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狂瀾突起
關燈
小
中
大
1
10月15日。
地下鐵道丸之内線發生的慘案已過了6天。
幾天來,罪犯沒有與政府進行對話。
沉默。
沉默之中蘊藏着更大的災難和混亂。
關門隧道慘案死亡250人,丸之内線慘案又死亡242人,共有492人的生命被随意奪去,罪犯卻仍然沉默着。
是對這種濫殺無辜的方式産生了疑問,還是罪犯本人良心發現了呢?顯然卻不是。
這個罪犯決不是這種人。
他的沉默是有理由的。
政府由首相宣布了向罪犯宣戰的布告。
罪犯正是在聽了這個宣告之後,才再次制造了地鐵慘案。
他在等待着政府下一步的對策。
罪犯是要堅決幹到底了,沉默表示了他這種決心。
罪犯在等待着政府再次作出的反應。
如果政府不屈服于他的要求,他肯定會繼續大量殺人。
看來,他已作出周密計劃并已演習過許多次了。
罪犯制造的這種情景,就象黑夜之中潛藏着一隻兇惡的黑豹,随時會向人們撲将過來。
罪犯的這種沉默,引起了呼嘯而來的狂瀾。
這股狂瀾首先從地下鐵道掀起。
慘案發生後,地鐵乘客減至平時的五分之一以下。
許多乘客蜂擁到國電乘車。
地鐵全線門可羅雀。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衆多的警察在站台上,奉命對手提行李物品的乘客進行強制性檢查。
帝國高速交通集團拼命呼籲乘客乘座地鐵,并許諾得保證安全。
告訴大家警察力量已進行總動員,安全措施如航空旅行,不會讓罪犯再次把毒氣帶入車内。
然而,人們對此呼籲反應冷淡。
反面認為罪犯可能會混在警察之中作案,他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盡管對行李進行檢查,也完全可能會有氰酸再次充斥地鐵。
如果地鐵司機也中毒身亡,就會發生更大的慘案了。
交通集團對此作出解釋,即使司機中毒身亡,列車上還裝有自動制動裝置(ATS)。
可人們還是不信。
地鐵内到處都是毒氣,ATS又有什麼用呢?丸之内線的慘象,就象烙在人們心頭的傷痕,難以愈合。
45個人被驚恐萬狀的人群活會踩死。
肆虐的氰酸毒氣和受驚而狂奔的人流編繪成恐怖的地獄圖,令人難以忘卻。
同時,警察的強制性檢查非常嚴厲,一些有急事在身的乘客不再坐地鐵去辦事。
交通集團面臨破産的邊緣。
收入從原來每天2億元,每月60億,駭然跌落到3萬元。
街頭巷尾,流言蜚語越來越多。
有的消息說,罪犯是個對地下建築物抱有怨恨的怪人。
提出往瑞士銀行存入50億元,不過是他的信口開河。
即使政府答應了他的要求,他仍然會大量殺人。
地下鐵道即将完全停止運行。
帝國高速交通集團,日本道路公團的職工以及他們的孩子,也可能成為新的罪犯。
因為在關門隧道和地下鐵道慘案中,職工中死者、傷殘者很多。
他們會把怨恨轉向公司。
認為隻有公司停止營業,才能制止罪犯的再次殺人。
警察對此謠言頗為重視。
因此開始了對日本道道公團、帝國高速交通集團以及橫濱、劄幌、大阪等地各集團建設工程中的職工進行徹底清洗。
這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情。
日本地下鐵道于1927年通車,大約50年了。
當時隻有淺草到上野之間22公裡被開通。
現在,僅東京就有13條線路,總共延長了570公裡。
在這570公裡的路線上,職工數量難以統計。
集團的建設是由大型企業統一組織數百個工程公司進行的。
進行清洗之後,使各公司的勞動管理清人混亂。
無數被解雇的工人含着眼淚離開公司。
面對這種困境,帝國高速交通集團敦促政府盡快答應罪犯的要求。
并強硬地提出,如果政府不能付出50億元,集團自己準備付給罪犯。
50億元巨款,相當于集團一個月的營業額。
但如果因此而使罪犯不再繼續作案,也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
另一方面,國電的混亂也到了極限。
過去乘坐地鐵的每天400多萬乘客,一起擁向國電,每天車站上等候上車的隊伍都象蜿蜒回曲的長蛇。
超載的車輪在狂奔。
傷人、吵集、打架,甚至死人的事故在各個車站頻繁發生。
雖然時值隆冬,但所有的窗戶都被敞開。
凜冽的寒風從窗外襲來。
