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信件
關燈
小
中
大
那年他們班組織郊遊時,許亦菡支吾着問了林源一句:“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嗯。
”林源簡單作答,輕揚起嘴角,笑容雖淺,卻很易讓人聯想到寒冷冬日裡的暖陽,溫暖人心。
然後,彼此留下了各自學校的地址。
當許亦菡給林源寫第一封信時,雖然她已打了很多遍的腹稿,但到了信紙上時,又不知該從哪兒下筆了,深思熟慮了好久才提筆寫,信的内容無非是學習之類的。
林源比她要大兩屆,她把想要問他的問題都一一寫上,寫好了,左看右看,發現自己的字不夠好看,總覺得歪歪斜斜的,不太滿意,又重新謄寫了一遍。
寄信時的緊張不言而喻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就是期盼着他的回信,大概是一周的時間終于收到了他的信。
寫信的過程中,兩人發現在學習上有很多的共同點,比如學習方法、學習态度,慢慢地,從學習這個範圍再漸漸擴大,談各自的喜好,談生活,甚至談到人生。
在往後的日子裡,很長很長的時間,兩個人頻繁通信,一直持續到許亦菡高三畢業。
上高二時,許亦菡的班上開始有很多同學交筆友,常有信件往來,老師為了同學們能一門心思地将精力全部都投到學習上,便扣押了他們的信,要等到月末才會給他們。
等信是個煎熬的過程,但是被老師扣押信無疑是個更為煎熬的過程。
她看不到林源的信便無法給他回複,林源收不到她的回信亦是不會給她寄過來,這樣一來,他們倆的信件往來要比以前少了很多。
這讓許亦菡感到郁悶,卻又無可奈何。
一天,當許亦菡看到自己桌肚裡面躺着的信時,着實愣住了,随後,迫不及待地看信封上的筆迹,是林源寄給她的信,沒錯! 是班主任叫生活委員拿給他們的?不對啊,還沒有到這個月的月末。
她把信收好後,問了下同桌:“這個月的信你拿到了嗎?” “沒有啊,怎麼了?”她的同桌回答。
真的沒有,會是誰呢? “虎牙妹,看看這道題怎麼解的?”坐在許亦菡後面的陳煥捧出練習冊,眼睛看向别處并沒看向練習冊。
初中升高中時,陳煥、許亦菡和秦曼君三人均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市裡最好的高中,在高二分文理班時,許亦菡跟陳煥選擇了理科,秦曼君由于文科優秀便選擇了文科,湊巧的是許亦菡又跟陳煥分到了同一個班。
“你不是對的嗎?”許亦菡掃了一眼陳煥的練習冊說。
“噢噢,問錯了,是這道題。
”陳煥随便指了個,心思明顯不在題目上。
下午班主任上完課後,跟大家說:“我那兒少了一封信,是誰拿走的?” 大家都面面相觑。
許亦菡的心驟然縮緊,她把頭埋得低低的,誰都不敢看,好像拿信的那個人是她一樣。
“你們不要光顧着看别人,誰拿了誰心裡還不清楚,不要以為你拿了我就不知道,我可是數了一共有多少封的。
不過,具體是哪個同學的我倒是不知道,所以,我想請這位同學誠實點,自己說出來。
”班主任铿锵有力地說,字字都落在了許亦菡的心裡。
許亦菡的心越揪越緊,不管誰給她拿的信,少的那一封是她的,事情總歸是跟她有關,這是她所推卸不了的。
她卻沒有足夠的勇氣站起來,她站起來又該說什麼呢?說信是别人拿的,也許别人是好心給她拿信呢,她那樣說豈不是害了别人。
說是自己拿的吧,明明又不是自己拿的,這樣做自己會受冤,那該怎麼說?她拿不定主意。
最終,她做出了一個選擇,她甯可背這個黑鍋也不說信不是自己拿的,就在她準備站起來的時候,她的身後有人站起來說話了。
“老師,是我拿的。
”陳煥坦白。
為拿信的事陳煥猶疑了很久。
每每看到許亦菡拿出信紙要寫什麼最後又什麼都沒寫再放回原處時,他的心就沒來由得煩躁,他似乎可以想象出許亦菡猶猶豫豫蹙起眉頭的樣子,想象着她那個表情,他心裡就不好受。
他知道許亦菡是想給林源寫信,即使她還沒有看到林源的來信。
在陳煥要為她拿信的同時,他的内心是備受折磨的,如果他去拿的話,不就是更加促進了許亦菡跟林源的感情。
百般思考後,他終究是選擇了去拿信。
刹那間,幾乎全班人的目光都瞄向了陳煥,有人是看好戲一般地看着他,有人是覺得不可思議。
