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七言律詩
冶城懷古
冶城日落亂啼鴉,城上烏烏起暮笳。
四野桑麻八閩郡,千村煙火萬人家。
無諸古殿傷青草,南宋行都想翠華。
人事已非湖水在,年年風雨長蒹葭。
垂虹橋別顧學憲先生 垂虹橋畔水悠悠,無數青山起暮愁。
桐葉戰風驚逺夢,蘆花含月隠孤舟。
吳江露下丹楓冷,震澤雲寒白雁秋。
此去風帆何處泊,相思明日隔滄洲。
夜聞吳女誦經 佳人何意悟禪那,夜誦金經數百過。
窈窕相中疑大士,妖浮聲裏半彌陀。
還於女伴歌吟懶,自與尼師結拜多。
謾道西隣歸彼岸,此生無計渡恒河。
擬鹹陽懷古 鹹陽禾黍正離離,人代興亡豈有期。
廢殿秋風秦劍?,荒山夜雨漢旌旗。
茂陵空灑千行淚,渭水長流萬古悲。
何處登臨最惆悵,樂遊原上日斜時。
愛妾換馬 雙眉顰蹙四蹄飜,皂櫪無聲被不溫。
憔悴難忘當日寵,悲鳴猶戀主人恩。
強隨夜月登妝閣,愁逐秋風出塞垣。
金埒玉樓遙騁望,幾多汗血幾啼痕。
夏日靈山堂避暑 灌木隂中共倚欄,飛來蒼翠落簷端。
滿林花雨諸天近,六月松風一座寒。
鳥入亂雲飜影滅,蟬當斜日送聲殘。
相逢正有淹留興,其奈踈鐘報夜闌。
越王臺懷古 山河如故霸圖休,臺下空江水自流。
嵗久莓苔生廟壁,日斜葭菼滿汀洲。
旌旗影滅秋風冷,劍?聲沉暮雨愁。
莫道釣龍人已逺,精靈還向夜深遊。
寄長溪史使君徳明 少年作郡到長溪,五馬時從桞外嘶。
官舍鳥啼春寂寂,公庭吏散草萋萋。
山城夜月聞弦誦,瘴海秋風絶鼓鼙。
日向習家池上醉,兒童爭唱白銅鞮。
送林熙工陳汝翔陳伯孺潮上人遊武夷 津亭落木已紛紛,無那離情對夕曛。
極浦風煙隨鳥盡,寒潭秋色與僧分。
蘭舟獨載千峰月,竹杖同扶九曲雲。
此日江蘺正堪采,為餘遙薦武夷君。
秋日陳汝大載酒林氏水亭 滿天秋色雁邊遙,載酒芳園暑氣消。
桞外鳴蟬寒度雨,竹間小浦暗通潮。
半林緑樹迷危堞,一帶蒼山隔斷橋。
此地相逢不沉醉,更於何處避塵囂。
送老卒還鄉 少小從軍出玉門,蕭蕭白髮返丘園。
塞垣此別休回首,舊路重經更斷魂。
殘槖隻餘孤劍在,故鄉知有幾家存。
古來征戍生還少,何必封侯是主恩。
經古戰塲 蕭條殘壘不勝悲,此地曾經幾亂離。
恨血尚餘春草裏,遊魂多出夕陽時。
瀟瀟寒雨聞刁鬥,漠漠隂雲見羽旗。
滿路幹戈愁轉戰,胡笳休向馬頭吹。
贈顔廷愉將軍 詩名久已動長安,此日仍登上將壇。
投筆恥為秦博士,橫戈今作漢材官。
常??一命酬知己,不愛千金贈所驩。
莫道書生無逺畧,東封函谷有泥丸。
秋日居法雲寺喜瀚上人見訪 門掩蒼苔一徑幽,白雲應為逺公留。
踈鐘隠隠諸天暮,殘葉蕭蕭滿地秋。
竹院又逢今日話,芝山猶憶舊時遊。
此中傳偈多禪侶,何必浮杯到沃州。
秋夜同顔廷愉黎廷彬二將軍王元直秀才觀微上人興公舍弟集鄧道鳴閫帥行署賦得紫薇夜漏同用花字 虛堂良?寂無譁,忽聴譙樓鼓亂撾。
響入招提隨斷磬,聲傳睥睨雜悲笳。
共占此地星文聚,莫問中宵鬥柄斜。
滴盡銅壺天似水,月光初轉紫薇花。
顔廷愉旅館夜集聞歌 越王城裏起西風,旅館相看興不窮。
詞客交情聯縞帶,美人幽恨寄絲桐。
當筵夜靜燈花緑,隔寺秋深落葉紅。
此去豈愁逢醉尉,踏歌齊向月明中。
陳亷訪先生七十初度 投簮久矣老滄洲,共説神仙是隠侯。
衣剪煙霞輕豸繡,家營雲水比莵裘。
數莖瑤草千年緑,九月黃花一徑秋。
不用尋仙訪真訣,姓名元已注丹丘。
