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中丞肖岩劉公遺稿六卷
關燈
小
中
大
辱交令子,夙欽母儀。
覩茲長逝,深切怆悲。
束蒭一奠,聊展鄙私。
靈而有知,其來格思。
尚飨! ○福建癸酉科同年叙齒錄序。
是歲癸酉秋八月,閩當大比士,予承乏監臨。
士之與選者,既歌鹿鳴之詩賓之矣。
蘇生浚尋乃偕同年九十人,以齒相序為錄,來谒予言。
予惟同年之誼,少長之節,爾諸士業已自相敦厚矣,複何言哉?予請明同異之旨,齒讓之實,為多士告,可乎?予觀今世士大夫所謂同者,非不情投膠漆,言郁蘭?〈艹洍〉,然類多取名寵而颉颃,以聲勢為倚仗。
其所雲齒讓,亦不過緻飾于揖遜之儀,唯諾之節。
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毫發,則意氣頓殊,争趨靡定,竊常三歎者久之。
果何取于同,何取于讓耶?唐虞之世,都俞籲咈,可否相濟,不嫌于逆。
此在君臣且然,而況于朋友間耶?當其時,九官十二牧有讓于夔龍者,有讓于朱虎、熊罴者,師師恊恭,亦何待于要之後固哉?良以古道淳龐,人心齊一,真見夫天下之事若一家之務,而其視天下之人真若家人父子昆弟之親且切耳。
諸士當通籍之初,締交之始,予向者讀其文,見其談吐道德,綜畫世務,固視天下事若一家,視四海九州島未尚?不家之人父子昆弟若也,況于同日同舉于鄉者耶?乃今偕諸郡之素未介诏者,得交驩于一堂之上,雍雍秩秩,以相先後,為之分其姓字、裡第、先世、昆季、孥息之詳,俾子孫世世講之,聲應氣求,心和意洽,若風雲感遇,不戒自孚,亦雲厚矣。
自今以往,其尚敦一體之義,崇退讓之實,毋溺于同而道以相成,毋飾于讓而慮以下人,庶幾哉!茲錄也,可垂之不朽矣。
如或黨同以伐異,色讓而中違,豈惟不容于堯舜之世,亦非有志之士所自待也。
諸士其審聽之哉! ○社倉記 餘莅治金沙幾二稔矣,尚?廵行境内,課民間積聚,十不盈一,餘大懼焉。
諸父老子弟進曰:殘民曩遭兵革,倭夷構難,有司悉索敝賦,以佐國家之急。
今雖年谷屢登,呻吟者尚未起也。
脫不幸水旱薦至,立見稿矣。
哀哀赤子,願及今□填溝壑而圖之。
是歲偶大旱,不雨者雨越月,百姓嗷嗷,待命于下。
餘始下令曰:若輩皆爾裡閏鄰保也,爾足矣,甯忍若輩颠連枕籍者相望乎?誠不忍若輩颠連枕籍者相望也,當有以恤之矣。
未幾,撫院林公、按院溫公朝請以社倉檄各屬,餘始令邑之父老子弟。
諸父老子弟欣欣喜色,以相告曰:休哉!于是鸠工擇地,因舊為新,建社倉十所,令民之作奸犯慝者贖焉,慕義者勸而輸之。
不踰月而社倉成,覩兩楹有餘廪矣,餘大喜之。
諸父老子弟複進曰:盍志之?餘曰:此曷足土乎?曰:凡志者,記也。
志斯傳,傳斯永。
嗟彼甘棠,尚蔽芾之,矧茲倉也,手澤存矣。
循名責實,甯無重崇安之想,而動河朔之憂者乎?餘曰:可矣。
于是取而志之,按地裡,圖形勢,作社倉記。
○汀州忠愛詞、祭田記。
天順中,汀州守臣上言:臣按六邑父老言,故推官王仁,宣德末以薦授經曆,清勤公恕,贊政弘多,且長治才而兼攝民事,九載滿秩,阖郡請留于廵按禦史,以聞,複職進階。
居二載,郡人請補官,從之。
郡事無大小,守臣咨诹而行,凡民言不平,無不得所便宜。
歲歉,乞減價粜官米二十萬斛,風富室出粟佐之,流亡因複業萬計。
止中貴橫索,繩武夫悍卒以法,坐誣谪戌及死囚數十,力辯為脫,郡無冤民。