“你跟我來下辦公室。
”班主任說。
“信呢?”陳煥問許亦菡。
從班主任辦公室回來後,陳煥臉上并沒有
”林源簡單作答,輕揚起嘴角,笑容雖淺,卻很易讓人聯想到寒冷冬日裡的暖陽,溫暖人心。
然後,彼此留下了各自學校的地址。
當許亦菡給林源寫第一封信時,雖然她已打了很多遍的腹稿,但到了信紙上時,又不知該從哪兒下筆了,深思熟慮了好久才提筆寫,信的内容無非是學習之類的。
林源比她要大兩屆,她把想要問他的問題都一一寫上,寫好了,左看右看,發現自己的字不夠好看,總覺得歪歪斜斜的,不太滿意,又重新謄寫了一遍。
寄信時的緊張不言而喻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就是期盼着他的回信,大概是一周的時間終于收到了他的信。
寫信的過程中,兩人發現在學習上有很多的共同點,比如學習方法、學習态度,慢慢地,從學習這個範圍再漸漸擴大,談各自的喜好,談生活,甚至談到人生。
在往後的日子裡,很長很長的時間,兩個人頻繁通信,一直持續到許亦菡高三畢業。
上高二時,許亦菡的班上開始有很多同學交筆友,常有信件往來,老師為了同學們能一門心思地将精力全部都投到學習上,便扣押了他們的信,要等到月末才會給他們。
等信是個煎熬的過程,但是被老師扣押信無疑是個更為煎熬的過程。
她看不到林源的信便無法給他回複,林源收不到她的回信亦是不會給她寄過來,這樣一來,他們倆的信件往來要比以前少了很多。
這讓許亦菡感到郁悶,卻又無可奈何。
一天,當許亦菡看到自己桌肚裡面躺着的信時,着實愣住了,随後,迫不及待地看信封上的筆迹,是林源寄給她的信,沒錯! 是班主任叫生活委員拿給他們的?不對啊,還沒有到這個月的月末。
她把信收好後,問了下同桌:“這個月的信你拿到了嗎?” “沒有啊,怎麼了?”她的同桌回答。
真的沒有,會是誰呢? “虎牙妹,看看這道題怎麼解的?”坐在許亦菡後面的陳煥捧出練習冊,眼睛看向别處并沒看向練習冊。
初中升高中時,陳煥、許亦菡和秦曼君三人均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市裡最好的高中,在高二分文理班時,許亦菡跟陳煥選擇了理科,秦曼君由于文科優秀便選擇了文科,湊巧的是許亦菡又跟陳煥分到了同一個班。
“你不是對的嗎?”許亦菡掃了一眼陳煥的練習冊說。
“噢噢,問錯了,是這道題。
”陳煥随便指了個,心思明顯不在題目上。
下午班主任上完課後,跟大家說:“我那兒少了一封信,是誰拿走的?” 大家都面面相觑。
許亦菡的心驟然縮緊,她把頭埋得低低的,誰都不敢看,好像拿信的那個人是她一樣。
“你們不要光顧着看别人,誰拿了誰心裡還不清楚,不要以為你拿了我就不知道,我可是數了一共有多少封的。
不過,具體是哪個同學的我倒是不知道,所以,我想請這位同學誠實點,自己說出來。
”班主任铿锵有力地說,字字都落在了許亦菡的心裡。
許亦菡的心越揪越緊,不管誰給她拿的信,少的那一封是她的,事情總歸是跟她有關,這是她所推卸不了的。
她卻沒有足夠的勇氣站起來,她站起來又該說什麼呢?說信是别人拿的,也許别人是好心給她拿信呢,她那樣說豈不是害了别人。
說是自己拿的吧,明明又不是自己拿的,這樣做自己會受冤,那該怎麼說?她拿不定主意。
最終,她做出了一個選擇,她甯可背這個黑鍋也不說信不是自己拿的,就在她準備站起來的時候,她的身後有人站起來說話了。
“老師,是我拿的。
”陳煥坦白。
為拿信的事陳煥猶疑了很久。
每每看到許亦菡拿出信紙要寫什麼最後又什麼都沒寫再放回原處時,他的心就沒來由得煩躁,他似乎可以想象出許亦菡猶猶豫豫蹙起眉頭的樣子,想象着她那個表情,他心裡就不好受。
他知道許亦菡是想給林源寫信,即使她還沒有看到林源的來信。
在陳煥要為她拿信的同時,他的内心是備受折磨的,如果他去拿的話,不就是更加促進了許亦菡跟林源的感情。
百般思考後,他終究是選擇了去拿信。
刹那間,幾乎全班人的目光都瞄向了陳煥,有人是看好戲一般地看着他,有人是覺得不可思議。
“你跟我來下辦公室。
”班主任說。
“信呢?”陳煥問許亦菡。
從班主任辦公室回來後,陳煥臉上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