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九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水一盞,入薄荷三葉,煎六分,溫服。
熱而實者,加升麻。
化毒湯治痘已出而熱毒末解,宜清熱涼血。
毒一解,不緻黑陷;血一涼,不緻紅紫。
紫草升麻甘草蟬蛻地骨皮木通黃芩酒炒 右各等分,水煎服。
解毒散治痘先發腫者,名為痘母。
後發者,十有九死。
先發者吉。
金銀花五兩甘草一兩木通防風荊芥連翹牛蒡子各三錢 右用酒水各一鐘煎服。
如瀉加诃子、豆蔻。
痘紅者,加炒黃芩、芍藥。
瘡癢者,加歸身、生地或加何首烏尤佳。
疼痛者,加赤芍藥。
露桃花散痘形一兩日,枭紅罩錦,或色焦紫,惡渴煩躁,睡卧不甯,再不宜以藥下之,準服露桃花散,自然紅活。
露桃花紫草紅花白芍藥加倍木通生地黃茯苓甘草橘皮 右用燈草煎服。
露桃花性陰而和陽,取時須待将開含笑,清晨摘取,飯鍋上蒸熟焙幹,帶蒂入藥,不宜多用,多用則恐作瀉。
若不預收,多加紫草茸、芍藥可也。
黃連解毒湯痘出三兩朝,身中熱烙,焦紫無紅活色,枭炎猛烈之甚也。
或眼紅臉赤,或小便濇結,須服黃連解毒湯、加減犀角地黃湯可也。
黃連生地黃芍藥甘草木通車前草殭蠶桔梗連翹牛蒡子荊芥水煎服。
或去殭蠶、翹芥,加紫草茸、燈心。
熱甚加柴胡、地骨皮。
飽脹加全瓜蒌、枳實、山楂;氣弱不用枳、楂。
加減犀角地黃湯 犀角木通生地黃芍藥紅花紫草茯苓車前草鮮者地骨皮鮮者甘草水煎服。
犀角須用井水磨濃,俟藥煎如度,投下服之,不可和内煎也。
若身熱驚厥,加紋銀一塊同煎,蓋因肝木旺而心火炎上,故金以克之耳。
五龍湯痘一見形就是蚊蚤咬的形者,是痘毒緊辏心肝二經而然也,極是犯君。
《痘經》雲:臣陵于主逆天條,有福兒童蓦地逃。
總然和順成功去,也在刀山走一遭。
好把化斑湯浴之,内服五龍湯。
黃連紫草茸芍藥各三錢生地黃九錢煎濃,水磨犀角汁和服。
王氏治此多用大黃湯下之,徹逐其毒,随用升表之劑,固為美法。
下後不能提峻,速緻其死,不若五龍之為妥也。
化斑湯 金線薄荷大水楊柳荊芥蒼耳草四味共煎濃,去渣,将頭發滾湯洗去油垢團攏,将熱湯徐徐浴之。
必須置之暖處,外再服前藥,斑去而痘自鼎峻矣。
四仙散痘起遍身,俱是黑色,論備載在前矣。
要是元癸奪權争先,如青天晴極而雲霧,靜水風動而波浪行,第一奇痘也。
隻以化斑湯浴之于外,而内服四仙散,自然色變而為美矣。
甘草紫草與通草,三般遇此多是寶。
黃連連翹與石蓮,三味合浸共一炒。
研末惟在空心時,砂糖調服霎時好。
此痘得者甚鮮,非富貴之至者不能見此,若見形而盤縷失天元者,不在此例。
按此即所謂鴉翎痘也。
雖黑而光潤圈圓頂峻,與常痘同,得之者,必主大貴。
玉泉散痘形一朝就結焦粒,是枭炎徹于肝榮,而元水弗克和解,急服玉泉散,庶可挽治。
