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苕溪漁隐雲:“餘頃歲往來湘中,屢遊浯溪,徘徊磨崖碑下,讀諸賢留題,惟魯直、文潛二詩,傑句偉論,殆為絕唱,後來難措詞矣。

    ” 春風吹船著音斫。

    浯溪,扶藜上讀中興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絲。

    明皇不作包柔計,颠倒四海由祿兒。

    九廟不守乘輿西,萬官已作鳥擇栖。

    撫軍監國太子事,何乃趨取大物為!事有至難天幸耳,上皇跼蹐還京師。

    内間張後色可否,外間李父頤指揮。

    南内凄涼幾苟活,高将軍去事尤危。

    臣結舂陵二三策,臣甫杜鵑再拜詩。

    安知忠臣痛至骨,後世但賞瓊琚詞。

    同來野僧六七輩,亦有文士相追随。

    斷崖蒼藓對立久,疏雨為洗前朝悲。

     讀中興頌  張耒 《複齋謾錄》雲:“張文潛集中載《中興頌》詩,此詩号傑出。

    ”《竹坡詩話》雲:“《中興碑》詩,可謂妙絕今古。

    ” 玉環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潼關戰骨高于山,萬裡君王蜀中老。

    金戈鐵馬從西來,郭公凜凜英雄才。

    舉旗為風偃為雨,灑掃九廟無塵埃。

    元功高名誰與紀,風雅不繼騷人死。

    水部胸中星鬥文,太史筆下蛟龍字。

    天遣二子傳将來,高山十丈磨蒼崖。

    手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見昏眸開。

    百年廢興增歎慨,當時數子今安在。

    君不見荒涼浯水棄不收,時有遊人打碑賣。

     行色 司馬池 《溫公詩話》雲:“先公監安豐酒稅赴官,有《行色》詩雲雲,豈非狀難寫之景也?”梅聖俞雲:“詩之工者,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此詩有焉。

    ” 冷于陂水淡于秋,遠陌初窮到渡頭。

    賴是丹青不能畫,畫成應遣一生愁。

     久旱微雨 《複齋謾錄》雲:“江公著初任洛陽尉,《久旱微雨》詩作雲雲,溫公于士人家見之,借紙筆修刺,谒江,且為稱薦,由此知名。

    ” 雲葉紛紛雨腳勻,亂花柔草長精神。

    雷車卻碾山前過,不灑原頭陌上塵。

     題傳舍 《珊瑚鈎詩話》雲:“盧秉侍郎,嘗作江南郡緣,于傳舍中題詩雲雲,王荊公見而稱之,立薦于朝,不數年登載貳卿。

    ”《西溪叢語》雲:“此詩脍炙人口,乃德清人盧政議詩。

    更有一絕雲雲。

    ” 青衫白發病參軍,旋籴黃梁置酒樽。

    但得有錢留客醉,也勝騎馬傍人門。

     絕句 十日都門風薄衣,搗砧聲重雁南飛。

    野人不識長安樂,且趁鲈魚一棹肥。

     題老柏院  張在 《湘山野錄》雲:“青州布衣張在,少能文,尤精于詩。

    《題興龍寺老柏院》詩雲雲,為人所傳誦。

    皇祐中,文潞公鎮青州,詣老柏院,訪在所題處,字已漫滅。

    公惜其不傳,為大字書于西庑之壁。

    後三十餘年,東平畢仲甫見公于洛下,公誦其詩,囑畢往觀。

    至青,訪其故處,壁已圯毀,不可複得,為刻于天宮石柱。

    ” 南鄰北舍牡丹開,年少尋芳去又回。

    唯有君家老柏樹,春風恰似不曾來。

     禦溝柳  陳執中 《兩朝寶訓》雲:“真宗賦《禦溝柳》詩,令宰相、兩省和。

    陳執中詩雲雲,其詩最尤者。

    ” 一度春來一度新,翠光先得照龍津。

    君王自愛天然态,恨殺昭陽學舞人。

     海棠  陳去非 《複齋謾錄》雲:“鄭谷《蜀中海棠》詩二首,前一雲:‘濃麗最佳新著雨,妖娆全在欲開時。

    ’後一雲:‘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無情為發揚。

    ’故錢希白《海棠》詩雲:‘子美無情甚,郎官屬意頻。

    ’然歐公以鄭詩為格卑。

    近世陳去非,嘗用鄭意賦海棠雲雲,雖本鄭意,便覺才力相去不侔矣。

    ” 海棠默默要詩催,日暮紫綿無數開。

    欲識此花奇絕處,明朝有雨試重來。

     田間  鄭獬 《複齋謾錄》論二詩雲:“第二句相類,然皆清絕可愛。

    ” 田家汩汩流水渾,一樹高花明遠村。

    雲意不知殘照好,卻将微雨送黃昏。

     淮中晚泊渎頭  蘇轼 《王直方詩話》雲:“山谷愛子美絕句雲雲,累書此詩,或真字與大字。

    ”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題滕王閣  王安國 《複齋謾錄》雲:“王平甫年十三,登滕王閣賦詩。

    郡守張侯見而異之,為啟宴張樂于其上。

    其後建中靖國元年,其女識之于石雲。

    ” 滕王平日好追遊,高閣依然枕碧流。

    勝地幾經興廢事,夕陽偏照古今愁。

    城中樹密千家市,天際人歸一葉舟。

    極目煙波吟不盡,西山重疊亂雲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