送陳道育遊吳 西風蕭瑟不勝愁,無奈同心賦逺遊。
一帶青山吳苑暮,滿林黃葉太湖秋。
離魂????隨鴻斷,鄉淚潺潺逐水流。
況是天涯搖落後,豈堪為客獨登樓。
得李伯實太學書知其移家金陵卻寄 天涯久別正銷魂,忽爾開緘見涙痕。
東粵梅花留去客,南朝芳草待王孫。
春風八口依京國,夜月千山夢故園。
徃事傷心君莫問,臺城煙桞易黃昏。
同王元直讀書法雲寺賦贈 精廬髙傍玉蟬峰,采葛歌成意更濃。
把臂共揮花下麈,連牀同聴佛前鐘。
覆棋憐爾如王粲,倒屣何人是蔡邕。
白首交期誰得似,寺門遙指嵗寒松。
送林叔度遊支提寺 何時蹤跡別壺公,嵗晩看山過霍童。
客路杖藜殘雪裏,人家雞犬亂雲中。
鐘聞下界諸天近,寺隠深林一徑通。
遙想空門多勝事,半龕明月幾僧同。
贈別康孟擔 一丘栖隠近何僊,不異龎公在漢年。
名混布衣堪傲世,齋供繡佛可逃禪。
尊前有客同浮白,身後誰人識太??。
此別相思勞夢寐,壺山雲樹鯉湖煙。
送陳元凱明經北上兼覲省 江幹分手動悲歌,迢逓關山嵗杪過。
獨夜懷人魂夢逺,中年知己別離多。
車驅微月寒登隴,馬踏殘氷曉渡河。
若遇長安舊相識,為言生計久蹉跎。
送葉進卿太史還朝 星軺萬裡上長安,嵗晩關河雪欲殘。
劍珮晨趨金闕霽,絲綸夜草玉堂寒。
千條禦桞鳴鞭過,五色宮雲拄笏看。
幸有同心在霄漢,清時無用賦猗蘭。
陳汝大六十初度 年少曾窺寳笈文,老來髙臥謝塵氛。
吟邊野興隨青草,世外餘生付白雲。
大藥已傳龍虎秘,閒身應混鹿麋羣。
桑弧正及黃花節,一度花開一壽君。
送人之邊 漠漠黃塵匹馬孤,馬頭今去向飛狐。
望鄉臺畔無青草,敇勒城頭有白烏。
滿路寒霜朝倚劍,一天明月夜吹蘆。
單于莫近隂山獵,南國書生正棄繻。
無題和李義山 為雨為雲無定蹤,半衾幽
四野桑麻八閩郡,千村煙火萬人家。
無諸古殿傷青草,南宋行都想翠華。
人事已非湖水在,年年風雨長蒹葭。
垂虹橋別顧學憲先生 垂虹橋畔水悠悠,無數青山起暮愁。
桐葉戰風驚逺夢,蘆花含月隠孤舟。
吳江露下丹楓冷,震澤雲寒白雁秋。
此去風帆何處泊,相思明日隔滄洲。
夜聞吳女誦經 佳人何意悟禪那,夜誦金經數百過。
窈窕相中疑大士,妖浮聲裏半彌陀。
還於女伴歌吟懶,自與尼師結拜多。
謾道西隣歸彼岸,此生無計渡恒河。
擬鹹陽懷古 鹹陽禾黍正離離,人代興亡豈有期。
廢殿秋風秦劍?,荒山夜雨漢旌旗。
茂陵空灑千行淚,渭水長流萬古悲。
何處登臨最惆悵,樂遊原上日斜時。
愛妾換馬 雙眉顰蹙四蹄飜,皂櫪無聲被不溫。
憔悴難忘當日寵,悲鳴猶戀主人恩。
強隨夜月登妝閣,愁逐秋風出塞垣。
金埒玉樓遙騁望,幾多汗血幾啼痕。
夏日靈山堂避暑 灌木隂中共倚欄,飛來蒼翠落簷端。
滿林花雨諸天近,六月松風一座寒。
鳥入亂雲飜影滅,蟬當斜日送聲殘。
相逢正有淹留興,其奈踈鐘報夜闌。
越王臺懷古 山河如故霸圖休,臺下空江水自流。
嵗久莓苔生廟壁,日斜葭菼滿汀洲。
旌旗影滅秋風冷,劍?聲沉暮雨愁。
莫道釣龍人已逺,精靈還向夜深遊。
寄長溪史使君徳明 少年作郡到長溪,五馬時從桞外嘶。
官舍鳥啼春寂寂,公庭吏散草萋萋。
山城夜月聞弦誦,瘴海秋風絶鼓鼙。
日向習家池上醉,兒童爭唱白銅鞮。
送林熙工陳汝翔陳伯孺潮上人遊武夷 津亭落木已紛紛,無那離情對夕曛。
極浦風煙隨鳥盡,寒潭秋色與僧分。
蘭舟獨載千峰月,竹杖同扶九曲雲。
此日江蘺正堪采,為餘遙薦武夷君。
秋日陳汝大載酒林氏水亭 滿天秋色雁邊遙,載酒芳園暑氣消。
