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
關燈
小
中
大
東西。
〔淨〕是一顆明珠。
〔醜〕要他何用。
〔淨〕實不相瞞。
連日沒有生意。
将來換些酒肉喫。
〔醜〕拏來我看。
〔淨遞珠醜看介〕妹子。
你看這珠。
好像你嫁時之物。
〔老旦〕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不信有這等事。
〔旦〕或者偶然相像。
婆婆須用仔細看。
〔老旦看珠悲介〕 【催拍】忽覩明珠舊輝。
頓驚心不覺涕洟。
〔淨〕這珠是遠來之物。
隻恐不是你家的。
〔老旦〕雙雙随嫁赀。
〔淨〕元來你的珠是兩顆。
如今爲何隻有一顆。
〔老旦〕有子從軍。
贈向邊陲。
〔淨〕還有一顆。
卻在那裏。
〔老旦〕有女之京。
贈入宮闱。
〔淨〕雖是這等。
你不要錯認了。
旦〕親手製。
線組纍纍。
分明是。
複何疑。
〔旦〕這珠莫不是婆婆與我夫妻的。
〔老旦〕不是。
這正是與你小姑帶入宮的。
已及數年。
不知那人從何得來。
〔醜〕你把這珠來曆。
從實一說。
多換些酒肉與你。
〔淨〕列位奶奶聽我吿禀。
【前腔】我本是公差健兒。
送宮女劍南乍囘。
那宮女在褫亭驿前失落這珠。
我便拾取。
〔老旦〕你旣送他去。
必知何方人氏。
姓甚名誰。
〔淨〕是涿州王慧姬。
〔老旦悲介〕天那。
正是我女孩兒了。
爲什麼官差你送他去。
〔淨〕託物傳情。
纩服縫題。
〔老旦〕他題詩在纩衣内。
後來怎麼。
〔淨〕那詩分在一個軍士。
元帥知道了。
申奏朝廷。
感動宸衷。
勑賜于飛。
朝廷見了這詩。
不隻是饒他罪責。
反給與那軍士爲妻。
〔三旦〕也是傳聞。
恐不端的。
〔淨〕親眼見端的無欺。
〔三旦〕不信有恁般希罕之事。
〔淨〕如此事。
古來稀。
〔老旦〕 【前腔】荷得皇天鑒茲。
于吾女不遽憖遺。
〔醜〕我甥女雖嫁個軍士。
也得遂室家之願了。
〔老旦〕遲歸幸有時。
豈料囚鳳。
脫此金羁。
克遂和鳴。
其羽差池。
今日裏骨肉驩虞。
相慶幸。
免嗟咨。
〔旦〕 【前腔】怅憶雙雙繫珠。
昔姑氏分遺兩兒。
這一顆呵。
今朝得所歸。
小姑有了信息。
已慰親顔。
甚解憂思。
那一顆呵。
在九齡孩兒處。
更适遐方。
畢竟何之。
〔哭介〕方纔見物是人非。
怎禁得淚偸垂。
〔醜〕我曉得了。
婆婆見這珠。
添得一喜。
媳婦見這珠。
添得一憂了。
【前腔】論憂喜出于秉彛。
在物情尤宜類推。
雙珠逢百罹。
兄妹多艱。
彼此分攜。
〔旦〕此珠一在一亡。
不能無感。
〔醜〕合浦終還。
緩速難齊。
甥婦不必愁煩。
看此物旣著神奇。
如趙璧有完期。
〔淨〕伺候長久。
韓媽媽打發我去吧。
〔醜〕小厮取些酒肉。
打發朱快去。
〔淨〕怕一頓用不盡許多。
〔醜〕後次再來。
〔淨謝介〕 明珠今日報佳音。
水遠山長無計尋。
莫向杜鵑啼處說。
不關愁者也消魂。
第四十齣 與珠覓珠 〔淨上〕富貴從來别等倫。
皆因造化不均勻。
有福之人人伏侍。
無福之人伏侍人。
昨日将明珠與韓媽媽換酒肉喫了。
受用不盡。
今日正要去找帳。
再喫他些東西。
誰想兵部新任錢員外老爺撥差我跟随翰林王侍講老爺。
我們錢老爺是王老爺同年進士。
見他淸冷衙門。
乏人使用。
故着我來伏侍。
正是往役庶人義。
官差不自由。
隻得住在此伺候。
