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鹦鹉
關燈
小
中
大
一
雪白的鹦鹉在一隻黃銅的架上跳着。
每天,好象這生物都滿快活。
它時時把勾似的堅實的嘴放到杯子裡,飲了水或吃了糧食,便跳起來了,腳練響着,使得那懸在空中的架子不住的搖動。
當它吃過了糧食或飲了水,它的嘴便磨着架上,磨了許久,這動作,如同人類吃了東西之後要擦嘴或洗臉的習慣。
它常常玩着腳練子,發出金屬的聲音,好象這就是一種遊戲。
它高興了,最高興的時候,便是展開它的翅膀,叫着它本能的語言…… 這鹦鹉在這一家宅,已經有兩年之久了。
當主人把它買來的時候,它還是一隻雛鳥,小而且弱,然而現在已經非常的強壯了,又豐滿,又美。
這如同一個小女孩到了少女時代。
它的冠,那奇怪的綠色的冠,高貴地長在她全身純白的頭頂上,便顯得這鳥兒也有一種特别美觀的裝飾:這一點綠色的冠是襯出了多少那羽毛雪白的光澤。
她的主人是一個曾受了三等嘉禾章的退了職的官員,是一個因營養的豐富而頗康健的将近六十歲的老頭子。
自從退了職,這是五年前的事,他便足足化了兩萬元,在臨城不遠的野外修了一座别墅,就歸隐在那裡。
這老頭子,雖說除了妻之外,還擁着兩個正在青春的如夫人,然而他也非常沉溺于古雅的嗜好——這就是一種隐士生活的憧憬使他修了這個别墅,而且,他買了鹦鹉。
第一隻鹦鹉買來時就是半老的,所以過了春,便死掉了。
這于他,因為覺得自己是一個隐者,隐者應該有這樣博愛,便模仿了古名士的風流而親身把她埋了,立一塊碑,上面刻着“鹦鹉冢”之外還附着一首詩。
于是為了隐士所居必有的一種點綴,他又買了一隻鹦鹉——這就是現在在黃銅架上跳着的。
這鹦鹉是挂在繁密的洋槐樹旁邊的遊廊下面。
在那裡,每天——幾乎是時時,她的主人便同着兩個年輕的女子,站着,仰着頭看她。
并且向它做出各種親昵的模樣。
每次都拍着巴掌,一面教它說:“來客咧……”鹦鹉呢,卻隻是跳着,或是張一張翅膀,叫幾聲人類所不懂的語言。
然而這樣的經過了許久,有一天,鹦鹉終于跟着說話了。
“來客咧……”鹦鹉學着叫,先是很含糊,不久就分明了,而且每見人來時便叫。
二 這一天,近于薄暮的時候,殘照的餘輝映到遊廊上,鹦鹉的雪白毛羽上披了淡淡的紅光,感着快樂似的在架上跳着。
它看見來了一個人影,便叫起來了: “來客咧……” 正在低着頭走向這邊來的人影,便停了步,仰起頭,驚愕的四顧,顯然這個人在家宅中聽見這叫聲,還是第一次。
“來客咧……”鹦鹉又繼續叫。
這聲音便吸住了那個人的視線。
他便走近來。
鹦鹉更叫得大聲了,并且跳着,張開翅膀,好象表示它真正的看見了一個生客。
那個人便站到遊廊的一邊,看着這鳥兒。
這時,一種新的感想便攏住他,使他不禁的凝望着,發了許久的呆。
随後他走開了,心裡還不住的這樣想:“可憐的鳥兒……毛羽這樣純潔……卻鎖在銅架上……” 鹦鹉還在叫,然而這人影已走進一間房裡了。
那裡面,電燈的光燦爛着,點着裝飾華麗的四壁,一個銀鑄的“壽星”在橫桌上反吐出白光;一切的器具都有一種奪目的色彩。
兩個年輕的女子便倉皇的,想回避生人似的站起來…… “一家人……”坐在她們對面的,隐者模樣的老頭子,看清了走進來的人,便這樣說,于是她們又坐下了。
“你從那裡來?”他問。
“從媽那裡。
”少年沉靜的回答;他站到一隻花盆架前面,抖開手巾去揩那流出的鼻水。
“怎麼,你受了涼?”老頭子屬于關心的詫異的問。
“大約是吧。
” “那末,吃一點姜茶——”一個女子便親切的插口說。
“對了。
你吃過沒有?” “不,”少年隻是機械似的回答:“不用。
” 看着這少年的神氣,老頭子便有點感觸似的,摸着一小叢半白的胡須,側着頭,不知想着什麼去了。
少年便轉過身,無聊似的玩着花盆上的天冬草的子。
兩個女子也都默着。
鐘擺聲便充滿了這房裡。
過了一會,老頭子偏過臉,感慨的喃喃說: “你還是這樣的固執……” 少年便轉過身來問,“爸爸,你說的是我的不吃姜茶麼?”說了,便又玩着天冬草。
“流鼻水,又不吃姜茶,這固然也是你的固執……但是我說的不是這件事。
” “你說的是我的婚事麼?”少年冷靜的問,并不轉過臉。
“雖然……然而我也不願說。
你呢,在北京讀了幾年書,現在變得什麼都不如你的意。
你是一個新人物!我呢,年紀老了,老年人自然免不了他的見地,不過——若說到你的婚事,我無非是替你
