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抓到男人的手臂,可對方卻無情躲開,留下一道殘佞的冷笑後,轉身離開。

     臨走前,蕭雪梅隻聽見自遠處傳來軒轅璋臻故意說給她聽的旨意—— “榮桂,回宮給朕拟旨,皇後毒殺倉瀾九皇子東方晉,犯下辱國重罪,為振國威,還倉瀾公道,朕痛下決心,賜皇後一死!” 眼前一黑,蕭雪梅再也控制不住的昏死過去。

     往日調皮活潑的身影如今變成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自從柳惜惜在玉華宮為免兩國百姓不受戰争所苦而自盡,已經過去三天。

     由于這個悄然殡落的生命,整個皇宮陷入一陣愁雲慘霧之中。

    除了禦膳房那些看着柳惜惜長大的人,真正感到悲痛欲絕外,大多數的人都過得膽戰心驚,因為以前總是面帶微笑的皇帝,現在一反常态,變得冰冷無情又異常可怕。

     尤其是曾經在朝堂上極力主張對柳惜惜嚴刑逼供的衆臣子。

     回想起柳惜惜當衆自盡的那一幕,所有人都不禁汗顔。

     他們這些所謂的朝中重臣,在面對兩國僵局時,居然不問是非、不分黑白,毅然決然想要逼死一個無辜的少女。

     在那個少女為了大彥國的百姓,真的犧牲自己的生命後,才知兇手竟是皇後! 為此他們深感罪惡,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柳惜惜的屍體,置放在金德殿,那是專門為皇族子弟舉辦喪禮的地方。

     華美的紫檀棺木内,柳惜惜表情很安詳,唇邊仿佛還蕩着愉悅的笑容,隻不過眼睫輕掩永遠的遮住她那雙晶瑩閃亮的大眼。

     從今以後,再也聽不到她嬌脆動人的嗓音,再也抱不到她溫軟的嬌軀了嗎? 手指輕輕觸摸着棺内已經完全失去血色的冰涼面孔。

     大彥國高高在上的天子,終于流下再也無法控制的淚水。

     “惜惜,朕很後悔,如果那時朕沒有去金骥樓,從來都沒有遇到過你,現在的你想必還好好活着,在禦膳房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吧。

    ” 始終守在金德殿内,一直沒有吭聲的軒轅璋澤,看着皇兄露出哀恸的表情,也情不自禁的淌下眼淚。

     如果沒有惜惜,就沒有今天的澤親王。

     可為什麼這個善良、不貪戀權勢,隻要吃飽穿暖就會認為是蒙老天垂愛的姑娘,竟要遭遇這樣的不幸? 大殿裡一片冷清,正堂高高挂着一個奠字,明明香火斷,可四周都透着陣陣寒意。

     “皇兄,人死不能複活,惜惜雖然去得突然,可她畢竟是為我大彥才犧牲寶貴的生命。

    而且吉時已近,您……就讓她安心上路吧。

    ” 吉時一到,就要蓋棺下葬。

     直到現在,軒轅璋臻依舊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外面傳來鑼鼓聲,那是大彥國安魂送葬的儀式,鑼響的瞬間,也擊碎這個年輕帝王的一顆心。

     兩旁有太監前來蓋棺,他揮手阻止,帶着難掩的哀恸,看了棺裡的人兒最後一眼。

     “惜惜,朕親自為你蓋棺,祝你一路走好,今生一别,來世再會!” 永炎九年陰曆八月十五,家家戶戶正過着團圓佳節的時刻,永炎帝軒轅璋臻親自随着送葬隊伍,将他的禦用廚娘柳惜惜葬于皇陵一處風景極好,依山傍水之地。

     同年八月二十,大彥國皇後涉嫌毒殺倉瀾九皇子東方晉,證據确鑿,犯下滔天大罪,為正國法,還倉瀾公道,皇帝下旨将皇後淩遲處死。

     面對大彥國君主這樣的處置結果,倉瀾國餘留下來的使臣也不好計較太多。

     無論東方晉死得是否冤屈,為了兩國百姓的安甯,這件事就這樣結束在這年的秋天。

     沒了東方晉的率領,倉瀾使者為了及早回國覆命,于永炎年陰曆八月二十八,踏上歸國之程。

     臨行之際,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東方晉的貼身侍衛阿九,居然當着大彥國君主的面說出這樣一番話—— “此番出使大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柳姑娘,雖然已經香消玉殡,可她的精神卻令我倉瀾子弟萬分敬佩。

    雖然我的身份在這種場合中沒有資格向貴國皇帝保證些什麼,但阿九在此發誓,為了柳姑娘臨終前的那句遺言,倉瀾與大彥,将永不征戰。

    ” 當時在場的所有臣子,都清楚記得,那個小小的侍衛,臉上所綻放出來的堅定表情,是那麼的高貴而霸氣懾人。

     直到他翻身躍上馬,拉缰準備離去時,在風中留給軒轅璋臻一串喻意不明的話。

     “柳姑娘今生既然為你而死,不知道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你又能為柳姑娘做些什麼?大彥國主,今日一别,你我來日再會!” 直到此刻,軒轅璋臻終于意識到一個讓他很震撼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