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西湖第一詞
西湖詞甚多,然無過高觀國竹屋癡語所載霜天曉角詞雲:“春雲粉色。
春水和雲濕。
試問西湖楊柳,東風外、幾絲碧。
望極。
連翠陌。
蘭桡雙槳急。
欲訪莫愁何處,旗亭在、畫橋側。
”初春情景,此詞盡之矣。
○稷雪 毛氏謂張元斡廬川詞無一字無來處,如“酒窗間、惟稷雪”。
稷雪,霰雪也,形如米粒,能穿窗透瓦,見毛詩。
今本改作霰雪,非。
○元忠義 元博覽會字仲宗,平生忠義,見于“夢繞神州路”一詞。
紹興辛酉,胡澹庵邦衡上書乞斬秦桧被谪,仲宗作賀新郎一阕送之,坐是與作詩王民瞻除名。
今其詞列卷首,其人可知矣。
詞雲:“夢繞神州路。
怅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弛傾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易老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流星淡月,斷雲微度。
萬裡江山知何處。
回首對床夜雨。
雁不到,書成誰與。
目斷青天懷今古。
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聽金縷。
”此大異康與之之文章孔孟也。
○紅蕊 蘆川雲:“餘兒時不知有荔子,自呼為紅蕊,父母以其名新,昔所未聞,殊盡形似之美,久欲記之而因循。
比與諸公和長短句,故及之以訴衷情。
有‘兒時初未識方紅,學語問西東。
對客呼為紅蕊,此興已偏濃’之句。
”此名可補荔支譜所未載,因記之。
○稼軒喜用四書成語 辛稼軒詞肝膽激烈,有奇氣,腹有詩書,足以運之,故喜用四書成語,如自己出。
如今既盟之後,賢哉回也,先覺者賢乎等句,為詞家另一派。
然學之稍粗則堕惡道。
其時為稼軒客如龍洲劉過,每學其法,時多稱之,然失之粗劣。
獨西江月一詞有句雲:“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與曰可。
”用四書語,頗有稼軒氣味。
○秦黃并稱 劉後村克莊詞以才氣勝,迥非剪紅刻翠比。
然服膺洲清真邦彥不容口,見之於最高樓一詞雲:“周郎後,直數到清真。
”“欺賀晏,壓黃秦。
”人因有小周郎之目,本此。
賀、晏、黃、秦,謂方回、小山、山谷、少遊也。
當時黃、秦并稱,大有老子、韓非同傳之歎。
○後村别調 劉後村克莊有滿江紅十二首,悲壯激烈,有敲碎唾壺,旁若無人之意。
南渡後諸賢皆不及。
升庵稱其壯語足以立懦,信然。
自名别調,不辜也。
今具載左方。
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雲:“金甲周戈,記當日,轅門初立。
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
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
有誰憐、猿臂故将軍,無功級。
平戎策,從軍什。
零落盡,慵收拾。
把茶經香傳,時時溫習。
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
歎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
”又二月二十四夜飲海棠花下作雲:“老子年來,頗自許、心腸鐵石。
尚一點、銷磨未盡,愛花成癖。
懊惱每嫌寒勒住,丁甯莫被晴烘折。
奈喧風、烈日太無情,如何得。
張畫燭,頻頻惜。
憑素手,輕輕摘。
更一番雨過,彩雲無迹。
今夕不來花下飲,明朝空向枝頭覓。
對殘紅,滿院杜鵑啼,添愁寂。
”又範尉梅谷雲:“赤日黃埃,夢不到、青溪翠麓。
空健羨、君家别墅,幾株幽獨。
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
想主人、杖履繞千回,山海北。
甯委澗,嫌金屋。
甯映水,羞銀燭。
歎出群風韻,背時裝束。
競愛東鄰姬傅粉,誰憐空谷人如玉。
笑林逋,何遜謾為詩,無人讀。
”又送宋惠父入西江幕雲:“滿腹詩書,馀事到、穰苴兵法。
新受了、烏公書币,著鞭垂發。
黃紙紅旗喧道路,黑風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頂頭行,方奇特。
溪峒事,聽侬說。
龔遂外,無長策。
便獻俘非勇,納降非怯。
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
到崆峒,快寄凱歌來,寬離别。
”又雲:“落日登樓,誰管領、倦遊狂客。
待喚起、滄浪漁父,隔江吹笛。
看水看山身尚健,憂晴憂雨頭先白。
對莫雲、不見美人來,遙天碧。
山中鶴,應相憶。
沙上鹭,渾相識。
相石田茅屋,草深三尺。
空有鬓如潘騎省,斷無面見陶彭澤。
便倒傾,海水浣衣塵,難湔滌。
”又送王實之雲:“天壤王郎,數人物、方今第一。
談笑裡,風霆驚座,雲煙生筆。
落落元龍湖海氣,琅琅董相天人策。
同如何、十載尚青衫,諸侯客。
易愛底,此官人保底,些名節。
拟閉門投百談三日。
疇昔評君天下寶,當為天下蒼生惜。
