    亡是公存焉。

    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畋樂乎?子虛曰:樂。

    獲多乎?曰:少。

    然則何樂?對曰:仆樂齊王之欲誇仆以車騎之衆,而仆對以雲夢之事也。

    曰:可得聞乎? 子虛曰:可。

    王車駕千乘,選徒萬騎,畋於海濱。

    列卒滿澤,罘網彌山。

    掩兔辚鹿,射麋腳麟。

    骛於鹽浦,割鮮染輪。

    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仆曰:楚亦有平原廣澤遊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仆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

    幸得宿衛,十有馀年,時從出遊,遊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

    又焉足以言其外澤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

     仆對曰:唯唯。

    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馀也。

    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

    名曰雲夢。

    雲夢者,方九百裡,其中有山焉。

    其山則盤纡岪郁,隆崇嵂崒。

    岑崟參差,日月蔽虧。

    交錯糾紛,上幹青雲。

    罷池陂陀,下屬江河。

    其土則丹青赭垩,雌黃白坿,錫碧金銀。

    衆色炫耀,照爛龍鱗。

    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琘昆吾。

    瑊玏玄厲,碝石碔砆。

    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芎藭菖蒲,茳蓠蘪蕪,諸柘巴苴。

    其南則有平原廣澤,登降陁靡,案衍壇曼,緣以大江,限以巫山。

    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

    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東薔雕胡,蓮藕觚盧,菴闾軒于。

    衆物居之,不可勝圖。

    其西則有湧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芙蓉菱華,内隐钜石白沙。

    其中則有神龜蛟鼍,玳瑁鼈鼋。

    其北則有陰林:其樹楩楠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

    栌梨梬栗,橘柚芬芳。

    其上則有鹓雛孔鸾,騰遠射幹。

    其下則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

    於是乎乃使剸諸之倫,手格此獸。

    楚王乃駕馴駁之驷,乘雕玉之輿,靡魚須之桡旃,曳明月之珠旗,建幹将之雄戟。

    左烏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

    陽子骖乘,孅阿為禦。

    案節未舒,即陵狡獸。

    蹵蛩蛩,辚距虛,轶野馬,<車惠>陶駼,乘遺風,射遊骐。

    倏眒倩利,雷動飙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中必決眦。

    洞胸達掖,絕乎心系。

    獲若雨獸,揜草蔽地。

    於是楚王乃弭節徘徊,翺翔容與。

    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

    徼劇受诎,殚睹衆物之變态。

     於是鄭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雜纖羅,垂霧縠。

    襞積褰绉,纡徐委曲,郁桡谿谷。

    衯々裶々,揚袘戍削。

    蜚襳垂髾,扶輿猗靡,翕呷萃蔡。

    下靡蘭蕙,上拂羽蓋。

    錯翡翠之威蕤,缪繞玉綏。

    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媻姍勃窣,上乎金堤。

    揜翡翠,射鵕鸃。

    微矰出,纖繳施,弋白鹄,連鴐鵝。

    雙鸧下,玄鶴加。

    怠而後發,遊於清池。

    浮文鹢,揚旌栧。

    張翠帷,建羽蓋。

    罔玳瑁,鈎紫貝。

    摐金鼓,吹鳴籁,榜人歌,聲流喝。

    水蟲駭,波鴻沸。

    湧泉起,奔揚會。

    礌石相擊,硠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