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陽度脫劉行首
關燈
小
中
大
馬丹陽度脫劉行首雜劇(元)楊景賢撰
●馬丹陽度脫劉行首雜劇目錄
第一折
〔音釋〕
第二折
〔音釋〕
第三折
〔音釋〕
第四折
〔音釋〕
題目 北邙山倡和柳梢青 正名 馬丹陽度脫劉行首
第一折
〔正末扮王重陽上雲〕貧道姓王名嚞。
道号重陽真人。
未成道時。
在登州甘河鎮上開着座酒店。
人則喚我做王三舍。
有正陽祖師純陽真人。
他化作二道人。
披着氈來俺店中飲酒。
貧道幼年慕道。
不要他的酒錢。
似此三年。
道心不退。
忽一日他道俺去也。
王三舍。
與你回席咱。
貧道言稱師父那得酒錢來。
他就身邊解下瓢來。
取甘河水化作仙酒。
其味甚嘉。
方知此乃神仙之術。
他道。
王三舍。
你要學此術好。
要學長生術好。
貧道答言。
俺願學長生之術。
遂棄卻家業。
跟他學道。
傳得長生不死之訣。
成其大道。
呂祖引貧道至東海之濱。
将金丹七粒撒去水中。
化成金蓮七朵。
雲此金蓮七朵。
乃是丘劉談馬郝孫王。
恁七人可傳俺全真大道。
你可化作一凡人。
下人間度此六人成道。
貧道奉師父法旨。
化作一先生。
行乞于市。
凡人不識貧道。
問某曰。
師父出家人。
隻以酒食為念。
不看經典。
可是為何。
貧道雲。
若說神仙大道。
豈有不看經典之理。
但要心堅念重。
何愁不到蓬瀛。
我想做神仙的。
皆是宿緣先世。
非同容易也呵。
〔唱〕 【仙呂點绛唇】五祖傳因。
二師垂訓。
向甘河鎮。
悟德全真。
想大道從心運。
【混江龍】神仙有分。
披氈化我出凡塵。
脫離了火院。
大走入玄門。
七朵金蓮浮水面。
一雙銀海照乾坤。
奉吾師法旨。
我可便普天下都尋盡。
〔帶雲〕尋誰來。
〔唱〕尋俺那丘劉談馬。
大古裡六個真人。
【油葫蘆】袖拂清風足蹑雲。
行步穩。
向人間來往兩三春。
我這般窮身潑命誰瞅問。
蓬頭垢面妝癡鈍。
他每不識高共低。
不分個假共真。
〔雲〕有人道。
兀那抄化的先生。
怎生不做幾件道衣穿。
〔歎介〕〔雲〕嗨。
恁世人不知。
〔唱〕則我這丹田有寶能滋潤。
觑不的他滿眼盡愚民。
【天下樂】端的便誰識蓬萊洞裡人。
你則待貪也波嗔。
紅塵中空自滾。
遮莫恁有金赀怎離三尺墳。
君不見霸主強。
君不見漢主狠。
他每都向北邙山内隐。
〔雲〕來到這西安府城外。
别無人家。
又無宮觀寺院。
這的是北邙山口。
我在這山角下松陰内坐一夜咱。
貧道觀此山下。
必有妖精鬼魅。
我試看咱。
〔唱〕 【醉中天】我則見水浪生寒氣。
山勢吐妖雲。
這搭兒非鬼非靈決有神。
料想我難安穩。
〔帶雲〕你看這雲遮月色呵。
〔唱〕月暗東西不分。
赤力力風操動松韻。
〔雲〕我道是甚麼那。
〔唱〕原來是鶴飛來相伴我黃昏。
〔雲〕貧道就這松陰下坐一夜咱。
〔唱〕 【一半兒】我則見柳垂綠線草鋪茵。
星撒殘碁月挂輪。
石上鹿皮鋪墊的穩。
松下有白雲。
我且做一半兒朦胧一半兒盹。
〔做坐科〕〔旦扮鬼仙上雲〕妾身是唐明皇時管玉斝夫人。
五世為童女身。
不曾破色欲之戒。
惡世間生死。
不如做鬼仙快活。
在此山角下三百餘年也。
今夜月朗星稀。
口占一詞。
〔柳梢青〕天淡曉風明滅。
白露點蒼苔敗葉。
端止翠園。
黃雲衰草。
漢家陵阙。
鹹陽陌上行人。
依舊名親利切。
改換朱顔。
消磨今古。
隴頭殘月。
〔正末雲〕貧道正坐間。
