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廁讀書
關燈
小
中
大
,兩婢持錦香囊,這又是太闊氣了,也不适宜。
其實我的意思是很簡單的,隻要有屋頂,有牆有窗有門,晚上可以點燈,沒有電燈就點白蠟燭亦可,離住房不妨有二三十步,雖然也要用雨傘,好在北方不大下雨。
如有這樣的廁所,那麼上廁時随意帶本書去讀讀我想倒還是呒啥的吧。
佛教徒似乎對于廁所向來很是講究。
偶讀大小乘戒律,覺得印度先賢十分周密地注意于人生各方面,非常佩服,即以入廁一事而論,後漢譯《大比丘三千威儀》下列舉“至舍後者有二十五事”,宋譯《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六自“雲何下風”至“雲何籌草”凡十三條,唐義淨著《南海寄歸内法傳》二有第十八“便利之事”一章,都有詳細的規定,有的是很嚴肅而幽默,讀了忍不住五體投地。
我們又看《水浒傳》魯智深做過菜頭之後還可以升為淨頭,可見中國寺裡在古時候也還是注意此事的。
但是,至少在現今這總是不然了,民國十年我在西山養過半年病,住在碧雲寺的十方堂裡,各處走到,不見略略像樣的廁所,隻如在《山中雜信》五所說: “我重複地說,這裡須得有某種程度的陰暗,徹底的清潔,連蚊子的呻吟聲也聽得清楚地寂靜,都是必須的條件。
我很喜歡在這樣的廁所裡聽蕭蕭地下着的雨聲。
特别在關東的廁所,靠着地闆裝有細長的掃出塵土的小窗,所以那從屋檐或樹葉上滴下來的雨點,洗了石燈籠的腳,潤了跕腳石上的苔,幽幽地沁到土裡去的雨聲,更能夠近身地聽到。
實在這廁所是宜于蟲聲,宜于鳥聲,亦複宜于月夜,要賞識四季随時的物情之最相适的地方,恐怕古來的俳人曾從此處得到過無數的題材吧。
這樣看來,那麼說日本建築之中最是造得風流的是廁所,也沒有什麼不可。
”谷崎壓根兒是個詩人,所以說得那麼好,或者也就有點華飾,不過這也隻是在文字上,意思卻是不錯的。
日本在近古的戰國時代前後,文化的保存與創造差不多全在五山的寺院裡,這使得風氣一變,如由工筆的院畫轉為水墨的枯木竹石,建築自然也是如此,而茶室為之代表,廁之風流化正其餘波也。
“我的行蹤近來已經推廣到東邊的水泉。
這地方确是還好,我于每天清早沒有遊客的時候去徜徉一會,賞鑒那山水之美。
隻可惜不大幹淨,路上很多氣味,——因為陳列着許多《本草》上的所謂人中黃。
我想中國真是一個奇妙的國,在那裡人們不容易得着營養料,也沒有方法處置他們的排洩物。
”在這種情形之下,中國寺院有普通廁所已經是大好了,想去找可以瞑想或讀書的地方如何可得。
出家人那麼拆爛污,難怪白衣矣。
但是假如有幹淨的廁所,上廁時看點書卻還是可以的,想作文則可不必。
書也無須分好經史子集,随便看看都成,我有一個常例,便是不拿善本或難懂的書去,雖然看文法書也是尋常。
據我的經驗,看随筆一類最好,頂不行的是小說。
至于朗誦,我們現在不讀八大家文,自然可以無須了。
(十月)
其實我的意思是很簡單的,隻要有屋頂,有牆有窗有門,晚上可以點燈,沒有電燈就點白蠟燭亦可,離住房不妨有二三十步,雖然也要用雨傘,好在北方不大下雨。
如有這樣的廁所,那麼上廁時随意帶本書去讀讀我想倒還是呒啥的吧。
佛教徒似乎對于廁所向來很是講究。
偶讀大小乘戒律,覺得印度先賢十分周密地注意于人生各方面,非常佩服,即以入廁一事而論,後漢譯《大比丘三千威儀》下列舉“至舍後者有二十五事”,宋譯《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六自“雲何下風”至“雲何籌草”凡十三條,唐義淨著《南海寄歸内法傳》二有第十八“便利之事”一章,都有詳細的規定,有的是很嚴肅而幽默,讀了忍不住五體投地。
我們又看《水浒傳》魯智深做過菜頭之後還可以升為淨頭,可見中國寺裡在古時候也還是注意此事的。
但是,至少在現今這總是不然了,民國十年我在西山養過半年病,住在碧雲寺的十方堂裡,各處走到,不見略略像樣的廁所,隻如在《山中雜信》五所說: “我重複地說,這裡須得有某種程度的陰暗,徹底的清潔,連蚊子的呻吟聲也聽得清楚地寂靜,都是必須的條件。
我很喜歡在這樣的廁所裡聽蕭蕭地下着的雨聲。
特别在關東的廁所,靠着地闆裝有細長的掃出塵土的小窗,所以那從屋檐或樹葉上滴下來的雨點,洗了石燈籠的腳,潤了跕腳石上的苔,幽幽地沁到土裡去的雨聲,更能夠近身地聽到。
實在這廁所是宜于蟲聲,宜于鳥聲,亦複宜于月夜,要賞識四季随時的物情之最相适的地方,恐怕古來的俳人曾從此處得到過無數的題材吧。
這樣看來,那麼說日本建築之中最是造得風流的是廁所,也沒有什麼不可。
”谷崎壓根兒是個詩人,所以說得那麼好,或者也就有點華飾,不過這也隻是在文字上,意思卻是不錯的。
日本在近古的戰國時代前後,文化的保存與創造差不多全在五山的寺院裡,這使得風氣一變,如由工筆的院畫轉為水墨的枯木竹石,建築自然也是如此,而茶室為之代表,廁之風流化正其餘波也。
“我的行蹤近來已經推廣到東邊的水泉。
這地方确是還好,我于每天清早沒有遊客的時候去徜徉一會,賞鑒那山水之美。
隻可惜不大幹淨,路上很多氣味,——因為陳列着許多《本草》上的所謂人中黃。
我想中國真是一個奇妙的國,在那裡人們不容易得着營養料,也沒有方法處置他們的排洩物。
”在這種情形之下,中國寺院有普通廁所已經是大好了,想去找可以瞑想或讀書的地方如何可得。
出家人那麼拆爛污,難怪白衣矣。
但是假如有幹淨的廁所,上廁時看點書卻還是可以的,想作文則可不必。
書也無須分好經史子集,随便看看都成,我有一個常例,便是不拿善本或難懂的書去,雖然看文法書也是尋常。
據我的經驗,看随筆一類最好,頂不行的是小說。
至于朗誦,我們現在不讀八大家文,自然可以無須了。
(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