〔小生上〕 【缑山月】富貴逼人來。
視昔誠霄壤。
天涯雙皓首。
夢倚門闾望。
〔臨江仙〕乍預曲江聚飮。
坐先玉苟諸英。
鳳池随步路塵淸。
雁行聯北塞。
鵾浪破南溟。
十載依稀成一夢。
此身雖在堪驚。
幾番搔首憶飄零。
風寒紅葉落。
山障白雲橫。
王九齡。
忝中狀元。
官授翰林侍講。
且喜骥足先馳。
鳌頭獨占。
榮适如志。
流官罕比。
隻是雙親淪落天涯。
未知消息。
昨已上表辭官。
欲往荊湖尋取下落。
料聖天子以孝治天下。
必準此奏。
待旨意下來。
打點前去。
〔看珠悲介〕珠。
你出于蚌胎。
留于龍颔。
或能媚川。
或能照乘。
今而流在我手。
終于埋沒。
那再有光明之日。
可憐。
【解三酲】歎明珠當時懸項。
又不是韫椟而藏。
十年旦夕相偎傍。
若左右就高堂。
珠。
你夜光何事偏投暗。
合浦無期得複還。
〔哭介〕空思想。
雖知物是。
人在殊方。
〔淨低聲介〕這顆明珠。
比我前日拾的恰似一般。
更無二樣。
〔小生〕朱快過來。
你見我看這明珠。
爲何自言自語。
〔淨〕老爺問及。
豈敢隐諱。
小人向蒙兵部差往劍南公幹。
路上拾珠一顆。
與老爺手中的相像。
其間有個分離緣故。
适見老爺有覩物思人之意。
爲此傷感。
不覺失聲。
望乞恕責。
〔小生〕我不怪你。
且說有甚分離緣故。
〔淨〕旣是這等。
小人大膽。
敢借老爺手中明珠一看。
便見分曉。
〔看介〕阿呀。
【前腔】觑明珠果然相仿。
〔小生〕你那拾的。
知是誰人之物。
〔淨〕王妪物兩顆聯光。
〔小生〕旣是雙珠。
爲何又拆散了。
〔淨〕祇緣兒女難厮放。
分贈别去遐方。
〔小生〕他兒女往何處。
作何勾當。
〔淨〕兒從補伍荊湖往。
女選宮娥赴上陽。
〔小生〕雖則相似。
怕不是一樣的。
〔淨〕同一樣。
垂紃繫組。
製度端詳。
〔小生〕旣同一樣。
可取那顆與我看。
〔淨〕那珠雖小人拾的。
今在韓媽媽家裏。
〔小生〕你纔說是王老妪分贈與兒女去了。
爲何又在韓家。
〔淨〕那珠是小人拾取宮娥王慧姬的。
拏去韓家換酒喫。
不想韓家妹子王媽媽見了那珠。
啼哭起來。
小人問其緣故。
方知宮娥正是他女兒。
荊湖從軍的正是他兒子。
〔小生悲介〕天下有這等偶然之事。
那媽媽還說甚的。
〔淨〕那媽媽知道女兒蒙朝廷賜與軍士爲妻。
卽時轉悲爲喜。
媽媽有個媳婦。
反啼哭起來。
〔小生〕又是爲何。
〔淨〕因見那珠不是丈夫原物。
思想孩兒沒有下落。
叫他名字。
放聲啼哭。
因此小人知其委曲。
〔小生〕他孩兒叫甚名字。
〔淨〕小人不敢說。
〔小生〕但說不妨。
〔淨〕好古怪。
他名字又與老爺尊諱相同。
〔小生〕他也叫王九齡。
〔淨〕正是。
〔小生〕他家在那裏。
〔淨〕隻此城中西市賣酒。
原是涿州人氏。
數年前避兵來此。
〔小生驚哭介〕天下事情怎麼有這般相像的。
可憐可憐。
〔淨〕老爺不必煩惱。
若要的眞。
待小人去喚那三個婦人來。
當面一說便見明白。
〔小生〕休胡說。
隻因你的所言。
偶與我的所思相合。
故此傷感。
朱快。
你聽我分付。
〔淨〕老爺有何使令。
〔小生〕你就将此珠再到他家。
與那媽媽一看。
又說換酒。
看他有甚言語。
我隻在孫禦史老爺衙内坐下。
急來囘報。
〔淨〕孫衙也近西市。
小人領命就往。
〔末上〕 【西地錦】楓陛新瞻天仗。
蘭台入手風霜。
繡衣白簡期寅亮。
台鬥夜吐光芒。
聖主崇儒術。
賢士翼帝躬。
立朝防觸豸。
