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斷罪(3-4)

關燈
3細菌部隊的秘密 關東軍七三一部隊——關東軍防疫給水部。

     “日車參謀本部,陸軍省和日本著名的細菌戰倡導者——石野五郞軍醫中将,為了進行攻擊性細菌戰,把研究急性流行病菌利用法的細菌研究室設在滿州,并編入駐中國的日本關東軍。

     “以石野研究室為基礎編成部隊的一部分,為保密而稱‘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另一個部分稱‘關東軍軍馬防疫廠’。

    ” “這些部隊,擁有細菌學專家,在骨幹分子中許多都是受到日本著名細菌學家指導的研究員和技術員。

    僅看看七三一部隊擁有三千名人員這一披露的事實,便可知細菌部隊的規模。

     “因‘準備及使用細菌武器’而定罪——這是在東西伯利亞哈巴羅夫斯克進行判決時蘇聯一方發表的公告中一節。

    起訴人是沿海軍管區事檢事,司法部長A·帕列葉夫斯基。

     “吉林省拉法站,在哈爾濱出來最近的平房站附近的北滿原野上,設有七三一部隊的一座規摸巨大的研究所。

    周圍有高牆和通有電流的鐵絲網,從平房站牽來的鐵軌通向裡面,不僅如此,其内還建有飛機場。

     “七三一部隊第三部擔任防疫給水,在第三部所屬的各個工廠,制造稱之為‘石野式炸彈’的特殊細菌彈的彈殼。

    這些炸彈,是為從飛機上投下感染鼠疫苗的加米麥選蚤而用的。

    根據預審資料,可以判明第一部隊是為在進行細菌戰時,使用鼠疫菌、霍亂菌、氣體壞疽菌、腸傷寒菌、副傷寒菌等而專門擔任研究、培養這些細菌的。

    在這個研究過程中,不僅用動物實驗,也用活人實驗,因而在所内設有能容納三、四百人的監獄。

     “問題是在人體實驗。

     “在七三一部隊,廣泛地進行在活人身上檢驗所有殺人細菌效力的實驗。

    為取得實驗标本,日本反間諜機關捕獲的犯人,是中國人和俄國人。

    為收容犯人,七三一部隊特設有監獄。

    在那兒,為保守秘密,對被稱為‘丸太’的被實驗者進行嚴格的監視。

     “拿來作為實驗品的活人,一般是被反間諜機關懷疑有間諜嫌疑、破壞活動、反滿抗日等的中國人和俄國人,并被稱為‘丸太’。

    這些嫌疑者是從各憲兵隊帶上手铐腳鐐送到七三一部隊的,并以‘關丸太多少’進行聯絡。

    其中有男人、也有女人,有孕婦。

    也有抱孩子的婦女。

     “囚犯是用于病源菌移入的實驗。

    實驗是将人縛在木樁上,從飛機上投下裝有被鼠疫菌污染了的跳蚤陶器炸彈,看跳蚤能以多大的準确率爬滿人體。

     “囚犯相繼死去。

     “也進行凍傷實驗。

    在嚴寒的戶外,将人體各部露在外面,或剝出下半身,使其凍到能用棒敲得發出冰那樣的咚、咚作響聲,以研究如何預防、治療凍傷。

    凍傷囚犯待實驗完畢後就放在那兒,手腳腐爛脫落,直至死亡。

     “在凍傷治療中,發現有一種用攝氏三十七度的溫水簡易治療法,并在北滿部隊中使用——讓全隊人員排洩尿,把受凍傷的隊員浸在溫尿中治療。

    因為戰場上常常不能使用火。

     “七三一部隊在平房的五年期間,約殺了三千個丸太。

     “七三一部從的細菌生産能力。

    是一個月約制造三百公斤鼠疫菌。

    在寒天裡肉汁和繁殖菌,并在其表面撈取增殖的菌。

    據說那種培養器有四千五百個。

     鼠疫菌倘若就這樣從空中撒下去是會死的。

    因而,需要媒介物,例如鼠蚤,克布斯鼠蚤等進行感染。

    要飼養蚤就需要老鼠。

    七三一部隊組成特别捕鼠班,以百萬隻為目标,在滿人街捕尋。

     “昭和二十年八月八日。

     “蘇聯單方面撕毀互不侵犯條約,宣布對日作戰。

     “關東軍七三一部隊是有番号的,細菌也是為打擊蘇聯參戰部隊而研究的,所以準備了大量的各種細菌。

    倘若使用,病源菌就會使蘇聯軍隊處于進退維谷的境地。

     “然而,遺憾的是關東軍已喪失了戰鬥力。

    精銳師團被南方軍帶走,餘下的部隊近于徒手——不,近于難民營的戰鬥力。

    開始對蘇作戰了。

    關東軍能出動的飛機僅八十八架。

    雖然備有以三千人的死亡為代價才研制成功的、裝有細菌的陶制炸彈,但可以運送炸彈的飛機卻一架沒有。

     “關東軍總司令部決定撤走七三一部隊,徹底破壞研究所。

    細菌武器、毒瓦斯等,都是違反國際公約的,蘇聯間諜人員已注意到研究所,隻有徹底破壞。

     “監獄裡還有幾百丸太,給他們的食物中摻入了氰酸鉀。

    知道這個而絕食的丸太被槍殺了。

    所有的屍體被扔進坑裡上,澆上汽油燒毀,把燒後的人體取出,敲碎骨頭,嚴令不準剩下一片骨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