每天,好象這生物都滿快活。
它時時把勾似的堅實的嘴放到杯子裡,飲了水或吃了糧食,便跳起來了,腳練響着,使得那懸在空中的架子不住的搖動。
當它吃過了糧食或飲了水,它的嘴便磨着架上,磨了許久,這動作,如同人類吃了東西之後要擦嘴或洗臉的習慣。
它常常玩着腳練子,發出金屬的聲音,好象這就是一種遊戲。
它高興了,最高興的時候,便是展開它的翅膀,叫着它本能的語言…… 這鹦鹉在這一家宅,已經有兩年之久了。
當主人把它買來的時候,它還是一隻雛鳥,小而且弱,然而現在已經非常的強壯了,又豐滿,又美。
這如同一個小女孩到了少女時代。
它的冠,那奇怪的綠色的冠,高貴地長在她全身純白的頭頂上,便顯得這鳥兒也有一種特别美觀的裝飾:這一點綠色的冠是襯出了多少那羽毛雪白的光澤。
她的主人是一個曾受了三等嘉禾章的退了職的官員,是一個因營養的豐富而頗康健的将近六十歲的老頭子。
自從退了職,這是五年前的事,他便足足化了兩萬元,在臨城不遠的野外修了一座别墅,就歸隐在那裡。
這老頭子,雖說除了妻之外,還擁着兩個正在青春的如夫人,然而他也非常沉溺于古雅的嗜好——這就是一種隐士生活的憧憬使他修了這個别墅,而且,他買了鹦鹉。
第一隻鹦鹉買來時就是半老的,所以過了春,便死掉了。
這于他,因為覺得自己是一個隐者,隐者應該有這樣博愛,便模仿了古名士的風流而親身把她埋了,立一塊碑,上面刻着“鹦鹉冢”之外還附着一首詩。
于是為了隐士所居必有的一種點綴,他又買了一隻鹦鹉——這就是現在在黃銅架上跳着的。
這鹦鹉是挂在繁密的洋槐樹旁邊的遊廊下面。
在那裡,每天——幾乎是時時,她的主人便同着兩個年輕的女子,站着,仰着頭看她。
并且向它做出各種親昵的模樣。
每次都拍着巴掌,一面教它說:“來客咧……”鹦鹉呢,卻隻是跳着,或是張一張翅膀,叫幾聲人類所不懂的語言。
然而這樣的經過了許久,有一天,鹦鹉終于跟着說話了。
“來客咧……”鹦鹉學着叫,先是很含糊,不久就分明了,而且每見人來時便叫。
二 這一天,近于薄暮的時候,殘照的餘輝映到遊廊上,鹦鹉的雪白毛羽上披了淡淡的紅光,感着快樂似的在架上跳着。
它看見來了一個人影,便叫起來了: “來客咧……” 正在低着頭走向這邊來的人影,便停了步,仰起頭,驚愕的四顧,顯然這個人在家宅中聽見這叫聲,還是第一次。
“來客咧……”鹦鹉又繼續叫。
這聲音便吸住了那個人的視線。
他便走近來。
鹦鹉更叫得大聲了,并且跳着,張開翅膀,好象表示它真正的看見了一個生客。
那個人便站到遊廊的一邊,看着這鳥兒。
這時,一種新的感想便攏住他,使他不禁的凝望着,發了許久的呆。
随後他走開了,心裡還不住的這樣想:“可憐的鳥兒……毛羽這樣純潔……卻鎖在銅架上……” 鹦鹉還在叫,然而這人影已走進一間房裡了。
那裡面,電燈的光燦爛着,點着裝飾華麗的四壁,一個銀鑄的“壽星”在橫桌上反吐出白光;一切的器具都有一種奪目的色彩。
兩個年輕的女子便倉皇的,想回避生人似的站起來…… “一家人……”坐在她們對面的,隐者模樣的老頭子,看清了走進來的人,便這樣說,于是她們又坐下了。
“你從那裡來?”他問。
“從媽那裡。
”少年沉靜的回答;他站到一隻花盆架前面,抖開手巾去揩那流出的鼻水。
“怎麼,你受了涼?”老頭子屬于關心的詫異的問。
“大約是吧。
” “那末,吃一點姜茶——”一個女子便親切的插口說。
“對了。
你吃過沒有?” “不,”少年隻是機械似的回答:“不用。
” 看着這少年的神氣,老頭子便有點感觸似的,摸着一小叢半白的胡須,側着頭,不知想着什麼去了。
少年便轉過身,無聊似的玩着花盆上的天冬草的子。
兩個女子也都默着。
鐘擺聲便充滿了這房裡。
過了一會,老頭子偏過臉,感慨的喃喃說: “你還是這樣的固執……” 少年便轉過身來問,“爸爸,你說的是我的不吃姜茶麼?”說了,便又玩着天冬草。
“流鼻水,又不吃姜茶,這固然也是你的固執……但是我說的不是這件事。
” “你說的是我的婚事麼?”少年冷靜的問,并不轉過臉。
“雖然……然而我也不願說。
你呢,在北京讀了幾年書,現在變得什麼都不如你的意。
你是一個新人物!我呢,年紀老了,老年人自然免不了他的見地,不過——若說到你的婚事,我無非是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