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泉鎮
關燈
小
中
大
從雲岡歸來,天已将黑了,忙了半夜,才把那封信整理好奇上。
——說整理,因為在雲岡的幾夜,已經陸續的寫了不少。
否則,任怎樣在半夜裡也寫不出那封長信來的。
今天仍然起得很早。
7時半,同其田、颉剛他們到城内一家較好的浴堂裡沐浴。
數日的汗垢和帶來的一身的千餘年的古塵,才為之一清。
下午2時,由車站撥出一部小機車,拖帶我們的車,還有幾輛别的車,開到口泉站。
說是去參觀口泉煤礦。
我不曾到這種“黑暗地獄”的礦窟去過,很想考察那生活是怎樣的過下去的。
不料昨日下午的半小時的大雨,竟把進口泉站的一座橋沖斷了,火車沒法過去,隻好下了車,步行過橋。
橋的那一邊,已經停好一列小火車在候着,便換車到了口泉。
由站礦口,還要坐十幾分鐘的火車。
沿途煤塊如山石般堆積在那裡,個個工人臉上都是煤屑,罩上了一層黑色。
還有好幾列車的煤,停在站台邊。
一座洋房,很寬敞,便是晉北礦務公司。
這公司商股不多,官股占四分之三以上。
煤質極好,營業很發達。
在公司裡休息了一會,和工程師呂君及胡君談得很久。
他們二人都是天津北洋大學畢業的。
胡君說,礦中工人,最多的時候有三千人。
每天出煤量,最多時有兩千噸。
每天分三班工作;每班工作八小時,時間的分配是:1.上午6時到下午2時為一班。
2.下午2時到晚10時為一班。
3.晚10時到第二天上午6時為一班。
現在共有兩個礦場,一個較小的在山中。
較大的一場,每日出煤六七百噸;較小的一場,出煤一百噸。
因為運輸不能完全如意的關系,出産量不敢增加,銷場因日煤競争的關系,也稍受打擊。
現在和平綏路的聯絡,較前好得多,故煤塊的運出,也較好。
在這裡,每噸價為二元五角;到了平津一帶,加上運費等等,便非九元六角以上不可。
這公司成立于民國十八年(1929)。
工人的工資,每天約為一角七分到二角六分。
工頭則每天為四角,大工頭,每天約一元餘。
有的工人,不辭辛苦,竟有每天做兩班的。
換一句話,便是,每天要在礦内工作十六小時之多!但此地生活程度極低。
山邊土窟孔孔,皆工人自挖的住室;小米及莜面,每元可購四十八斤左右。
住和食的問題,比較的還容易解決。
正在說話,外面嘩嘩的下了大雨,不到二十分鐘,雨便止了。
但公司門外,人聲忽然鼎沸,同時似聞千軍萬馬奔騰而過的聲音。
走不到幾步路,便是山澗,見洞中濁流洶湧,吼聲如雷。
曆半小時而氣勢未弱。
在公司大廳中吃了午飯,就要下礦。
這時已下午4時左右。
他們取出了許多套藍色的衣服給我們穿在身上,頭上各戴一頂藤帽,每人一手執燈,一手執手杖,活像是個工頭——工人是穿得破爛多了,但藤帽和燈卻是人人都有的。
這燈并無燈罩,火焰露在外面。
“有危險麼?”我見了這燈,吓得一跳,問道。
“從來不曾出過事。
因為這礦是幹礦,一點煤氣都沒有。
決無危險。
” 我心裡還栗栗的在危懼。
“如果在英國,不用保險燈人礦,是要被捉進監獄的。
”其田道。
路上遇見一個童工,在那裡閑逛,我問他道: “你今天不做工麼?” “不做工。
” 胡君道:“他自己休息一天。
” “每天你有多少工錢呢?” “一天一毛錢!” “在礦裡做什麼工作呢?” “推煤車,搬東西。
” 這時,已走到了升降機邊。
蒸汽騰騰的由窟口沖出,機上是濕漉漉的。
“站好了,快要開機了。
”管理升降的工人道。
