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華園到宣化
關燈
小
中
大
别後,坐載重汽車向清華園車站出發。
沿途道路太壞,颠簸得心跳身痛。
因為坐得高,綠榆樹枝,時時撲面打來,一不小心,不低頭,便會被打得痛極。
8時12分,上平綏車,向西走,“漸人佳境”。
左邊是平原,麥田花畦,色彩方整若圖案。
右邊,大山峙立,峰尖巉巉若齒,色極青翠。
白雲環繞半山,益增幻趣。
絕似大幅工筆的青綠山水圖。
天陰,欲雨未雨。
道旁大石巨崖棋布羅立,而小樹散綴于岩間,益顯其細弱可憐。
沿途馬纓花樹最多,樹尖即在車窗之下,綠衣紅飾,楚楚有緻。
9時半,到南口。
車停得很久。
下去買了一筐桃子,總有一百多個,價僅二角。
味極甜美。
果販們搶着叫賣,以脫手賣出為幸,據說獲利極少。
過南口,車即上山。
溪水清冽,铮淙有聲。
過了幾個山洞,山勢險峻甚。
在青龍橋站停了一會。
又過山洞,經八達嶺下,即入大平原。
俨然換一天地。
山勢平衍若土阜,綠得可愛。
長城如在車下。
回顧八達嶺一帶,則山皆壁立,崚削不可攀援。
長城婉蜒卧于山頂,雉堞相望。
山下則堡壘形的烽火台連綿不斷。
昔日的國防,是這樣的設備得周密,今已一無所用了。
長城一線已不能阻限敵人們鐵騎的蹂躏了! 11時45分到康莊。
這是一個很大的車站,待運的貨物堆積得極多。
有許多山羊,裝在牲畜車上,當是從西邊運來的。
12時25分,過懷來,山勢又險峻起來。
山色黃綠相間,斑斓若虎皮紋,白雲若斷若連的懶散地擁抱于山腰。
太陽光從雲隙中射下,一縷一縷的,映照山上,益顯得彩色的幻變不居。
下午1時餘,到土木堡。
此地即明英宗被也先所俘處,侍臣及兵士們死難者極多。
聞有大墓一,今已不知所在。
有顯忠祠一,祀死難諸臣的,今尚在堡内。
我們下車,預備在此處停留數小時。
堡離車站數裡;在田壟間走着。
進沛津門,即入堡。
房屋構造,道路情形,已和“關内”不同。
大街極窄小,滿是泥濘,不堪下足,除小毛驢外,似無其他代步物。
街下有“歲進士”和“選元”的匾額,初不知所指,後讀題字,始知前者為“歲貢生”,後者為“選拔貢生”。
商店很少,有所謂“孟嘗君子之店”者,即為旅館。
門上又懸“好大豆腐”的招記,後又數見此招記。
似居民食物主要品即為豆腐。
到顯忠祠,房屋破敗不堪,明碑也鮮存者。
此祠立于景泰間,至萬曆時焚于火,清初又毀于兵。
康熙五十六年(1717)雷有乾等重建之。
嘉慶間又加重修。
祠後,辟屋銅文昌帝君,壁上畫天聾、地啞像,喬模作态,幽默可喜。
3時半,回到車站,4時又上車西去。
6時20分到下花園車站。
這個地方,遼代的遺迹頗多,惜未及下車。
雞鳴山遠峙于左,洋河濁浪滔滔,車即沿河而走。
右有一峰孤聳,若廢壘,四無依傍,拔地數十丈,色若焦煤,是一奇景。
一路上都是稻田,大有江南的風光。
6時55分到辛莊子,溯河而上,洋河之水,勢極湍急,奔流而下,潺潺之聲滿耳。
堤岸皆方石所築,極齊整,間亦有已被沖刷壞了的。
對山一帶,自山腰以下,皆是黃色,風力吹積之痕迹,宛然可見。
漠外的沙碛,第一次睹得一斑。
山色本來是綠的;為了黃沙的烘托,覺得幽暗,更顯出暗綠。
柳樹極多,極目皆是。
7時40分到宣化。
車停在車站,拟即在此過夜。
城外有兵士甚多,正在築土堡,據說是在蓋建營房。
夜間,風很大,虎虎有聲,不像是夏天。
8日,清晨即起身。
遙望山腰,白雲綿綿不絕,有若衣帶環束者,有若炊煙上升者。
半山黃沙,看得更清楚。
7時半,坐人力車進城。
入昌平門,門兩旁有燒磚砌成之金剛神。
