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一九一六(民國五年丙辰)
關燈
小
中
大
齊天樂·榮德山
是誰鋸下蒼龍角,晴空一坪秋廣。
萬古無風,小池不涸,青入四禅天上。
鱗原一掌。
指貼地婆城,藥膏圓(楓注:《近代蜀四家詞·香宋詞》作“遠”。
)樣。
影落東南,天台四萬八千丈。
唐年祠廟尚在,薛碑今蝕盡,苔翠無恙。
州以山名,砦猶宋建,老去希夷安往。
洪荒坐想。
定絕島孤撐,海浮千嶂。
倘扣玻璃,日球空外響。
(案:榮為山縣,山凡兩大幹,其北曰鐵山,榮德山係其支脈,唐武德元年置州。
以山為名。
山上有老君祠、唐刺史薛高邱摩崖、陳抟石室、龍池。
) 側犯·登華陽山 翠陰四月,入山十裡春秧淨。
樵徑。
引一線松風到山頂。
遙天沆瀣色,冷日玻璃性。
端正。
合喚作榮州主人影。
山名近古,想是南齊定。
如夢醒。
算興亡、荒縣闢靈境。
澗石生花,水禽過嶺。
風韻。
綠得玉娥妝靓。
(案:齊永元三年在榮僑置南安郡,領縣五:南安、華陽、白水、樂安、桓道。
縣北華陽山,蓋因縣得名,下為婁溝,抵擁斯茫水。
) 水龍吟·浴佛日佛崖作 望中天半莊嚴,嘉州定落榮州後。
大哉僧力,自元豐始,迄工元祐。
玉斧修雲,金容滿月,華鲸夜吼。
恨青山不語,道君時事,斷碑字、蒼苔鏽。
台上放翁載酒。
問如來、梵天誰救。
支那小影,銅仙淚落,鹹陽月瘦。
十六丈身,一千年事,黃梅雨候。
秪紅裙袅袅,榴花一色,拜龍華壽。
(案:佛崖在榮縣城東,宋曰東山,元豐十八年僧淳德因崖鑿佛像。
有宋刺史李焘摩崖。
山半有嘯台,陸遊《遊東山》詩,有“嘯台載酒雲生屐”之句。
佛生日士女朝拜,香火極盛。
) 壺中天·此君軒 清風萬個,占一城高處,宋時僧屋。
解借此君名此地,便蔔此僧非俗。
茗砌延秋,風廊響月,苔色琴弦綠。
涪翁往矣,禅房香賸花木。
有弟時到軒中(周彥。
),虛心直節,合抱琅玕宿。
自列黨人碑上狀,成就一家清福。
絕代歐蘇,片時章蔡,斷送神宗錄。
翠雲三畝,榮州第一修竹。
(案:此詞由香宋手書刻石,并著《此君軒記》。
石刻原題作《此君軒懷元師》,跋雲:“祖元大師,王周彥從兄也。
此其鼓琴之所。
丙辰春,趙熙記。
”) 齊天樂·乾龍洞 亂山青出榮州界,界邊水流穿洞。
石乳含秋,雲胎化碧,苔色六朝梁棟。
人天萬種。
定結自洪荒,海潮吹凍。
想見龍蟠,爪痕深入翠岩縫。
詩人從古不到,晉時獠據了,還問唐宋。
靈境多年,老樵探路,說有陰河水湧。
西邊一孔。
便缒火無光,紅珠似甕。
怕是骊宮,角根銀柱聳。
(案:榮梨山一名五龍山,有唐碑。
宋建慈雲寺,清知縣許源修葺之,今名五龍寺。
山高五裡,上有池,旱不涸,雨不溢。
池下有穴曰龍洞,縣人恒祈雨于此。
) 邁陂塘·宋壩 出春城、秧歌幾日,芳原一綠如剪。
四山圍作棋枰樣,閣閣鳴蛙不斷。
塍一線,袅百畝衡從(楓注:《近》作“橫縱”。
),樹小蔭如傘。
吳裝短卷。
看人影鴉鋤,車聲龍骨,物外散雞犬。
謀生賤。
五十歸田未晚。
學耕空守枯硯。
