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離人心上秋3
關燈
小
中
大
是真知灼見。
看來江西這一帶書禮昌盛不是虛話。
這些年輕人有幹勁,有抱負,但是多因為出身普通而沒有機會展示身手。
李家小姐比我小一歲,不愛詩書,精于手工,可以做出上發條就會跑的木制小狗!這真讓我大開眼界。
阿暄,關于修改我大齊科舉制度,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同你早就提過了。
我還有一個想法,是否可以再開一條路,讓我國女子也有機會走出深庭,一展手腳呢? 當地有種紡織技術,我覺得很值得推廣開來…… ……阿暄,我在海邊一個名叫平來的小鎮上給你寫信。
這個漁港是東軍鎮守的地界。
我得說,陸懷民或許在其他方面罪該萬死,但是他管理一方土地一方民時,堪當得起領袖二字。
一路過來,這裡官吏清廉,百姓安居樂業,街道幹淨整齊。
人民雖然知道當今皇帝姓蕭,可是說到真正感恩之人,都會感激陸家東軍守衛東海,給了他們安甯生活。
不過我聽說,前些年被打回老家的倭寇,近來似乎有回來之意…… ……秦國山水好風光!正是初秋,夏景還未謝,果實正熟。
這裡的葡萄可好吃了。
我托他們帶點種子給你,可以試着種一下。
不過相比會變味道吧。
什麼東西,都是原生地的好,離了家,就變壞了。
寫到這裡,突然很想你。
你的傷風好了嗎?夏天傷風特别難受,你有好好休息嗎?子敬兄領了刑部,大概忙得沒空在你耳朵邊唠叨了。
你那内侍是誰?做事可麻利?京城秋天幹燥,你多喝水。
什麼清補涼補,都沒有喝水和休息的功效好…… 秦國的國力,比我們大齊起碼落後二十年。
官僚腐敗,教育落後,自然資源匮乏,人民生活很辛苦。
我聽說他們的太子先前一直在離國遊學,如今海歸回朝,倒像是要有一番大作為的樣子。
我昨天在茶樓聽說了陸懷民病重的事。
這倒和我預先估計的無差。
我想你應該早有準備了吧…… ……西秦京都的桃花開了,可惜比咱們齊國的要瘦許多。
這個時候,你在做什麼呢?我摘了許多桃花,打算試着釀酒。
呵,我來這邊跟着鄰家的大爺學了不少釀酒的本事。
大爺誇我在這方面有天分。
不知道這酒,長途跋涉地運給你,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 我終于見到了一代藥師孫恕。
大師居然知道我,說我在齊國内亂的時候救治了不少百姓。
我被他老人家誇獎得十分不好意思。
孫大師十分親切,沒有一點架子,喜歡我的酒。
他的小孫女才十歲,就已經聰穎出衆,我很喜歡她。
今天是你二十八歲壽辰。
我不能在你身旁。
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
我很想你…… 一張一張,細細小小的清秀字體,寫滿了旅途見聞、所思所想,還有深深的眷戀。
這都是他每個月的期盼。
從最初的一封讓他欣喜若狂,到每月等待來的歡喜,就像一份固定的禮物一般,牽扯住了他的所有情感。
她說她人走了,心卻沒走。
他卻覺得,她人走了,他的心也跟着走了。
空間廣闊缥缈,就在這小小薄薄的信紙上相遇,融合在一起。
榮坤走進來的時候,年輕的皇帝正靠在案上小眠,似乎在微笑。
他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咳了一聲。
蕭暄張開眼,看到是他,眼裡的柔情轉瞬收斂起來,迅速得讓榮坤覺得那隻是一個錯覺。
“皇上,時辰到了。
” 蕭暄站起來,活動了一下手腳,由宮人服侍着梳洗,換上朝服。
榮坤恍然一眼,視線從禦案上掃過,極品的貢宣上,“昭華”兩個秀麗不失遒勁的行書,那墨黑得似乎還未幹一樣。
