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是窮交者。
暮角淒涼起驛樓,春雲慘淡生原野。
酒闌歌罷馬頻嘶,千裡征途望霅溪。
獨有王孫歸未得,天涯空歎草萋萋。
出都門答别鄧汝髙貟外 十年三上長安道,闕下獻書俱不報。
拂袖還山别故人,風塵滿目傷懷抱。
長安裘馬多輕肥,先達何人憐布衣。
惟君慷慨念貧賤,交情如此今人稀。
淒涼舊事那堪數,半榻孤燈寒夜雨。
載酒曽同醉錦溪,看山猶記眠芳墅。
轉盼光隂十載餘,憐餘蹤跡仍樵漁。
空文何以幹明主,儒術由來生計疎。
餘也今年三十幾,依然落魄歸田裡。
白首何妨老故園,紅塵從此辭燕市。
拔劍哀歌日易昏,垂楊未折已銷魂。
人生離别足感歎,窮達悠悠何必論。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 一歌 吾生本是疎狂客,幾?落魄長安陌。
棄置應慙骨相屯,壯年自失幹時策。
日驅羸馬口?吟,仰天大笑乾坤窄。
嗚呼一歌兮歌慨慷,燕山六月飛嚴霜。
二歌 歸舟歸舟黃河曲,揮汗如漿苦炎燠。
水淺舟膠不得行,逢人恥作窮途哭。
髙堂慈母念子深,倚閭此際枯愁目。
嗚呼二歌兮歌慘切,仗劍指天天為裂。
三歌 有弟有弟俱牛衣,家徒四壁常苦饑。
燕閩相去道路逺,别來一載音書稀。
知汝日夜望我歸,夢魂常遶天涯飛。
嗚呼三歌兮歌已短,一領征衣淚痕滿。
四歌 有姊已老有妹貧,平生惟此骨肉親。
知餘流落兼苦辛,家庭悵望應傷神。
廿年蹤跡半道路,平生壯志成灰塵。
嗚呼四歌兮歌轉澁,猿狖聲哀山鬼泣。
五歌 老妻半世空糟糠,少婦席未煖君牀。
男年十五女七歳,去年别我俱恓惶。
丈夫成名既不早,胡然久居天一方。
嗚呼五歌兮歌愈急,朱顔燈下流黃濕。
六歌 有朋有朋多窮交,平生風誼如同胞。
揚雲拓落衆所棄,數子不敢輕相嘲。
此日飄零勿復道,與君矢志甘衡茅。
嗚呼六歌兮歌且緩,伐木聲殘腸欲斷。
七歌 擾攘烽煙何太急,四海紛紛飛羽檄。
但見縱橫戎馬多,何處哀鳴鴻雁集。
書生徒抱杞人憂,中宵起舞空悲泣。
嗚呼七歌兮歌已終,黃昏曠野凄寒風。
彭城行 彭城半遶黃河水,楚宮歳久生荊杞。
殺氣清秋暗戰塲,愁雲白日低殘壘。
楚漢當年幾戰争,喑啞叱咤悲風生。
楚兵一夕盡歸漢,帳前健兒皆楚聲。
烏騅不逝虞姬死,垓下歌聲成變徴。
百二關河屬漢家,八千子弟徒為爾。
覇圗百戰總成灰,弔古還勞過客哀。
千載沐猴成一笑,年深戲馬留空臺。
黃河日夜東流去,荒城寥落悲狐兎。
世事興亡一瞬間,英雄枯骨餘丘墓。
休將楚漢論雌雄,此地曽聞唱大風。
試向鹹陽城上望,離離衰草滿新豐。
黃節婦復明歌 黃氏母,夫亡守志多辛楚。
血淚灑黃泉,淚枯雙目瞽。
母目瞽,兒心苦,朝夕吮眸眸未愈。
母子精誠良可哀,一朝忽爾雙眸開。