傾家難買柴車住,頭白王尼誰伴。
君不見。
自晉後漁郎,幾見桃花岸。
遊民在眼。
坐豆葉村邊,稻花風外,黃送夕陽遠。
木蘭花慢·虎洞 古來荒可想,隻城角,似岩鄉。
入石戶深深,雲阿寂寂,玉溜锵锵。
洪荒。
自融氣母,想風吹、一泡裂崖岡。
留作菟裘佳處,六時心地清涼。
焚香。
小步禅堂。
消夏氣、領秋光。
歎碧玉壺中,黃斑徑裡,此亦滄桑。
蒼茫。
放翁著句,甚無人,镌字綠苔旁。
不用飛霞題壁,我生已似雲将(洞一名飛霞。
)。
(案:虎洞在城東赤珠山左,一名少陽洞,陸遊有《虎洞》詩,清時此為尼庵。
) 台城路·湼槃樓 眼前了了無生法,君看此樓深處。
苦海元乾,禅天不壞,去路依然來路。
新蟬自語。
坐萬綠陰中,早涼高樹。
枯蛻無聲,不知人世有風露。
香台微雨乍歇,客來拚痛飲,休更心苦。
人各一回,劫凡千變,我亦恒河小住。
江幹戰鼓。
甚造出蟲沙,漸台郿塢。
世外金容,翠岩天萬古。
(案:樓在東山大佛寺,供本寺曆代方丈塑像。
時傳樂山有戰事,漸台句指袁世凱。
) 賀新涼·九霄頂,北山第一高處 一朵榮州翠。
是人閒、埃風淨處,萬年秋氣。
大勢山形雄西北,亂阜镵天無次。
似大海、鲸牙千隊。
盲左腐遷傳戰紀,縱文瀾、百怪渾如此。
松風響,天鵝翅(俗名天鵝抱蛋。
)。
高台合向峰尖起。
坐台中、呼來皓月,問開天事。
一臂蒼蒼陵州界,橫絕鐵山圍地。
鐵山下、擁斯茫水。
晉代蠻荒諸葛迹,灑長空、不盡神州淚。
陣雲在,江聲裡。
(案:鐵山之西老林口下蕭家山,其最高處為九霄頂,其側壁則黃橿林大崖。
榮倚鐵山之利,相傳諸葛亮曾鑄兵器于此。
) 水龍吟·龍洞,唐開化寺也 一山蟠作獅身,就中笠子天光小。
洞當凹處,海濤常響,法雲難掃。
斷溜生苔,疏風替扇,客同秋到。
想有唐人住,其名曰觙,空巢結、金光草。
南渡那堪重道。
認摩崖、荒煙落照。
當時名士,新亭淚落,旭陽天老。
樹倒栖禽,鐘清喚月,依然古廟。
聽酒邊人語,佛貍當死,匣中龍嘯。
(案:龍洞即今羅漢洞,有宋代蘇仲莊等摩崖五則。
時方與縣人遊宴于此,坐中傳聞袁世凱病重。
) 紅情·鳳仙 紅兒欲活,是蕊珠内史,讬生丹穴。
對對明妝,和就猩猩守宮血。
一片霞痕正午,濃綠襯、朱欄千葉。
商畫稿、配入香風,金粉玉胡蝶。
花國。
又端節。
正唾絨碧窗,酒潮新發。
玻璃指甲,染上麻姑更嬌絕。
卻笑生來性急,小紅豆、一房秋裂。
好夜夜秦樓裡,玉箫喚月。
聲聲慢·荷池清曉 睡紅乍洗,涼翠新裝,清晨出浴華池。
露影含嬌,無人故作風欹。
将開未開更好,幻巫山、嫩到瑤姬。
纖鱗動,把銅華皺了,片片臙脂。
半世曾看太液,記殿頭紅日,花外黃旗。
各認前生,個中心苦憐伊。
清墩一條波路,說君恩、西海為期。
吟未已,葉田田、飛下鹭鸶。
(案:荷池在縣署之西,唐劉兼有《荷塘》詩,民國初池邊有橫碑曰“唐池”。
此詞因荷池回憶清時引見情景。
) 台城路·蛇衣,端午翌日作 知非藥店飛龍骨,苔邊委衣橫地。
薄片冰花,碎光雲母,蛻處可勝憔悴(楓注:《近》作“蕉萃”。
)。
餘腥未洗,看點點斑斑,草根攢蟻。
