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滑稽聯話十一

關燈
人識丁不多,複強作解事,往往幹與館政,将經書句讀點破。

    韓偶與争,即謂“汝是四等秀才,能得甚事”?韓亦忍受而已。

    一日,生徒讀《曲禮》“臨财毋苟得,臨難毋苟免”,“毋”字誤讀作“母”字。

    有吳中名下士适過門,聞而竊笑,不知是主人所授,非先生意也。

    遂高聲作七字譏之曰:“曲禮一篇無母狗。

    ”令作對語。

    韓應聲曰:“春秋三傳有公羊。

    ”其人大服,詢姓名而去。

    或雲吳士即健庵先生也。

     相傳錢虞山有一杖随身,自制銘刻其上雲:“用之則行,含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及入清朝,此杖失去已久,一日忽得之,已有人續銘其旁雲:“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将焉用彼相矣。

    ”錢為之惘然。

     對句有以文字分合見巧者。

    某書載陳元孝與梁藥亭諸公夜飲唱酬,以“夕夕多良會”對“人人從夜遊”。

    又某公為巡河道,即景雲“少水沙即露”對“是土堤方成”。

    又:“此木成柴山山出;因火為煙夕夕多。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邊明。

    ”“人從門内閃;公向水邊古今滑稽聯話(範笵)<wbr>[11]。

    ” 某君徘徊溪畔,得一對雲:“獨立小橋,人影不随流水去。

    ”久無對句。

    一友聞之,欣然曰:“孤眠旅館,夢魂曾逐故鄉來。

    ” 古人對句,有用口頭常語而對仗極工穩者,如:“兔走烏飛,地下相逢評月旦;雁來燕去,途中偶遇說春秋。

    ”又:“楊柳花飛,平地上滾将春去;梧桐葉落,半空中撇下秋來。

    ” 乾隆某年,工部署被火,金尚書簡奉命督修。

    一朝士出對曰:“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

    ”久無能對者。

    适有新選中書科中書某君,狀貌魁梧,自負為南人北相。

    紀文達聞之,冁然曰:“‘南人北相,中書科甚麼東西’,可借伊屬對矣。

    ” 又,河間某道士娶妻,有作賀聯者,先得出句雲:“太極兩儀生四象。

    ”下句不屬。

    時紀曉岚尚幼,從旁誦蘇句足之曰:“春宵一刻值千金。

    ” 某塾師年老健忘,出一對自嘲雲:“書生書生問先生,先生先生。

    ”或對:“步快步快追馬快,馬快馬快。

    ”塾師嫌其馬快對先生,虛實未稱,然舍此亦無佳句也。

    他如“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對“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亦取其以經對經,靈妙可喜,不必以字句差互繩之也。

     某達官延一老諸生教其寵妾某學詩,諸生令先學作對。

    适齋僮烹茶将熟,因以“茶聲”二字命對,妾應聲曰“酒色”,諸生為之匿笑。

     吉林某氏弟兄,同時為江浙民政長,凡有優差美缺,無不位置親戚故舊、同鄉僚屬。

    當時有人以聯語嘲之雲:“好官自為之,試看半壁東南,難兄難弟同開府;居上後來者,從此一班龌龊,議親議故盡彈冠。

    ” 某邑史茂才性喜诙諧,适鄰居有一醫生尤姓,年老諱言死。

    一日史戲之曰:“尤郎中直腳便為犬。

    ”醫生大怒,幾欲揮拳。

    茂才曰:“子毋然,看我對來。

    ”因自嘲雲:“史先生脫口不成人。

    ” 泰州某校算術教員程度不甚高,平日對于學生嚴厲無比。

    此次四年級生畢業,某生特書一聯于該教員卧室門上,其聯雲:“上數次講堂,闆闆居然六十四;演幾條算術,真真活出麼二三。

    ” 紀曉岚《灤陽消夏錄》雲:冀甯道趙公署中有兩幕客,一姓喬,一姓車,合雇一騾轎回籍。

    趙公戲以其姓作對曰:“車喬二幕客,各乘半轎而行。

    ”恰皆轎之半字也。

    時署中召仙,即舉以請對。

    乩判曰:“此是實人實事,非可強湊而成。

    ”越半載,又召仙,乩忽判曰:“前對吾已得之矣:‘盧馬兩書生,共引一驢而走。

    ’”又判曰:“四日後辰巳之間,往南門外候之。

    ”至期遣役偵視,果有盧、馬兩生,以一驢負新科墨卷,赴會城出售。

    趙公曰:“巧則誠巧,然兩生之受侮深矣。

    ”此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雖仙人亦忍俊不禁也。

     賀耦庚中丞有一對雲:“天近山頭,行到山腰天更遠;月浮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