母目開,父目瞑,老淚依然滴孤枕。
分得九疑山送屠田叔守辰州 楚都山水稱竒險,突出髙峰青九?。
天外巫黔路??漫,峰隂谿澗流深淺。
峰峰相間色參差,無數青螺鏡裏窺。
變幻煙霞看莫辨,滿天雲雨望堪疑。
重華當日巡南服,駐蹕蒼梧窮地軸。
一夕龍髯上鼎湖,數聲鸞吹傳空谷。
鸞吹龍髯去不還,湘江帝子慘朱顔。
愁眉久鎖鋒前黛,血淚長留竹上斑。
山色含顰望巡狩,時時似聽簫韶奏。
飛瀑寒流到處竒,丹崖朱洞天然秀。
瀟湘煙月洞庭雲,逺岫聨綿一帶分。
鷓鴣夜呌黃陵廟,狐兎秋悲虞帝墳。
古蹟荒涼不堪語,果有啼煙兼嘯雨。
使君剖竹向荊門,正近瀟湘洞庭浦。
有時行部擁雙旌,定弔娥皇與女英。
風前好薦瓊芳把,月下如聞環珮聲。
九疑峰影何重疊,峰下褰帷勞應接。
懷古寜辭駐一麾,搜竒不惜停雙屐。
揺揺桂櫂楚江濆,嫋嫋秋風木葉聞。
遺我不須搴杜若,騷成隻待寄湘君。
題盛行之畫梅巻 盛君畫梅太竒絶,老榦如龍更如鐵。
筆底幽魂冷不徹,滿紙枯株三丈雪。
六月披圖身欲僵,一堂坐客皆聞香。
就中先輩多評章,佳者長沙之李〈東陽〉華亭張〈駿〉。
當時此物果誰有,楊公成玉揚州守。
公也珍之若瓊玖,自謂此圖傳不朽。
子孫棄之同敝帚,百年竟落他人手。
峽水林君偶得之,不惟愛梅兼愛詩。
猶記當初兵火時,居民鼠竄家流離。
書籍圖畫焚無遺,此圖藏之髙樹枝。
倭奴雖黠那能知,淫雨沾濕寒風吹。
鬼神呵?無損虧,籲嗟此圖亦已竒。
付與妙手重裝池,千秋萬歳無離披,千秋萬歳無離披。
題薛晦叔小像 誰將縑素開生面,神骨如氷目如電。
童烏文藻自堪誇,洗馬風流今再見。
畫史揮毫未入神,十分纔得?分真。
有時鶴氅行?雪,人比丹青更出塵。
題陳仕卿蕉雨亭 虛亭四面芭蕉緑,疎雨瀟瀟聽斷續。
幾?啼殘屋上鳩,數聲滴破隍中鹿。
洗盡紅塵翠色寒,美人含淚倚朱闌。
題詩好趂初晴後,醉墨淋漓濕未乾。
題朱竹 根如赭虬髯,葉如丹鳳尾。
有時截作釣鰲竿,珊瑚亂拂桃花水。
有時擲杖化為龍,白日青天赤鱗起。
能將紅霧變蒼煙,産在朱明幾洞天。
須臾絳節生彤管,隻向松間滴露研。
陳伯孺兄弟水明樓春宵聽雨歌 我家有齋名緑玉,齋前種得千竿竹。
君家亦有水明樓,半畝方塘山影流。
君頻訪我鰲山麓,我每尋君溪水曲。
與君來往十年餘,到此樓中幾廻宿。
今春買棹來相尋,峽江風起波濤深。
樓中賓主黯相對,四山隂翳生淫霖。
簷前坐聽聲聲雨,聊把琴書供笑語。
燭盡猶然興未闌,詩成自覺心相許。
瀟瀟風雨莫深愁,百尺樓中且蹔留。
憑君貌出巴山夜,一幅丹青當卧逰。
霞林樵隱為梁逸人賦 山中一道明霞起,照得林巒色俱紫。
初疑晴彩結為帷,還訝餘光散成綺。
林間彷彿見髙標,白日青天掛絳綃。
梁君霞外神仙客,時向山中稱隱樵。
斧柯來往壺公谷,伐得晴霞成幾束。
曉起常依洞裏行,夜深祇傍岩邊宿。