苦盼長春,那知微命竟如此。
攔腰分下一劍,酒闌經大澤,逃得劉季。
添足求工,殘鱗換世,身價今輕于紙。
焚灰(楓注:《近》作“晦”。
)化水,怎醫遍金瘡,蟲沙萬隊。
蛇子蛇孫,祖龍新穢史。
(案:民國五年六月六日,即舊曆端午次日,袁世凱病死北京。
消息傳來,賦此詞。
) 木蘭花慢·寄休庵 散仙羊市宅,綠槐影,閉柴關。
自消夏其中,竹山竹屋,花外花間。
誰彈。
半塘舊調,笑沙哥、油碧引東川。
生就方城舊尉,嘉名天付金荃。
鄉園。
何日歸年。
羅帶水、玉簪山。
買茅屋三間。
杉湖一角,先坐無錢。
人傳。
祖龍已死,願蒼天無鹿逐中原。
世局那知魏晉,禅心自定風幡。
(案:鄧休庵寓居成都,将回桂林,故寄此詞。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昌黎《送桂州嚴大夫》句也。
杉湖亦桂林名勝。
) 壺中天·壺庵師自題六十七歲小像,次韻 杜陵風貌。
令半生無著,隻緣詩好。
一枕官身前世夢,雞唱汝南天曉。
石筍書香,花潭笠影,水換蓬萊島。
功名蒼狗,山中自種瑤草。
便拟石恪維摩,一龛端坐,洗缽祗園保。
我是僧雛曾指月,也到恒河邊老。
肝膽向誰,須眉無恙,華頂歸雲少。
河清人壽,不言心下了了。
(案:壺庵,胡薇元别号,時寓成都石筍街。
) 前調·鏡香亭 鏡中花貌。
盡紅紅白白,張家好好。
四面涼雲風皺酒,心在玉壺天曉。
借竹為牆,呼山入郭,秋沁瑤華島。
蜻蜓款款,遊魚唼唼芳草。
亭子宛似湖心,放翁詩境,壞砌苔痕飽。
七百餘年留一舸,多少鬧紅遺老。
南泊尋香,西湖飲渌,夢影三生少。
茫茫萬事,知非我輩能了。
(案:縣署荷池舊有小亭,清代知縣許源修葺之,奉新宋鳴琦為嘉定太守,名之曰鏡香亭,用李白《别邕之剡中》詩“荷花鏡裡香”句意。
池邊小樓,榜曰“放翁詩境”。
)
萬古無風,小池不涸,青入四禅天上。
鱗原一掌。
指貼地婆城,藥膏圓(楓注:《近代蜀四家詞·香宋詞》作“遠”。
)樣。
影落東南,天台四萬八千丈。
唐年祠廟尚在,薛碑今蝕盡,苔翠無恙。
州以山名,砦猶宋建,老去希夷安往。
洪荒坐想。
定絕島孤撐,海浮千嶂。
倘扣玻璃,日球空外響。
(案:榮為山縣,山凡兩大幹,其北曰鐵山,榮德山係其支脈,唐武德元年置州。
以山為名。
山上有老君祠、唐刺史薛高邱摩崖、陳抟石室、龍池。
) 側犯·登華陽山 翠陰四月,入山十裡春秧淨。
樵徑。
引一線松風到山頂。
遙天沆瀣色,冷日玻璃性。
端正。
合喚作榮州主人影。
山名近古,想是南齊定。
如夢醒。
算興亡、荒縣闢靈境。
澗石生花,水禽過嶺。
風韻。
綠得玉娥妝靓。
(案:齊永元三年在榮僑置南安郡,領縣五:南安、華陽、白水、樂安、桓道。
縣北華陽山,蓋因縣得名,下為婁溝,抵擁斯茫水。
) 水龍吟·浴佛日佛崖作 望中天半莊嚴,嘉州定落榮州後。
大哉僧力,自元豐始,迄工元祐。
玉斧修雲,金容滿月,華鲸夜吼。
恨青山不語,道君時事,斷碑字、蒼苔鏽。
台上放翁載酒。
問如來、梵天誰救。
支那小影,銅仙淚落,鹹陽月瘦。
