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一雨能欣品物形。

    滿地草芽生意發。

    薰人花氣醉魂馨。

    遙知漢水春波碧。

    卻喜終山暮色靑。

    耐可風光將報答。

    恨無尊酒對階庭。

     醉書山人軸 昌黎作序緣文暢。

    光祿題詩爲惠休。

    老子不辭拈秃筆。

    高僧剛解問虛舟。

    雲開碧落初收雨。

    風撼靑林政値秋。

    醉臥茅簷還隱幾。

    靜觀南嶽豁窮愁。

     芝峯枉駕見過。

    翼日作詩謝之。

     委巷寧容駟馬來。

    最知高義出塵埃。

    金飆爽氣窮秋厲。

    玉麈淸談衆口摧。

    呂駕豈緣中散命。

    王船不爲戴逵廻。

    賞音萬世猶朝暮。

    何況同時得禦陪。

     九月三日。

    李生震卿置酒見邀。

    步屧往從。

    仍坐後山小麓。

    因文城隔牆呼之。

    遂踰牆同坐園中莎岸。

     一園秋色屬王孫。

    翠柏丹楓玉露繁。

    蹔借淸談仍藉草。

    卻擕餘興便移樽。

    寒聲撼竹風微起。

    暮氣沈山日欲昏。

    酩酊無堪且歸去。

    直須吹帽款高門 又示震卿○二首 泰平今屬聖雲孫。

    文物光華禮樂繁。

    千載一時調玉燭。

    萬民同醉酌衢樽。

    須看羣彥才方盛。

    自愧微臣智已昏。

    瀝血刳肝空耿耿。

    披雲那得近天門。

     駿骨誰知逸景孫。

    鳳歸黃雀競喧繁。

    未應獨詠南山石。

    隻合頻傾北海樽。

    萬事不關心耿耿。

    百年那得醉昏昏。

    過從幸有韋郎在。

    爲是葭莩托一門。

     山人性敏。

    持詩軸來視。

    乃餘癸卯之作也。

    因用其韻。

     三生石上三生夢。

    一片山頭一片雲。

    自在祗應輸白業。

    眞如何用隱玄文。

    禪枝慧窟身方定。

    慾海空天路已分。

    會逐遠公求入社。

    心知不及晉徵君。

     太常直夜。

    述懷奉呈芝峯。

     三十年來老太常。

    形如槁木鬢如霜。

    淸齋敢道同周澤。

    擧案還嗟異孟光。

    報答聖恩何事業。

    尋思剩物但文章。

    眼前兒女俱齠齔。

    畢娶心期漢尙長。

     翼日有作。

    奉呈芝峯。

    二首 少小嘗聞長者風。

    泥塗曾是幾書空。

    草玄敢擬文章老。

    垂白猶餘意氣雄。

    世事蹉跎天可問。

    詩情跌宕酒頻中。

    浮名尙縛微軀在。

    造物應憐此秃翁。

     幾躡淸芬望下風。

    孔融尊酒未應空。

    高標拔俗傾元禮。

    峻節淩霄壓左雄。

    竹帛功名鵬擊外。

    古今成敗麈談中。

    漢廷若試調羹手。

    相業寧能謝弱翁。

     十月十六日夜口占 文章底事亦虛名。

    回首雲山空復情。

    報國壯心期抵死。

    吟詩漫興答殘生。

    壺觴莫負陶彭澤。

    損益須知尙子平。

    隻有白鷗應笑我。

    海常深處獨長鳴。

     十月二十五日。

    與樸主簿希賢各載酒肴。

    往訪月沙李判書。

    蔔夜做懽。

    醉後奉呈月沙案下。

    爲述龍灣舊遊 公爲儐使迓王人。

    載筆叨陪鴨水濱。

    歲暮窮陰山白雪。

    夜?狂興酒靑春。

    芙蓉幕下皆佳士。

    粉黛叢中獨老身。

    勝事悠悠十三載。

    不堪回首迹成陳。

     奉次月汀相公贈成則行韻三首 道隱無形象有形。

    校讐應費閱風廳。

    須知奧義關三聖。

    得見微言載五經。

    童習久??年鼎鼎。

    老將其奈鬢星星。

    刳心隻是虛生白。

    善鍵開時不復扄。

     見聞本本與元元。

    聚辨應知道大原。

    不有羣書嘗闇誦。

    何曾一蹴造眞源。

    先秦筆力猶奴?。

    兩漢文章是翰藩。

    如子升堂兼嚌胾。

    龍門能見斧痕存。

     塵世相忘土木形。

    每憑談笑對寒廳。

    草玄敢擬楊雄氏。

    守黑唯師道德經。

    老氣可能廻俠氣。

    將星應是共文星。

    看君又佩朱垠虎。

    從此邊頭不設扄。

     大殿迎祥詩 星擕龍角鬥杓回。

    地發陽和鼎氣催。