嗚嗚的聲響繼之而來,升降機鬥的一落,伸手不見五指,各人的燈光,如豆似的,照不見面
——說整理,因為在雲岡的幾夜,已經陸續的寫了不少。
否則,任怎樣在半夜裡也寫不出那封長信來的。
今天仍然起得很早。
7時半,同其田、颉剛他們到城内一家較好的浴堂裡沐浴。
數日的汗垢和帶來的一身的千餘年的古塵,才為之一清。
下午2時,由車站撥出一部小機車,拖帶我們的車,還有幾輛别的車,開到口泉站。
說是去參觀口泉煤礦。
我不曾到這種“黑暗地獄”的礦窟去過,很想考察那生活是怎樣的過下去的。
不料昨日下午的半小時的大雨,竟把進口泉站的一座橋沖斷了,火車沒法過去,隻好下了車,步行過橋。
橋的那一邊,已經停好一列小火車在候着,便換車到了口泉。
由站礦口,還要坐十幾分鐘的火車。
沿途煤塊如山石般堆積在那裡,個個工人臉上都是煤屑,罩上了一層黑色。
還有好幾列車的煤,停在站台邊。
一座洋房,很寬敞,便是晉北礦務公司。
這公司商股不多,官股占四分之三以上。
煤質極好,營業很發達。
在公司裡休息了一會,和工程師呂君及胡君談得很久。
他們二人都是天津北洋大學畢業的。
胡君說,礦中工人,最多的時候有三千人。
每天出煤量,最多時有兩千噸。
每天分三班工作;每班工作八小時,時間的分配是:1.上午6時到下午2時為一班。
2.下午2時到晚10時為一班。
3.晚10時到第二天上午6時為一班。
現在共有兩個礦場,一個較小的在山中。
較大的一場,每日出煤六七百噸;較小的一場,出煤一百噸。
因為運輸不能完全如意的關系,出産量不敢增加,銷場因日煤競争的關系,也稍受打擊。
現在和平綏路的聯絡,較前好得多,故煤塊的運出,也較好。
在這裡,每噸價為二元五角;到了平津一帶,加上運費等等,便非九元六角以上不可。
這公司成立于民國十八年(1929)。
工人的工資,每天約為一角七分到二角六分。
工頭則每天為四角,大工頭,每天約一元餘。
有的工人,不辭辛苦,竟有每天做兩班的。
換一句話,便是,每天要在礦内工作十六小時之多!但此地生活程度極低。
山邊土窟孔孔,皆工人自挖的住室;小米及莜面,每元可購四十八斤左右。
住和食的問題,比較的還容易解決。
正在說話,外面嘩嘩的下了大雨,不到二十分鐘,雨便止了。
但公司門外,人聲忽然鼎沸,同時似聞千軍萬馬奔騰而過的聲音。
走不到幾步路,便是山澗,見洞中濁流洶湧,吼聲如雷。
曆半小時而氣勢未弱。
在公司大廳中吃了午飯,就要下礦。
這時已下午4時左右。
他們取出了許多套藍色的衣服給我們穿在身上,頭上各戴一頂藤帽,每人一手執燈,一手執手杖,活像是個工頭——工人是穿得破爛多了,但藤帽和燈卻是人人都有的。
這燈并無燈罩,火焰露在外面。
“有危險麼?”我見了這燈,吓得一跳,問道。
“從來不曾出過事。
因為這礦是幹礦,一點煤氣都沒有。
決無危險。
” 我心裡還栗栗的在危懼。
“如果在英國,不用保險燈人礦,是要被捉進監獄的。
”其田道。
路上遇見一個童工,在那裡閑逛,我問他道: “你今天不做工麼?” “不做工。
” 胡君道:“他自己休息一天。
” “每天你有多少工錢呢?” “一天一毛錢!” “在礦裡做什麼工作呢?” “推煤車,搬東西。
” 這時,已走到了升降機邊。
蒸汽騰騰的由窟口沖出,機上是濕漉漉的。
“站好了,快要開機了。
”管理升降的工人道。
嗚嗚的聲響繼之而來,升降機鬥的一落,伸手不見五指,各人的燈光,如豆似的,照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