向臨分,慷慨出商聲,摧金石。
”又壽王實之雲:
春水和雲濕。
試問西湖楊柳,東風外、幾絲碧。
望極。
連翠陌。
蘭桡雙槳急。
欲訪莫愁何處,旗亭在、畫橋側。
”初春情景,此詞盡之矣。
○稷雪 毛氏謂張元斡廬川詞無一字無來處,如“酒窗間、惟稷雪”。
稷雪,霰雪也,形如米粒,能穿窗透瓦,見毛詩。
今本改作霰雪,非。
○元忠義 元博覽會字仲宗,平生忠義,見于“夢繞神州路”一詞。
紹興辛酉,胡澹庵邦衡上書乞斬秦桧被谪,仲宗作賀新郎一阕送之,坐是與作詩王民瞻除名。
今其詞列卷首,其人可知矣。
詞雲:“夢繞神州路。
怅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弛傾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易老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流星淡月,斷雲微度。
萬裡江山知何處。
回首對床夜雨。
雁不到,書成誰與。
目斷青天懷今古。
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聽金縷。
”此大異康與之之文章孔孟也。
○紅蕊 蘆川雲:“餘兒時不知有荔子,自呼為紅蕊,父母以其名新,昔所未聞,殊盡形似之美,久欲記之而因循。
比與諸公和長短句,故及之以訴衷情。
有‘兒時初未識方紅,學語問西東。
對客呼為紅蕊,此興已偏濃’之句。
”此名可補荔支譜所未載,因記之。
○稼軒喜用四書成語 辛稼軒詞肝膽激烈,有奇氣,腹有詩書,足以運之,故喜用四書成語,如自己出。
如今既盟之後,賢哉回也,先覺者賢乎等句,為詞家另一派。
然學之稍粗則堕惡道。
其時為稼軒客如龍洲劉過,每學其法,時多稱之,然失之粗劣。
獨西江月一詞有句雲:“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與曰可。
”用四書語,頗有稼軒氣味。
○秦黃并稱 劉後村克莊詞以才氣勝,迥非剪紅刻翠比。
然服膺洲清真邦彥不容口,見之於最高樓一詞雲:“周郎後,直數到清真。
”“欺賀晏,壓黃秦。
”人因有小周郎之目,本此。
賀、晏、黃、秦,謂方回、小山、山谷、少遊也。
當時黃、秦并稱,大有老子、韓非同傳之歎。
○後村别調 劉後村克莊有滿江紅十二首,悲壯激烈,有敲碎唾壺,旁若無人之意。
南渡後諸賢皆不及。
升庵稱其壯語足以立懦,信然。
自名别調,不辜也。
今具載左方。
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雲:“金甲周戈,記當日,轅門初立。
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
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
有誰憐、猿臂故将軍,無功級。
平戎策,從軍什。
零落盡,慵收拾。
把茶經香傳,時時溫習。
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
歎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
”又二月二十四夜飲海棠花下作雲:“老子年來,頗自許、心腸鐵石。
尚一點、銷磨未盡,愛花成癖。
懊惱每嫌寒勒住,丁甯莫被晴烘折。
奈喧風、烈日太無情,如何得。
張畫燭,頻頻惜。
憑素手,輕輕摘。
更一番雨過,彩雲無迹。
今夕不來花下飲,明朝空向枝頭覓。
對殘紅,滿院杜鵑啼,添愁寂。
”又範尉梅谷雲:“赤日黃埃,夢不到、青溪翠麓。
空健羨、君家别墅,幾株幽獨。
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
想主人、杖履繞千回,山海北。
甯委澗,嫌金屋。
甯映水,羞銀燭。
歎出群風韻,背時裝束。
競愛東鄰姬傅粉,誰憐空谷人如玉。
笑林逋,何遜謾為詩,無人讀。
”又送宋惠父入西江幕雲:“滿腹詩書,馀事到、穰苴兵法。
新受了、烏公書币,著鞭垂發。
黃紙紅旗喧道路,黑風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頂頭行,方奇特。
溪峒事,聽侬說。
龔遂外,無長策。
便獻俘非勇,納降非怯。
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
到崆峒,快寄凱歌來,寬離别。
”又雲:“落日登樓,誰管領、倦遊狂客。
待喚起、滄浪漁父,隔江吹笛。
看水看山身尚健,憂晴憂雨頭先白。
對莫雲、不見美人來,遙天碧。
山中鶴,應相憶。
沙上鹭,渾相識。
相石田茅屋,草深三尺。
空有鬓如潘騎省,斷無面見陶彭澤。
便倒傾,海水浣衣塵,難湔滌。
”又送王實之雲:“天壤王郎,數人物、方今第一。
談笑裡,風霆驚座,雲煙生筆。
落落元龍湖海氣,琅琅董相天人策。
同如何、十載尚青衫,諸侯客。
易愛底,此官人保底,些名節。
拟閉門投百談三日。
疇昔評君天下寶,當為天下蒼生惜。
向臨分,慷慨出商聲,摧金石。
”又壽王實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