警察由于害怕國電也發生大慘案,不斷向國電發出警告,要防止人群擁擠發生傷亡事故。
私營電車的車站,也擠滿了怒氣十足的人群。
這種情況,就象一堆幹柴,星星之火也可燃起火焰。
國電方面則攻擊警察措施不力,自己毫無責任,警察的無能是造成現狀的主要原因。
車站職員也滿膛牢騷,怒氣沖沖。
形成濃厚的即将發生暴亂的氣氛。
國電職工的腦海裡,不斷浮現出燒毀車站、破壞列車的惡夢一樣的景象。
警察與警察之間,也頻頻發生口角。
警視廳警官的人數嚴重不足,主要配置在地下鐵道和國電,加上連日來的交通癱瘓,各企業都開出通勤車接送自己的職員。
擁擠的車隊鋪天蓋地面來,把都市内主要幹道遮蓋起來。
東京都就要發生一場大騷動了——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預感。
警方更加緊了對罪犯的搜查。
投入最精銳的力量,組成頗為巨大的對大量殺人罪犯的搜索網絡。
他們發狂似地走街串巷,來回奔波。
對日本道路公團中職工的清洗。
追尋氰酸毒氣的來源。
調查罪犯在丸之内線攜帶紙袋上車時的目擊者。
對罪犯聲音的進一步搜尋。
對那些自稱是罪犯或罪犯舉報者打來了衆多電話進行分析鑒别。
所有這些交織成一股巨大的狂瀾,席卷着東京。
不僅如此,新幹線也許會成為罪犯的另一作案場所。
新幹線的列車密閉性很高,如果不開窗戶,一旦他在此作案,乘客将會全部死亡。
其它各個城市也很危險。
罪犯最先下手的目标是關門隧道,他并沒作出許諾第三次作案地點還在東京。
罪犯在沉默着。
罪犯越是沉默,狂瀾越是兇猛。
2 從早晨開始舉行的内閣會議還在繼續。
會議已持續數日。
内閣成員臉上的表情毫無生氣。
早川首相尤其焦躁不安。
幾天來,他急速衰老下去,臉上的皺紋更加深重。
會議日複一日地進行着,卻毫無結論。
瑞士西瑪哈銀行、帳戶号碼118829085、50億元巨款存還是不存? 川崎官房長官一支接一支地抽着香煙。
睡眠不足加上懊惱,使他皮膚更加黝黑。
夾香煙的手指,不自主地微微顫動着,與其說是身體軟弱無力,倒不如說是心情的極度沮喪所緻。
川崎最初曾經态度強硬地表明,如果屈服于罪犯,向瑞士銀行存入50億元,他将辭去官房長官的職務。
他曾想,如果屈服于罪犯,無異于親手破壞了法治國甯,殆誤了國家的百年大計。
在國民意識中種下輕視法紀的禍根,導緻右翼思想擡頭,将會帶來一個黑暗的時代。
——可是…… 川崎這種堅強的信念,也徹底崩潰了。
最初是250人,這次是242人。
共計492人的生命被無端殺戮。
為此堅強的信念在492條生命面前競顯得那麼軟弱無力。
一想到今後還會有數百人的生命被奪去,他的心就會猛地萎縮起來。
“我,辭去官房長官的職務。
” 在異常沉重的氣氛中,川崎終于發了言。
沒有人作出表示。
“進行沒有勝利可能的戰争,我們是不明智的。
對恐怖分子,或是意識形态的敵人交戰,我們都有辦法對付。
我們的警察是優秀的,但這次的敵人我們看不見……” 川崎以細細的尾音結束了發言。
“官房長官即使辭職。
也無濟于事。
” 早川聲音低沉地說道。
“經濟癱瘓的征兆已經出現,前所未有的交通阻塞正在發生。
各個企業經營情況非常不妙,生活物品價濟急速上漲,流通機構也面臨癱瘓。
更可怕的是,難以預料的暴亂事件随時可能發生。
……” “……” 無人發言。
“我意已決。
” 早川首相微低着頭,自言自語地說道。
“給瑞士銀行存入50億吧。
雖說難以接受,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如果再繼續不斷地死人,就實在受不了了。
” 老首相顯出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怎麼能不難過呢?隻是在6天以前,還斷然拒絕罪犯的要求,發出向罪犯挑戰的宣言。
宣布全國進入非常時期,号召國民和政府共同與罪犯“浴直奮戰”。
現在卻屈服于罪犯的威脅,而撤回宣言。
失敗的苦惱深深折磨着早川。
首相的成信何在呢? 全體同僚也同樣威信掃地,強硬的态度頃刻間煙消雲散。
近五百人的死亡有什麼價值?在戰争中,死去的何止幾萬、幾十萬。
那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做出必要的犧牲。
作為法治國家,為了維護法治的尊嚴,也應該向罪犯全面宣戰,那使數百人做出犧牲,也應在
