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疊山全集校注卷五

關燈
槁,常生玉兔【常生玉兔嘉靖本作「長生玉兔」。

    】藥常搗。

    可憐滄海幾桑田(一)滄海幾桑田:「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遷很大。

    這裡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照耀古今人盡老。

     仰寺疏鐘 仰山梵剎萬竹閑,巨鲸吸動【巨鲸吸動嘉靖本作「巨鲸吼動」。

    】天風寒。

    前聲穿雲出山久,後音待月揮搥難。

    長短輕重知多少,斷續參差不奇偶。

    敲殘一百餘八聲,樹色模糊落星鬥。

     寶應朝陽 古陰寂寂人蹤稀,一泓凝碧環招提(一)招提:北魏太武造伽藍,創招提之名,後遂為寺院的别稱。

    。

    洪音清韻系風雨,山嗚谷響聲遲遲。

    昧爽初分天欲曉,岚氣升騰迷木杪。

    金烏鼓翼海色紅,爍醒林中正栖鳥。

     華峯霁雪 朔風吹折寒梅枝,嚴凝凍合彤雲(一)彤雲:陰雲。

    《水浒》十:「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布。

    」癡。

    華峯屹立亘今古,堆累積聚皆昏迷。

    楊花飛舞盈三尺,蜨翅交加呈六出。

    朝陽發焰照乾坤,萬壑千崖消粉飾。

     【說明】一、原注雲:此書林十景,在今福建建陽縣崇化裡。

    枋得流亡建陽時作。

    二、《南山修竹》一詩,見《福建通志》卷七十六,藝文僅列此一首,題為《謝枋得寓居南山》。

     送半村厲元吉出尉烏程 十二街頭三尺雪,駿馬健行如跛龞。

    生懷故人厲半村,拂袖前行何勇決。

    疊山居士強欲吟,凍筆如椎硯欲裂。

    京國青衫十載交,欲言不言情哽咽。

    願君勿作繞指柔(一)繞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仰俯由人。

    後亦借以形容柔軟。

    《文選》劉琨《重贈廬谌》詩有:「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句。

    ,願君勿作在礦鐵。

    甘雨幽遐寃草蘇,清風宇宙貪泉竭。

    循良讵困聖明時,玉燭光華待調燮。

    【《宋詩紀事》黃宗羲雲:「疊山詩文,零落無幾,餘從厲氏子孫見其墨迹如新。

    」】 【說明】一、此詩四庫本、康熙本俱缺,今據道光本補。

    二、鹹淳七年(一二七一)辛未時年四十六歲作。

    三、厲元吉,字無咎,号半村,餘姚人,鹹淳辛未進士。

    仕為烏桯尉,後歸隐叢山。

    以後遁迹湖海,白首始歸。

    有《半村集》。

     題龜峯【題龜峯康熙本作「題圭峯」。

    】 三十二峯【三十二峯康熙本作「三十六峯」。

    】峯最高,腳踏高處真人豪。

    遠觀靈山一山嵝【培嵝鹹豐、光緒本均作「培塿」。

    】,俯視彭蠡無波濤。

    眼明始見滄海闊,心閑卻憐人世勞。

    後百千年誰獨立,萬古一覽皆秋毫。

     【說明】一、枋得流亡建陽時作。

    二、龜峯寺在玉亭鄉,唐幹甯間僧茂蟾開山,宋釋慧光化後塔于本山。

    乾隆《弋陽縣志》:「信之戈陽,南去二十有五裡,有山如龜。

    」戈陽縣南二十裡玉亭鄉有三十二峯,中峯之頂,有三巨石,皆如龜形,号三疊龜,總名龜峯。

     謝疊山全集校注卷五詩 七言古詩 竹菊松扇 竹 菊 松 扇 竹菊松扇【竹、菊、松、扇叢刊本作「竹、扇、菊、松」。

    】 竹 新篁娟娟如綠玉,潇然出塵淡無欲。

    清風明月好主張【清風明月好主張叢刊本「好」作「誰」。

    】,留得此君在空谷。

     菊 淵明豈但隐逸人,淵明素懷諸葛志。

    清香不獨占秋天,菊潭一滴三千歲。

     松 喬松磊磊多奇節,冬無霜雪夏無熱。

    根頭更有千歲苓,知誰可語長生訣。

     扇 蒲葵也解歸掌握,纨素未應捐箧中。

    莫把暗塵涴明月,好驅大暑來清風。

     與魏梅野 義熙陶令書甲子,春秋仲尼尊天王。

    孔明漢賊不兩立,梁公寸念臣而皇。

     謝惠椒醬【謝惠椒醬叢刊本「醬」下多「等物」二字。

    】【二首】 菫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

    人言申椒能變化,我見苾芬終不滅。

    古來郊廟薦德馨,此物氣味通神明。

    開口一笑露眼睛,望君點化佛老成【望君點化佛老成「老成」,叢刊本作「先成」。

    】。

     其二 孔子也食【孔子也食叢刊本作「孔子愛食」。

    】蔬菜羹,羹中無醬味不全【味不全叢刊本作「必不食」。