犀角二錢白芎川黃連各一錢為細末冰片三分,另研濃煎甘草湯,或建糖調服,大者五分,小者再減。
此方屢治痘焦者,恒獲速效。
但犀角人不谙用法,必須粗砺瓦盤,井水磨之,待澄淨去水,刷于綿紙上,略有幹燥,方和前藥用之。
若以鐵器剉下細末,犀不漬水則不效。
涼血解毒湯痘出熱不退,紅不分地,或痘苗幹枯黑陷,急用此方,可起壯灌漿。
紫草一錢生地黃柴胡各八分丹皮七分赤芍藥蘇木防風荊芥穗川黃連木通各三分牛蒡子四分天麻紅花甘草各二分 右用姜一片,燈心二十根,糯米百粒,水煎服。
加味犀角飲痘已出不勻,心煩壯熱,口舌生瘡。
犀角牛蒡子荊芥甘草防風升麻桔梗麥門冬水煎服。
神應膏治痘瘡入眼。
一名黃蘗膏。
黃蘗一兩真菉豆粉一兩半甘草四兩紅花一兩 右為細末,用胭脂水和蜜水調塗兩眼四畔之瘡痘上,則不入眼。
如瘡疹已出,右為細末,生油調,從耳前至眼眶,并厚塗之,日三兩次。
如早塗瘡自不至面,縱有亦少。
按《全書》先将黃蘗、甘草二味研細末,另收。
用新汲涼水三盞,浸菉豆一晝夜,去豆不用。
以浸豆水煮紅花,約減至二盞,去紅花,方入前末,慢火熬膏,于眼眶上下四旁塗之,則瘡不入眼矣。
彭氏雲:痘疹護眼,人多用胭脂,據亢醫雲,不如錢氏黃蘗膏最好,諸家護眼法,無出此方也。
胎元散痘不起發,不紅活,是血氣俱虛。
胎元 右焙幹為末,加麝香少許,酒調服三五分。
獨參湯治陽氣虛弱,痘瘡不起發,不紅活,或膿清不滿,或結痂遲緩,或痘痕色白,或嫩軟不固,或膿水不幹,或時作癢,或畏風寒。
人參 右用好者一兩,生姜五片,大棗五枚,水二鐘,煎八分,徐徐溫服。
嬰兒乳母亦服。
祛邪湯痘号天花,最忌諸穢臭惡血。
五六朝間,痘本美麗鼎峻,而一時失防,或觸于腥血,感于穢臭,倏忽更變,外宜祛邪湯浴之,而内服玉樞正氣丹可也。
雞毛拔細軟者升麻荊芥木通紫蘇荔枝殼水楊柳 右用水煎濃,去渣洗浴。
玉樞正氣丹 玉樞正氣神功捷,生地紅花并甘桔。
參芪須倍橘紅扛,蟬蛻防風須愛覓。
寅谷相朝嫩桃杪,五個和姜甘草列。
煎濃投酒服須臾,不覺痘自還元吉。
回陽丹治痘塌不起。
此方用于四五朝前,其效甚速。
若用于六七日後則噬臍矣。
彌月将生胞羊一具 右用酒洗淨,随用黃麻纏攏一團,把臘糟裹外,置新瓦上四圍炭火炙之,俟其外糟焦了如墨樣,削去其糟,再焙幹另為末,入官桂末、丁香末各五錢,人參末一兩,木香末三錢,再研極細,升麻煎酒漿調服。
十歲已上服二錢,十歲已下服一錢,十五歲已上服三錢。
年多服多,年少服少,加減而用,無不獲效。
若加大附子一兩去木香,則為附子回生丹。
胞羊須預囑屠肆遇便收制,若特殺傷生,大不祥。
不二散一名蓮肉散。
治痘當起脹灌漿時,洩瀉不止,以此止之,隻一服愈。
如服此不已,是元氣已脫,不可為。
蓮肉炒去心,一兩真鴉片三錢,另研 右各取淨末和勻,每服三四分,米飲調下。
此方不但止瀉,亦治煩癢二證。
