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居詞話卷之三

關燈
香祖筆記有可議處 王新城尚書,立論和平近理,然亦有可議者。

    如香祖筆記,以尹吉甫惑聽妻讒,至使其子伯奇衣苔帶藻,作履霜之操,此與晉獻、骊姬之事何異。

    而詩人顧稱之,其猶後世詞人之谀韓侂胄、賈似道者,動拟以伊周,庸足信乎雲雲。

    竊按蔡邕琴操,伯奇見逐,履霜自傷,于是援琴而鼓之。

    據邕說,伯奇僅止見逐,今相傳謂投河而死,或由不得于父而自沈,非如申生必緻之死而後已,固與晉獻、骊姬有間。

    趙岐孟子注,伯奇仁人,而父虐之,故作小弁之詩。

    王充論衡,伯奇放流,首發早白,故曰惟憂用老。

    曹植令禽惡鳥論,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離之詩,本韓詩之說,俱并未言伯奇之死。

    或又謂宣王出遊,伯奇作歌感王,吉甫始悟。

    然則伯奇當日死與未死,漢儒以來,所傳聞異辭,正未可定,更不得例吉甫于晉獻、骊姬也。

    伯奇見逐,而吉甫不得為名臣,殷武丁殺孝己,将不得為賢君乎。

    非笃論也。

    至比詩人以後世詞人之谀韓侂胄、賈似道者,益拟不于其倫矣。

     郭楊詞品十二則 吳江郭祥伯、金匮楊伯夔,仿司空表聖之例,撰詞品各十二則,奄有衆妙。

    郭雲: 千岩巉巉,一壑深美。

    路轉峰回,忽見流水。

    幽鳥不嗚,白雲時起。

    此去人間,不知幾裡。

    時逢疎花,娟若處子。

    嫣然一笑,目成而已。

    幽秀 行雲在空。

    明月在中。

    潇潇秋雨,泠泠好風。

    即之愈遠,尋之無蹤。

    孤鶴獨唳,其聲清雄。

    聚首俯視,莫窮其通。

    回顧薮澤,翩哉飛鴻。

    高超 海潮東來,氣吞江湖。

    快馬斫陣,登高一呼,如波軒然,蛟龍牙須。

    如怒鹘起,下盤浮圖。

    千裡萬裡,山奔電驅。

    元氣不死,乃與之俱。

    雄放 芙蓉作花,秋水一半。

    欲往從之,細石淩亂。

    美人有言,玉齒将粲。

    徐拂寶瑟,一唱三歎。

    非無寸心,缱绻自獻。

    若往若還,豈曰能見。

    委曲 美人滿堂。

    金石絲簧。

    忽擊玉磬,遠聞清揚。

    韻不在短,亦不在長。

    哀家一梨,口為芳香。

    芭蕉灑雨,芙蓉拒霜。

    如氣之秋,如冰之光。

    清脆 雜花欲放,細柳初絲。

    上有好鳥,微風拂之。

    明月未上,美人來遲。

    卻扇一顧,群妍皆媸。

    其秀在骨,非鉛非脂。

    渺渺若愁,依依相思。

    神韻 人生一世,能無感焉。

    哀來樂往,雲浮鳥仙。

    銅駝巷陌,金人歲年。

    鉛水迸淚,鵾雞裂弦。

    如有萬古,入其肺肝。

    夫子何歎,唯唯不然。

    感慨 鲛人纖绡,海水不波。

    珊瑚觸網,蛟龍騰梭。

    明月欲堕,群星皆趨。

    凄然掩泣,散為明珠。

    織女下視,雲霞交鋪。

    如将卷舒,貢之太虛。

    奇麗 好風東來,幽鳥始哢。

    陽春在中,萬象皆動。

    一花未開,聚綠入夢。

    口多微詞,如怨如諷。

    如聞玉管,快作數弄。

    望之邈然,鶴背雲重。

    含蓄 清霜警秋,微月白夜。

    其上孤峰,流水在下。

    幽尋欲窮,乃見圖畫。

    惬心動目,喜極而怕。

    跌宕容與,以觀其罅。

    翩然将飛,倘複可跨。

    逋峭 雜組成錦,萬花為春。

    五醞酒酽,九華帳新。

    異彩初結,名香始熏。

    莊嚴七寶,其中天人。

    飲芳食菲,摘星抉雲。

    偶然咳唾,明珠如塵。

    穠豔 名士揮塵,羽人禮壇。

    微聞一語,氣如幽蘭。

    荷雨夜歇,松風夏寒。

    之子何處,秋山槃槃。

    萬籁俱寂,惟鳴幽湍。

    千嗽百咽,奉君一丸。

    名隽 楊雲: 悠悠長林,濛濛曉晖。

    天風徐來,一葉獨飛。

    望之彌遠,識之自微。

    疑蝶入夢,如花堕衣。

