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西太後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

關燈
宮和皇上,沒有下上谕的權力。

    那時恭親王已經調兵衛宮,對于怡親王、端華兩個手無寸鐵之人,自然不再懼憚。

    一見他們竟敢抗旨,馬上命人拿下,押交宗人府看管。

    怡親王和端華二人,還在問人道:‘這末咱們的車子呢?難道教咱們贊襄政務王大臣,就此步行到宗人府去不成?’“當時的朝臣,一見二人如此颟顸,無不暗暗匿笑。

    恭親王既把怡親王和端華二人發交宗人府去後,便去入宮奏知。

    東西兩宮,又下一道谕旨,既派四十名校尉,帶了谕旨,沿途迎了上去,去拿肅順。

    最可笑的事情是,肅順被拿之際,正在旅店裡頭,命着兩個少年婦女,陪同睡覺”。

     郭嵩焘一直說到此地,曾貞幹方才接口道:“肅順這人,平日本有一點經緯的。

    這回事情,怎麼變得這般傻法。

    莫說别的,單是一位贊襄政務大臣,卻于國喪之中,沿途奸占民婦,已經罪在不赦的了。

    ” 曾國藩朗聲說道:“一個人忽然胸中不正起來,所做出來的事情,便沒藥救。

    ” 曾貞幹不答這話,單向郭嵩焘道:“這末他們三個既已正法,一班朝臣,不見得一個沒有牽及的,” 郭嵩焘道:“有是有幾個,尚沒什麼嚴譴,頂多是勒令休緻而已。

    ” 曾貞幹又問道:“此次事變,一點沒帶着我們大哥麼?”郭嵩焘搖着頭道:“我們這位老先生,和那肅順,僅不過是個研究理學的朋友。

    朝廷對于臣下,斷無如此吹毛求疵的。

    ”曾國藩正色道:“兩宮既能辦此大事,公私二字,豈有不能分出之理。

    ” 曾貞幹因見曾國藩很覺鎮定,方始不提此話。

    大家複又談論了一些軍務之事,曾國藩始去批劄公事。

    曾貞幹便同郭嵩焘二人,也去休息。

     第二天大早,曾國藩正在寫他家書,忽見曾貞幹、郭嵩焘兩個,同着彭玉麟一齊走入,不覺一愕。

    急問彭玉麟道:“雪琴單身來此,你那防地,沒有什麼亂子麼?” 彭玉麟答稱道:“仰仗老師的鴻福,門生那裡,尚沒什麼亂子。

    ” 曾國藩聽了,便請大家分别坐下。

     曾貞幹微笑道:“大哥,雪琴已有上谕,放了皖撫。

    ” 彭玉麟連忙接口道:“門生就為此事來見老師的。

    門生素來不主做官,大行皇上知之甚深。

    現在東西兩宮垂廉聽政,大概思加先朝舊臣,也未可知。

    但是門人決計不敢受命,要求老師快替門生奏辭。

    ”曾國藩聽說,笑上一笑道:“雪琴說的兩宮恩加先朝舊臣,倒也不錯。

    昨天我也奉到命我兼那四省經略大臣的廷寄,我已奏請收回成命。

    ” 郭嵩焘岔嘴道:“彭京卿乃是水師之中的元勳。

    如改文職,确實有些用違其長。

    ” 曾貞幹道:“以我個人之意,倒極願雪琴去做皖撫。

    因為那兒克複未久,一切的軍政之事,本得一位好好的能員前去辦理。

    ” 彭玉麟連搖其手的說道:“老世叔不必如此謬贊。

    世侄萬難當此重任。

    ” 曾國藩笑着道:“雪琴不必慌得如此,讓我替你去辦就是。

    ” 彭玉麟聽說,方始大喜道:“倒底老師知道門生的才幹。

     “曾國藩又笑道:“這件事情,你且不必再問,由我一定替你辭去。

    不過你們九世叔,馬上就要前去圍攻金陵。

    長江一帶,水師乃是主軍。

    你須好好幫他一個大忙才好。

    ” 彭玉麟急答道:“水師之事,本是門生責任。

    無論為公為私,敢不盡力。

    ” 曾國藩點頭道:“雪琴能夠這樣,我始放心。

    ” 郭嵩焘坐在一旁,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便笑問彭玉麟道:“雪琴京卿,晚生曾經聽見你的一件奇事,存諸胸中已久,老想請問,總沒機會,今天卻要鬥膽請問一聲了。

    ” 曾國藩聽見郭嵩焘說得這般鄭重其事,不覺微微地一愣岔嘴問道:“筠仙,你倒底聽了一件什麼奇事。

    要問我們雪琴。

    ”此時彭玉麟的臉上,正在一紅一白,很覺現出為難樣子。

     原來彭玉麟還當郭嵩焘問他那樁宓美人的事情,因此有那十分尴尬之色。

    正是: 無端請問誠堪駭如此奇文豈等閑不知郭嵩焘要問彭玉麟的一樁事情,究是何事。

    且閱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