夫固大腸之滑脫易知也,斂心火之浮遊難知也。
雞鳴散男女發熱三四五日,或痘未形,或痘形隐隐,或才形于外而不能快利,或煩躁谵語,或腹疼嘔吐,或痰喘惡渴,急服此藥,則毒自表出矣。
炒朮當歸川芎甘草大力子茯苓木通桔梗蟬蛻升麻橘紅山楂紅花燈草生姜煎,臨服入雄雞血并酒妙。
震蟄丹小兒熱三四朝,痘或隐隐伏于皮膚,或形于頭面一二顆,或标于身體四五顆,上不宜補,下不宜瀉,當服震墊丹。
穿山甲四錢,酒洗淨,和砂仁、陳米炒卷,去砂仁米白芍酒漿煮焙,四錢紅曲三錢蟾酥三錢 右共研細末和勻,每用酒漿,量兒大小增減,大者一分,小者半分。
若踰十二三歲者,斟酌加之,用升麻煎酒調服,其效立見。
天元接髓丹男子十七八歲,或二三十歲,破陽虧元,倏一時患痘稀少者,雖年大無妨。
倘多密連布,欲其鼎峻充灌,勢必難矣,急服天元接髓丹。
歌曰:男兒陽破痘來臨,不遇奇方坐視沉。
天元接髓丹功捷,世上醫家盡不明。
真正酒漿澄十碗,一毫酸苦莫相侵。
人參黃芪各二兩,橘蟬歸地半加赢。
鹿茸乳汁一兩半,附桂半兩要調停。
慢火甕中煨熟後,去渣出火莫胡斟。
每鐘人乳三杯和,薄薄生姜二片存。
再勻一沸仍溫服,立見奇功若有神。
此方屢獲明效,但制法要詳明。
當歸去頭尾,懷地揀粗軟,人參覓清河,黃芪選綿白,橘紅連本蒂,蟬蛻要身全,附子連皮臍,官桂削外皮。
煨時度候,隻以米熟驗之。
乳取來就不宜過夜入塵。
辛酉年,杭城邵語溪子年二十六歲,平素寡弱,患痘,痘勢沉匿不起,單以此方倍加人參服之,後竟保全。
熱而實者,加升麻。
化毒湯治痘已出而熱毒末解,宜清熱涼血。
毒一解,不緻黑陷;血一涼,不緻紅紫。
紫草升麻甘草蟬蛻地骨皮木通黃芩酒炒 右各等分,水煎服。
解毒散治痘先發腫者,名為痘母。
後發者,十有九死。
先發者吉。
金銀花五兩甘草一兩木通防風荊芥連翹牛蒡子各三錢 右用酒水各一鐘煎服。
如瀉加诃子、豆蔻。
痘紅者,加炒黃芩、芍藥。
瘡癢者,加歸身、生地或加何首烏尤佳。
疼痛者,加赤芍藥。
露桃花散痘形一兩日,枭紅罩錦,或色焦紫,惡渴煩躁,睡卧不甯,再不宜以藥下之,準服露桃花散,自然紅活。
露桃花紫草紅花白芍藥加倍木通生地黃茯苓甘草橘皮 右用燈草煎服。
露桃花性陰而和陽,取時須待将開含笑,清晨摘取,飯鍋上蒸熟焙幹,帶蒂入藥,不宜多用,多用則恐作瀉。
若不預收,多加紫草茸、芍藥可也。
黃連解毒湯痘出三兩朝,身中熱烙,焦紫無紅活色,枭炎猛烈之甚也。
或眼紅臉赤,或小便濇結,須服黃連解毒湯、加減犀角地黃湯可也。
黃連生地黃芍藥甘草木通車前草殭蠶桔梗連翹牛蒡子荊芥水煎服。
或去殭蠶、翹芥,加紫草茸、燈心。
熱甚加柴胡、地骨皮。
飽脹加全瓜蒌、枳實、山楂;氣弱不用枳、楂。
加減犀角地黃湯 犀角木通生地黃芍藥紅花紫草茯苓車前草鮮者地骨皮鮮者甘草水煎服。
犀角須用井水磨濃,俟藥煎如度,投下服之,不可和内煎也。