地下鐵道丸之内線發生的慘案已過了6天。
幾天來,罪犯沒有與政府進行對話。
沉默。
沉默之中蘊藏着更大的災難和混亂。
關門隧道慘案死亡250人,丸之内線慘案又死亡242人,共有492人的生命被随意奪去,罪犯卻仍然沉默着。
是對這種濫殺無辜的方式産生了疑問,還是罪犯本人良心發現了呢?顯然卻不是。
這個罪犯決不是這種人。
他的沉默是有理由的。
政府由首相宣布了向罪犯宣戰的布告。
罪犯正是在聽了這個宣告之後,才再次制造了地鐵慘案。
他在等待着政府下一步的對策。
罪犯是要堅決幹到底了,沉默表示了他這種決心。
罪犯在等待着政府再次作出的反應。
如果政府不屈服于他的要求,他肯定會繼續大量殺人。
看來,他已作出周密計劃并已演習過許多次了。
罪犯制造的這種情景,就象黑夜之中潛藏着一隻兇惡的黑豹,随時會向人們撲将過來。
罪犯的這種沉默,引起了呼嘯而來的狂瀾。
這股狂瀾首先從地下鐵道掀起。
慘案發生後,地鐵乘客減至平時的五分之一以下。
許多乘客蜂擁到國電乘車。
地鐵全線門可羅雀。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衆多的警察在站台上,奉命對手提行李物品的乘客進行強制性檢查。
帝國高速交通集團拼命呼籲乘客乘座地鐵,并許諾得保證安全。
告訴大家警察力量已進行總動員,安全措施如航空旅行,不會讓罪犯再次把毒氣帶入車内。
然而,人們對此呼籲反應冷淡。
反面認為罪犯可能會混在警察之中作案,他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盡管對行李進行檢查,也完全可能會有氰酸再次充斥地鐵。
如果地鐵司機也中毒身亡,就會發生更大的慘案了。
交通集團對此作出解釋,即使司機中毒身亡,列車上還裝有自動制動裝置(ATS)。
可人們還是不信。
地鐵内到處都是毒氣,ATS又有什麼用呢?丸之内線的慘象,就象烙在人們心頭的傷痕,難以愈合。
45個人被驚恐萬狀的人群活會踩死。
肆虐的氰酸毒氣和受驚而狂奔的人流編繪成恐怖的地獄圖,令人難以忘卻。
同時,警察的強制性檢查非常嚴厲,一些有急事在身的乘客不再坐地鐵去辦事。
交通集團面臨破産的邊緣。
收入從原來每天2億元,每月60億,駭然跌落到3萬元。
街頭巷尾,流言蜚語越來越多。
有的消息說,罪犯是個對地下建築物抱有怨恨的怪人。
提出往瑞士銀行存入50億元,不過是他的信口開河。
即使政府答應了他的要求,他仍然會大量殺人。
地下鐵道即将完全停止運行。
帝國高速交通集團,日本道路公團的職工以及他們的孩子,也可能成為新的罪犯。
因為在關門隧道和地下鐵道慘案中,職工中死者、傷殘者很多。
他們會把怨恨轉向公司。
認為隻有公司停止營業,才能制止罪犯的再次殺人。
警察對此謠言頗為重視。
因此開始了對日本道道公團、帝國高速交通集團以及橫濱、劄幌、大阪等地各集團建設工程中的職工進行徹底清洗。
這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情。
日本地下鐵道于1927年通車,大約50年了。
當時隻有淺草到上野之間22公裡被開通。
現在,僅東京就有13條線路,總共延長了570公裡。
在這570公裡的路線上,職工數量難以統計。
集團的建設是由大型企業統一組織數百個工程公司進行的。
進行清洗之後,使各公司的勞動管理清人混亂。
無數被解雇的工人含着眼淚離開公司。
面對這種困境,帝國高速交通集團敦促政府盡快答應罪犯的要求。
并強硬地提出,如果政府不能付出50億元,集團自己準備付給罪犯。
50億元巨款,相當于集團一個月的營業額。
但如果因此而使罪犯不再繼續作案,也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
另一方面,國電的混亂也到了極限。
過去乘坐地鐵的每天400多萬乘客,一起擁向國電,每天車站上等候上車的隊伍都象蜿蜒回曲的長蛇。
超載的車輪在狂奔。
傷人、吵集、打架,甚至死人的事故在各個車站頻繁發生。
雖然時值隆冬,但所有的窗戶都被敞開。
凜冽的寒風從窗外襲來。
警察由于害怕國電也發生大慘案,不斷向國電發出警告,要防止人群擁擠發生傷亡事故。
私營電車的車站,也擠滿了怒氣十足的人群。
這種情況,就象一堆幹柴,星星之火也可燃起火焰。
