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孫。

    海濱永絶斑衣孼。

    地下都消白骨寃。

    畫角愛飄遙海去。

    虎牙還向夕陽翻。

    扇藏白羽辭戎幕。

    帳捲靑油指帝閽。

    夢與春鴻飛塞國。

    身從社鷰返鄕園。

    目隨使節天客逼。

    恨入王孫草色蕃。

    千裡壺漿心魯犒。

    幾人香火頂秦盆。

    黃金臺峻看飛動。

    紫氣關高識曣?。

    飮至策勳將返旆。

    去思遺愛欲攀轅。

    像留百代期無斁。

    祠奉千春矢不諼。

    四截皇靈光日月。

    三韓國命荷乾坤。

    拜塵擬續鴻飛什。

    淚化鮫珠讓斷猿。

     奉贈邢軍門詩幷序 皇帝二十五秊。

    再命出師。

    討卉服救朝鮮。

    虎臣登壇者四。

    都督爲之將。

    儒臣受命者。

    有若經理。

    有若按察。

    有若禦史。

    有若給事。

    有若主事。

    軍門大老爺。

    以兵部尙書兼右副都禦史。

    仗鈇鉞總督之鐵騎。

    數以萬者七。

    水師又三萬。

    玄甲耀日。

    朱旗絳天。

    軍容之盛。

    古未有也。

    相公乃戾藩都。

    乃開督府。

    先命四都督壓賊而陳。

    爲常山勢。

    使賊不得顧首尾。

    于時閒山失利之餘。

    國民之心搖矣。

    自公靜以鎭之。

    恃此無恐。

    加以蔚山之捷。

    島山之戰。

    折箠笞之。

    勢將破竹。

    天大雨雪。

    恐犯兵忌。

    捲甲解圍。

    知難而退。

    使就烹蛟鰐。

    得脫於鼎鑊。

    天也。

    未幾北虜有警。

    公移節遼陽。

    東征之事。

    付諸撫院。

    撫院之去。

    公又建牙下國。

    部勒水陸大將。

    自作載書。

    共詣關王廟。

    祭以築壇。

    盟以歃血。

    同心討賊。

    指天誓日。

    鼓三軍之氣。

    激以忠義。

    士皆瞋目。

    四大將意氣相合。

    鹹奮大勇。

    遂觀兵三路。

    薄而蹴之。

    水師躍入。

    戰比有功。

    遂大破之。

    焚其千艘。

    沈其卒於海中。

    鹵獲數千級。

    賊不能支。

    僅以數舸宵遁。

    海上複屯。

    次第瓦解。

    師遂不戰。

    其所以指授勝筭。

    乃我公所節制也。

    蓋其胷中韜略。

    暗合孫吳。

    故雍容袵席之上。

    決勝千裡之外。

    以至功耆而績凝。

    非夫智足以料敵。

    勇足以決幾。

    夫孰能與於此。

    摧陷廓淸。

    雖曰羣帥用命。

    而發縱指示。

    乃有主張之者在。

    不則雖羆虎百萬。

    何益於勝敗之數。

    必如是。

    乃可爲三軍之司命矣。

    而況公之大節卓卓不可及者。

    不惟智勇。

    惟其忠義奮發。

    上簡帝心。

    下折不可破之萬口。

    力排和議之非。

    爲議戰者立赤幟。

    此功爲大。

    公之爲侍郞也。

    有此讜論。

    故天子知其可大用也。

    乃委此重寄。

    公亦始終確乎不拔。

    破萬古婁敬之謬計。

    全屬藩於垂亡。

    壯軍容於四夷。

    尊中國攘蠻夷。

    若論其功。

    當不在桓文之下。

    昔唐憲宗之討淮蔡也。

    朝臣皆欲罷兵。

    獨裵晉公奮不顧身。

    誓不與賊俱生。

    身請督戰。

    終平淮西。

    始以必討。

    堅結主心。

    故不從中掣肘。

    得展其力。

    韓愈識得此意。

    故其碑頌也。

    不首李愬而歸功於晉公。

    其卒章乃曰。

    凡此蔡功。

    惟斷乃成。

    李愬武人。

    病於不學。

    疑退之汙阿晉公。

    當時之人。

    亦未及此。

    惜哉。

    今此東征之功。

    亦猶是也。

    向微公排和議。

    動天意。

    力主征討。

    則陸賈之使復出矣。

    雖有頗牧。

    烏能措其手足哉。

    若然。

    公之雋功。

    不惟冠出於羣帥。

    於晉公有光矣。

    自古鑿匈門任將帥。

    莫不以非常之人。