行路避乘骢。
筆底甘棠露。
台端古柏風。
鈞衡眞事業。
接武有夔龍。
孫綱忝中王九齡榜進士。
名在二甲傳胪。
官授監察禦史。
今日輪直收掌諸司奏章。
見王九齡一本。
辭官尋親。
聖上不準。
特來報知。
〔見介〕殿元。
班馬文章。
夔龍禮樂。
開經濟于一時。
寄纂修于千古。
人生至此。
眞丈夫矣。
欣羨欣羨。
〔小生〕孫叔與小姪禹門共躍。
周制同榮。
皇都聯故舊之歡。
宦籍擅功名之美。
可謂遂所願也。
但雙親有故。
十載無聞。
〔悲介〕終日之間。
愁腸九轉。
教人如何是好。
〔末〕殿元且免愁煩。
下官早間輪受奏章。
見殿元棄官尋親一本。
奉聖旨。
王九齡所奏。
情雖可矜。
職難擅離。
旣雲親有定在。
止合迎養。
查無此例。
不準所辭。
〔小生哭介〕哀哀父母。
生我劬勞。
聖上不準此奏。
則劬勞之恩。
何由能報。
〔末〕殿元不消啼哭。
此事有何難處。
你一面安心供職。
一面差人迎請二親就是。
〔小生〕家父母是補伍軍人。
急切不能來此。
況路遙别久。
存亡未知。
小姪願棄此官。
迳去尋親便了。
〔末〕凡人未登仕途。
由得自家主張。
旣有官守。
則進退不能綽綽矣。
自當遵法。
勿得任情。
〔小生〕小姪豈不知此。
但心中急于尋親。
何卹其他。
【高陽台序】怙恃惟隆。
乾坤罔極。
蓬蹤兩地飛泊。
乍忝成名。
忠孝豈應乖角。
〔末〕父子主恩。
君臣主敬。
你若爲恩而去。
其如敬何。
可請自加裁度。
〔小生〕曾度。
明王以孝先天下。
怎說得慕親爲錯。
論綱常忠由于孝。
何須适莫。
〔末〕殿元。
下官忝爲世交。
頗知你父子之事。
【前腔】淪落。
月暗螺岡。
雲深鶴禁。
音容彼此寥廓。
〔小生〕古人一日養。
不以三公換。
小姪尙未識父母顔面。
而況于養乎。
此心如何不痛。
〔末〕無傷。
有個古人。
可比方你。
〔小生〕願聞。
〔末〕漢骠騎将軍霍去病。
生而不知其父。
後擊匈奴。
道出河北。
始得與父相逢。
傳舍歡迎。
仍遂膝前娛樂。
你如今爲朝廷命官。
拘縛。
須知此身縻宦籍。
況又在文章台閣。
殿元。
看王言如綸如綍。
奉依當恪。
〔小生〕孫叔。
小姪此舉。
亦曾考古證今。
〔末〕請道來。
〔小生〕 【前腔】探索。
祖子旁求。
朱卿曆訪。
都是孝思先覺。
富貴忘親。
實爲敎中夷貉。
心怍。
墨徒之愛由親始。
在吾儒顧安其薄。
古人一舉足而不忘父母。
小姪身非出于空桑。
頂冠束帶。
立于天地之間。
列于缙紳之末。
錦衣玉食。
未識父母何等顔面。
謂之人子可乎。
便做到紫閣黃扉。
何益于事。
我效他們挂冠解绶。
棄茲銜爵。
〔末〕 【前腔】你落莫。
十載飄風。
兩萍浮海。
行藏未保如昨。
〔小生〕因是這等。
小姪親自要去尋取。
〔末〕聖上不允。
你若去了。
方命違君。
暴虎自■〈扌棄〉徒搏。
〔小生〕此心若得少盡。
雖得罪于朝廷。
亦所不辭。
〔末〕言有可從。
事有當重。
殿元不要差了念頭。
關鑰。
忠言逆耳須斟酌。
利于病怎嫌毒藥。
處事權宜。
不獨在你爲然。
雖古之豪傑。
個個皆如此。
看他們時初未遇。
迹能脫略。
【尾聲】蒭荛不擇希然諾。
〔小生〕攸行恐負平生學。
〔合〕忠孝惟人務先著。
〔小生〕今早小姪正要造谒。
反辱先施。
今随孫叔同去。
聊申拜意。
乘便訪一鄕曲。
〔末〕如此請卽同行。
聞道有鄕音。
千金不可得。
眼望旌捷旗。