看來江西這一帶書禮昌盛不是虛話。
這些年輕人有幹勁,有抱負,但是多因為出身普通而沒有機會展示身手。
李家小姐比我小一歲,不愛詩書,精于手工,可以做出上發條就會跑的木制小狗!這真讓我大開眼界。
阿暄,關于修改我大齊科舉制度,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同你早就提過了。
我還有一個想法,是否可以再開一條路,讓我國女子也有機會走出深庭,一展手腳呢? 當地有種紡織技術,我覺得很值得推廣開來…… ……阿暄,我在海邊一個名叫平來的小鎮上給你寫信。
這個漁港是東軍鎮守的地界。
我得說,陸懷民或許在其他方面罪該萬死,但是他管理一方土地一方民時,堪當得起領袖二字。
一路過來,這裡官吏清廉,百姓安居樂業,街道幹淨整齊。
人民雖然知道當今皇帝姓蕭,可是說到真正感恩之人,都會感激陸家東軍守衛東海,給了他們安甯生活。
不過我聽說,前些年被打回老家的倭寇,近來似乎有回來之意…… ……秦國山水好風光!正是初秋,夏景還未謝,果實正熟。
這裡的葡萄可好吃了。
我托他們帶點種子給你,可以試着種一下。
不過相比會變味道吧。
什麼東西,都是原生地的好,離了家,就變壞了。
寫到這裡,突然很想你。
你的傷風好了嗎?夏天傷風特别難受,你有好好休息嗎?子敬兄領了刑部,大概忙得沒空在你耳朵邊唠叨了。
你那内侍是誰?做事可麻利?京城秋天幹燥,你多喝水。
什麼清補涼補,都沒有喝水和休息的功效好…… 秦國的國力,比我們大齊起碼落後二十年。
官僚腐敗,教育落後,自然資源匮乏,人民生活很辛苦。
我聽說他們的太子先前一直在離國遊學,如今海歸回朝,倒像是要有一番大作為的樣子。
我昨天在茶樓聽說了陸懷民病重的事。
這倒和我預先估計的無差。
我想你應該早有準備了吧…… ……西秦京都的桃花開了,可惜比咱們齊國的要瘦許多。
這個時候,你在做什麼呢?我摘了許多桃花,打算試着釀酒。
呵,我來這邊跟着鄰家的大爺學了不少釀酒的本事。
大爺誇我在這方面有天分。
不知道這酒,長途跋涉地運給你,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 我終于見到了一代藥師孫恕。
大師居然知道我,說我在齊國内亂的時候救治了不少百姓。
我被他老人家誇獎得十分不好意思。
孫大師十分親切,沒有一點架子,喜歡我的酒。
他的小孫女才十歲,就已經聰穎出衆,我很喜歡她。
今天是你二十八歲壽辰。
我不能在你身旁。
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
我很想你…… 一張一張,細細小小的清秀字體,寫滿了旅途見聞、所思所想,還有深深的眷戀。
這都是他每個月的期盼。
從最初的一封讓他欣喜若狂,到每月等待來的歡喜,就像一份固定的禮物一般,牽扯住了他的所有情感。
她說她人走了,心卻沒走。
他卻覺得,她人走了,他的心也跟着走了。
空間廣闊缥缈,就在這小小薄薄的信紙上相遇,融合在一起。
榮坤走進來的時候,年輕的皇帝正靠在案上小眠,似乎在微笑。
他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咳了一聲。
蕭暄張開眼,看到是他,眼裡的柔情轉瞬收斂起來,迅速得讓榮坤覺得那隻是一個錯覺。
“皇上,時辰到了。
” 蕭暄站起來,活動了一下手腳,由宮人服侍着梳洗,換上朝服。
榮坤恍然一眼,視線從禦案上掃過,極品的貢宣上,“昭華”兩個秀麗不失遒勁的行書,那墨黑得似乎還未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