是誰人驚覺貧道。
〔唱〕 【金盞兒】我則聽的語言勤。
曲腔真。
夢回明月歌聲近。
他向那青森森樹底顯香魂。
〔帶雲〕待道不是鬼來呵。
〔唱〕可怎生迎風衣不動。
對月影難分。
這厮他入山山作怪。
入水水為神。
〔雲〕他不念呵便罷。
若再念呵。
我依着他那前韻。
和一首點化此鬼。
〔旦再念前詞科〕〔正末和雲〕度你個不生不滅。
又不比拈花摘葉。
興倚高歌。
醉眠芳草。
夢遊仙阙。
有時苦勸人人。
莫怪我叮咛切切。
走骨行屍。
貪财戀色。
枉消年月。
〔做見科〕〔旦雲〕師父萬福。
〔正末唱〕 【醉中天】一句句依着前韻。
一字字和的清新。
咱說破超凡入聖因。
你怎不把前生認。
〔旦雲〕師父。
脫度鬼魂咱。
〔正末唱〕我度你個無影無形鬼魂〔帶雲〕你既為女人呵。
可怎生不還宿債。
〔唱〕則你那宿根未盡。
怎生般脫離凡塵。
〔旦雲〕似此不肯度脫呵。
弟子怎了也。
正是遇仙不成道。
如到寶山空手回。
〔正末雲〕若要度你呵。
你可下人間托生做女子。
還了五世宿債。
然後方可度你成道。
你記者。
〔旦雲〕理會的。
〔正末唱〕 【後庭花】你先将那冤業分。
次将那宿債準。
那其間纔脫紅塵難。
方歸那大道門。
用些殷勤。
休辭勞困。
我着你重做個婦女身。
〔旦雲〕師父。
弟子何方去也。
〔正末雲〕你往汴梁劉家托生。
當來為劉行首二十年。
還了五世宿債。
教你二十年之後。
遇三個丫髻馬真人度脫你。
你便回頭者。
休迷卻正道。
我如今說與東嶽殿管托生案神。
案神安在。
疾。
〔外扮東嶽神上詩雲〕不孝謾燒千束紙。
虧心枉爇萬垆香。
神靈本是正直做。
不受人間枉法贓。
小聖乃東嶽殿案神是也。
有祖師法旨呼喚。
須索走一遭去。
〔見科雲〕師父喚小聖有何法旨。
〔正末雲〕聽吾法旨。
引着這陰魂往陽間汴梁劉家。
托生一女子身。
當來為劉行首。
着他還宿世債去。
〔東嶽
道号重陽真人。
未成道時。
在登州甘河鎮上開着座酒店。
人則喚我做王三舍。
有正陽祖師純陽真人。
他化作二道人。
披着氈來俺店中飲酒。
貧道幼年慕道。
不要他的酒錢。
似此三年。
道心不退。
忽一日他道俺去也。
王三舍。
與你回席咱。
貧道言稱師父那得酒錢來。
他就身邊解下瓢來。
取甘河水化作仙酒。
其味甚嘉。
方知此乃神仙之術。
他道。
王三舍。
你要學此術好。
要學長生術好。
貧道答言。
俺願學長生之術。
遂棄卻家業。
跟他學道。
傳得長生不死之訣。
成其大道。
呂祖引貧道至東海之濱。
将金丹七粒撒去水中。
化成金蓮七朵。
雲此金蓮七朵。
乃是丘劉談馬郝孫王。
恁七人可傳俺全真大道。
你可化作一凡人。
下人間度此六人成道。
貧道奉師父法旨。
化作一先生。
行乞于市。
凡人不識貧道。
問某曰。
師父出家人。
隻以酒食為念。
不看經典。
可是為何。
貧道雲。
若說神仙大道。
豈有不看經典之理。
但要心堅念重。
何愁不到蓬瀛。
我想做神仙的。
皆是宿緣先世。
非同容易也呵。
〔唱〕 【仙呂點绛唇】五祖傳因。
二師垂訓。
向甘河鎮。
悟德全真。
想大道從心運。
【混江龍】神仙有分。
披氈化我出凡塵。
脫離了火院。
大走入玄門。
七朵金蓮浮水面。
一雙銀海照乾坤。
奉吾師法旨。
我可便普天下都尋盡。
〔帶雲〕尋誰來。
〔唱〕尋俺那丘劉談馬。
大古裡六個真人。
【油葫蘆】袖拂清風足蹑雲。
行步穩。
向人間來往兩三春。
我這般窮身潑命誰瞅問。
蓬頭垢面妝癡鈍。
他每不識高共低。