若身熱驚厥,加紋銀一塊同煎,蓋因肝木旺而心火炎上,故金以克之耳。
五龍湯痘一見形就是蚊蚤咬的形者,是痘毒緊辏心肝二經而然也,極是犯君。
《痘經》雲:臣陵于主逆天條,有福兒童蓦地逃。
總然和順成功去,也在刀山走一遭。
好把化斑湯浴之,内服五龍湯。
黃連紫草茸芍藥各三錢生地黃九錢煎濃,水磨犀角汁和服。
王氏治此多用大黃湯下之,徹逐其毒,随用升表之劑,固為美法。
下後不能提峻,速緻其死,不若五龍之為妥也。
化斑湯 金線薄荷大水楊柳荊芥蒼耳草四味共煎濃,去渣,将頭發滾湯洗去油垢團攏,将熱湯徐徐浴之。
必須置之暖處,外再服前藥,斑去而痘自鼎峻矣。
四仙散痘起遍身,俱是黑色,論備載在前矣。
要是元癸奪權争先,如青天晴極而雲霧,靜水風動而波浪行,第一奇痘也。
隻以化斑湯浴之于外,而内服四仙散,自然色變而為美矣。
甘草紫草與通草,三般遇此多是寶。
黃連連翹與石蓮,三味合浸共一炒。
研末惟在空心時,砂糖調服霎時好。
此痘得者甚鮮,非富貴之至者不能見此,若見形而盤縷失天元者,不在此例。
按此即所謂鴉翎痘也。
雖黑而光潤圈圓頂峻,與常痘同,得之者,必主大貴。
玉泉散痘形一朝就結焦粒,是枭炎徹于肝榮,而元水弗克和解,急服玉泉散,庶可挽治。
犀角二錢白芎川黃連各一錢為細末冰片三分,另研濃煎甘草湯,或建糖調服,大者五分,小者再減。
此方屢治痘焦者,恒獲速效。
但犀角人不谙用法,必須粗砺瓦盤,井水磨之,待澄淨去水,刷于綿紙上,略有幹燥,方和前藥用之。
若以鐵器剉下細末,犀不漬水則不效。
涼血解毒湯痘出熱不退,紅不分地,或痘苗幹枯黑陷,急用此方,可起壯灌漿。
紫草一錢生地黃柴胡各八分丹皮七分赤芍藥蘇木防風荊芥穗川黃連木通各三分牛蒡子四分天麻紅花甘草各二分 右用姜一片,燈心二十根,糯米百粒,水煎服。
加味犀角飲痘已出不勻,心煩壯熱,口舌生瘡。
犀角牛蒡子荊芥甘草防風升麻桔梗麥門冬水煎服。
神應膏治痘瘡入眼。
一名黃蘗膏。
黃蘗一兩真菉豆粉一兩半甘草四兩紅花一兩 右為細末,用胭脂水和蜜水調塗兩眼四畔之瘡痘上,則不入眼。
如瘡疹已出,右為細末,生油調,從耳前至眼眶,并厚塗之,日三兩次。
如早塗瘡自不至面,縱有亦少。
按《全書》先将黃蘗、甘草二味研細末,另收。
用新汲涼水三盞,浸菉豆一晝夜,去豆不用。
以浸豆水煮紅花,約減至二盞,去紅花,方入前末,慢火熬膏,于眼眶上下四旁塗之,則瘡不入眼矣。
彭氏雲:痘疹護眼,人多用胭脂,據亢醫雲,不如錢氏黃蘗膏最好,諸家護眼法,無出此方也。
胎元散痘不起發,不紅活,是血氣俱虛。
胎元 右焙幹為末,加麝香少許,酒調服三五分。
獨參湯治陽氣虛弱,痘瘡不起發,不紅活,或膿清不滿,或結痂遲緩,或痘痕色白,或嫩軟不固,或膿水不幹,或時作癢,或畏風寒。
人參 右用好者一兩,生姜五片,大棗五枚,水二鐘,煎八分,徐徐溫服。
嬰兒乳母亦服。