    立非常之功。

    然而鷹揚戰陳。

    未必皆武夫也。

    文武吉甫。

    詩書卻縠。

    將於周,晉世。

    鹹有大功。

    耿,賈,寇,鄧。

    亦甚文也。

    爲漢室中興名將。

    孔明。

    儒者氣像。

    綸巾羽扇。

    杜預癖於春秋。

    射不穿劄。

    三國若晉。

    未有其比。

    郭子儀。

    進士也。

    李綱,虞允文。

    亦皆儒者。

    以能將名。

    儒臣之有樹立者如此。

    若然。

    先武夫奪其氣。

    非勇也。

    鬭勁敵與之角。

    非智也。

    惟其仁以使勇。

    義以使智。

    輕裘緩帶。

    不動聲色。

    而折衝罇俎之間者。

    是眞將也。

    是故。

    無智名無勇功。

    今我相公。

    受天子命。

    爲戎臣帥。

    以刮海孼。

    以全屬藩。

    其勇大矣。

    其智遠矣。

    其烈盛矣。

    不矜不伐。

    而天下莫與爭者。

    豈揚子雲所謂眞儒無敵者非耶。

    成周之法。

    大司馬掌邦政。

    統六師。

    平邦國。

    有事則行九伐之威。

    故周之兵法。

    以司馬名之。

    唐憲宗之命裵度曰。

    汝長禦史。

    其往視師。

    相公以都副禦史兼兵部尙書。

    是倂案唐周之舊也。

    周禮。

    凡征伐有功。

    則大司馬左執律右秉籥。

    以奏凱歌。

    今此奉詔而歸。

    其將爲是。

    其飮至也。

    吾知其賜彤弓而覺報宴也。

    采薇以遣之。

    杕杜以勞之。

    皇朝之禮。

    猶周禮也。

    太史方將大書特書不一書也。

    公之名之功。

    於是不朽矣。

    若夫銅柱石銘。

    其在我小邦乎。

    顧不佞銜寡君使儐之命。

    望履幕下。

    幸也。

    借之顔色。

    亦幸也。

    異代執鞭所欣慕焉。

    竝時而親炙之。

    又非幸也歟。

    於其行也。

    謹作詩一篇。

    頌其功而洩其去後之思。

    詩曰。

     皇帝卽祚。

    四夷鹹賓。

    薄海內外。

    悉主悉臣。

    惟時卉服。

    頑不卽工。

    臶食我鮮。

    外奰內訌。

    皇帝曰籲。

    東民魚肉。

    予惟一視。

    若傷有?。

    惟爾百辟。

    孰可將者。

    僉曰郉侯。

    夏官司馬。

    皇帝曰兪。

    往哉汝諧。

    島夷匪茹。

    爲狼爲豺。

    再命討之。

    是膺是懲。

    肆朕命汝。

    式克欽承。

    豸冠虎符。

    汝其總督。

    征東戎事。

    惟汝是屬。

    郉侯受命。

    成師以出。

    社于受祳。

    廟于受鉞。

    高牙大纛。

    肅肅東征。

    螭虎十萬。

    悠悠旆旌。

    郉侯戾止。

    其從如雲。

    坐鎭玉帳。

    方事之殷。

    指揮三軍。

    若使一人。

    折衝罇俎。

    妙筭如神。

    風馳猛將。

    深入霆擊。

    摧枯拉朽。

    定於傳檄。

    天嗇其功。

    捲歸不戰。

    奮翼再擧。

    山川震眩。

    水師壓海。

    火烈赤壁。

    萬艘揚灰。

    匈酋禠魄。

    複屯瓦解。

    壁壘皆空。

    鯨海不雪。

    妖氛遣風。

    南徼永淸。

    伊誰之力。

    東人再生。

    伊誰之德。

    皇帝聖神。

    天地父母。

    我公奉揚。

    文武左右。

    天子之武。

    我公是揚。

    天子之威。

    我公是將。

    矯矯我公。

    智勇兼之。

    其智如何。

    黃石鬼師。

    神出鬼入。

    韜鈐素嫺。

    其勇如何。

    不動如山。

    見危授命。

    義氣橫秋。

    當其孔棘。

    紛紜衆謀。

    議和議戰。

    莫適其可。

    公獨抗論。

    右袒於果。

    始終一節。

    不變其守。

    有嚴天討。

    問兵刮寇。

    耆緻其功。

    是所以乃。

    所惜鯨鯢。

    不血於海。

    敺蚊勿撲。

