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洛的海濱
關燈
小
中
大
我手不停揮地一氣寫了幾千字,等到站起來伸伸懶腰的時候,夕陽已經平西。
那七彩的雲霞,襯着蔚藍的海水,真是漂亮極了。
我是個從農村出身的人,我愛田園,我也愛森林;我愛深山,我更愛大海。
在大自然的面前,頑夫廉,懦夫立,心裡一切龌龊的念頭可以洗滌得幹幹淨淨。
我每次看見蕭伯納坐在花園小角落的圖書館用功的相片,不禁悠然向往。
因為萬物靜觀皆自得,當一個人心裡十分甯靜的時候,平時想不通的事情,一下子可以想通。
到了搞通思想之後,萬物的表裡精粗都看得很明白,那時下筆為文,自有左右逢源的樂趣。
勿洛的海濱是談天的好地方。
可惜在南洋可以作上下古今談的朋友不算太多,這是美中不足。
為補救這缺陷,我倒想組織一個座談會,把那些喜歡随便談談的朋友們集中在一起,每個月碰頭一次,有空的人可以常來,沒有工夫的人不必勉強;全到齊的時候,可得十人,打個折扣,也有五六人。
大家毫無忌憚地把胸中的積愫傾吐出來,這倒是快事。
勿洛的海濱到處都是酒店和小攤,大酒店有詠春園一家。
詠春園的菜在新加坡有相當地位。
可是在大世界裡吃飯,遠不如到海濱來吃東西更能夠增進食欲。
新酒店的英文名叫做ViennaInn,念起來怪舒服。
這兒的地方不大,好像是私人的住宅改成的酒店。
裡邊綠草如茵,環境非常清靜。
這間酒店最拿手的西餐就是雞絲湯,質好量多,一碗湯下肚,加上一兩片牛油面包,你已覺得有七分飽了。
勿洛酒店雄踞勿洛尖端,面臨海濱,門口緊接沙灘,所以遊客也特别多。
年來這間酒店的生意日見興隆,鋪面逐漸擴大,門口的沙灘已經有一部分被填為水門汀的地面了。
店裡有個舞廳,喜歡“蓬拆蓬拆”的朋友們一聽樂隊所播出來的音樂,早已情不自禁地跑到舞池中,婆娑起舞。
我們這般眼觀手不動的人,照例是坐在露天的桌子邊,喝喝茶,吃吃炒米粉,享受一個清閑的良宵。
但是,真正到海濱去消夜的人,倒喜歡到那些小攤子去小吃。
這兒有馬來著名的沙爹,有潮州館子的鱿魚,有廈門館子的蚝煎。
中下層社會的人到了這兒,把腳兒跷起來,大吃大喝,有的暢談生意經,有的評論女人,有的叙述昨晚打麻雀的經驗,而那些偶爾打個清一色或十三幺的人,更願意破鈔,請幾個朋友來大吃大喝一頓。
我逛勿洛,至遲在十時半以前要回家,可是一般年輕的小夥子,他們看了半夜場後,才開了快車趕到勿洛去吃風。
他們的豔福如何,我可不知道;但他們的精神和勇氣,是值得我欽佩! 更深人靜,一般爛醉如泥的人,開着快車,風馳電掣地趕回家。
因此,從勿洛到蒙巴登路這一段,時常鬧着車禍。
據說,交通警察對于因酗酒撞車的人,加重處罰,這種辦法是很對的。
勿洛的優點,那些長住在海濱的人不容易發覺,為的是他們住膩了,說不定還覺得讨厭呢。
可是從人煙稠密的中峇魯或大坡小坡等地區跑到勿洛的人,他們一定會高聲大唱陶淵明的名句:“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 1952年4月2日
那七彩的雲霞,襯着蔚藍的海水,真是漂亮極了。
我是個從農村出身的人,我愛田園,我也愛森林;我愛深山,我更愛大海。
在大自然的面前,頑夫廉,懦夫立,心裡一切龌龊的念頭可以洗滌得幹幹淨淨。
我每次看見蕭伯納坐在花園小角落的圖書館用功的相片,不禁悠然向往。
因為萬物靜觀皆自得,當一個人心裡十分甯靜的時候,平時想不通的事情,一下子可以想通。
到了搞通思想之後,萬物的表裡精粗都看得很明白,那時下筆為文,自有左右逢源的樂趣。
勿洛的海濱是談天的好地方。
可惜在南洋可以作上下古今談的朋友不算太多,這是美中不足。
為補救這缺陷,我倒想組織一個座談會,把那些喜歡随便談談的朋友們集中在一起,每個月碰頭一次,有空的人可以常來,沒有工夫的人不必勉強;全到齊的時候,可得十人,打個折扣,也有五六人。
大家毫無忌憚地把胸中的積愫傾吐出來,這倒是快事。
勿洛的海濱到處都是酒店和小攤,大酒店有詠春園一家。
詠春園的菜在新加坡有相當地位。
可是在大世界裡吃飯,遠不如到海濱來吃東西更能夠增進食欲。
新酒店的英文名叫做ViennaInn,念起來怪舒服。
這兒的地方不大,好像是私人的住宅改成的酒店。
裡邊綠草如茵,環境非常清靜。
這間酒店最拿手的西餐就是雞絲湯,質好量多,一碗湯下肚,加上一兩片牛油面包,你已覺得有七分飽了。
勿洛酒店雄踞勿洛尖端,面臨海濱,門口緊接沙灘,所以遊客也特别多。
年來這間酒店的生意日見興隆,鋪面逐漸擴大,門口的沙灘已經有一部分被填為水門汀的地面了。
店裡有個舞廳,喜歡“蓬拆蓬拆”的朋友們一聽樂隊所播出來的音樂,早已情不自禁地跑到舞池中,婆娑起舞。
我們這般眼觀手不動的人,照例是坐在露天的桌子邊,喝喝茶,吃吃炒米粉,享受一個清閑的良宵。
但是,真正到海濱去消夜的人,倒喜歡到那些小攤子去小吃。
這兒有馬來著名的沙爹,有潮州館子的鱿魚,有廈門館子的蚝煎。
中下層社會的人到了這兒,把腳兒跷起來,大吃大喝,有的暢談生意經,有的評論女人,有的叙述昨晚打麻雀的經驗,而那些偶爾打個清一色或十三幺的人,更願意破鈔,請幾個朋友來大吃大喝一頓。
我逛勿洛,至遲在十時半以前要回家,可是一般年輕的小夥子,他們看了半夜場後,才開了快車趕到勿洛去吃風。
他們的豔福如何,我可不知道;但他們的精神和勇氣,是值得我欽佩! 更深人靜,一般爛醉如泥的人,開着快車,風馳電掣地趕回家。
因此,從勿洛到蒙巴登路這一段,時常鬧着車禍。
據說,交通警察對于因酗酒撞車的人,加重處罰,這種辦法是很對的。
勿洛的優點,那些長住在海濱的人不容易發覺,為的是他們住膩了,說不定還覺得讨厭呢。
可是從人煙稠密的中峇魯或大坡小坡等地區跑到勿洛的人,他們一定會高聲大唱陶淵明的名句:“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 1952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