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轉戰美洲
關燈
小
中
大
道。
不信也得信。
雖然相信他的話,但漢森和羅比是被炭疽菌殺死的卻是事實。
國民對此的理解是複雜多樣的。
聯邦調查局進行了以國家命運作賭注的大盤查,是為了奪回被搶走的化學武器設計圖。
美國因這個大檢查而都癱瘓之中,物資運輸也停止了。
經濟損失不可估量,這非戰争所能比,本來,美國的國民就沒有對此保持沉默。
但是,在這個背景之後潛藏着具有可怕的傳播力和死亡率的生物武器炭疽菌,沒有人向國民解釋清楚,聯邦調查局白費功夫的瘋狂舉動是化為了化學武器設計圖呢還是為了炭疽菌。
美國國民盡可能地忍耐着。
“真是了不起!” 庫羅斯比喃喃自語道。
有計算表明,如果往密西西比河投放一定量的生物武器,全美三分之一的人口馬上就會受到污染。
現在人們想起這個計算。
炭疽菌在密西西比河附近鑽了出來,隻有蘇聯才會這麼幹。
由于炭疽菌的出現,美國國民紛紛詛咒起克格勃來。
——是誰把炭疽菌帶出來的呢? 席羅斯比心想這人莫非是克格勃。
庫羅斯比又覺得這也許是美國的謀略。
策劃謀略的工且便是炭疽菌。
如果以炭疽菌作擋箭牌,在短時間内即使美國都半身不遂了,也照樣能作戰,所以他們這樣幹了。
克格勃為了奪走機密設計圖使用了炭疽菌這一說法有些牽強附會,因為沒必要那樣幹。
這是美國的策略的說法更合情理。
隻是這樣一來事情便蹊跷了。
如果美國的策略機關和炭疽菌将漢森和羅比二人殺了,照理說機密設計圖設有被奪走,盡管如此,聯邦調查局仍然進行了大清查使全美國都半身不遂了。
中央情報局工作人員又卷入對克格勃工作人員的拷問和暗殺之中。
相應地克格勃也這樣幹。
中央情報局、克格勃以外的情報機關也卷入了殘殺傾軋之中。
——究竟是怎麼回事,要把策略的真相查個水落石出。
庫羅斯比忽然冒出這個想法,基于這個想法他才要去幹他一場。
科爾特鎮警察所長麥克麥裡也走了。
他說他被聯邦調查局利用了。
聯邦調查局進行言論鉗制,是為了收到相反的效果。
事情也順其自然地發展着。
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都沒有對圖片新聞社施加任何壓力。
結果,圖片新聞社在協助美國的癱瘓方面非常引人注目。
麥克麥裡退出了滑稽舞。
庫羅斯比不可能退出來,庫羅斯比的獨家新聞報道最終成了虎頭蛇尾的東西。
他嘲笑自己,嘲笑之後又行動了起來。
意氣用事,就這樣可完不成任務,他之所以去華盛頓特區就是為了這個。
前方站着一個女人。
庫羅斯比在女人跟前把車停下來。
“你去哪裡?” 庫羅斯比問。
“我要去波士頓。
” 看見庫羅斯比的笑臉,那女的迅速鑽進了車。
這女的顯然是個東方人,容貌端正。
她的微笑,讓人想起蒙娜麗莎那迷一般的微笑。
此刻,這微笑把庫羅斯比從憂郁中解脫了出來。
庫羅斯比在東方女人中還沒有知己,他但願在華盛頓的這段時間裡,這女人會對他産生戀情——庫羅斯比在讓她乘車之前,就這麼想了。
女人自稱叫美彌,日本人。
“這個國家怎麼了?” 女人上車後便問庫羅斯比。
這女人便是獨立村的五坐美彌。
“你也被盤問了?” “好幾次了。
” 美彌看着自稱是圖片新聞社的記者的庫羅斯比,回答道。
她覺得庫羅斯比看上去,大約才三十歲左右。
“也檢查了你有膠卷吧?” 美彌問。
“嗯,柯達35毫米VR—G被他們取了出來。
” “聯邦調查局究竟是沖着什麼來的?” 美彌又問。
“知道就行了。
” 庫羅斯比說。
駛出亞拉巴馬州來到這裡的短短的路程中,庫羅斯比就受到了三次盤問。
因為是記者,相機就是必需品,他用的膠卷正是柯達35毫米VR—G,可拍二十四張,這種膠卷是大路貨,市場上普及率很高。
盤問時取出來的東西隻有膠卷,而且他拍攝過的膠卷被取了出來。
