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源卷十四

關燈
○陳詩 陰铿 渡青草湖 亦作庾信詩。

     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

    帶天澄迥碧,映日動浮光。

    行舟逗遠樹,度鳥息危樯。

    滔滔不可測,一葦讵能航。

     廣陵岸送北使 行人引去節,送客舣歸舻。

    即是觀濤處,仍為郊贈衢。

    汀洲浪已息,邗江路不纡。

    亭嘶背枥馬,樯轉向風烏。

    海上春雲雜,天際晚帆孤。

    離舟對零雨,别渚望飛凫。

    定知能下淚,非但一楊朱。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 依然臨送渚,長望倚河津。

    鼓聲随聽絕,帆勢與雲鄰。

    泊處空餘鳥,離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葉,釣晚欲收綸。

    如何相背遠,江漢與城闉。

     和傅郎歲暮還湘州 蒼茫歲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靜猶浪,扁舟獨且征。

    棠枯绛葉盡,蘆凍白花輕。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驚。

    湘波各深淺,空轸念歸情。

     開善寺 鹫嶺春光遍,王城野望通。

    登臨情不極,蕭散趣無窮。

    莺随入戶樹,花逐下山風。

    棟裡歸雲白,窗外落晖紅。

    古石何年卧,枯樹幾春空。

    淹留昔未及,幽桂在芳叢。

    【詩至于陳,專工琢句,古詩一線絕矣。

    少陵絕句雲:“頗學陰、何苦用心。

    ”又《贈太白》雲:“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铿。

    ”此特賞其句,非取其格也。

    】 徐陵 出自薊北門行 薊北聊長望,黃昏心獨愁。

    燕山對古刹,代郡隐城樓。

    屢戰橋恒斷,長冰塹不流。

    天雲如地陣,漢月帶胡秋。

    漬土泥函谷,挼繩縛涼州。

    平生燕颔相,會自得封侯。

    【巧句。

    】 别毛永嘉 願子厲風規,歸來振羽儀。

    嗟餘今老病,此别空長離。

    白馬君來哭,黃泉我讵知。

    徒勞脫寶劍,空挂隴頭枝。

    【似達愈悲,《孝穆集》中,不易多得。

    】 關山月 關山三五夜,客子憶秦川。

    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

    星旗映疏勒,雲陣上祁連。

    戰氣今如此,從軍複幾年。

     周弘讓 留贈山中隐士 行行訪名嶽,處處必留連。

    遂至一岩裡,灌木上參天。

    忽見茅茨屋,暧暧有人煙。

    一士開門出,一士呼我前。

    相看不道姓,焉知隐與仙。

    【清真似陶詩一派,陳隋時得之大難。

    】 周弘正 還草堂尋處士弟 四時易荏苒,百齡倏将半。

    故老多零落,山僧盡凋散。

    宿樹倒為查,舊水侵成岸。

    幽尋屬令弟,依然歸舊館。

    感物自多傷,況乃春莺亂。

     江總 遇長安使寄裴尚書 傳聞合浦葉,遠向洛陽飛。

    北風尚嘶馬,南冠獨不歸。

    去雲目徒送,離琴手自揮。

    秋蓬失處所,春草屢芳菲。

    太息關山月,風塵客子衣。

     入攝山栖霞寺 淨心抱冰雪,暮齒逼桑榆。

    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歲華皆采獲,冬晚共嚴枯。

    濯流濟八水,開襟入四衢。

    茲山靈妙合,當與天地俱。

    石濑乍深淺,崖煙遞有無。

    缺碑橫古隧,盤木卧荒塗。

    行行備履曆,步步憐威纡。

    高僧迹共遠,勝地心相符。

    樵隐各有得,丹青獨不渝。

    【寺僧猶有郎诠二師、居士明紹、治中蕭塑像圖。

    】遺風伫芳桂,比德喻生刍。

    寄言長往客,凄然傷鄙夫。

    【薄有清氣,急當收入。

    總持更有遊攝山詩,中雲:“荷衣步林泉,麥氣涼昏曉”,亦佳句也。

    】 南還尋草市宅 入隋後南還之作。

     紅顔辭鞏洛,白首入轘轅。

    乘春行故裡,徐步采芳荪。

    徑毀悲求仲,林殘憶巨源。

    見桐猶識井,看柳尚知門。

    花落空難遍,莺啼靜易喧。

    無人訪語默,何處叙寒溫。

    百年獨如此,傷心豈複論。

     并州羊腸坂 三春别帝鄉,五月度羊腸。

    本畏車輪折,翻嗟馬骨傷。

    驚風起朔雁,落照盡胡桑。

    關山定何許,徒禦慘悲涼。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心逐南雲逝,形随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哭魯廣達 為韓擒虎所執遇害者。

     黃泉雖抱恨,白日自留名。

    悲君感義死,不作負恩生。

    【不嫌自污,真情可憫。

    】 閨怨篇 寂寂青樓大道邊,紛紛白雪绮窗前。

    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

    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遼西水凍春應少,薊北鴻來路幾千。

    願君關山及早度,照妾桃李片時妍。

    【竟似唐律,稍降則為填詞矣,學者當防其漸。

    】 張正見 秋日别庾正員 征途愁轉旗,連騎慘停镳。

    朔氣淩疏木,江風送上潮。

    青雀離帆遠,朱鸢别路遙。

    唯有當秋月,夜夜上河橋。

    【遇好句不十分卑弱者,亦便收入,鈔詩者至此,眼界放下幾許矣。

    】 關山月 岩間度月華,流彩映山斜。

    暈逐連城璧,輪随出塞車。

    唐謣遙合影,秦桂遠分花。

    欲驗盈虛駛,方知道路賒。

    【秦置桂林。

    言桂林之花,遠分于月中也。

    】 何胥 被使出關 出關登隴坂,回首望秦川。

    绛水通西晉,機橋指北燕。

    奔流下激石,古木上參天。

    莺啼落春後,雁度在秋前。

    平生屢此别,腸斷自催年。

    【“莺啼”一聯,極言風景之異。

    】 韋鼎 長安聽百舌 萬裡風煙異,一鳥忽相驚。

    那能對遠客,還作故鄉聲。

     陳昭 昭君詞 跨鞍今永訣,垂淚别親賓。

    漢地随行盡,胡關逐望新。

    交河擁塞霧,隴日暗沙塵。

    唯有孤明月,猶能遠送人。

    【雅音。

    】 ○北魏詩【附】 劉昶 斷句 《南史》:“昶兵敗奔魏,棄母、妻,惟攜妾一人,騎馬自随。

    在道慷慨為斷句。

    ” 白雲滿鄣來,黃塵暗天起。

    關山四面絕,故鄉幾千裡。

     常景 司馬相如《北史》:“景淹滞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