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花間集 花間集,為最古之總集,皆唐五代之詞。

    輯者後蜀趙崇祚。

    甄選之旨,蓋擇其詞之尤雅者,不僅為歌唱之資,名之曰詩客曲子詞,蓋有由也。

    所錄諸家,與前後蜀不相關者,唐惟溫庭筠、皇甫松。

    五代惟和凝、張泌、孫光憲。

    其外十有三人,則非仕於蜀,即生於蜀。

    當時海内亻叔擾,蜀以山谷四塞,苟安之馀,弦歌不辍,於此可知。

    若馮延巳與張泌時相同,地相近,竟未獲與,乃限於聞見所及耳。

    考花間結集,依歐陽炯序,為後蜀廣政三年,即南唐元四年。

    馮方為李景齊王府書記,其名未著。

    陳世修所編陽春集,有與花間互見者,如溫庭筠之更漏子玉爐煙、酒泉子楚女不歸、歸國遙雕香玉,韋莊之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清平樂春愁南陌,應天長綠槐陰裡,以及薛昭蘊、張泌、牛希濟、顧、孫光憲各一首,疑宋人羼入馮集。

    王國維謂馮及二主堂庑特大,故花間不登其隻字,則逞臆之談,未考其年代也。

    然唐五代之詞,能存於今,且流傳極溥,實惟此是賴。

    明人刊本,頗多未經羼亂。

    清有汲古閣本,四印齋本。

    民國有雙照樓本、四部叢刊本,皆影刊明以前舊本者。

     ○尊前集 尊前集亦唐五代總集之一,有明萬曆刻本,顧梧芳序謂所自輯。

    毛晉據之,刊入詞苑英華。

    然吳匏庵有手鈔本,為朱彜尊所得,斷為宋初人輯錄。

    又有梅禹金鈔本,︹村參以宋慶元本歐陽公近體樂府之羅泌校語,引及此書,益信朱說之确,顧序之妄。

    曆代詩馀詞話謂作者為呂鵬,則其人無考,存而不論可也。

    名之尊前,且就詞注調,殆專供嘌唱之用者。

    所錄各家姓氏每誤,如菩薩蠻遊人盡道江南好一首為韋莊作,而入之李白。

    搗練子深院靜一首為李煜詞,而入之馮延巳。

    更Ж子柳絲長一首,玉爐煙(花間集作香)一首,皆溫庭筠詞。

    而一入之李王,一入之馮延巳,不獨李景父子合為一人,為疏於檢校也。

    然唐代各家之楊柳枝、竹枝,杜牧之八六子,尹鹗之金浮圖、秋夜月,李之中興樂及歐陽炯、孫光憲各家之作,多為花間所未載。

    則唐五代之詞,賴以傳世,其功亦不可沒也。

     ○金奁集 金奁集為明正統間吳讷所刊四朝名賢詞之一。

    ︹村叢書據知不足齋傳鈔梅禹金本刊行。

    然歐陽公近體樂府羅泌校語,亦引及之。

    陸遊於淳熙間作金奁集跋,足證其為北宋人所編。

    然題名為溫庭筠,令人疑為溫之别集。

    陸跋亦稱南鄉子為溫詞,可見其誤不自明始矣。

    ︹村取花間集互勘,将人名分注於目錄,足發其覆。

    并因菩薩蠻原注之五首,已見尊前集,亦頗合符,斷為宋人雜取花間集詞,各分宮調,以供嘌唱,為尊前之續。

    其說是也。

    漁父十五首,非張志和作,則吳縣曹元忠已有考證。

     ○全唐詩附詞 全唐詩附詞十二卷,計六十八家,八百三十二首。

    雖非詞之總集,然唐及五代之作者,包括無遺。

    五代惟李煜、馮延巳有别集,然均晚出,非編者所及見。

    而所錄李煜三十四首,馮延巳七十六首,為他書所無。

    又孫光憲無别集,而有八十首。

    李旬、歐陽炯亦所收獨多,不得不謂之宏富矣。

    故欲觀五代之全,舍此莫屬。

    特此為清代官書,不無草率舛誤之處,讀者宜辨之。

     ○唐五代詞選 唐五代詞選,成旋{鹿吝}所輯。

    書成於清光緒十三年,刊於金陵。

    其所取材為花間、尊前及各選本,益之以全唐詩。

    四印齋刊陽春集在成書後二年,故馮煦序以未見陽春集足本為恨也。

    所選各詞,雖存各家之真面,而本意内言外之旨,緣情興之義,因身世之遭逢,以風雅為歸宿。

    凡意淺旨蕩者,概從删削。

    故即花間所有,亦多甄擇,體尊而例嚴。

    成氏自序謂“上跻雅頌,下衍為文章之流别。

    俯仰之際,萬感橫集,不得計其字數而小之”,可以見纂輯之旨矣。

    宋後,唐五代選本止此一種,而實為最精,宜乎聲家人手一編也。

     ○樂府雅詞 宋人選宋詞之總集,以曾改過樂府雅詞為最早。

    觀自叙,題紹興丙寅可證。

    宋有俳詞、谑詞,不涉俳谑,乃謂之雅。

    此種風尚,成於南宋。

    自叙所謂涉俳谑則去之,名曰樂府雅詞。

    雅詞之名,未必肇自曾氏,然已見風會所趨。

    觀所錄曹元寵詞,不取紅窗迥可知已。

    然陳瑩中有減字木蘭花,王介甫有雨霖鈴,及拾遺上永遇樂之功名閑事一首,雖非諧谑,究不得謂雅,則去之未盡者。

    以所藏四十三家,分為三卷,蓋王荊公唐百家詩選之例,就所有而選之,非於人有诠擇也。

    又以百馀阕不知姓名者,标為拾遺。

    故所藏無之,即從蓋阙。

    而蘇東坡有虞美人、翻香令二首,見拾遺上。

    晏同叔有訴衷情,秦淮海有阮郎歸、海棠春、南歌子三首,見拾遺下。

    秦刻為之補注,而舊鈔本無注,則當時仍待訪詢者。

    曾氏未見各家詞集可知也。

    所錄諸家,或北宋人,或北宋人之相從南渡者。

    上卷有晁無咎,中卷有葉少蘊、晁次膺2,下卷有陳去非、朱希真,是於疏宕豪邁一派,亦非無取。

    使東坡詞集未罹黨禁,或已禁弛而流傳,亦必存而不廢。

    則可見東坡之詞,不在藏棄之列,乃黨禁初弛時情事。

    黃荛圃元刊東坡樂府跋語,謂毛鈔坡詞拾遺,有紹興辛未孟冬曾改過跋雲:“東坡先生長短句既镂闆,複得張賓老所編并載於蜀本者,悉收之。

    ”辛未為丙寅後六年,故詞之出在樂府雅詞成書後可知也。

    餘所見本為四庫本、秦敦複刻本、四部叢刊之舊鈔本。

    秦跋未言及庫本,空格亦未據補,秦殆未見庫本也。

     ○花庵詞選 唐宋名賢絕妙詞選十卷,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十卷,黃所輯。

    又稱花庵詞選者,黃氏亦名花庵詞客也。

    成於淳九年,在宋人選本中為網羅極富之本。

    各人之下,系以小傳,并附評語。

    既可考見仕履身世,亦見各家流别。

    在當時固戛戛獨造者也。

    自明以來,傳刻未轶。

    毛晉收入詞苑英華中。

    陶南村傳鈔白石道人歌曲未出以前,傳世之三十四首,即全據此本。

    兩宋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