    幽弦再終,白雲愈稀。

    千裡飄忽,鶴翅不肥。

    輕逸 秋水樓台,澹不可畫。

    時逢幽人,載歌其下。

    明星未稀,美此良夜。

    惝恍從之,夢與煙借。

    荷香沈浮,若出雲罅。

    油油太虛,一碧俱化。

    綿邈 萬山巑巑,回風蕩寒。

    決眥千仞,飲雲聞湍。

    龍之不馴,虹之無端。

    畸士羽衣,露言雷喧。

    洞庭隐鱗,蒼梧逸猿。

    元氣紛變,創斯奇觀。

    獨造 送君長往,懷君思深。

    白日欲堕,池台氣陰。

    百年寸晖,徘徊短吟。

    松篁幽語,獨客泛琴。

    聆彼七弦,潇湘雨音。

    落花醉枝,凄入燕心。

    凄緊 之子曉行,細路香送。

    時聞春聲,百鳥含哢。

    林花初開,蜂須欲動。

    美人何許,短琴潛弄。

    明明無言,泠泠如諷。

    卷簾綠陰,微雨思夢。

    微婉 疏雨來歇,輕寒獨知。

    茶煙晝青,鬻藤一枝。

    秋老茅屋,檐蟲挂絲。

    葉丹苔碧,酒眠悟詩。

    飲真抱和,仙人與期。

    其曰偶然,薄言可思。

    閑雅 俯視苔石,行歌長松。

    千葉萬吹,凜然噓冬。

    返風乘虛,餐煙太蒙。

    矯矯獨往,落落希蹤。

    夜開元關,蕩聞天鐘。

    光滿眉宇,與鬥相逢。

    高寒 空波粼天,嗚簪扣舷。

    鹭鸶立雨,浪花一肩。

    采采白蘋,江南曉煙。

    覓鏡照春,逢潭寫蓮。

    漁舟還往,相忘歲年。

    佳語無心,得之自然。

    澄澹 卓卓野鶴,超超出群。

    田家敗籬,幽蘭逾芬。

    意必求遠,酒不在醇。

    玉山上行,疎花角巾。

    短笛快弄,長嘯入雲。

    軒軒霞舉,須眉勝人。

    疎俊 怅焉獨邁,憀予隐憂。

    悟出系表,天地可求。

    亭亭危峰,倒影碧流。

    空山冱寒,老梅古愁。

    味之無腴,揖之寡俦。

    遙指木末,一僧一樓。

    孤瘦 如莫邪劍,如百煉鋼。

    金石在中,匪曰永藏。

    鉥心掏胃,韬神斂光。

    水為沉流,星無散芒。

    離離九疑,郁然深蒼。

    萬棄一取,駏驉錦囊。

    精煉 天孫弄梭,腕無暫停。

    麻姑擲米,走珠跳星。

    荷露入握,菊香到瓶,如泉過山。

    如屋建瓴。

    虛籁集響,流影燈形。

    四無人語,佛閣一鈴。

    靈活 樂章集不易訂 傳訛舛錯,惟樂章集信不易訂。

    如浪淘沙慢一百三十三字,女冠子一百十一字,傾杯樂九十五字,又一百八字,引駕行一百二十五字,望遠行一百四字,秋夜月八十二字,洞仙歌一百十九字,又一百二十三字,又一百二十六字,長壽樂八十三字,破陣樂一百三十二字。

    世乏周郎,無從顧誤,不能不為屯田惜已。

     柳永女冠子 屯田女冠子一百十四字體:“樓台悄似玉。

    向紅爐暖閣,院宇深沈,廣排筵會,聽笙歌猶未徹,漸覺寒輕,透簾穿戶。

    ”紅友雲:凡三十二字方葉韻。

    或謂玉字讀若裕,以入作葉,未确。

    宇字似韻,然上下讀不去,為傳訛無疑。

    按玉字韻以入作葉,如惜香以吉葉髻戲,坦庵以極葉氣瑞,北宋有此例。

    宇字亦韻:“院宇深沈,廣排筵會”,似當雲“廣排筵會,深沈院宇”,證以所錄伯可詞,僅數襯字不合,餘悉同。

     柳永訴衷情近 屯田訴衷情近七十五字體:“雨晴氣爽,竚立江樓望處。

    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

    ”紅友于翠字注韻,殊不知處字即韻。

    蔣勝欲探春令,處、翅、住、指、并葉,可證。

    且從無至第四句二十二字才起韻之理。

     柳永迷仙引 屯田迷仙引,紅友詞律疑其脫誤,今捆繹之,殆無訛也。

    後片雲:“萬裡丹霄,何妨攜手同去。

    句去句便棄卻煙花伴侶。

    免教人見妾,朝雲暮雨。

    ”上去字葉,下去字疊,頓折成文,猶北曲醉春風體也。

    且辭意完足,雖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