    雪色惹黃饒嫰柳。

    春機破白吐寒梅。

    光華日月亨衢闢。

    旋轉乾坤壽域開。

    共賀君王調玉燭。

    甄陶萬象位三才。

     正月十九日。

    太常淸臺時。

    監察樸某爲言新喪十八春少妾雲。

    醉中贈一律。

     露花纔吐一枝春。

    何事狂飆解悞人。

    縱是朝雲頻入夢。

    可能樑月與傳神。

    餘香未沫衣藏篋。

    舊匣猶存鏡掩塵。

    秪有宿緣留後果。

    三山卻恨海無津。

     奉呈芝峯 半世知音大隱菴。

    菴前萬壽對維南。

    五車散帙堆高案。

    一炷龍肪惹暮嵐。

    客習幾年容末至。

    主稱今日荷中酣。

    疏慵卻被梅花笑。

    不及幽香雪月含。

     再用前韻。

    奉呈芝峯。

     吏隱藏命寄鬥菴。

    非關捷徑在終南。

    不辭卿月紆朱紱。

    卻愛廚煙引翠嵐。

    撚斷吟髭詩欲就。

    養安容膝酒微酣。

    晴窓更着梅梢在。

    倒掛氷輪玉蘂含。

     題金昌一四寒亭松寒竹寒梅寒與己寒。

    爲四寒。

     玩物要將氣味同。

    四寒相與一亭中。

    脫身塵土淸無累。

    到骨氷霜凜不風。

    三伏炎蒸誰以濯。

    九秋涼冷獨專功。

    貞松勁竹兼梅苦。

    共保襟懷有此翁。

     癸醜正月十九日。

    曾步芝峯瓊韻。

    是乃合前後十八首也。

    今年又於芝峯案上得見新恩唱和錄。

    其後諸作亦多。

    而芝峯詩尤多多益辦。

    讀之不覺爽然自失。

    強用其韻。

     子政曾爲漢輦郞。

    兩君才調可同方。

    天枝竝秀瓊瑤樹。

    雲錦齊光藻繪塲。

    奕世文章千古事。

    傳家福祿百年昌。

    雁行連璧爭歆艶。

    更欲慇懃進賀觴。

     太祖大王晬容。

    自寧邊將奉移全州。

    九月初九日。

    主上率王世子及百官。

    郊迎于慕華館舊基。

    設帳殿。

    奠爵奏樂行禮。

    禮畢。

    主上又從世子及百官行四拜禮。

    仍爲奉審。

    又行四拜禮。

    禮畢。

    又祗送。

    分百官祗送于漢江上。

    小臣亦從大夫之後。

    遂賦一律。

     八彩重瞳仰肅淸。

    聖人不相信難名。

    天威咫尺龍顔近。

    雲漢昭回日角明。

    花露凝毫生色相。

    山河秀氣動光晶。

    妥靈摠爲君王孝。

    豐沛新宮又落成。

     雨粟月課 雨偕天粟下層雲。

    爲有軒倉制作分。

    造化神功因鳥跡。

    聖人心匠發龍文。

    漸生機巧民情見。

    難避聲形鬼哭聞。

    須識昊穹深有意。

    自從書契事紛紛。

     貞善公主挽辭 秦臺寂寞漢園荒。

    竊藥緣何化蝶忙。

    半樹碧桃春未老。

    重泉玉海夜無暘。

    月空盤淚珠餘蚌。

    風落梧棲鳳失凰。

    大壑不枯瑤草綠。

    西天誰送返魂香。

     試院有吟 廣張天網獵諸生。

    要得賢才作國楨。

    白日戰酣羣螘血。

    靑春氣暖亂蜂聲。

    幾人賈勇先劘壘。

    何者登壇自主盟。

    不比鼃基元鼎鬪。

    方知出角獨先鳴。

     次盧蘇齋用晦齋鳳臨臺韻 百世聖人應間出。

    千年瑞鳥曷來遲。

    蒼茫宇宙非今日。

    寂寞風煙異昔時。

    山帶白雲留色相。

    月來丹穴見心期。

    長江滾滾眞源在。

    欲泛虛舟任所之。

     中殿春帖子 龍池氷釋見泉流。

    綵燕迎風玉殿頭。

    軒室異祥來大電。

    周家美化盛關鳩。

    外明助日淸輝瑩。

    中德承乾地道柔。

    況是靑陽報新兆。

    從敎海屋幾添籌。

     題尹學士詩卷後 剩殘膏馥墨漓漓。

    滿卷淸詞可解頤。

    俊鶻下雲憐鮑照。

    落花棲草恨丘遲。

    粉毫寫出嫦娥影。

    瓊尺裁成織女絲。

    自笑小巫神氣盡。

    從今不復斷吟髭。

     贈門上人還山 鼇背仙山萬古雄。

    翠微擎出水晶宮。

    眼中海色桑田變。

    心上蓮化鐵鉢空。

    瑤壑桂雲沈夜月。

    石壇松露灑泠風。

    那知三十年前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