擔頭挑得赤城歸,卻似桃花片片飛。
斫來自足山家業,服處眞成隱者衣。
殷紅滿目看如絢,朝暮隂晴千萬變。
此物由來髙可飡,願向深林求一片。
美人買鐵馬歌和幼孺 瑤宮僊子遺環珮,百結流蘇向空墜。
半天亂逐片雲飛,無數琅玕一時碎。
趙璧隋珠半已殘,重將彩線串團圞。
良工持向街頭賣,臨風忽聽聲珊珊。
珊珊送入妖嬌耳,玉筍提攜心暗喜。
探得青蚨出錦囊,買來挂在雕簷底。
一陣?風一陣聲,美人含笑聞琮琤。
飄揚祇益春心動,淒切翻令午夢驚。
銅壺夜靜催銀箭,留得檀郎宿深院。
卻愛隣姬睡乍酣,玎璫莫向空中戰。
題陳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龍門待詔髙廷禮,興到揮毫寫山水。
黯淡峰巒朦??雲,一生學得南宮體。
三絶聲名重昔時,畫成題詠墨淋漓。
總縁人品壓流輩,以茲并重無聲詩。
流傳歳久蟲魚蝕,半尺氷綃難論值。
龍門去後墨池乾,畫史誰能繼其跡。
陳子灣溪我輩人,應疑待詔是前身。
一時詞翰推雙美,?染雲山更有神。
滿目煙霞濃復淡,複嶺重岡連斷岸。
偏于米老得風神,難與龍門辨眞贗。
歳月驚看忽十年,燈前隱隱生雲煙。
詩成戲筆題其上,留作人間寳墨傳。
題馬逺山水 幽人野性耽空谷,一簇葵花數竿竹。
磐石??﨑出澗阿,流泉湍激交林麓。
清宵露坐月光遲,稚子支笻背後隨。
林下水邊無俗物,既堪圖畫又堪詩。
暮角淒涼起驛樓,春雲慘淡生原野。
酒闌歌罷馬頻嘶,千裡征途望霅溪。
獨有王孫歸未得,天涯空歎草萋萋。
出都門答别鄧汝髙貟外 十年三上長安道,闕下獻書俱不報。
拂袖還山别故人,風塵滿目傷懷抱。
長安裘馬多輕肥,先達何人憐布衣。
惟君慷慨念貧賤,交情如此今人稀。
淒涼舊事那堪數,半榻孤燈寒夜雨。
載酒曽同醉錦溪,看山猶記眠芳墅。
轉盼光隂十載餘,憐餘蹤跡仍樵漁。
空文何以幹明主,儒術由來生計疎。
餘也今年三十幾,依然落魄歸田裡。
白首何妨老故園,紅塵從此辭燕市。
拔劍哀歌日易昏,垂楊未折已銷魂。
人生離别足感歎,窮達悠悠何必論。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 一歌 吾生本是疎狂客,幾?落魄長安陌。
棄置應慙骨相屯,壯年自失幹時策。
日驅羸馬口?吟,仰天大笑乾坤窄。
嗚呼一歌兮歌慨慷,燕山六月飛嚴霜。
二歌 歸舟歸舟黃河曲,揮汗如漿苦炎燠。
水淺舟膠不得行,逢人恥作窮途哭。
髙堂慈母念子深,倚閭此際枯愁目。
嗚呼二歌兮歌慘切,仗劍指天天為裂。
三歌 有弟有弟俱牛衣,家徒四壁常苦饑。
燕閩相去道路逺,别來一載音書稀。
知汝日夜望我歸,夢魂常遶天涯飛。
嗚呼三歌兮歌已短,一領征衣淚痕滿。
四歌 有姊已老有妹貧,平生惟此骨肉親。
知餘流落兼苦辛,家庭悵望應傷神。