對方讓庫羅斯比寫下了地址,以便把照片沖洗了以後檢查完畢時再送回去,然後,他們不僅檢查了庫羅斯比他們随身攜帶的物品,連車子的每個角落都給翻了個遍,任何地方的檢查盤問都要經過這麼多手續。
為此,美國已陷入了癱瘓之中,流言蜚語滿天飛,其中編得最象一回事兒的是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帶出來的化學武器設計圖被拍進了柯達35毫米VR—G裡,如果沒有特殊顯象藥水,連照片也沖不出來雲雲,盤問的的确确是圍繞柯達VR—G進行的。
謠言也具有某種可靠性,設計圖一般是制成微縮卷或微縮薄片,超微小東西才便于随處隐藏。
當然,充斥一般市面的膠卷也有可能用來拍,而且它還成為盲點,不被人一般人注意,所以更具有迷惑性。
如果就是為了這個柯達VR—G,全美國都陷入了半身不遂的癱瘓狀态之中,那麼拍進膠卷的兵器一定非常可怕,具有正比的殺傷力。
從密西西比河畔的小鎮燃起的火焰,傾刻之間把整個美國卷入了災難之中。
當然,庫羅斯比并沒有放棄關于炭疽菌之說是美國的謀略的看法。
但是,美國已經癱瘓了卻是事實。
上層人士決定不惜一切瘋狂搜查美國的自遍自演的根本不存在的“膠卷”,這樣,必定會使它的國民們頭腦一片混亂,問題的關鍵在于炭疽菌和搶奪機密設計圖之間的關系是怎樣聯接起來的。
“炭疽菌騷亂,象每年的例行節日一樣,真熱鬧啊。
” 美彌愉快地笑了笑。
美彌對庫羅斯比抱有好感。
她認為庫羅斯比好象在想,就因為發表了一則獨家新聞,就把這個國家搞得沸沸騰騰上了天一樣,因而顯得比較得意。
他去華盛頓也許就為這個吧。
直性子的人往往魅力無窮,隻是這男人注定會早死。
科爾比特鎮警察所長麥克麥裡不就是知道厲害而提出同他分手,并退出了舞台了嗎? 庫羅斯比打開了收音機。
聯邦調查局稱從炭疽菌開始的使美國陷入癱瘓的事件為“孟菲斯作戰”,收音機裡傳來了孟菲斯作戰的新聞。
——這是一條重大新聞。
大約一小時前,一個出處不明的未确認情報傳遍了美國,這條未确認的情報是孟菲斯“十·十五”案件中負責搜查聯邦調查局副局長羅巴德·科爾在今天上午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的。
因為聯邦調查局目前已根據調查的事實,确認了這個情報——。
收音機裡,播音員的聲音非常高亢激昂。
庫羅斯比把車停在了路邊。
在聽新聞報道的時候,庫羅斯比臉色鐵青。
庫羅斯比還不知道在大約一小時前,有這麼一條未确認情報傳遍了全美國。
不知道是誰從那個地方把這情報洩露出來的,當然有這樣的人。
現在知道,有一男一婦兩人在亞拉巴馬、田納西和密西西比三州和不少美國人分别接觸過。
每遇到一個美國人,這男一女都要問他是否打算去東部旅行。
如果有去波士頓的意思的話,就給他五千美元現金,但有個條件,就是要他把一個柯逃膠卷放在波士頓的一個特定地方。
此事發生在發現漢森和羅比屍體的第一天,即十月十七日。
這樣,十七日以後的這些日子裡,美國東部就有很多人身上帶有這樣的膠卷。
其中,有一個人得到了五千美元,但又感到有些害怕,就把膠卷交給了聯邦調查局。
當時,聯邦調查局已經布下了搜查網。
布下這個搜查網是為奪回從孟菲斯的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帶出去,後來又在運送途中被搶走的一個柯達VR—G膠卷。
現在,突然出現的情況,頓使聯邦調查局感到非常愕然。
聯邦調查局全力以赴開始了瘋狂的搜查。
漫步于各州街頭的高級妓女、落魄的賽車運動員、旅行中的老夫婦、流浪漢——凡是能想到的帶有膠卷的人全都被弄去搜查。
聯邦調查局人未想過奪走膠卷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竟有如此的能耐。