耳聽好消息。
〔淨〕是一顆明珠。
〔醜〕要他何用。
〔淨〕實不相瞞。
連日沒有生意。
将來換些酒肉喫。
〔醜〕拏來我看。
〔淨遞珠醜看介〕妹子。
你看這珠。
好像你嫁時之物。
〔老旦〕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不信有這等事。
〔旦〕或者偶然相像。
婆婆須用仔細看。
〔老旦看珠悲介〕 【催拍】忽覩明珠舊輝。
頓驚心不覺涕洟。
〔淨〕這珠是遠來之物。
隻恐不是你家的。
〔老旦〕雙雙随嫁赀。
〔淨〕元來你的珠是兩顆。
如今爲何隻有一顆。
〔老旦〕有子從軍。
贈向邊陲。
〔淨〕還有一顆。
卻在那裏。
〔老旦〕有女之京。
贈入宮闱。
〔淨〕雖是這等。
你不要錯認了。
旦〕親手製。
線組纍纍。
分明是。
複何疑。
〔旦〕這珠莫不是婆婆與我夫妻的。
〔老旦〕不是。
這正是與你小姑帶入宮的。
已及數年。
不知那人從何得來。
〔醜〕你把這珠來曆。
從實一說。
多換些酒肉與你。
〔淨〕列位奶奶聽我吿禀。
【前腔】我本是公差健兒。
送宮女劍南乍囘。
那宮女在褫亭驿前失落這珠。
我便拾取。
〔老旦〕你旣送他去。
必知何方人氏。
姓甚名誰。
〔淨〕是涿州王慧姬。
〔老旦悲介〕天那。
正是我女孩兒了。
爲什麼官差你送他去。
〔淨〕託物傳情。
纩服縫題。
〔老旦〕他題詩在纩衣内。
後來怎麼。
〔淨〕那詩分在一個軍士。
元帥知道了。
申奏朝廷。
感動宸衷。
勑賜于飛。
朝廷見了這詩。
不隻是饒他罪責。
反給與那軍士爲妻。
〔三旦〕也是傳聞。
恐不端的。
〔淨〕親眼見端的無欺。
〔三旦〕不信有恁般希罕之事。
〔淨〕如此事。
古來稀。
〔老旦〕 【前腔】荷得皇天鑒茲。
于吾女不遽憖遺。
〔醜〕我甥女雖嫁個軍士。
也得遂室家之願了。
〔老旦〕遲歸幸有時。
豈料囚鳳。
脫此金羁。
克遂和鳴。
其羽差池。
今日裏骨肉驩虞。
相慶幸。
免嗟咨。
〔旦〕 【前腔】怅憶雙雙繫珠。
昔姑氏分遺兩兒。
這一顆呵。
今朝得所歸。
小姑有了信息。
已慰親顔。
甚解憂思。
那一顆呵。
在九齡孩兒處。
更适遐方。
畢竟何之。
〔哭介〕方纔見物是人非。
怎禁得淚偸垂。
〔醜〕我曉得了。
婆婆見這珠。
添得一喜。
媳婦見這珠。
添得一憂了。
【前腔】論憂喜出于秉彛。
在物情尤宜類推。
雙珠逢百罹。
兄妹多艱。
彼此分攜。
〔旦〕此珠一在一亡。
不能無感。
〔醜〕合浦終還。
緩速難齊。
甥婦不必愁煩。
看此物旣著神奇。
如趙璧有完期。
〔淨〕伺候長久。
韓媽媽打發我去吧。
〔醜〕小厮取些酒肉。
打發朱快去。
〔淨〕怕一頓用不盡許多。
〔醜〕後次再來。
〔淨謝介〕 明珠今日報佳音。
水遠山長無計尋。
莫向杜鵑啼處說。
不關愁者也消魂。
第四十齣 與珠覓珠 〔淨上〕富貴從來别等倫。
皆因造化不均勻。
有福之人人伏侍。
無福之人伏侍人。
昨日将明珠與韓媽媽換酒肉喫了。
受用不盡。
今日正要去找帳。
再喫他些東西。
誰想兵部新任錢員外老爺撥差我跟随翰林王侍講老爺。
我們錢老爺是王老爺同年進士。
見他淸冷衙門。
乏人使用。
故着我來伏侍。
正是往役庶人義。
官差不自由。
隻得住在此伺候。
〔小生上〕 【缑山月】富貴逼人來。
視昔誠霄壤。
天涯雙皓首。
夢倚門闾望。
〔臨江仙〕乍預曲江聚飮。
坐先玉苟諸英。