廿年蹤跡半道路,平生壯志成灰塵。
嗚呼四歌兮歌轉澁,猿狖聲哀山鬼泣。
五歌 老妻半世空糟糠,少婦席未煖君牀。
男年十五女七歳,去年别我俱恓惶。
丈夫成名既不早,胡然久居天一方。
嗚呼五歌兮歌愈急,朱顔燈下流黃濕。
六歌 有朋有朋多窮交,平生風誼如同胞。
揚雲拓落衆所棄,數子不敢輕相嘲。
此日飄零勿復道,與君矢志甘衡茅。
嗚呼六歌兮歌且緩,伐木聲殘腸欲斷。
七歌 擾攘烽煙何太急,四海紛紛飛羽檄。
但見縱橫戎馬多,何處哀鳴鴻雁集。
書生徒抱杞人憂,中宵起舞空悲泣。
嗚呼七歌兮歌已終,黃昏曠野凄寒風。
彭城行 彭城半遶黃河水,楚宮歳久生荊杞。
殺氣清秋暗戰塲,愁雲白日低殘壘。
楚漢當年幾戰争,喑啞叱咤悲風生。
楚兵一夕盡歸漢,帳前健兒皆楚聲。
烏騅不逝虞姬死,垓下歌聲成變徴。
百二關河屬漢家,八千子弟徒為爾。
覇圗百戰總成灰,弔古還勞過客哀。
千載沐猴成一笑,年深戲馬留空臺。
黃河日夜東流去,荒城寥落悲狐兎。
世事興亡一瞬間,英雄枯骨餘丘墓。
休將楚漢論雌雄,此地曽聞唱大風。
試向鹹陽城上望,離離衰草滿新豐。
黃節婦復明歌 黃氏母,夫亡守志多辛楚。
血淚灑黃泉,淚枯雙目瞽。
母目瞽,兒心苦,朝夕吮眸眸未愈。
母子精誠良可哀,一朝忽爾雙眸開。
母目開,父目瞑,老淚依然滴孤枕。
分得九疑山送屠田叔守辰州 楚都山水稱竒險,突出髙峰青九?。
天外巫黔路??漫,峰隂谿澗流深淺。
峰峰相間色參差,無數青螺鏡裏窺。
變幻煙霞看莫辨,滿天雲雨望堪疑。
重華當日巡南服,駐蹕蒼梧窮地軸。
一夕龍髯上鼎湖,數聲鸞吹傳空谷。
鸞吹龍髯去不還,湘江帝子慘朱顔。
愁眉久鎖鋒前黛,血淚長留竹上斑。
山色含顰望巡狩,時時似聽簫韶奏。
飛瀑寒流到處竒,丹崖朱洞天然秀。
瀟湘煙月洞庭雲,逺岫聨綿一帶分。
鷓鴣夜呌黃陵廟,狐兎秋悲虞帝墳。
古蹟荒涼不堪語,果有啼煙兼嘯雨。
使君剖竹向荊門,正近瀟湘洞庭浦。
有時行部擁雙旌,定弔娥皇與女英。
風前好薦瓊芳把,月下如聞環珮聲。
九疑峰影何重疊,峰下褰帷勞應接。
懷古寜辭駐一麾,搜竒不惜停雙屐。
揺揺桂櫂楚江濆,嫋嫋秋風木葉聞。
遺我不須搴杜若,騷成隻待寄湘君。
題盛行之畫梅巻 盛君畫梅太竒絶,老榦如龍更如鐵。
筆底幽魂冷不徹,滿紙枯株三丈雪。
六月披圖身欲僵,一堂坐客皆聞香。
就中先輩多評章,佳者長沙之李〈東陽〉華亭張〈駿〉。
當時此物果誰有,楊公成玉揚州守。
公也珍之若瓊玖,自謂此圖傳不朽。
子孫棄之同敝帚,百年竟落他人手。
峽水林君偶得之,不惟愛梅兼愛詩。
猶記當初兵火時,居民鼠竄家流離。
書籍圖畫焚無遺,此圖藏之髙樹枝。
倭奴雖黠那能知,淫雨沾濕寒風吹。
鬼神呵?無損虧,籲嗟此圖亦已竒。
付與妙手重裝池,千秋萬歳無離披,千秋萬歳無離披。
