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關燈
小
中
大
(沖末扮随何上,詩雲)君王何事薄儒臣,博帶褒衣懶進身,一自郦生烹殺後,漢家遊說更無人。
小官姓随名何,投事漢王麾下,封為典谒之職。
俺漢王自亭長出身,起兵豐沛,隻重武士,不貴文臣。
每每看見儒生,便取其儒冠擲地,溺尿其中,軏罵不已。
以此小官随從數年,官不過典谒,粟不過一囊,甚不得意。
但是他生得隆準龍顔,豁達大度,所居之處,常有五色祥雲,籠罩于上。
小官想來,這個是帝王氣象,隻得隐忍,權留麾下,替他掌百官之朝參,通各國之使命。
以外,運籌設計,讓之張良,點将出師,屬之韓信,皆與小官無涉。
待得破楚之後,附立功名,共成帝業,此時圖個封拜,未為不可。
今日漢王升帳,召集群臣議事,須索在此伺候者。
(外扮漢王引卒子上,随何做見科,雲)臣随何見。
(漢王雲)且一壁有者。
(詩雲)紛紛逐鹿競稱雄,短劍親提出沛中。
五國諸侯俱聽命,一時無奈楚重瞳。
孤家姓劉名邦宇季,沛人也。
自秦始皇死後,諸侯共起亡秦。
其時孤家與項羽并事楚懷王。
懷王封孤家為沛公,項羽為魯公,各引人馬三萬,同諸侯入關。
懷王約道,先入關者王之,卻是孤家先破關中,本等該王其地,争奈項羽自恃重瞳,有舉鼎拔山之勇,佯尊懷王為義帝自号西楚霸王,改封五國之後,皆王惡地,将孤家徙為漢王,建都南鄭。
未幾項王使英布陰殺義帝于郴,五國諸侯,一時同叛。
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定三秦,劫取五國,以彭越之衆,襲破彭城,自謂項王不日滅矣。
誰想項王先發一枝軍馬,使大将龍且,當住彭越;親自邀擊孤家于靈壁之東,被他殺得人亡馬倒,睢水為之不流。
幸得大風走石飛砂,對面不能相睹,孤家遂得逃脫。
即今重收敗卒,屯駐荥陽,軍聲複振。
隻是五國諸侯見孤家敗後,又去歸順項王,怎生是好?且待群臣到來,将這破楚之策,仔細計議者。
(外扮張良、曹參,淨扮周勃、樊哙上,雲)貧道張良,韓國人也。
這一位是曹參,這一位是周勃,這一位是樊哙,皆沛縣人,現為漢王大将。
今早主公升帳,轅門大開,我每須索進見波。
(樊哙雲)軍師請先。
(随何做報科)(衆做相見科)(漢王雲)孤家與項王夾著廣武而軍,自揣諸将皆非其敵,不知軍師有何妙策,能擊破項王,重收五國,取天下乎?(張良雲)據貧道算來,齊王田廣本項王所惡,他雖一時歸順項王,到底終不和好。
隻消遣彭越抄襲楚軍糧道,項王必親擊之。
既勝彭越,則必引兵攻齊。
雖以項王之威,非數十日不能往返。
那項王手下有一英布,其勇力頗類項王,他領著四十萬精兵,屯于九江。
恰才靈壁之戰,項王遣使征布,會布與龍且有隙,稱病不赴。
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說他歸降,縱項王馳還,我有韓信拒之于前,彭越邀之于後,大王親帥英布,直攻其中,破項王必矣。
(漢王雲)軍師之策甚善。
但孤家聞得項王之兵,能以少擊衆者,專恃有英布為之羽翼也。
他今護兵四十萬,屯紮九江,必為項王親信,恐非一口片舌可以說其歸降。
不若移韓信之兵擊之,何如?(樊哙雲)何消遣的韓信?隻要大王借與俺樊哙八十萬軍馬,包取活拿英布來也。
(曹參雲)此時那裡讨這許多軍馬與你?(樊哙雲)這英布手腳好生來得,若不是兩個拿他一個,可不倒被他拿了我去。
(随何雲)臣與英布同鄉,又是少年八拜至交的兄弟,願得二十人随臣,往使九江,必能使英布舉兵歸漢,不負大王之命。
(漢王做取随何冠投地科,雲)豎儒妄言。
你在孤家帳下,貌不能驚人,才不能出衆,已經數年,無所知名。
今欲以二十人使九江,說英布,此何異持蒼蠅而釣巨鳌,曾足供其一啜乎?(随何雲)何大王見不早也?當大王傳檄攻項王時,親委韓信重兵三十萬衆,又使張耳佐之,半年之間,僅舉趙五十餘城。
郦生掉三寸之古,不勞一旅之師,數日間說下齊七十餘城,能使其不做堤備,是以韓信得襲破曆下軍。
由此觀之,儒生亦何負于漢哉?臣随何雖不才,實不在郦生之下。
若不能說得英布歸漢,臣請就烹。
(張良雲)随何既出大言,料此一去必不辱命,願主公勿疑。
(漢王雲)既如此,曹參你去軍中精選二十個即溜軍士。
跟随何出使九江去者。
(曹參雲)理會得。
(樊哙雲)随何,你這一去若不得成功,等我來幫你,将那黥面的囚徒失領毛一把拿他見大王也。
(随何做辭出科,雲)二十名軍士聽令,奉大王的命,跟随我往九江去走一遭。
(詩雲)說英布舉兵歸漢,絕勝他捐金反問。
必不似郦生賣齊,被油鍋烹來稀爛。
(下)(漢王雲)随何去了也。