鳳池随步路塵淸。
雁行聯北塞。
鵾浪破南溟。
十載依稀成一夢。
此身雖在堪驚。
幾番搔首憶飄零。
風寒紅葉落。
山障白雲橫。
王九齡。
忝中狀元。
官授翰林侍講。
且喜骥足先馳。
鳌頭獨占。
榮适如志。
流官罕比。
隻是雙親淪落天涯。
未知消息。
昨已上表辭官。
欲往荊湖尋取下落。
料聖天子以孝治天下。
必準此奏。
待旨意下來。
打點前去。
〔看珠悲介〕珠。
你出于蚌胎。
留于龍颔。
或能媚川。
或能照乘。
今而流在我手。
終于埋沒。
那再有光明之日。
可憐。
【解三酲】歎明珠當時懸項。
又不是韫椟而藏。
十年旦夕相偎傍。
若左右就高堂。
珠。
你夜光何事偏投暗。
合浦無期得複還。
〔哭介〕空思想。
雖知物是。
人在殊方。
〔淨低聲介〕這顆明珠。
比我前日拾的恰似一般。
更無二樣。
〔小生〕朱快過來。
你見我看這明珠。
爲何自言自語。
〔淨〕老爺問及。
豈敢隐諱。
小人向蒙兵部差往劍南公幹。
路上拾珠一顆。
與老爺手中的相像。
其間有個分離緣故。
适見老爺有覩物思人之意。
爲此傷感。
不覺失聲。
望乞恕責。
〔小生〕我不怪你。
且說有甚分離緣故。
〔淨〕旣是這等。
小人大膽。
敢借老爺手中明珠一看。
便見分曉。
〔看介〕阿呀。
【前腔】觑明珠果然相仿。
〔小生〕你那拾的。
知是誰人之物。
〔淨〕王妪物兩顆聯光。
〔小生〕旣是雙珠。
爲何又拆散了。
〔淨〕祇緣兒女難厮放。
分贈别去遐方。
〔小生〕他兒女往何處。
作何勾當。
〔淨〕兒從補伍荊湖往。
女選宮娥赴上陽。
〔小生〕雖則相似。
怕不是一樣的。
〔淨〕同一樣。
垂紃繫組。
製度端詳。
〔小生〕旣同一樣。
可取那顆與我看。
〔淨〕那珠雖小人拾的。
今在韓媽媽家裏。
〔小生〕你纔說是王老妪分贈與兒女去了。
爲何又在韓家。
〔淨〕那珠是小人拾取宮娥王慧姬的。
拏去韓家換酒喫。
不想韓家妹子王媽媽見了那珠。
啼哭起來。
小人問其緣故。
方知宮娥正是他女兒。
荊湖從軍的正是他兒子。
〔小生悲介〕天下有這等偶然之事。
那媽媽還說甚的。
〔淨〕那媽媽知道女兒蒙朝廷賜與軍士爲妻。
卽時轉悲爲喜。
媽媽有個媳婦。
反啼哭起來。
〔小生〕又是爲何。
〔淨〕因見那珠不是丈夫原物。
思想孩兒沒有下落。
叫他名字。
放聲啼哭。
因此小人知其委曲。
〔小生〕他孩兒叫甚名字。
〔淨〕小人不敢說。
〔小生〕但說不妨。
〔淨〕好古怪。
他名字又與老爺尊諱相同。
〔小生〕他也叫王九齡。
〔淨〕正是。
〔小生〕他家在那裏。
〔淨〕隻此城中西市賣酒。
原是涿州人氏。
數年前避兵來此。
〔小生驚哭介〕天下事情怎麼有這般相像的。
可憐可憐。
〔淨〕老爺不必煩惱。
若要的眞。
待小人去喚那三個婦人來。
當面一說便見明白。
〔小生〕休胡說。
隻因你的所言。
偶與我的所思相合。
故此傷感。
朱快。
你聽我分付。
〔淨〕老爺有何使令。
〔小生〕你就将此珠再到他家。
與那媽媽一看。
又說換酒。
看他有甚言語。
我隻在孫禦史老爺衙内坐下。
急來囘報。
〔淨〕孫衙也近西市。
小人領命就往。
〔末上〕 【西地錦】楓陛新瞻天仗。
蘭台入手風霜。
繡衣白簡期寅亮。
台鬥夜吐光芒。
聖主崇儒術。
賢士翼帝躬。
立朝防觸豸。
行路避乘骢。
筆底甘棠露。
台端古柏風。
鈞衡眞事業。
接武有夔龍。
孫綱忝中王九齡榜進士。
名在二甲傳胪。