    】。

    先生執醬饋高年,此味珍羞豈易傳【豈易傳叢刊本作「豈易得」。

    】。

    瓶中有粟豈過望,誰令陶令分嘉饷【誰令陶令分嘉饷「誰令」,叢刊本作「誰憐」。

    】。

    喜君不作無發人,免得東坡作擂醬【免得東坡作擂醬「作」,叢刊本作「借」。

    】。

     謝面 豐年自古說來牟(一)來牟:古時大小麥的統稱。

    朱駿聲則認為往來的來,原來是「麥」;菽麥的「麥」,原來是來。

    以後相互掉換,沿用至今。

    ,四月麥熟勝秋收。

    天廚送食不待求,有面本饦(二)本饦:亦作馎饦,一種煮熟的面食。

    亦名湯餅。

    吾何憂。

    安得化身為兒童,戲沙作面可報答。

    授記或為阿育王(三)阿育王:一作阿輸迦,意譯無憂王;一稱天愛喜見王,摩揭陀國孔雀王朝國王(前二六八——前二三二)旋陀羅笈多之孫,在位期間,除半島南端外統一印度全境,最古代印度史上最強盛時期。

    ,請鑄八萬四千塔。

     謝疊山全集校注卷五詩 五言律詩 求紙詩衾 送張子高歸延平 贈宋相士 送劉治中之信州 五言律詩 求紙詩衾 避世知無地,危身隻信天。

    甯持龔勝扇,不着挺之。

    養性真同道,知心有宿緣。

    紙衾加惠絮,晴日卧雲邊。

     【說明】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乙酉時年六十歲作。

     送張子高歸延平 亂世讀書少,前人教子難。

    青燈長合席【青燈長合席叢刊本「長」作「嘗」。

    】,紅日趱歸鞍【紅日趱歸鞍「紅日」,叢刊本、康熙本均作「紅葉」。

    】。

    梅自知春近,松應耐歲寒。

    樓高新月好,後夜與誰看。

     【說明】延平,即今福建南平市。

     贈宋相士 堕甑看無益,乘軒計亦疎。

    忍貧吾自解,過論子姑徐。

    但得耆而艾,飽觀詩與書。

    時乎一杯酒,此外盡從渠。

     送劉治中之信州 冰玉古溪山,治中今仕元。

    邦人敬文簡,道化望曾孫。

    朱子書堂在,東萊講席存。

    十年儒道晦,此日喜登門。

     【說明】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乙酉時年六十歲作。

     謝疊山全集校注卷五詩 七言律詩 魏參政執拘投北,行有期,死有日,詩别二子及良友 和詹蒼崖韻 和毛靖可韻 和曹東谷韻 和葉愛梅韻 和遊古意韻 和道士陳天隐三首其一 和道士陳天隐其二 和道士陳天隐其三 示兒二首其一 示兒其二 代上張經曆 贈蔔者魏易齋 題東觀壁二首其一 題東觀壁其二 辭洞齋、華甫二劉兄寒衣有序 小孤山 忠賢祠 蠶 七言律詩 魏參政執拘投北,行有期,死有日,詩别二子及良友【詩别二子及良友叢刊本作「詩别妻子、良友、良朋」。

    】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綱常在此行。

    天下久無龔勝潔,人間何獨伯夷清。

    義高便覺生堪舍,禮重方知死甚輕。

    南八男兒(一)南八男兒:「南八」,即唐時南霁雲,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八,故稱南八。

    南八男兒終不屈,謂唐南霁雲與張巡共守睢陽,城陷,就義不屈的故事。

    《唐書&bull張巡傳》:「巡守睢陽,城陷,俱被執,子琦以刃脅降,巡不屈,又降霁雲,未應。

    」巡呼曰:「南八男兒死爾,不可為不義屈。

    」霁雲笑曰:「欲将有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

    」亦不肯降。

    終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說明】一、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戊子十月十八日時年六十三歲作。

    二、枋得遁迹建甯,從之遊者,有:詹蒼崖、遊古意、王濟淵、曹東谷、葉愛梅、魏天應、陳達翁、張子惠及毛(靖可)、蔡(正孫)諸君,又有道士陳天隐。

    蓋先生方修養辟谷之術也。

     和詹蒼崖韻 八閩英傑盛如林,安得三忠存至今。

    舊俗風流千載事,精忠大義一般心。

    早知平陸風波惡,何必颠崖雲霧深。

    此日脊梁非鐵硬,小顔拳爪定相侵【小顔拳爪定相侵叢刊本「侵」下有「謂雲峯起義」小字一行。

    】。

     和毛靖可韻 孟韓相慕久懸懸,恨不論詩早十年。

    吾道不行知有命,斯文将喪更由天。

    此生何恨為龔勝,來世誰能知少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