題薛晦叔小像 誰將縑素開生面,神骨如氷目如電。
童烏文藻自堪誇,洗馬風流今再見。
畫史揮毫未入神,十分纔得?分真。
有時鶴氅行?雪,人比丹青更出塵。
題陳仕卿蕉雨亭 虛亭四面芭蕉緑,疎雨瀟瀟聽斷續。
幾?啼殘屋上鳩,數聲滴破隍中鹿。
洗盡紅塵翠色寒,美人含淚倚朱闌。
題詩好趂初晴後,醉墨淋漓濕未乾。
題朱竹 根如赭虬髯,葉如丹鳳尾。
有時截作釣鰲竿,珊瑚亂拂桃花水。
有時擲杖化為龍,白日青天赤鱗起。
能將紅霧變蒼煙,産在朱明幾洞天。
須臾絳節生彤管,隻向松間滴露研。
陳伯孺兄弟水明樓春宵聽雨歌 我家有齋名緑玉,齋前種得千竿竹。
君家亦有水明樓,半畝方塘山影流。
君頻訪我鰲山麓,我每尋君溪水曲。
與君來往十年餘,到此樓中幾廻宿。
今春買棹來相尋,峽江風起波濤深。
樓中賓主黯相對,四山隂翳生淫霖。
簷前坐聽聲聲雨,聊把琴書供笑語。
燭盡猶然興未闌,詩成自覺心相許。
瀟瀟風雨莫深愁,百尺樓中且蹔留。
憑君貌出巴山夜,一幅丹青當卧逰。
霞林樵隱為梁逸人賦 山中一道明霞起,照得林巒色俱紫。
初疑晴彩結為帷,還訝餘光散成綺。
林間彷彿見髙標,白日青天掛絳綃。
梁君霞外神仙客,時向山中稱隱樵。
斧柯來往壺公谷,伐得晴霞成幾束。
曉起常依洞裏行,夜深祇傍岩邊宿。
擔頭挑得赤城歸,卻似桃花片片飛。
斫來自足山家業,服處眞成隱者衣。
殷紅滿目看如絢,朝暮隂晴千萬變。
此物由來髙可飡,願向深林求一片。
美人買鐵馬歌和幼孺 瑤宮僊子遺環珮,百結流蘇向空墜。
半天亂逐片雲飛,無數琅玕一時碎。
趙璧隋珠半已殘,重將彩線串團圞。
良工持向街頭賣,臨風忽聽聲珊珊。
珊珊送入妖嬌耳,玉筍提攜心暗喜。
探得青蚨出錦囊,買來挂在雕簷底。
一陣?風一陣聲,美人含笑聞琮琤。
飄揚祇益春心動,淒切翻令午夢驚。
銅壺夜靜催銀箭,留得檀郎宿深院。
卻愛隣姬睡乍酣,玎璫莫向空中戰。
題陳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龍門待詔髙廷禮,興到揮毫寫山水。
黯淡峰巒朦??雲,一生學得南宮體。
三絶聲名重昔時,畫成題詠墨淋漓。
總縁人品壓流輩,以茲并重無聲詩。
流傳歳久蟲魚蝕,半尺氷綃難論值。
龍門去後墨池乾,畫史誰能繼其跡。
陳子灣溪我輩人,應疑待詔是前身。
一時詞翰推雙美,?染雲山更有神。
滿目煙霞濃復淡,複嶺重岡連斷岸。
偏于米老得風神,難與龍門辨眞贗。
歳月驚看忽十年,燈前隱隱生雲煙。
詩成戲筆題其上,留作人間寳墨傳。
題馬逺山水 幽人野性耽空谷,一簇葵花數竿竹。
磐石??﨑出澗阿,流泉湍激交林麓。
清宵露坐月光遲,稚子支笻背後隨。
林下水邊無俗物,既堪圖畫又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