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慶之詞話
關燈
小
中
大
晁無咎評
晁無咎評本朝樂章雲:“世言柳耆卿之曲俗,非也。
如八聲甘州雲:‘漸霜風凄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此唐人語,不減高處矣。
”“歐陽永叔浣溪沙雲:‘堤上遊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要皆絕妙。
然隻一出字,自是後人道不到處。
”“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傑出,自是曲中縛不住者。
”“黃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
”“晏元獻不蹈襲人語,而風調閑雅,如‘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知此人不住三家村也。
”“張子野與柳耆卿齊名,而時以子野不及耆卿。
然子野韻高,是耆卿所乏處。
”“近世以來作者,皆不及秦少遊,如‘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雖不識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語。
”苕溪漁隐曰:“無己稱,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
唐諸人不逮也。
無咎稱魯直詞不是當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
二公在當時品題不同如此。
自今視之,魯直詞亦有佳者,第無多子耳。
少遊詞雖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二公之言殊過譽也。
”複齋漫錄 李易安評 李易安雲:“樂府聲詩并著,最盛于唐。
開元、天寶間,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時新及第進士開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名姓,衣冠故敝,精神慘怚,與同之宴所。
曰:‘表弟願與坐末’,衆皆不顧。
既酒行樂作,歌者進,時曹元謙念奴為冠,歌罷,衆皆咨嗟稱賞。
名士忽指李曰:‘請表弟歌。
’衆皆哂,或有怒者。
及轉喉發聲,歌一曲,衆皆泣下。
羅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後鄭衛之聲日熾,流靡之變日煩,已有菩薩蠻、春光好、莎雞子、更漏子、浣溪沙、夢江南、漁父等詞,不可遍舉。
五代幹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語雖奇甚,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馀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于世。
雖協音律,而辭語塵下。
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
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
又往往不協音律者,何邪。
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
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莺,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又押上去聲,又押入聲。
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
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後宴叔原、賀方回、秦少遊、黃魯直出,始能知之。
又宴苦無鋪叙,賀苦少典重,秦即專主情緻,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非不妍麗,而終乏富貴态。
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苕溪漁隐曰:“易安曆評諸公歌詞,皆指摘其短,無一免者。
此論未公,吾不憑也。
其意蓋自謂能擅其長,以樂府名家者。
退之詩雲:‘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正為此輩發也。
” 太白 鼎州滄水驿,有菩薩蠻雲:“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曾子宣家有古風集,此詞乃太白作也。
古今詩話 六一 歐陽永叔送齊貢父守維揚,作長短句雲:“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平山堂望江左諸山甚近,或以為永叔短視,故雲。
東坡笑之,因賦快哉亭道其事雲:“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蓋山色有無,非煙雨不能然也。
藝苑雌黃 東坡 後山詩話謂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餘謂後山之言過矣。
子瞻佳詞最多,其間傑出者,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赤壁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詞,“落日繡簾卷,亭原作庭,據蘇詞改。
下水連空”快哉亭詞,“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初夏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夜登燕子樓詞,“楚山修竹如雲,異村秀出千林表”詠笛詞,“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詠梅詞,“東武城南,新堤固,漣漪初溢”宴流杯亭詞,“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夏
如八聲甘州雲:‘漸霜風凄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此唐人語,不減高處矣。
”“歐陽永叔浣溪沙雲:‘堤上遊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要皆絕妙。
然隻一出字,自是後人道不到處。
”“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傑出,自是曲中縛不住者。
”“黃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
”“晏元獻不蹈襲人語,而風調閑雅,如‘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知此人不住三家村也。
”“張子野與柳耆卿齊名,而時以子野不及耆卿。
然子野韻高,是耆卿所乏處。
”“近世以來作者,皆不及秦少遊,如‘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雖不識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語。
”苕溪漁隐曰:“無己稱,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
唐諸人不逮也。
無咎稱魯直詞不是當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
二公在當時品題不同如此。
自今視之,魯直詞亦有佳者,第無多子耳。
少遊詞雖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二公之言殊過譽也。
”複齋漫錄 李易安評 李易安雲:“樂府聲詩并著,最盛于唐。
開元、天寶間,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時新及第進士開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名姓,衣冠故敝,精神慘怚,與同之宴所。
曰:‘表弟願與坐末’,衆皆不顧。
既酒行樂作,歌者進,時曹元謙念奴為冠,歌罷,衆皆咨嗟稱賞。
名士忽指李曰:‘請表弟歌。
’衆皆哂,或有怒者。
及轉喉發聲,歌一曲,衆皆泣下。
羅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後鄭衛之聲日熾,流靡之變日煩,已有菩薩蠻、春光好、莎雞子、更漏子、浣溪沙、夢江南、漁父等詞,不可遍舉。
五代幹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語雖奇甚,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馀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于世。
雖協音律,而辭語塵下。
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
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
又往往不協音律者,何邪。
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
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莺,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又押上去聲,又押入聲。
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
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後宴叔原、賀方回、秦少遊、黃魯直出,始能知之。
又宴苦無鋪叙,賀苦少典重,秦即專主情緻,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非不妍麗,而終乏富貴态。
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苕溪漁隐曰:“易安曆評諸公歌詞,皆指摘其短,無一免者。
此論未公,吾不憑也。
其意蓋自謂能擅其長,以樂府名家者。
退之詩雲:‘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正為此輩發也。
” 太白 鼎州滄水驿,有菩薩蠻雲:“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曾子宣家有古風集,此詞乃太白作也。
古今詩話 六一 歐陽永叔送齊貢父守維揚,作長短句雲:“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平山堂望江左諸山甚近,或以為永叔短視,故雲。
東坡笑之,因賦快哉亭道其事雲:“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蓋山色有無,非煙雨不能然也。
藝苑雌黃 東坡 後山詩話謂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餘謂後山之言過矣。
子瞻佳詞最多,其間傑出者,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赤壁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詞,“落日繡簾卷,亭原作庭,據蘇詞改。
下水連空”快哉亭詞,“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初夏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夜登燕子樓詞,“楚山修竹如雲,異村秀出千林表”詠笛詞,“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詠梅詞,“東武城南,新堤固,漣漪初溢”宴流杯亭詞,“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