旁郡逆賊鄧茂七黨陳政景圍汀,率民兵助守将,四旬乏食,發倉粟七千石,獨任其擅開罪,得食而守益堅。
既而大破賊,追械政景,獻俘京師。
守将所俘老穉誣為賊者四百餘人,獲賊所藉脅從,欲按而誅之,且以搜餘孽為名避寇,将不得免焉。
乃為釋誣焚籍,禁其母,震驚山谷,有德于四郊甚大。
複募萬人往援下邑、甯化,斬數百級,降二千以隸諸營。
賊出郡境,走将樂陰,遣降卒誘執茂七親黨三十六人。
方搗巢,疾作,衆請舁歸,不可,呼至帳下,密授滅賊計,而卒巷器匍匐,如喪考妣。
榇至郡,迎者數萬,返葬而送如之,正德十四年也。
十餘年,上杭賊熾,父老追思愈甚,赴郡言狀六七至,乞賜祠為世勸。
禮部按祀法,生能禦大災,捍大患,死血食,仁沒于忠,而有遺愛,宜祀。
制曰:可。
額以忠愛,在郡東龍山下,五月二日生辰而祀,蓋事之如生,民今稱謝公祠雲。
公世江西新建人,本姓謝,父避仇,從姻家姓。
卒之十一年,仲子文莊及第第一,複姓,累贈工部尚書。
初,祠隘陋,成化間重繕頗備。
祭田原五十七畝有奇,日者郡官為增四十畝有奇,餘增十二畝,共項餘也。
原田核多二十餘畝不籍,俾田者樂耕。
凡蠲外繇,俾專祀事,赢以備繕,益罔不備矣。
惟我朝廷奉天子民,吏能得民者,天寵薦加焉。
公十八載于茲,得民也深矣,矧死王事,不百世祀乎?毋論文莊足闡幽光于其時,來許為盛,于今未艾,天之報德,抑何遠乎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心向往之,則低佪不能去。
公為餘鄉先生于社,仰其遺風有日,茲低佪祠下,去而置田識之,敢告有位。
凡寄一命,務在施于後世,寝廟有作,奉?尚一日?不絕,視彼膴仕而速朽何如耶!
覩茲長逝,深切怆悲。
束蒭一奠,聊展鄙私。
靈而有知,其來格思。
尚飨! ○福建癸酉科同年叙齒錄序。
是歲癸酉秋八月,閩當大比士,予承乏監臨。
士之與選者,既歌鹿鳴之詩賓之矣。
蘇生浚尋乃偕同年九十人,以齒相序為錄,來谒予言。
予惟同年之誼,少長之節,爾諸士業已自相敦厚矣,複何言哉?予請明同異之旨,齒讓之實,為多士告,可乎?予觀今世士大夫所謂同者,非不情投膠漆,言郁蘭?〈艹洍〉,然類多取名寵而颉颃,以聲勢為倚仗。
其所雲齒讓,亦不過緻飾于揖遜之儀,唯諾之節。
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毫發,則意氣頓殊,争趨靡定,竊常三歎者久之。
果何取于同,何取于讓耶?唐虞之世,都俞籲咈,可否相濟,不嫌于逆。
此在君臣且然,而況于朋友間耶?當其時,九官十二牧有讓于夔龍者,有讓于朱虎、熊罴者,師師恊恭,亦何待于要之後固哉?良以古道淳龐,人心齊一,真見夫天下之事若一家之務,而其視天下之人真若家人父子昆弟之親且切耳。
諸士當通籍之初,締交之始,予向者讀其文,見其談吐道德,綜畫世務,固視天下事若一家,視四海九州島未尚?不家之人父子昆弟若也,況于同日同舉于鄉者耶?乃今偕諸郡之素未介诏者,得交驩于一堂之上,雍雍秩秩,以相先後,為之分其姓字、裡第、先世、昆季、孥息之詳,俾子孫世世講之,聲應氣求,心和意洽,若風雲感遇,不戒自孚,亦雲厚矣。
自今以往,其尚敦一體之義,崇退讓之實,毋溺于同而道以相成,毋飾于讓而慮以下人,庶幾哉!茲錄也,可垂之不朽矣。
如或黨同以伐異,色讓而中違,豈惟不容于堯舜之世,亦非有志之士所自待也。