城門上釘的是鐘形之鐵釘;極
沿途道路太壞,颠簸得心跳身痛。
因為坐得高,綠榆樹枝,時時撲面打來,一不小心,不低頭,便會被打得痛極。
8時12分,上平綏車,向西走,“漸人佳境”。
左邊是平原,麥田花畦,色彩方整若圖案。
右邊,大山峙立,峰尖巉巉若齒,色極青翠。
白雲環繞半山,益增幻趣。
絕似大幅工筆的青綠山水圖。
天陰,欲雨未雨。
道旁大石巨崖棋布羅立,而小樹散綴于岩間,益顯其細弱可憐。
沿途馬纓花樹最多,樹尖即在車窗之下,綠衣紅飾,楚楚有緻。
9時半,到南口。
車停得很久。
下去買了一筐桃子,總有一百多個,價僅二角。
味極甜美。
果販們搶着叫賣,以脫手賣出為幸,據說獲利極少。
過南口,車即上山。
溪水清冽,铮淙有聲。
過了幾個山洞,山勢險峻甚。
在青龍橋站停了一會。
又過山洞,經八達嶺下,即入大平原。
俨然換一天地。
山勢平衍若土阜,綠得可愛。
長城如在車下。
回顧八達嶺一帶,則山皆壁立,崚削不可攀援。
長城婉蜒卧于山頂,雉堞相望。
山下則堡壘形的烽火台連綿不斷。
昔日的國防,是這樣的設備得周密,今已一無所用了。
長城一線已不能阻限敵人們鐵騎的蹂躏了! 11時45分到康莊。
這是一個很大的車站,待運的貨物堆積得極多。
有許多山羊,裝在牲畜車上,當是從西邊運來的。
12時25分,過懷來,山勢又險峻起來。
山色黃綠相間,斑斓若虎皮紋,白雲若斷若連的懶散地擁抱于山腰。
太陽光從雲隙中射下,一縷一縷的,映照山上,益顯得彩色的幻變不居。
下午1時餘,到土木堡。
此地即明英宗被也先所俘處,侍臣及兵士們死難者極多。
聞有大墓一,今已不知所在。
有顯忠祠一,祀死難諸臣的,今尚在堡内。
我們下車,預備在此處停留數小時。
堡離車站數裡;在田壟間走着。
進沛津門,即入堡。
房屋構造,道路情形,已和“關内”不同。
大街極窄小,滿是泥濘,不堪下足,除小毛驢外,似無其他代步物。
街下有“歲進士”和“選元”的匾額,初不知所指,後讀題字,始知前者為“歲貢生”,後者為“選拔貢生”。
商店很少,有所謂“孟嘗君子之店”者,即為旅館。
門上又懸“好大豆腐”的招記,後又數見此招記。
似居民食物主要品即為豆腐。
到顯忠祠,房屋破敗不堪,明碑也鮮存者。
此祠立于景泰間,至萬曆時焚于火,清初又毀于兵。
康熙五十六年(1717)雷有乾等重建之。
嘉慶間又加重修。
祠後,辟屋銅文昌帝君,壁上畫天聾、地啞像,喬模作态,幽默可喜。
3時半,回到車站,4時又上車西去。
6時20分到下花園車站。
這個地方,遼代的遺迹頗多,惜未及下車。
雞鳴山遠峙于左,洋河濁浪滔滔,車即沿河而走。
右有一峰孤聳,若廢壘,四無依傍,拔地數十丈,色若焦煤,是一奇景。
一路上都是稻田,大有江南的風光。
6時55分到辛莊子,溯河而上,洋河之水,勢極湍急,奔流而下,潺潺之聲滿耳。
堤岸皆方石所築,極齊整,間亦有已被沖刷壞了的。
對山一帶,自山腰以下,皆是黃色,風力吹積之痕迹,宛然可見。
漠外的沙碛,第一次睹得一斑。
山色本來是綠的;為了黃沙的烘托,覺得幽暗,更顯出暗綠。
柳樹極多,極目皆是。
7時40分到宣化。
車停在車站,拟即在此過夜。
城外有兵士甚多,正在築土堡,據說是在蓋建營房。
夜間,風很大,虎虎有聲,不像是夏天。
8日,清晨即起身。
遙望山腰,白雲綿綿不絕,有若衣帶環束者,有若炊煙上升者。
半山黃沙,看得更清楚。
7時半,坐人力車進城。
入昌平門,門兩旁有燒磚砌成之金剛神。
城門上釘的是鐘形之鐵釘;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