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幕

關燈
時間 前幕後四個月,午前。

    民間曲藝社已成立了兩個多月。

     地點 民間曲藝社的後台。

     人物 破風筝 方太太 方大鳳 方珍珠 白花蛇 王 力 周巡長(解放後,“巡長”稱呼已不存在;在對話中宜稱“同志”) 孟小樵 老趙(檢場的) 衆:彈弦的,男女藝人,若幹人,可多可少。

    簡稱甲,乙,丙…… 〔幕啟:相當大的一座後台,有二門,一通前台,一通外面。

    正面牆上有毛主席及朱總司令像,代替了祖師的牌位。

    像旁,一大水牌,上貼紅紙條,為本日演唱節目,上寫“破風筝:大生産”……。

    室中有一大長桌,圍置椅凳。

    桌上有花瓶,鏡子,茶具等;并有臨時用的紙,刀,漿糊碗,棕刷,錦旗等。

    大鳳立桌旁裁紙。

    老趙手持紅綠的标語,往壁上貼。

    破風筝立八仙桌上,撕揭後窗上的舊紙。

    他一邊幹活,一邊信口開河的唱太平歌詞。

     破風筝 (唱)有一位姑娘本姓方,幫助她爸爸糊後窗。

    有朝一日她出了嫁,誰肯來幫爸爸的忙!(笑)哈哈哈。

     方大鳳 (也唱)有一位姑娘本姓方,愛她的爸爸也愛她娘。

    她媽媽一點一點的有了進步,她爸爸精明又要強! 破風筝 大姑娘,嗓子不壞呀,還真夠味兒! 方大鳳 (得意的)我長着耳朵為幹什幺的?這幺多年了,您跟妹妹一天到晚的唱,還攔得住我偷偷的學嗎? 破風筝 (跳下來)老趙,這裡的貼完了?把前台的貼到前台去。

    讓老宋幫你的忙,我已經跟他商議過怎幺貼了。

     老 趙 那,熟事,準保貼的是地方。

    (拿标語,下) 方大鳳 待會兒,弄壺茶來喲! 破風筝 你真會?來,試吧試吧,唱兩句鼓詞! 方大鳳 哪段兒?您說!多了不會,會十來段! 破風筝 十來段?有闆有眼? 方大鳳 沒闆沒眼還算唱嗎? 破風筝 來兩句,我聽聽! 方大鳳 先糊窗戶,待會兒再唱。

     破風筝 (上桌子)剛才你唱的那兩句數闆呀,可不壞!你的嗓子還沒蹓開;好好調一調啊,比珍珠的強。

    她有尖兒,可沒膛音兒,你有! 方大鳳 這是您說的?我可也要作藝去了!現在,藝人的地位已經提高,我又不甘心在家裡白吃飯;您許我作藝去好不好? 破風筝 (糊紙)得,齊不齊,一把泥!(跳下來)可是,你媽肯讓你去嗎?我會猜,她得說什幺:(學方的口吻)怎幺着?我的親女兒跟珍珠一樣的去賣藝?呸!得,準得給你個滿臉花! 方大鳳 也許不能。

    媽不象從前那幺不講理了,對妹妹好了點,家裡的事也動手幫助點。

    我要是也能掙錢,多讓她吃口好的,她不會不樂意! 破風筝 也有你這幺一說!椅子也全擦呀!有你這幺一說!可是,你真會唱嗎? 方大鳳 還能冤您?在補習學校,我天天唱! 破風筝 天天唱? 方大鳳 下了班,同學們拉住我不放,拚命鼓掌。

    方大鳳同志,大家嚷,你爸爸,妹妹,都會唱,你能不會?唱一個!唱一個! 破風筝 你就唱起活兒來? 方大鳳 一天一段,把我會的都唱過了。

     破風筝 我還得聽聽你入弦兒不入。

    光有嗓子,不入弦,還不是猴兒拿虱子,瞎掰? 方大鳳 我想,錯不了;我是誰的女兒啊,能不入弦?就這幺辦了,從明天起,我就調嗓子。

    然後,我就走遍了各處,給工人唱,給老百姓唱;鄉下人一年也未必聽到一回玩藝兒。

    我有我的老主意,我才不跟你們在大城裡頭擠熱羊呢! 破風筝 你由哪兒學來的這幺一套? 方大鳳 哪兒學來的?我跟妹妹常讨論這種問題! 破風筝 有什幺爸爸,有什幺女兒;帶勁!我這些日子也常這幺琢磨!等待會兒咱們開會,我想對大家談談。

    方大鳳真的?好!您要走,可帶着我!〔周巡長上。

     周巡長 方同志!大鳳姑娘! 破風筝 方大鳳 周同志,早啊! 周巡長 行啊,您真象個新時代的經理了,自己動手收拾後台! 破風筝 建立勞動觀點!怎樣,今天有工夫吧?來聽聽我們的玩藝兒? 周巡長 不會有工夫,也沒錢打票! 破風筝 您不怪我們不送紅票? 周巡長 哼,想起當初我怎幺對待你們,今兒個要紅票,明兒個要包袱,我真想抽自己幾個大嘴巴! 破風筝 可是,那并不是您一個人那樣兒啊。

    那時候,您也跟我們一樣受上頭的剝削,壓迫呀!那叫作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現在,可好喽,連蛤蟆骨朵(蝌蚪)都可以晃搖着小尾巴活着了! 周巡長 真是那樣!我說,昨天咱們不是談向三元跟孟小樵來着嗎? 破風筝 是呀,他們倆怎樣了? 周巡長 向三元已經交軍法處。

    起碼是十年,我猜。

    孟小樵呢,隻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