諸士其審聽之哉! ○社倉記 餘莅治金沙幾二稔矣,尚?廵行境内,課民間積聚,十不盈一,餘大懼焉。
諸父老子弟進曰:殘民曩遭兵革,倭夷構難,有司悉索敝賦,以佐國家之急。
今雖年谷屢登,呻吟者尚未起也。
脫不幸水旱薦至,立見稿矣。
哀哀赤子,願及今□填溝壑而圖之。
是歲偶大旱,不雨者雨越月,百姓嗷嗷,待命于下。
餘始下令曰:若輩皆爾裡閏鄰保也,爾足矣,甯忍若輩颠連枕籍者相望乎?誠不忍若輩颠連枕籍者相望也,當有以恤之矣。
未幾,撫院林公、按院溫公朝請以社倉檄各屬,餘始令邑之父老子弟。
諸父老子弟欣欣喜色,以相告曰:休哉!于是鸠工擇地,因舊為新,建社倉十所,令民之作奸犯慝者贖焉,慕義者勸而輸之。
不踰月而社倉成,覩兩楹有餘廪矣,餘大喜之。
諸父老子弟複進曰:盍志之?餘曰:此曷足土乎?曰:凡志者,記也。
志斯傳,傳斯永。
嗟彼甘棠,尚蔽芾之,矧茲倉也,手澤存矣。
循名責實,甯無重崇安之想,而動河朔之憂者乎?餘曰:可矣。
于是取而志之,按地裡,圖形勢,作社倉記。
○汀州忠愛詞、祭田記。
天順中,汀州守臣上言:臣按六邑父老言,故推官王仁,宣德末以薦授經曆,清勤公恕,贊政弘多,且長治才而兼攝民事,九載滿秩,阖郡請留于廵按禦史,以聞,複職進階。
居二載,郡人請補官,從之。
郡事無大小,守臣咨诹而行,凡民言不平,無不得所便宜。
歲歉,乞減價粜官米二十萬斛,風富室出粟佐之,流亡因複業萬計。
止中貴橫索,繩武夫悍卒以法,坐誣谪戌及死囚數十,力辯為脫,郡無冤民。
旁郡逆賊鄧茂七黨陳政景圍汀,率民兵助守将,四旬乏食,發倉粟七千石,獨任其擅開罪,得食而守益堅。
既而大破賊,追械政景,獻俘京師。
守将所俘老穉誣為賊者四百餘人,獲賊所藉脅從,欲按而誅之,且以搜餘孽為名避寇,将不得免焉。
乃為釋誣焚籍,禁其母,震驚山谷,有德于四郊甚大。
複募萬人往援下邑、甯化,斬數百級,降二千以隸諸營。
賊出郡境,走将樂陰,遣降卒誘執茂七親黨三十六人。
方搗巢,疾作,衆請舁歸,不可,呼至帳下,密授滅賊計,而卒巷器匍匐,如喪考妣。
榇至郡,迎者數萬,返葬而送如之,正德十四年也。
十餘年,上杭賊熾,父老追思愈甚,赴郡言狀六七至,乞賜祠為世勸。
禮部按祀法,生能禦大災,捍大患,死血食,仁沒于忠,而有遺愛,宜祀。
制曰:可。
額以忠愛,在郡東龍山下,五月二日生辰而祀,蓋事之如生,民今稱謝公祠雲。
公世江西新建人,本姓謝,父避仇,從姻家姓。
卒之十一年,仲子文莊及第第一,複姓,累贈工部尚書。
初,祠隘陋,成化間重繕頗備。
祭田原五十七畝有奇,日者郡官為增四十畝有奇,餘增十二畝,共項餘也。
原田核多二十餘畝不籍,俾田者樂耕。
凡蠲外繇,俾專祀事,赢以備繕,益罔不備矣。
惟我朝廷奉天子民,吏能得民者,天寵薦加焉。
公十八載于茲,得民也深矣,矧死王事,不百世祀乎?毋論文莊足闡幽光于其時,來許為盛,于今未艾,天之報德,抑何遠乎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心向往之,則低佪不能去。
公為餘鄉先生于社,仰其遺風有日,茲低佪祠下,去而置田識之,敢告有位。
凡寄一命,務在施于後世,寝廟有作,奉?尚一日?不絕,視彼膴仕而速朽何如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