三家A,即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安全保衛局都加入了孟菲斯作戰。
三家A一邊和聯邦調查局保持着緊密的聯系,一邊傾注全力投入“孟非斯作戰”。
對方策略,暫且可稱之為“攪亂作戰”。
因為帶有膠卷的那些美國人不一定都會把它送到指定的地方去,連他們是否去波士頓也不知道,甚至有人會把這膠卷扔進陰溝裡都有可能。
但又不能忽視所有這些膠卷,因為不能排除其中有個傳送者是送去的真正的膠卷的設想。
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安全保衛局一方面與聯邦調查局保持着緊密的聯系,同時又各自單獨作戰。
三家A掌握着在美國領土上的外事情報機關的動靜,而且如果聯邦調查局也加入了這一行動的話,任何一個國家的工作人員就會失去行動的方法和途徑。
法國、以色列、西德、英國等國的情報機關也展開了追查。
他們幹得絲毫不比美國差,所以陣容是夠強大的了。
正在研讨對策的時候,從聯邦調查局肯塔基支局傳來報告說逮捕了一個名叫赫比的黑人。
這個黑人在得到五千美元後,正準備攜帶柯達膠卷離開該州的時候,被知情者告發而遭逮捕的。
他要把膠卷送到費拉德菲爾。
聯邦調查局這次下了決心,管他攪亂戰法還是什麼戰法,統統都對付——要繳獲所有的膠卷。
于是他們趕緊行動了。
假設一百個男女都是膠卷運送者,聯邦調查局并不知道他們中有無帶真膠卷者;如有,此人是誰,又從何而來,無從追查,隻有亂查一氣,要是有一個人帶有真家夥混在這一人中而不去查,美國就注定要失敗。
因此,聯邦調查局也可以采用一種作戰方法,即巧妙地讓事先有所準備的帶真膠卷的傳送者的計劃,陷入一片混亂。
聯邦調查局于是才下決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盤查。
庫羅斯比重新把車開回車道。
庫羅斯比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直到現在他還拘泥于孟菲斯事件是美國的謀略這一觀點不放。
他認為是克格勃将漢森和羅比殺了又把炭疽菌帶了出來。
然而,曾在海軍陸戰隊情報部門任職的麥克麥裡感到被聯邦調查局利用了,放棄了跟蹤線索。
庫羅斯比認為,與其說是聯邦調查局,不如說是隐藏在聯邦調查局背後的美國情報機關利用了他們。
不僅是麥克麥裡和庫羅斯比,多數的人們對炭疽菌都很畏懼。
盡管如此,美國國民仍然沉默着。
因為能帶來死亡的炭疽菌已被柯達VR—G膠卷掩蓋了。
因此,就表面現象而言,美國的謀略成功了。
但是,庫羅斯比聽過了收音機裡的新聞以後,又變得不知所以了。
股卷正以把數目隐藏于不固定的為數衆多的傳送者這個森林裡的巧妙方法,送往東部。
因為找不到分開真假運送者的方法,聯邦調查局才運用前所未聞的席卷整個東部的大盤查。
現在,在庫羅斯比的心中,所謂是“美國的謀略”的假設已經退去了色彩,顯得黯然無光了。
因為那樣的謀略,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漢森和羅比是被克格勃盯上的,作了犧牲品,克格勃用炭疽菌送二人上了西天,為了奪回機密設計圖,聯邦調查員和美國的情報機關傾注了全務搜盤,所以克格勃便派出了大量膠卷傳送者以混淆視線。
這真是奇特的一招! ——是這樣的嗎? 庫羅斯比覺得肩膀周圍寒氣逼人。
“你是到波士頓吧?” 庫羅斯比看着美彌說道。
“你大概還不會認為我也是膠卷傳送者中的一個吧?” “怎麼了?” 庫羅斯比把視線從美彌的胸脯移到她的膝蓋上。
“因為炭疽菌的緣故,美國人在忍耐着。
可是,在這事件的背後,潛藏着美國的謀略!” 美彌這樣說道。
庫羅斯比猛地意識到,對這個女人可不能麻痹大意。
