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目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五
水雲村稾總目 别集類四【元】
卷一
賦
卷二
碑
卷三
記
卷四
傳
卷五
序
卷六
贊
卷七
題跋
卷八
墓表志銘
卷九
啓
卷十
啓
卷十一
書翰
卷十二
祭文
卷十三
雜着
卷十四
公牍
卷十五
表牋
臣等謹案水雲村稾十五卷元劉埙撰埙字起潛南豐人水雲村其所居地名因以自号生於宋嘉熙庚子鹹淳庚午本郡試第一入元以薦為延平教授延佑六年卒年八十所着隐居通議頗淹博可取巳别着於録其文集舊有二本一曰水雲村冺稿乃明洪武間孫瑛所手抄大抵雜采隐居通議中語綴輯成編其文亦皆與此本相複一即此本乃其裔孫凝收拾遺佚别加排次者所收各體較為詳備惟原目二十卷而今本祗存十五卷其十六卷以下已阙當由傳抄者失之特按原目此五卷所載本靑詞祝文無關體要之作則其存佚亦無足重輕也埙才力雄放尤長於四六绮麗之制集中所載諸啓劄大都皆在宋世所作考隐居通議自述其得意之筆如代吳浚謝建阃表吊吳浚文代趙必岊謝廟堂啓通丁應奎啓今皆不見於集則其散佚者亦自不少然即所存者觀之下筆鑄詞亦複頗見精采埙嘗自言趙必岊稱其能以散文為四六正是片段議論非若世俗抽黃對白而血脈不貫者雖不無誇诩之詞而生平得力所在其甘苦固有能自道者矣至其他古文則入元後所作為多灏瀚流轉亦殊有淸隽之氣而間以俳句绮語攙雜其間頗乖典則不免稍遜一籌特宋末元初遺聞轶事時見一二亦足以資考據雲乾隆四十五年四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費墀
水雲村稾總目 别集類四【元】
卷一
賦
卷二
碑
卷三
記
卷四
傳
卷五
序
卷六
贊
卷七
題跋
卷八
墓表志銘
卷九
啓
卷十
啓
卷十一
書翰
卷十二
祭文
卷十三
雜着
卷十四
公牍
卷十五
表牋
臣等謹案水雲村稾十五卷元劉埙撰埙字起潛南豐人水雲村其所居地名因以自号生於宋嘉熙庚子鹹淳庚午本郡試第一入元以薦為延平教授延佑六年卒年八十所着隐居通議頗淹博可取巳别着於録其文集舊有二本一曰水雲村冺稿乃明洪武間孫瑛所手抄大抵雜采隐居通議中語綴輯成編其文亦皆與此本相複一即此本乃其裔孫凝收拾遺佚别加排次者所收各體較為詳備惟原目二十卷而今本祗存十五卷其十六卷以下已阙當由傳抄者失之特按原目此五卷所載本靑詞祝文無關體要之作則其存佚亦無足重輕也埙才力雄放尤長於四六绮麗之制集中所載諸啓劄大都皆在宋世所作考隐居通議自述其得意之筆如代吳浚謝建阃表吊吳浚文代趙必岊謝廟堂啓通丁應奎啓今皆不見於集則其散佚者亦自不少然即所存者觀之下筆鑄詞亦複頗見精采埙嘗自言趙必岊稱其能以散文為四六正是片段議論非若世俗抽黃對白而血脈不貫者雖不無誇诩之詞而生平得力所在其甘苦固有能自道者矣至其他古文則入元後所作為多灏瀚流轉亦殊有淸隽之氣而間以俳句绮語攙雜其間頗乖典則不免稍遜一籌特宋末元初遺聞轶事時見一二亦足以資考據雲乾隆四十五年四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費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