桞外鳴蟬寒度雨,竹間小浦暗通潮。
半林緑樹迷危堞,一帶蒼山隔斷橋。
此地相逢不沉醉,更於何處避塵囂。
送老卒還鄉 少小從軍出玉門,蕭蕭白髮返丘園。
塞垣此別休回首,舊路重經更斷魂。
殘槖隻餘孤劍在,故鄉知有幾家存。
古來征戍生還少,何必封侯是主恩。
經古戰塲 蕭條殘壘不勝悲,此地曾經幾亂離。
恨血尚餘春草裏,遊魂多出夕陽時。
瀟瀟寒雨聞刁鬥,漠漠隂雲見羽旗。
滿路幹戈愁轉戰,胡笳休向馬頭吹。
贈顔廷愉將軍 詩名久已動長安,此日仍登上將壇。
投筆恥為秦博士,橫戈今作漢材官。
常??一命酬知己,不愛千金贈所驩。
莫道書生無逺畧,東封函谷有泥丸。
秋日居法雲寺喜瀚上人見訪 門掩蒼苔一徑幽,白雲應為逺公留。
踈鐘隠隠諸天暮,殘葉蕭蕭滿地秋。
竹院又逢今日話,芝山猶憶舊時遊。
此中傳偈多禪侶,何必浮杯到沃州。
秋夜同顔廷愉黎廷彬二將軍王元直秀才觀微上人興公舍弟集鄧道鳴閫帥行署賦得紫薇夜漏同用花字 虛堂良?寂無譁,忽聴譙樓鼓亂撾。
響入招提隨斷磬,聲傳睥睨雜悲笳。
共占此地星文聚,莫問中宵鬥柄斜。
滴盡銅壺天似水,月光初轉紫薇花。
顔廷愉旅館夜集聞歌 越王城裏起西風,旅館相看興不窮。
詞客交情聯縞帶,美人幽恨寄絲桐。
當筵夜靜燈花緑,隔寺秋深落葉紅。
此去豈愁逢醉尉,踏歌齊向月明中。
陳亷訪先生七十初度 投簮久矣老滄洲,共説神仙是隠侯。
衣剪煙霞輕豸繡,家營雲水比莵裘。
數莖瑤草千年緑,九月黃花一徑秋。
不用尋仙訪真訣,姓名元已注丹丘。
送陳道育遊吳 西風蕭瑟不勝愁,無奈同心賦逺遊。
一帶青山吳苑暮,滿林黃葉太湖秋。
離魂????隨鴻斷,鄉淚潺潺逐水流。
況是天涯搖落後,豈堪為客獨登樓。
得李伯實太學書知其移家金陵卻寄 天涯久別正銷魂,忽爾開緘見涙痕。
東粵梅花留去客,南朝芳草待王孫。
春風八口依京國,夜月千山夢故園。
徃事傷心君莫問,臺城煙桞易黃昏。
同王元直讀書法雲寺賦贈 精廬髙傍玉蟬峰,采葛歌成意更濃。
把臂共揮花下麈,連牀同聴佛前鐘。
覆棋憐爾如王粲,倒屣何人是蔡邕。
白首交期誰得似,寺門遙指嵗寒松。
送林叔度遊支提寺 何時蹤跡別壺公,嵗晩看山過霍童。
客路杖藜殘雪裏,人家雞犬亂雲中。
鐘聞下界諸天近,寺隠深林一徑通。
遙想空門多勝事,半龕明月幾僧同。
贈別康孟擔 一丘栖隠近何僊,不異龎公在漢年。
名混布衣堪傲世,齋供繡佛可逃禪。
尊前有客同浮白,身後誰人識太??。
此別相思勞夢寐,壺山雲樹鯉湖煙。
送陳元凱明經北上兼覲省 江幹分手動悲歌,迢逓關山嵗杪過。
獨夜懷人魂夢逺,中年知己別離多。
車驅微月寒登隴,馬踏殘氷曉渡河。
若遇長安舊相識,為言生計久蹉跎。
送葉進卿太史還朝 星軺萬裡上長安,嵗晩關河雪欲殘。
劍珮晨趨金闕霽,絲綸夜草玉堂寒。
千條禦桞鳴鞭過,五色宮雲拄笏看。
幸有同心在霄漢,清時無用賦猗蘭。
陳汝大六十初度 年少曾窺寳笈文,老來髙臥謝塵氛。
吟邊野興隨青草,世外餘生付白雲。
大藥已傳龍虎秘,閒身應混鹿麋羣。
桑弧正及黃花節,一度花開一壽君。
送人之邊 漠漠黃塵匹馬孤,馬頭今去向飛狐。
望鄉臺畔無青草,敇勒城頭有白烏。
滿路寒霜朝倚劍,一天明月夜吹蘆。
單于莫近隂山獵,南國書生正棄繻。
無題和李義山 為雨為雲無定蹤,半衾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