現在他又不明所以了。
不信也得信。
雖然相信他的話,但漢森和羅比是被炭疽菌殺死的卻是事實。
國民對此的理解是複雜多樣的。
聯邦調查局進行了以國家命運作賭注的大盤查,是為了奪回被搶走的化學武器設計圖。
美國因這個大檢查而都癱瘓之中,物資運輸也停止了。
經濟損失不可估量,這非戰争所能比,本來,美國的國民就沒有對此保持沉默。
但是,在這個背景之後潛藏着具有可怕的傳播力和死亡率的生物武器炭疽菌,沒有人向國民解釋清楚,聯邦調查局白費功夫的瘋狂舉動是化為了化學武器設計圖呢還是為了炭疽菌。
美國國民盡可能地忍耐着。
“真是了不起!” 庫羅斯比喃喃自語道。
有計算表明,如果往密西西比河投放一定量的生物武器,全美三分之一的人口馬上就會受到污染。
現在人們想起這個計算。
炭疽菌在密西西比河附近鑽了出來,隻有蘇聯才會這麼幹。
由于炭疽菌的出現,美國國民紛紛詛咒起克格勃來。
——是誰把炭疽菌帶出來的呢? 席羅斯比心想這人莫非是克格勃。
庫羅斯比又覺得這也許是美國的謀略。
策劃謀略的工且便是炭疽菌。
如果以炭疽菌作擋箭牌,在短時間内即使美國都半身不遂了,也照樣能作戰,所以他們這樣幹了。
克格勃為了奪走機密設計圖使用了炭疽菌這一說法有些牽強附會,因為沒必要那樣幹。
這是美國的策略的說法更合情理。
隻是這樣一來事情便蹊跷了。
如果美國的策略機關和炭疽菌将漢森和羅比二人殺了,照理說機密設計圖設有被奪走,盡管如此,聯邦調查局仍然進行了大清查使全美國都半身不遂了。
中央情報局工作人員又卷入對克格勃工作人員的拷問和暗殺之中。
相應地克格勃也這樣幹。
中央情報局、克格勃以外的情報機關也卷入了殘殺傾軋之中。
——究竟是怎麼回事,要把策略的真相查個水落石出。
庫羅斯比忽然冒出這個想法,基于這個想法他才要去幹他一場。
科爾特鎮警察所長麥克麥裡也走了。
他說他被聯邦調查局利用了。
聯邦調查局進行言論鉗制,是為了收到相反的效果。
事情也順其自然地發展着。
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都沒有對圖片新聞社施加任何壓力。
結果,圖片新聞社在協助美國的癱瘓方面非常引人注目。
麥克麥裡退出了滑稽舞。
庫羅斯比不可能退出來,庫羅斯比的獨家新聞報道最終成了虎頭蛇尾的東西。
他嘲笑自己,嘲笑之後又行動了起來。
意氣用事,就這樣可完不成任務,他之所以去華盛頓特區就是為了這個。
前方站着一個女人。
庫羅斯比在女人跟前把車停下來。
“你去哪裡?” 庫羅斯比問。
“我要去波士頓。
” 看見庫羅斯比的笑臉,那女的迅速鑽進了車。
這女的顯然是個東方人,容貌端正。
她的微笑,讓人想起蒙娜麗莎那迷一般的微笑。
此刻,這微笑把庫羅斯比從憂郁中解脫了出來。
庫羅斯比在東方女人中還沒有知己,他但願在華盛頓的這段時間裡,這女人會對他産生戀情——庫羅斯比在讓她乘車之前,就這麼想了。
女人自稱叫美彌,日本人。
“這個國家怎麼了?” 女人上車後便問庫羅斯比。
這女人便是獨立村的五坐美彌。
“你也被盤問了?” “好幾次了。
” 美彌看着自稱是圖片新聞社的記者的庫羅斯比,回答道。
她覺得庫羅斯比看上去,大約才三十歲左右。
“也檢查了你有膠卷吧?” 美彌問。
“嗯,柯達35毫米VR—G被他們取了出來。
” “聯邦調查局究竟是沖着什麼來的?” 美彌又問。
“知道就行了。
” 庫羅斯比說。
駛出亞拉巴馬州來到這裡的短短的路程中,庫羅斯比就受到了三次盤問。
因為是記者,相機就是必需品,他用的膠卷正是柯達35毫米VR—G,可拍二十四張,這種膠卷是大路貨,市場上普及率很高。
盤問時取出來的東西隻有膠卷,而且他拍攝過的膠卷被取了出來。
對方讓庫羅斯比寫下了地址,以便把照片沖洗了以後檢查完畢時再送回去,然後,他們不僅檢查了庫羅斯比他們随身攜帶的物品,連車子的每個角落都給翻了個遍,任何地方的檢查盤問都要經過這麼多手續。
