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源卷十四

關燈
道 遊梁城 揚镳曆汴浦,回扈入梁墟。

    漢藩文雅地,清塵暧有餘。

    賓遊多任俠,台苑盛簪裾。

    歎息徐公劍,悲涼鄒子書。

    亭臯落照盡,原野沍寒初。

    鳥散空城夕,煙銷古樹疏。

    東越嚴子陵,西蜀馬相如。

    修名竊所慕,長謠獨課虛。

     薛道衡 昔昔鹽 昔昔,猶夜夜也。

    鹽,引之轉而訛也。

     垂柳覆金堤,蘼蕪葉複齊。

    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織錦窦家妻。

    關山别蕩子,風月守空閨。

    恒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

    盤龍随鏡隐,彩鳳逐帷低。

    飛魂同夜鵲,倦寝憶晨雞。

    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

    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

    一去無消息,那能惜馬蹄。

    【“暗牖懸蛛網”二句,從張景陽“青苔依空牆,蜘蛛網四屋”化出。

    而其發原,則在“伊威在室,蛸在戶”,但後人愈巧耳。

    】 敬酬楊仆射山齋獨坐 相望山河近,相思朝夕勞。

    龍門竹箭急,華嶽蓮花高。

    嶽高障重疊,鳥道風煙接。

    遙原樹若荠,遠水舟如葉。

    葉舟旦旦浮,驚波夜夜流。

    露寒洲渚白,月冷函關秋。

    秋夜清風發,彈琴即鑒月。

    雖非莊舄歌,吟詠常思越。

    【楊素封越國公。

    “遙原”二語,孟襄陽祖此句法。

    】 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虞世基 出塞 上将三略遠,元戎九命尊。

    愐懷古人節,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氣,塞北有遊魂。

    揚桴度隴坂,勒騎上平原。

    誓将絕沙漠,悠然去玉門。

    輕赍不遑舍,驚策骛戎軒。

    懔懔邊風急,蕭蕭征馬煩。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霧烽黯無色,霜旗凍不翻。

    耿介倚長劍,日落風塵昏。

     入關 隴雲低不散,黃河咽複流。

    關山多道裡,相接幾重愁。

     孫萬壽 和周記室遊舊京 大夫愍周廟,王子泣殷墟。

    自然心斷絕,何關系慘舒。

    仆本漳濱士,舊國亦淪胥。

    紫陌風塵起,青壇冠蓋疏。

    台留子建賦,宮落仲将書。

    谯周自題柱,商容誰表闾。

    聞君懷古曲,同病亦漣洳。

    方知周處歎,前後信非虛。

    【三四語翻得高,韋誕字仲将,為魏書淩雲台者,周處将戰死,歎曰:“軍無後繼必敗,不徒身亡,為國取恥。

    ”】 早發揚州還望鄉邑 鄉關不再見,怅望窮此晨。

    山煙蔽鐘阜,水霧隐江津。

    洲渚斂寒色,杜若變芳春。

    無複歸飛羽,空悲沙塞塵。

     東歸在路率爾成詠 學宦兩無成,歸心自不平。

    故鄉尚千裡,山秋猿夜鳴。

    人愁慘雲色,客意慣風聲。

    羁恨雖多緒,俱是一傷情。

     王胄 别周記室 五裡徘徊寉,三聲斷絕猿。

    何言俱失路,相對泣離樽。

    别路凄無已,當歌寂不喧。

    貧交欲有贈,掩涕竟無言。

     尹式 别宋常侍 遊人杜陵北,送客漢川東。

    無論去與住,俱是一飄蓬。

    秋鬓含霜白,衰顔倚酒紅。

    别有相思處,啼烏雜夜風。

     孔德紹 送蔡君知入蜀 金陵已去國,銅梁忽背飛。

    失路遠相送,他鄉何日歸。

     夜宿荒村 綿綿夕漏深,客恨轉傷心。

    撫弦無人聽,對酒時獨斟。

    故鄉萬裡絕,窮愁百慮侵。

    秋草思邊馬,繞枝驚夜禽。

    風度谷餘響,月斜山半陰。

    勞歌欲叙意,終是白頭吟。

     孔紹安 落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頗能寄托。

    】 别徐永元秀才 金湯既失險,玉石乃同焚。

    墜葉還相覆,落羽更為群。

    豈謂三秋節,重傷千裡分。

    促離弦易轉,幽咽水難聞。

    欲識相思處,山川間白雲。

    【“墜葉”一聯,比亂離之後,兩人結契,非尋常寫景,下轉到惜别。

    】 陳子良 送别 落葉聚還散,征禽去不歸。

    以我窮途泣,沾君出塞衣。

    【不堪。

    亦見《何遜集》,略有異同。

    】 七夕看新婦隔巷停車 隔巷遙停幰,非複為來遲。

    隻言更尚淺,未是渡河時。

    寫來合并無迹。

     王申禮 賦得岩穴無結構 岩間無結構,谷處極幽尋。

    葉落秋巢迥,雲生石路深。

    早梅香野徑,清澗響丘琴。

    獨有栖遲客,留連芳杜心。

     呂讓 和入京 俘囚經萬裡,憔悴度三春。

    發改河陽鬓,衣餘京洛塵。

    鐘儀悲去楚,随會泣留秦。

    既謝平吳利,終成失路人。

     明餘慶 從軍行 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

    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

    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

    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劍花”一聯,唐人極摹此種句法。

    】 大義公主 公主,後周宇文氏女,嫁為突厥沙缽略妻,初名千金公主。

    隋滅周,自傷宗祀絕滅,每懷複隋之志,日夜言于沙缽略,悉衆為寇,後沙缽略内附,賜姓楊氏,改封大義公主。

    隋平陳後,以陳叔寶屏風賜主,主心恒不平,因書屏風為詩。

     書屏風詩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榮華實難守,池台終自平。

    富貴今何在,空事寫丹青。

    杯酒恒無樂,弦歌讵有聲。

    餘本皇家子,飄流入虜庭。

    一朝睹成敗,懷抱忽縱橫。

    古來共如此,非我獨申名。

    唯有明君曲,偏傷遠嫁情。

    【英氣勃勃。

    事雖不成,精衛之志,不可泯滅。

    】 無名氏 送别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竟似盛唐人手筆。

    《東虛記》雲:“此詩作于大業末年,指炀帝巡遊無度,民窮财盡,望其返國。

    五子作歌之意也。

    ”】 雞鳴歌 東方欲明星爛爛,汝南晨雞登壇喚。

    曲終漏盡嚴具陳,月沒星稀天下旦。

    千門萬戶遞魚鑰,宮中城上飛烏鵲。

     古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