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源卷三

關燈
以禔身,涉世之道也。

    魏文《豔歌何嘗行》:“上慚滄浪之天,下顧黃口小兒”本此,而語句易解。

    】 孤兒行 孤兒生,孤兒遇生,命當獨苦!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驷馬。

    【葉滿補切。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月來歸,下敢自言苦。

    頭多虮虱,面目多塵。

    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

    【葉。

    】上高堂,行取【同趨。

    】殿下堂。

    【古屋之高嚴,通呼為殿。

    】孤兒淚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來歸。

    手為錯,足下無菲。

    【左傳,共其扉履,扉,草履也,通作菲。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斷蒺藜腸肉中,怆欲悲。

    淚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無複襦,夏無單衣。

    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

    春風動,草萌芽。

    三月蠶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車,來到還家。

    瓜車反【同翻。

    】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願還我蒂,獨且急歸。

    兄與嫂嚴,當興較計。

    亂曰:“裡中一何譊譊。

    願欲寄尺書,将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極瑣碎,極古奧,斷續無端,起落無迹,淚痕痕血點,結掇而成,樂府中有此一種筆墨。

    始用慶韻,次用支微齊韻,次用歌麻韻,次用霁韻,末用魚韻,惟中間有雙句不在韻内者,如“頭多虮虱,面目多塵”,“上高堂,行取殿下堂”等句,故搖曳其詞,令讀者不能驟領耳。

    “黃泉”句乃一韻住處,今不歸入韻内,豈中間或有脫落耶。

    至多與瓜,本屬一韻,不蒂字乃另換韻也。

    】 豔歌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

    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

    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

    賴得賢主人,覽取為我綻。

    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盼。

    語卿且勿盼,水清石自見。

    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此居停之婦,為客縫衣,而其夫不免見疑也,末雲水清石見。

    心迹固明矣,然豈如歸去為得計乎?賢主人指居停婦言。

    與《陌上桑》、《羽林郎》同見性情之正,《國風》之遺也。

    】 隴西行 一雲《步出夏門行》。

     天上何所有,曆曆種白榆。

    桂樹夾道生,青龍對道隅。

    鳳凰鳴啾啾,一母将九雛。

    顧視世間人,為樂甚獨殊。

    好婦出迎客,顔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問客平安不。

    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

    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

    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

    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促令辦粗飯,慎莫使稽留。

    廢禮送客出,盈盈府中趨。

    送客亦不遠,足不過門樞。

    取婦得如此,齊姜亦不如。

    健婦持門戶,亦勝一丈夫。

    【起八句若不相屬,古詩往往有之,不必曲為之說。

    卻略。

    奉觞在手,退而行禮,故稍卻也。

    寫得婉媚,通體極贊中,自有諷意。

    】 淮南王篇 舞曲歌辭。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樓與天連。

    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漿,汲寒漿,飲少年。

    少年窈窕何能賢,揚聲悲歌音絕天。

    我欲渡河河無梁,願化雙黃鹄還故鄉。

    還故鄉,入故裡。

    徘徊故鄉,苦身不已,繁舞寄聲無不泰,徘徊桑梓遊天外。

    【此哀淮南求仙無益,而以身受禍也。

    措詞特隐。

    】 傷歌行 以下雜曲歌辭。

     昭昭素明月,輝光燭我床。

    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

    微風吹閨闼,羅帷自飄揚。

    攬衣曳長帶,屣履下高堂。

    東西安所之,徘徊以徬徨。

    春鳥翻南飛,翩翩獨翺翔。

    悲聲命俦匹,哀鳴傷我腸。

    感物懷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

    【不追琢,不屬對,和平中自有骨力。

    】 悲歌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思念故鄉,郁郁累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起最矯健,李太白時或有之。

    】 枯魚過河泣 枯魚過河泣,何時悔複及!作書與鲂鱮,相教慎出入。

    【漢人每有此種奇想。

    】 古歌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

    胡地多飙風,樹木何修修。

    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蒼莽而東,飄風急雨,不可遏抑。

    “離家”二句,同《行行重行行》篇,然以字渾。

    趨字新,此古詩樂府之别。

    】 古八變歌 北風初秋至,吹我章華台。

    浮雲多暮色,似從崦嵫來。

    枯桑鳴中林,絡緯響空階。

    翩翩飛蓬征,怆怆遊子懷。

    故鄉不可見,長望始此回。

     猛虎行 饑不從猛虎食,暮不從野雀栖。

    野雀安無巢,遊子為誰驕? 樂府 行胡從何方?列國持何來?氍毹■〈毛荅〉■〈毛登〉五木香,迷疊艾及都梁。

    【首二句指入貢之人言,本用隔韻。

    而第二句以來字間之,首句用韻,次句不入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