孤家一壁廂暗遣彭越,邀截楚軍糧道,一壁廂整搠軍馬,屯守荥陽之南,與項王相拒去
小官姓随名何,投事漢王麾下,封為典谒之職。
俺漢王自亭長出身,起兵豐沛,隻重武士,不貴文臣。
每每看見儒生,便取其儒冠擲地,溺尿其中,軏罵不已。
以此小官随從數年,官不過典谒,粟不過一囊,甚不得意。
但是他生得隆準龍顔,豁達大度,所居之處,常有五色祥雲,籠罩于上。
小官想來,這個是帝王氣象,隻得隐忍,權留麾下,替他掌百官之朝參,通各國之使命。
以外,運籌設計,讓之張良,點将出師,屬之韓信,皆與小官無涉。
待得破楚之後,附立功名,共成帝業,此時圖個封拜,未為不可。
今日漢王升帳,召集群臣議事,須索在此伺候者。
(外扮漢王引卒子上,随何做見科,雲)臣随何見。
(漢王雲)且一壁有者。
(詩雲)紛紛逐鹿競稱雄,短劍親提出沛中。
五國諸侯俱聽命,一時無奈楚重瞳。
孤家姓劉名邦宇季,沛人也。
自秦始皇死後,諸侯共起亡秦。
其時孤家與項羽并事楚懷王。
懷王封孤家為沛公,項羽為魯公,各引人馬三萬,同諸侯入關。
懷王約道,先入關者王之,卻是孤家先破關中,本等該王其地,争奈項羽自恃重瞳,有舉鼎拔山之勇,佯尊懷王為義帝自号西楚霸王,改封五國之後,皆王惡地,将孤家徙為漢王,建都南鄭。
未幾項王使英布陰殺義帝于郴,五國諸侯,一時同叛。
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定三秦,劫取五國,以彭越之衆,襲破彭城,自謂項王不日滅矣。
誰想項王先發一枝軍馬,使大将龍且,當住彭越;親自邀擊孤家于靈壁之東,被他殺得人亡馬倒,睢水為之不流。
幸得大風走石飛砂,對面不能相睹,孤家遂得逃脫。
即今重收敗卒,屯駐荥陽,軍聲複振。
隻是五國諸侯見孤家敗後,又去歸順項王,怎生是好?且待群臣到來,将這破楚之策,仔細計議者。
(外扮張良、曹參,淨扮周勃、樊哙上,雲)貧道張良,韓國人也。
這一位是曹參,這一位是周勃,這一位是樊哙,皆沛縣人,現為漢王大将。
今早主公升帳,轅門大開,我每須索進見波。
(樊哙雲)軍師請先。
(随何做報科)(衆做相見科)(漢王雲)孤家與項王夾著廣武而軍,自揣諸将皆非其敵,不知軍師有何妙策,能擊破項王,重收五國,取天下乎?(張良雲)據貧道算來,齊王田廣本項王所惡,他雖一時歸順項王,到底終不和好。
隻消遣彭越抄襲楚軍糧道,項王必親擊之。
既勝彭越,則必引兵攻齊。
雖以項王之威,非數十日不能往返。
那項王手下有一英布,其勇力頗類項王,他領著四十萬精兵,屯于九江。
恰才靈壁之戰,項王遣使征布,會布與龍且有隙,稱病不赴。
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說他歸降,縱項王馳還,我有韓信拒之于前,彭越邀之于後,大王親帥英布,直攻其中,破項王必矣。
(漢王雲)軍師之策甚善。
但孤家聞得項王之兵,能以少擊衆者,專恃有英布為之羽翼也。
他今護兵四十萬,屯紮九江,必為項王親信,恐非一口片舌可以說其歸降。
不若移韓信之兵擊之,何如?(樊哙雲)何消遣的韓信?隻要大王借與俺樊哙八十萬軍馬,包取活拿英布來也。
(曹參雲)此時那裡讨這許多軍馬與你?(樊哙雲)這英布手腳好生來得,若不是兩個拿他一個,可不倒被他拿了我去。
(随何雲)臣與英布同鄉,又是少年八拜至交的兄弟,願得二十人随臣,往使九江,必能使英布舉兵歸漢,不負大王之命。
(漢王做取随何冠投地科,雲)豎儒妄言。
你在孤家帳下,貌不能驚人,才不能出衆,已經數年,無所知名。
今欲以二十人使九江,說英布,此何異持蒼蠅而釣巨鳌,曾足供其一啜乎?(随何雲)何大王見不早也?當大王傳檄攻項王時,親委韓信重兵三十萬衆,又使張耳佐之,半年之間,僅舉趙五十餘城。
郦生掉三寸之古,不勞一旅之師,數日間說下齊七十餘城,能使其不做堤備,是以韓信得襲破曆下軍。
由此觀之,儒生亦何負于漢哉?臣随何雖不才,實不在郦生之下。
若不能說得英布歸漢,臣請就烹。
(張良雲)随何既出大言,料此一去必不辱命,願主公勿疑。
(漢王雲)既如此,曹參你去軍中精選二十個即溜軍士。
跟随何出使九江去者。
(曹參雲)理會得。
(樊哙雲)随何,你這一去若不得成功,等我來幫你,将那黥面的囚徒失領毛一把拿他見大王也。
(随何做辭出科,雲)二十名軍士聽令,奉大王的命,跟随我往九江去走一遭。
(詩雲)說英布舉兵歸漢,絕勝他捐金反問。
必不似郦生賣齊,被油鍋烹來稀爛。
(下)(漢王雲)随何去了也。
孤家一壁廂暗遣彭越,邀截楚軍糧道,一壁廂整搠軍馬,屯守荥陽之南,與項王相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