    是以靜勝。

    百全善後。

    所其戡定。

    若戰服刑。

    佳兵不祥。

    暴骨以逞。

    仁者所傷。

    公之弭兵。

    談笑有餘。

    保合我燼。

    恤於簡書。

    龔行帝命。

    式固藩衛。

    烈烈我公。

    解紛濟世。

    東土仰止。

    泰山北鬥。

    口不言功。

    爲而不有。

    能事畢矣。

    式遄其歸。

    鴻飛遵渚。

    之子袞衣。

    皇帝曰於。

    汝節汝迴。

    天罰已行。

    桀黠大摧。

    予懋乃功。

    曰篤不忘。

    形于麟閣。

    名于太常。

    我公奉詔。

    乃有行色。

    四牡騑騑。

    龍旗抑抑。

    惟我小邦。

    蠭蠆蠚毒。

    不可復振。

    翦焉傾覆。

    不有帝力。

    其何復國。

    不有公來。

    誰因誰極。

    帝德廣運。

    仁以興滅。

    公心豈弟。

    義以繼絶。

    有周之宣。

    用師淮夷。

    召虎底績。

    吉甫作詩。

    唐討蔡州。

    晉公是主。

    愈碑頌功。

    不歸於愬。

    猗歟我公。

    於古有光。

    功無與讓。

    赫赫洸洸。

    伏波南征。

    交趾絶猘。

    乃樹銅柱。

    爲漢之界。

    竇憲北伐。

    焚草上庭。

    乃勒燕山。

    紀漢之銘。

    矧伊公烈。

    卓犖千古。

    不柱不銘。

    缺望東土。

    魏顆卻秦。

    刻鐘以美。

    杜預平吳。

    沈碑自喜。

    矧伊公功。

    閥閱爲最。

    名傳天下。

    光燭海外。

    南山之竹。

    不足揄揚。

    東海之波。

    不盡流芳。

    願留公像。

    中國而閣。

    千秋萬歲。

    庶不落莫。

    願攀公轅。

    借寇於帝。

    假我數秊。

    以終其惠。

    昔公來思。

    華嶽爲重。

    今公去矣。

    漢水色動。

    曩者微公。

    國其不活。

    今者失公。

    民若自割。

    公無遽歸。

    於我信處。

    瞻望行塵。

    帝京何許。

    我作此詩。

    歌于道周。

    毋我斁遺。

    邦人是庥。

     上天將麻都督謠幷引 河鼓大星明潤。

    金旗北照於重霄。

    轅門黃氣曣?。

    玉帳東臨於左海。

    山川動氣。

    草木生情。

    恭惟矯矯虎臣。

    堂堂國士。

    萬傑千豪之才智。

    天下無雙。

    六韜三略之機權。

    關西第一。

    拳勇邁延壽之投距。

    剛強挾周勃之引彊。

    季心氣蓋關中。

    皇甫聲馳海外。

    風後力牧之不啻遇知帝軒。

    方叔召虎之莫京戮力周室。

    蛇變克由於汗馬。

    鷹揚允蔔於匪熊。

    魏顆之功名景鐘。

    充國之形像麟閣。

    邦家之棟梁柱石。

    縣官之腹心爪牙。

    翼德雲長。

    自負萬人之敵。

    廉頗,李牧。

    能成百戰之勳。

    按寶劍千裡無塵。

    倚長城三邊高枕。

    乃今者辭武帳而出塞。

    居笠轂而掌兵。

    登韓信大將之壇。

    開衛靑戎帥之幕。

    廟受命而社受祳。

    奮甲胄效死之心。

    國忘家而公忘私。

    發戰陳輕生之勇。

    喑啞叱咤。

    目中空鯨海之三千。

    顧眄指揮。

    手裏舞蛇矛之丈八。

    大纛纔離於河戒。

    前茅已暎乎鹵堧。

    央央白旆獵遼東。

    金鼓響鶴歸之柱月。

    立立玄戈捎右北。

    鐵衣穿虎發之石煙。

    萬馬蠖略憑陵。

    鴨江浿江之水皆立。

    九軍儵眒絢練。

    松嶽白嶽之雲下垂。

    路涉五千。

    犯六月酷吏之溽暑。

    日行三十。

    整八陳神將之軍容。

    欱野歕山。

    列鸛鵝之井井。

    殷天動地。

    排雲鳥之摐摐。

    刑神咤乎氂旄。

    陰燄颭乎犀劄。

    雷公風伯。

    鹹駓馺而躨跜。

    熒惑天欃。

    乍戢孴而跮踱。

    令嚴刁鬥。

    夜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