不分個假共真。
〔雲〕有人道。
兀那抄化的先生。
怎生不做幾件道衣穿。
〔歎介〕〔雲〕嗨。
恁世人不知。
〔唱〕則我這丹田有寶能滋潤。
觑不的他滿眼盡愚民。
【天下樂】端的便誰識蓬萊洞裡人。
你則待貪也波嗔。
紅塵中空自滾。
遮莫恁有金赀怎離三尺墳。
君不見霸主強。
君不見漢主狠。
他每都向北邙山内隐。
〔雲〕來到這西安府城外。
别無人家。
又無宮觀寺院。
這的是北邙山口。
我在這山角下松陰内坐一夜咱。
貧道觀此山下。
必有妖精鬼魅。
我試看咱。
〔唱〕 【醉中天】我則見水浪生寒氣。
山勢吐妖雲。
這搭兒非鬼非靈決有神。
料想我難安穩。
〔帶雲〕你看這雲遮月色呵。
〔唱〕月暗東西不分。
赤力力風操動松韻。
〔雲〕我道是甚麼那。
〔唱〕原來是鶴飛來相伴我黃昏。
〔雲〕貧道就這松陰下坐一夜咱。
〔唱〕 【一半兒】我則見柳垂綠線草鋪茵。
星撒殘碁月挂輪。
石上鹿皮鋪墊的穩。
松下有白雲。
我且做一半兒朦胧一半兒盹。
〔做坐科〕〔旦扮鬼仙上雲〕妾身是唐明皇時管玉斝夫人。
五世為童女身。
不曾破色欲之戒。
惡世間生死。
不如做鬼仙快活。
在此山角下三百餘年也。
今夜月朗星稀。
口占一詞。
〔柳梢青〕天淡曉風明滅。
白露點蒼苔敗葉。
端止翠園。
黃雲衰草。
漢家陵阙。
鹹陽陌上行人。
依舊名親利切。
改換朱顔。
消磨今古。
隴頭殘月。
〔正末雲〕貧道正坐間。
是誰人驚覺貧道。
〔唱〕 【金盞兒】我則聽的語言勤。
曲腔真。
夢回明月歌聲近。
他向那青森森樹底顯香魂。
〔帶雲〕待道不是鬼來呵。
〔唱〕可怎生迎風衣不動。
對月影難分。
這厮他入山山作怪。
入水水為神。
〔雲〕他不念呵便罷。
若再念呵。
我依着他那前韻。
和一首點化此鬼。
〔旦再念前詞科〕〔正末和雲〕度你個不生不滅。
又不比拈花摘葉。
興倚高歌。
醉眠芳草。
夢遊仙阙。
有時苦勸人人。
莫怪我叮咛切切。
走骨行屍。
貪财戀色。
枉消年月。
〔做見科〕〔旦雲〕師父萬福。
〔正末唱〕 【醉中天】一句句依着前韻。
一字字和的清新。
咱說破超凡入聖因。
你怎不把前生認。
〔旦雲〕師父。
脫度鬼魂咱。
〔正末唱〕我度你個無影無形鬼魂〔帶雲〕你既為女人呵。
可怎生不還宿債。
〔唱〕則你那宿根未盡。
怎生般脫離凡塵。
〔旦雲〕似此不肯度脫呵。
弟子怎了也。
正是遇仙不成道。
如到寶山空手回。
〔正末雲〕若要度你呵。
你可下人間托生做女子。
還了五世宿債。
然後方可度你成道。
你記者。
〔旦雲〕理會的。
〔正末唱〕 【後庭花】你先将那冤業分。
次将那宿債準。
那其間纔脫紅塵難。
方歸那大道門。
用些殷勤。
休辭勞困。
我着你重做個婦女身。
〔旦雲〕師父。
弟子何方去也。
〔正末雲〕你往汴梁劉家托生。
當來為劉行首二十年。
還了五世宿債。
教你二十年之後。
遇三個丫髻馬真人度脫你。
你便回頭者。
休迷卻正道。
我如今說與東嶽殿管托生案神。
案神安在。
疾。
〔外扮東嶽神上詩雲〕不孝謾燒千束紙。
虧心枉爇萬垆香。
神靈本是正直做。
不受人間枉法贓。
小聖乃東嶽殿案神是也。
有祖師法旨呼喚。
須索走一遭去。
〔見科雲〕師父喚小聖有何法旨。
〔正末雲〕聽吾法旨。
引着這陰魂往陽間汴梁劉家。
托生一女子身。
當來為劉行首。
着他還宿世債去。
〔東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