國電方面則攻擊警察措施不力,自己毫無責任,警察的無能是造成現狀的主要原因。
車站職員也滿膛牢騷,怒氣沖沖。
形成濃厚的即将發生暴亂的氣氛。
國電職工的腦海裡,不斷浮現出燒毀車站、破壞列車的惡夢一樣的景象。
警察與警察之間,也頻頻發生口角。
警視廳警官的人數嚴重不足,主要配置在地下鐵道和國電,加上連日來的交通癱瘓,各企業都開出通勤車接送自己的職員。
擁擠的車隊鋪天蓋地面來,把都市内主要幹道遮蓋起來。
東京都就要發生一場大騷動了——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預感。
警方更加緊了對罪犯的搜查。
投入最精銳的力量,組成頗為巨大的對大量殺人罪犯的搜索網絡。
他們發狂似地走街串巷,來回奔波。
對日本道路公團中職工的清洗。
追尋氰酸毒氣的來源。
調查罪犯在丸之内線攜帶紙袋上車時的目擊者。
對罪犯聲音的進一步搜尋。
對那些自稱是罪犯或罪犯舉報者打來了衆多電話進行分析鑒别。
所有這些交織成一股巨大的狂瀾,席卷着東京。
不僅如此,新幹線也許會成為罪犯的另一作案場所。
新幹線的列車密閉性很高,如果不開窗戶,一旦他在此作案,乘客将會全部死亡。
其它各個城市也很危險。
罪犯最先下手的目标是關門隧道,他并沒作出許諾第三次作案地點還在東京。
罪犯在沉默着。
罪犯越是沉默,狂瀾越是兇猛。
2 從早晨開始舉行的内閣會議還在繼續。
會議已持續數日。
内閣成員臉上的表情毫無生氣。
早川首相尤其焦躁不安。
幾天來,他急速衰老下去,臉上的皺紋更加深重。
會議日複一日地進行着,卻毫無結論。
瑞士西瑪哈銀行、帳戶号碼118829085、50億元巨款存還是不存? 川崎官房長官一支接一支地抽着香煙。
睡眠不足加上懊惱,使他皮膚更加黝黑。
夾香煙的手指,不自主地微微顫動着,與其說是身體軟弱無力,倒不如說是心情的極度沮喪所緻。
川崎最初曾經态度強硬地表明,如果屈服于罪犯,向瑞士銀行存入50億元,他将辭去官房長官的職務。
他曾想,如果屈服于罪犯,無異于親手破壞了法治國甯,殆誤了國家的百年大計。
在國民意識中種下輕視法紀的禍根,導緻右翼思想擡頭,将會帶來一個黑暗的時代。
——可是…… 川崎這種堅強的信念,也徹底崩潰了。
最初是250人,這次是242人。
共計492人的生命被無端殺戮。
為此堅強的信念在492條生命面前競顯得那麼軟弱無力。
一想到今後還會有數百人的生命被奪去,他的心就會猛地萎縮起來。
“我,辭去官房長官的職務。
” 在異常沉重的氣氛中,川崎終于發了言。
沒有人作出表示。
“進行沒有勝利可能的戰争,我們是不明智的。
對恐怖分子,或是意識形态的敵人交戰,我們都有辦法對付。
我們的警察是優秀的,但這次的敵人我們看不見……” 川崎以細細的尾音結束了發言。
“官房長官即使辭職。
也無濟于事。
” 早川聲音低沉地說道。
“經濟癱瘓的征兆已經出現,前所未有的交通阻塞正在發生。
各個企業經營情況非常不妙,生活物品價濟急速上漲,流通機構也面臨癱瘓。
更可怕的是,難以預料的暴亂事件随時可能發生。
……” “……” 無人發言。
“我意已決。
” 早川首相微低着頭,自言自語地說道。
“給瑞士銀行存入50億吧。
雖說難以接受,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如果再繼續不斷地死人,就實在受不了了。
” 老首相顯出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怎麼能不難過呢?隻是在6天以前,還斷然拒絕罪犯的要求,發出向罪犯挑戰的宣言。
宣布全國進入非常時期,号召國民和政府共同與罪犯“浴直奮戰”。
現在卻屈服于罪犯的威脅,而撤回宣言。
失敗的苦惱深深折磨着早川。
首相的成信何在呢? 全體同僚也同樣威信掃地,強硬的态度頃刻間煙消雲散。
近五百人的死亡有什麼價值?在戰争中,死去的何止幾萬、幾十萬。
那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做出必要的犧牲。
作為法治國家,為了維護法治的尊嚴,也應該向罪犯全面宣戰,那使數百人做出犧牲,也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