祛邪湯痘号天花,最忌諸穢臭惡血。
五六朝間,痘本美麗鼎峻,而一時失防,或觸于腥血,感于穢臭,倏忽更變,外宜祛邪湯浴之,而内服玉樞正氣丹可也。
雞毛拔細軟者升麻荊芥木通紫蘇荔枝殼水楊柳 右用水煎濃,去渣洗浴。
玉樞正氣丹 玉樞正氣神功捷,生地紅花并甘桔。
參芪須倍橘紅扛,蟬蛻防風須愛覓。
寅谷相朝嫩桃杪,五個和姜甘草列。
煎濃投酒服須臾,不覺痘自還元吉。
回陽丹治痘塌不起。
此方用于四五朝前,其效甚速。
若用于六七日後則噬臍矣。
彌月将生胞羊一具 右用酒洗淨,随用黃麻纏攏一團,把臘糟裹外,置新瓦上四圍炭火炙之,俟其外糟焦了如墨樣,削去其糟,再焙幹另為末,入官桂末、丁香末各五錢,人參末一兩,木香末三錢,再研極細,升麻煎酒漿調服。
十歲已上服二錢,十歲已下服一錢,十五歲已上服三錢。
年多服多,年少服少,加減而用,無不獲效。
若加大附子一兩去木香,則為附子回生丹。
胞羊須預囑屠肆遇便收制,若特殺傷生,大不祥。
不二散一名蓮肉散。
治痘當起脹灌漿時,洩瀉不止,以此止之,隻一服愈。
如服此不已,是元氣已脫,不可為。
蓮肉炒去心,一兩真鴉片三錢,另研 右各取淨末和勻,每服三四分,米飲調下。
此方不但止瀉,亦治煩癢二證。
夫固大腸之滑脫易知也,斂心火之浮遊難知也。
雞鳴散男女發熱三四五日,或痘未形,或痘形隐隐,或才形于外而不能快利,或煩躁谵語,或腹疼嘔吐,或痰喘惡渴,急服此藥,則毒自表出矣。
炒朮當歸川芎甘草大力子茯苓木通桔梗蟬蛻升麻橘紅山楂紅花燈草生姜煎,臨服入雄雞血并酒妙。
震蟄丹小兒熱三四朝,痘或隐隐伏于皮膚,或形于頭面一二顆,或标于身體四五顆,上不宜補,下不宜瀉,當服震墊丹。
穿山甲四錢,酒洗淨,和砂仁、陳米炒卷,去砂仁米白芍酒漿煮焙,四錢紅曲三錢蟾酥三錢 右共研細末和勻,每用酒漿,量兒大小增減,大者一分,小者半分。
若踰十二三歲者,斟酌加之,用升麻煎酒調服,其效立見。
天元接髓丹男子十七八歲,或二三十歲,破陽虧元,倏一時患痘稀少者,雖年大無妨。
倘多密連布,欲其鼎峻充灌,勢必難矣,急服天元接髓丹。
歌曰:男兒陽破痘來臨,不遇奇方坐視沉。
天元接髓丹功捷,世上醫家盡不明。
真正酒漿澄十碗,一毫酸苦莫相侵。
人參黃芪各二兩,橘蟬歸地半加赢。
鹿茸乳汁一兩半,附桂半兩要調停。
慢火甕中煨熟後,去渣出火莫胡斟。
每鐘人乳三杯和,薄薄生姜二片存。
再勻一沸仍溫服,立見奇功若有神。
此方屢獲明效,但制法要詳明。
當歸去頭尾,懷地揀粗軟,人參覓清河,黃芪選綿白,橘紅連本蒂,蟬蛻要身全,附子連皮臍,官桂削外皮。
煨時度候,隻以米熟驗之。
乳取來就不宜過夜入塵。
辛酉年,杭城邵語溪子年二十六歲,平素寡弱,患痘,痘勢沉匿不起,單以此方倍加人參服之,後竟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