官授監察禦史。
今日輪直收掌諸司奏章。
見王九齡一本。
辭官尋親。
聖上不準。
特來報知。
〔見介〕殿元。
班馬文章。
夔龍禮樂。
開經濟于一時。
寄纂修于千古。
人生至此。
眞丈夫矣。
欣羨欣羨。
〔小生〕孫叔與小姪禹門共躍。
周制同榮。
皇都聯故舊之歡。
宦籍擅功名之美。
可謂遂所願也。
但雙親有故。
十載無聞。
〔悲介〕終日之間。
愁腸九轉。
教人如何是好。
〔末〕殿元且免愁煩。
下官早間輪受奏章。
見殿元棄官尋親一本。
奉聖旨。
王九齡所奏。
情雖可矜。
職難擅離。
旣雲親有定在。
止合迎養。
查無此例。
不準所辭。
〔小生哭介〕哀哀父母。
生我劬勞。
聖上不準此奏。
則劬勞之恩。
何由能報。
〔末〕殿元不消啼哭。
此事有何難處。
你一面安心供職。
一面差人迎請二親就是。
〔小生〕家父母是補伍軍人。
急切不能來此。
況路遙别久。
存亡未知。
小姪願棄此官。
迳去尋親便了。
〔末〕凡人未登仕途。
由得自家主張。
旣有官守。
則進退不能綽綽矣。
自當遵法。
勿得任情。
〔小生〕小姪豈不知此。
但心中急于尋親。
何卹其他。
【高陽台序】怙恃惟隆。
乾坤罔極。
蓬蹤兩地飛泊。
乍忝成名。
忠孝豈應乖角。
〔末〕父子主恩。
君臣主敬。
你若爲恩而去。
其如敬何。
可請自加裁度。
〔小生〕曾度。
明王以孝先天下。
怎說得慕親爲錯。
論綱常忠由于孝。
何須适莫。
〔末〕殿元。
下官忝爲世交。
頗知你父子之事。
【前腔】淪落。
月暗螺岡。
雲深鶴禁。
音容彼此寥廓。
〔小生〕古人一日養。
不以三公換。
小姪尙未識父母顔面。
而況于養乎。
此心如何不痛。
〔末〕無傷。
有個古人。
可比方你。
〔小生〕願聞。
〔末〕漢骠騎将軍霍去病。
生而不知其父。
後擊匈奴。
道出河北。
始得與父相逢。
傳舍歡迎。
仍遂膝前娛樂。
你如今爲朝廷命官。
拘縛。
須知此身縻宦籍。
況又在文章台閣。
殿元。
看王言如綸如綍。
奉依當恪。
〔小生〕孫叔。
小姪此舉。
亦曾考古證今。
〔末〕請道來。
〔小生〕 【前腔】探索。
祖子旁求。
朱卿曆訪。
都是孝思先覺。
富貴忘親。
實爲敎中夷貉。
心怍。
墨徒之愛由親始。
在吾儒顧安其薄。
古人一舉足而不忘父母。
小姪身非出于空桑。
頂冠束帶。
立于天地之間。
列于缙紳之末。
錦衣玉食。
未識父母何等顔面。
謂之人子可乎。
便做到紫閣黃扉。
何益于事。
我效他們挂冠解绶。
棄茲銜爵。
〔末〕 【前腔】你落莫。
十載飄風。
兩萍浮海。
行藏未保如昨。
〔小生〕因是這等。
小姪親自要去尋取。
〔末〕聖上不允。
你若去了。
方命違君。
暴虎自■〈扌棄〉徒搏。
〔小生〕此心若得少盡。
雖得罪于朝廷。
亦所不辭。
〔末〕言有可從。
事有當重。
殿元不要差了念頭。
關鑰。
忠言逆耳須斟酌。
利于病怎嫌毒藥。
處事權宜。
不獨在你爲然。
雖古之豪傑。
個個皆如此。
看他們時初未遇。
迹能脫略。
【尾聲】蒭荛不擇希然諾。
〔小生〕攸行恐負平生學。
〔合〕忠孝惟人務先著。
〔小生〕今早小姪正要造谒。
反辱先施。
今随孫叔同去。
聊申拜意。
乘便訪一鄕曲。
〔末〕如此請卽同行。
聞道有鄕音。
千金不可得。
眼望旌捷旗。
耳聽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