為此,美國已陷入了癱瘓之中,流言蜚語滿天飛,其中編得最象一回事兒的是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帶出來的化學武器設計圖被拍進了柯達35毫米VR—G裡,如果沒有特殊顯象藥水,連照片也沖不出來雲雲,盤問的的确确是圍繞柯達VR—G進行的。
謠言也具有某種可靠性,設計圖一般是制成微縮卷或微縮薄片,超微小東西才便于随處隐藏。
當然,充斥一般市面的膠卷也有可能用來拍,而且它還成為盲點,不被人一般人注意,所以更具有迷惑性。
如果就是為了這個柯達VR—G,全美國都陷入了半身不遂的癱瘓狀态之中,那麼拍進膠卷的兵器一定非常可怕,具有正比的殺傷力。
從密西西比河畔的小鎮燃起的火焰,傾刻之間把整個美國卷入了災難之中。
當然,庫羅斯比并沒有放棄關于炭疽菌之說是美國的謀略的看法。
但是,美國已經癱瘓了卻是事實。
上層人士決定不惜一切瘋狂搜查美國的自遍自演的根本不存在的“膠卷”,這樣,必定會使它的國民們頭腦一片混亂,問題的關鍵在于炭疽菌和搶奪機密設計圖之間的關系是怎樣聯接起來的。
“炭疽菌騷亂,象每年的例行節日一樣,真熱鬧啊。
” 美彌愉快地笑了笑。
美彌對庫羅斯比抱有好感。
她認為庫羅斯比好象在想,就因為發表了一則獨家新聞,就把這個國家搞得沸沸騰騰上了天一樣,因而顯得比較得意。
他去華盛頓也許就為這個吧。
直性子的人往往魅力無窮,隻是這男人注定會早死。
科爾比特鎮警察所長麥克麥裡不就是知道厲害而提出同他分手,并退出了舞台了嗎? 庫羅斯比打開了收音機。
聯邦調查局稱從炭疽菌開始的使美國陷入癱瘓的事件為“孟菲斯作戰”,收音機裡傳來了孟菲斯作戰的新聞。
——這是一條重大新聞。
大約一小時前,一個出處不明的未确認情報傳遍了美國,這條未确認的情報是孟菲斯“十·十五”案件中負責搜查聯邦調查局副局長羅巴德·科爾在今天上午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的。
因為聯邦調查局目前已根據調查的事實,确認了這個情報——。
收音機裡,播音員的聲音非常高亢激昂。
庫羅斯比把車停在了路邊。
在聽新聞報道的時候,庫羅斯比臉色鐵青。
庫羅斯比還不知道在大約一小時前,有這麼一條未确認情報傳遍了全美國。
不知道是誰從那個地方把這情報洩露出來的,當然有這樣的人。
現在知道,有一男一婦兩人在亞拉巴馬、田納西和密西西比三州和不少美國人分别接觸過。
每遇到一個美國人,這男一女都要問他是否打算去東部旅行。
如果有去波士頓的意思的話,就給他五千美元現金,但有個條件,就是要他把一個柯逃膠卷放在波士頓的一個特定地方。
此事發生在發現漢森和羅比屍體的第一天,即十月十七日。
這樣,十七日以後的這些日子裡,美國東部就有很多人身上帶有這樣的膠卷。
其中,有一個人得到了五千美元,但又感到有些害怕,就把膠卷交給了聯邦調查局。
當時,聯邦調查局已經布下了搜查網。
布下這個搜查網是為奪回從孟菲斯的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帶出去,後來又在運送途中被搶走的一個柯達VR—G膠卷。
現在,突然出現的情況,頓使聯邦調查局感到非常愕然。
聯邦調查局全力以赴開始了瘋狂的搜查。
漫步于各州街頭的高級妓女、落魄的賽車運動員、旅行中的老夫婦、流浪漢——凡是能想到的帶有膠卷的人全都被弄去搜查。
聯邦調查局人未想過奪走膠卷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竟有如此的能耐。
三家A,即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安全保衛局都加入了孟菲斯作戰。
