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中州名賢文表卷一 明 劉昌 編許文正公
奏議
時務五事【至元三年】
臣衡誠惶誠恐謹奏呈時務五事伏念臣性識愚陋學術荒疎不期虛名偶塵聖聽陛下好賢樂善舎短取長雖以臣之不才亦叨寵遇自甲寅至今十有三年凡八被诏防中懐自念何以報塞又日者面奉徳音丁甯懇至中書大務容臣盡言臣雖昏愚荷陛下知待如此其厚敢不罄竭所有思益萬分但迂拙之學本非求仕言論鄙直不能回互矯趨時好孟子以責難于君陳善閉邪乃為恭敬孔子謂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臣之所守者其大意蓋如此也伏望陛下寛其不佞察其至懐則區區之愚亦或有少補雲
立國規摹一
為天下國家有大規摹規摹既定循其序而行之使無過焉無不及焉則治功可期否則心疑目?變易紛更日計有餘而歳計不足未見其可也昔子産相衰周之列國孔明治西蜀之一隅且有定論而終身由之況堂堂天下可無一定之論而妄為之哉古今立國規摹雖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天下心得天下心無他愛與公而已矣愛則民心順公則民心服既順且服于為治也何有然開創之始重臣挾功而難制有以害吾公小民雜屬而未一有以梗吾愛于此為計其亦難矣自非英睿之君賢良之佐未易處也勢雖難制必求其所以制衆雖未一必求其所以一前慮卻顧因時順理予之奪之進之退之内主甚堅外行甚易日戛月摩周旋曲折必使吾之愛吾之公達于天下而後已至是則紀綱法度施行有地天下雖大可不勞而理也然其先後之序緩急之宜密有定則可以意防而不可以言傳也是之謂規摹國朝土宇曠逺諸民相雜俗既不同論難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漢法可以長久故後魏遼金歴年最多其他不能實用漢法皆亂亡相繼史冊具載昭昭可見也
後魏拓拔氏改姓元都雲中遷洛十六帝一百七十一年
遼耶律改劉氏都臨潢徙無常處九帝二百一十八年
金完顔氏都上京遷燕九帝一百一十八年
前趙劉元海據平陽三主二十五年
後趙石勒都襄國六主三十二年
前燕慕容皝都薊遷邺三主三十四年
前秦苻堅都長安五主四十四年
後秦姚苌都長安三主三十四年
南燕慕容徳據廣固二主十二年
南涼秃發烏姑據廣固三主十八年
西秦乞伏國仁據金城四主四十七年
後燕慕容垂據中山邺四主二十五年
夏赫連勃勃據朔方三主二十五年
國家仍處逺漠無事論此必如今日形勢非用漢法不宜也陸行資車水行資舟反之則必不能行幽燕以北服食宜涼蜀漢以南服食宜熱反之則必有變異以是論之國家當行漢法無疑也然萬世國俗累朝勲貴一旦驅之下從臣仆之謀改就亡國之俗其勢有甚難者茍非聰悟特達曉知中原實歴代帝王為治之地則必咨嗟怨憤諠嘩其不可也竊嘗思之寒之與暑固為不同然寒之變暑也始于微溫溫而熱熱而暑積百有八十二日而寒氣始盡暑之變寒其勢亦然山木之根力可破石是亦積久之驗也茍能漸之摩之待以歳月心堅而确事易而常未有不可變者然事有大小時有久近期小事于逺則遷延虛曠而無功期大事于近則急迫倉惶而不達此創業垂統也以北方之俗改用中國之法非三十年不可成功在昔金國初亡便當議此此而不務孰為可務顧乃宴安逸豫垂三十年養成尾大之勢祖宗失其機于前陛下繼其難于後外事征伐内撫瘡痍雖曰守成實如創業規摹之定又難于向時矣然尾大之勢計聖謀神算已有處之之道非臣區區所能及也此外唯當齊一吾民使之富實興學練兵随時損益裁為定制如臣輩者皆能論此在陛下笃信而堅守之不雜小人不營小利不責近效不恤浮言則天下之心庶防可得而緻治之功庶防可成也
中書大要二
中書管天下之務固不勝其煩也然其大要在用人立法二者而已近而譬之發之在頭不以手理而以栉理又譬之食之在器不以手取而以匕取手雖不能自為而能用夫栉與匕焉是即手之為也上之用人何以異此不先有司直欲躬役庶務将見日勤日苦而日愈不暇矣古人謂得士者昌自用則小意正如此夫賢者識治之體知事之要與庸人相懸蓋十百而千萬也布之周行百職具舉宰職總其要而臨之不煩不勞此所謂省也然人之賢否未能灼知其詳固不敢用或巳知其孰為君子孰為小人複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坐視其弊而不敢進退之徒曰知人而實不能用人亦何益哉人莫不飲食也獨膳夫為能緻氣味之美莫不睹日月也獨術者為能歩虧食之數得法與不得法固難一律論有馬不能習必使廐人乘之有玉不能治必求玉人雕琢之小物尚爾況堂堂天下神器可使不得法者為耶古人謂為山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意正如此夫治人者法也守法者人也人法相維上安下順而宰職優遊廊廟之上不煩不勞此所謂省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