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書志卷之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卷 宋司馬光錄載書二十二種
疏寮子略四卷 宋高似孫續古撮諸子大意着為論凡三十四家前有子目
諸子纂要四集 皇朝癸醜進士東川黎堯卿纂諸子言近道體事關世敎者錄之一切非聖不經盡皆删不使接于心目使心中不為異端所染所載諸子七十四種
類書
初學記三十卷 唐集賢院學士開國公徐堅等奉敕編修以敎諸王開卷上下數千百載皆在目前可以骈四偶六協呂諧律屬辭比事為今人之文以載古之道眞學者之初基也
藝文類聚一百卷 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撰載引諸集今世罕傳漢魏六朝之文獨賴文選此書之存不然幾至泯沒無聞矣二公有功斯文猗欤盛哉其問精語又足以益人之藻思鑒衆作之指歸
事文類集二百二十二卷 前集六十卷 後集五十卷 續集二十八卷 别集三十二卷 新集三十六卷 外集十五卷 宋湻佑間祝穆伯和編自謂繼徐堅歐陽詢等之書而作上自往古下及本宋各徇世代之次紀事提其要纂言拔其尤共成六集率多衆言
記纂淵海一百九十五卷 宋潘自牧賈昉汪湻叔撰前輩類書于紀事必提其要是矣而纂言鈎玄大有未滿人意使觀者凝滞事實之内不能變化推移言意之表此書所由作也為部八十有二為門一千二百四十有六合一百九十五卷總八十萬言
翰墨全書一百三十卷 甲集十二卷 乙集九卷 丙集五卷 丁集五卷 戊集五卷 己集七卷 庚集二十四卷 辛集十卷 壬集十二卷 癸集十一卷 後甲集八卷 後乙方輿勝覽見史類 後丙六卷 後丁八卷 後戊九卷 宋省軒劉應李編凡儒者操翰林墨凡可寓之文者近自人倫日用遠至天地萬物莫不畢備大家時作皆所不遺崇正宗訂謬誤其亦異乎世之啟劄可謂翰墨之大全矣間多宋作凡二十五門
黃氏日鈔九十一卷 宋儒慈溪黃震東發編凡經史諸書奏劄申問勸戒等作随手考訂會于意得于心者皆鈔之古今紀要世稱精博
詩學大成三十卷
詩韻大成二卷 宋建安毛直方編前集事對後集詩聯三十一門五百二十八事後附廬陵胡繼宗詩韻大成誠詩學之筌蹄後人之快捷方式也
古今韻會舉要三十卷 宋昭武在軸黃公紹眞翁編輯
韻府羣玉二十卷 陰時夫勁弦編輯凡經史文集諸子百家随韻收入葢類書之膏腴修文之士不可無者新呉陰中夫複春編注之
山堂考索二百一十二卷 前集六十六卷 後集六十五卷 續集五十六卷 别集二十五卷 宋國子博士章俊卿編輯公因忤韓侂冑罷秩歸鄉乃結山堂數十間講學注書此書葢考索羣書于山堂間者輯四集五十二類
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 序目二卷 南宋鄱陽馬端臨貴與着葢繼通典通志略而作視前猶加詳備凡二十四考上下數千百年貫串二十五代自田賦錢帛戸口職役征榷市粜土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郊社宗廟王禮樂兵刑經籍帝系封建象緯物異輿地四裔包括天地考索古今類書之大成學問之淵海也
羣書集事淵海四十七卷 不著作者宏治未年方梓行葢國朝人之所為者廣集正史旁及羣書若類聚合璧之比類以門分事因類着上自往古君臣外至夷狄種類凡其事之善惡成敗載之益詳且備甚便觀覽凡十一門五百七十五種前有劉健序
羣書備數十二卷 元臨江張九韶纂輯經史子集所載之事可數紀者彙成一集分十二門凡一千三百四十九條大凡天地人物古今事迹莫不鱗次羽襲以類相從庶幾一覽而得略見其大要也
羣書鈎玄十二卷 元臨卭高恥傳輯恥傳銳意于筆機凡一事一言之善雖片言隻事必錄之
事類廣記十二卷 宋西颍陳元靓編六集五十七類集事一千四百有奇諸子百家之言粗具數卷之中信亦奇矣斯博洽之不可阙者
書言故事十卷 宋廬陵胡繼宗編靡類不載靡物不備靡事不周靡書不引足充學者之胸襟但惜其斷章取義不能脈絡貫通維小注之終遺恨耳凡二百餘類
對類二十卷 凡二十二門
音注對類二十卷 目錄一卷 俱不知着人詳音明注頗便初學
羣書纂數十二卷 皇明建昌袁均哲庶明因張九韶備數失倫卽其門類加以注釋增八百二十三事自一至百依次貫之 總一千四百三十四條
儒學樞要六卷 未詳着人凡古今典籍中事物有切用者纂圖舉要七十六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