三家A一邊和聯邦調查局保持着緊密的聯系,一邊傾注全力投入“孟非斯作戰”。
對方策略,暫且可稱之為“攪亂作戰”。
因為帶有膠卷的那些美國人不一定都會把它送到指定的地方去,連他們是否去波士頓也不知道,甚至有人會把這膠卷扔進陰溝裡都有可能。
但又不能忽視所有這些膠卷,因為不能排除其中有個傳送者是送去的真正的膠卷的設想。
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安全保衛局一方面與聯邦調查局保持着緊密的聯系,同時又各自單獨作戰。
三家A掌握着在美國領土上的外事情報機關的動靜,而且如果聯邦調查局也加入了這一行動的話,任何一個國家的工作人員就會失去行動的方法和途徑。
法國、以色列、西德、英國等國的情報機關也展開了追查。
他們幹得絲毫不比美國差,所以陣容是夠強大的了。
正在研讨對策的時候,從聯邦調查局肯塔基支局傳來報告說逮捕了一個名叫赫比的黑人。
這個黑人在得到五千美元後,正準備攜帶柯達膠卷離開該州的時候,被知情者告發而遭逮捕的。
他要把膠卷送到費拉德菲爾。
聯邦調查局這次下了決心,管他攪亂戰法還是什麼戰法,統統都對付——要繳獲所有的膠卷。
于是他們趕緊行動了。
假設一百個男女都是膠卷運送者,聯邦調查局并不知道他們中有無帶真膠卷者;如有,此人是誰,又從何而來,無從追查,隻有亂查一氣,要是有一個人帶有真家夥混在這一人中而不去查,美國就注定要失敗。
因此,聯邦調查局也可以采用一種作戰方法,即巧妙地讓事先有所準備的帶真膠卷的傳送者的計劃,陷入一片混亂。
聯邦調查局于是才下決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盤查。
庫羅斯比重新把車開回車道。
庫羅斯比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直到現在他還拘泥于孟菲斯事件是美國的謀略這一觀點不放。
他認為是克格勃将漢森和羅比殺了又把炭疽菌帶了出來。
然而,曾在海軍陸戰隊情報部門任職的麥克麥裡感到被聯邦調查局利用了,放棄了跟蹤線索。
庫羅斯比認為,與其說是聯邦調查局,不如說是隐藏在聯邦調查局背後的美國情報機關利用了他們。
不僅是麥克麥裡和庫羅斯比,多數的人們對炭疽菌都很畏懼。
盡管如此,美國國民仍然沉默着。
因為能帶來死亡的炭疽菌已被柯達VR—G膠卷掩蓋了。
因此,就表面現象而言,美國的謀略成功了。
但是,庫羅斯比聽過了收音機裡的新聞以後,又變得不知所以了。
股卷正以把數目隐藏于不固定的為數衆多的傳送者這個森林裡的巧妙方法,送往東部。
因為找不到分開真假運送者的方法,聯邦調查局才運用前所未聞的席卷整個東部的大盤查。
現在,在庫羅斯比的心中,所謂是“美國的謀略”的假設已經退去了色彩,顯得黯然無光了。
因為那樣的謀略,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漢森和羅比是被克格勃盯上的,作了犧牲品,克格勃用炭疽菌送二人上了西天,為了奪回機密設計圖,聯邦調查員和美國的情報機關傾注了全務搜盤,所以克格勃便派出了大量膠卷傳送者以混淆視線。
這真是奇特的一招! ——是這樣的嗎? 庫羅斯比覺得肩膀周圍寒氣逼人。
“你是到波士頓吧?” 庫羅斯比看着美彌說道。
“你大概還不會認為我也是膠卷傳送者中的一個吧?” “怎麼了?” 庫羅斯比把視線從美彌的胸脯移到她的膝蓋上。
“因為炭疽菌的緣故,美國人在忍耐着。
可是,在這事件的背後,潛藏着美國的謀略!” 美彌這樣說道。
庫羅斯比猛地意識到,對這個女人可不能麻痹大意。
現在他又不明所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