十六丈身,一千年事,黃梅雨候。
秪紅裙袅袅,榴花一色,拜龍華壽。
(案:佛崖在榮縣城東,宋曰東山,元豐十八年僧淳德因崖鑿佛像。
有宋刺史李焘摩崖。
山半有嘯台,陸遊《遊東山》詩,有“嘯台載酒雲生屐”之句。
佛生日士女朝拜,香火極盛。
) 壺中天·此君軒 清風萬個,占一城高處,宋時僧屋。
解借此君名此地,便蔔此僧非俗。
茗砌延秋,風廊響月,苔色琴弦綠。
涪翁往矣,禅房香賸花木。
有弟時到軒中(周彥。
),虛心直節,合抱琅玕宿。
自列黨人碑上狀,成就一家清福。
絕代歐蘇,片時章蔡,斷送神宗錄。
翠雲三畝,榮州第一修竹。
(案:此詞由香宋手書刻石,并著《此君軒記》。
石刻原題作《此君軒懷元師》,跋雲:“祖元大師,王周彥從兄也。
此其鼓琴之所。
丙辰春,趙熙記。
”) 齊天樂·乾龍洞 亂山青出榮州界,界邊水流穿洞。
石乳含秋,雲胎化碧,苔色六朝梁棟。
人天萬種。
定結自洪荒,海潮吹凍。
想見龍蟠,爪痕深入翠岩縫。
詩人從古不到,晉時獠據了,還問唐宋。
靈境多年,老樵探路,說有陰河水湧。
西邊一孔。
便缒火無光,紅珠似甕。
怕是骊宮,角根銀柱聳。
(案:榮梨山一名五龍山,有唐碑。
宋建慈雲寺,清知縣許源修葺之,今名五龍寺。
山高五裡,上有池,旱不涸,雨不溢。
池下有穴曰龍洞,縣人恒祈雨于此。
) 邁陂塘·宋壩 出春城、秧歌幾日,芳原一綠如剪。
四山圍作棋枰樣,閣閣鳴蛙不斷。
塍一線,袅百畝衡從(楓注:《近》作“橫縱”。
),樹小蔭如傘。
吳裝短卷。
看人影鴉鋤,車聲龍骨,物外散雞犬。
謀生賤。
五十歸田未晚。
學耕空守枯硯。
傾家難買柴車住,頭白王尼誰伴。
君不見。
自晉後漁郎,幾見桃花岸。
遊民在眼。
坐豆葉村邊,稻花風外,黃送夕陽遠。
木蘭花慢·虎洞 古來荒可想,隻城角,似岩鄉。
入石戶深深,雲阿寂寂,玉溜锵锵。
洪荒。
自融氣母,想風吹、一泡裂崖岡。
留作菟裘佳處,六時心地清涼。
焚香。
小步禅堂。
消夏氣、領秋光。
歎碧玉壺中,黃斑徑裡,此亦滄桑。
蒼茫。
放翁著句,甚無人,镌字綠苔旁。
不用飛霞題壁,我生已似雲将(洞一名飛霞。
)。
(案:虎洞在城東赤珠山左,一名少陽洞,陸遊有《虎洞》詩,清時此為尼庵。
) 台城路·湼槃樓 眼前了了無生法,君看此樓深處。
苦海元乾,禅天不壞,去路依然來路。
新蟬自語。
坐萬綠陰中,早涼高樹。
枯蛻無聲,不知人世有風露。
香台微雨乍歇,客來拚痛飲,休更心苦。
人各一回,劫凡千變,我亦恒河小住。
江幹戰鼓。
甚造出蟲沙,漸台郿塢。
世外金容,翠岩天萬古。
(案:樓在東山大佛寺,供本寺曆代方丈塑像。
時傳樂山有戰事,漸台句指袁世凱。
) 賀新涼·九霄頂,北山第一高處 一朵榮州翠。
是人閒、埃風淨處,萬年秋氣。
大勢山形雄西北,亂阜镵天無次。
似大海、鲸牙千隊。
盲左腐遷傳戰紀,縱文瀾、百怪渾如此。
松風響,天鵝翅(俗名天鵝抱蛋。
)。
高台合向峰尖起。
坐台中、呼來皓月,問開天事。
一臂蒼蒼陵州界,橫絕鐵山圍地。
鐵山下、擁斯茫水。
晉代蠻荒諸葛迹,灑長空、不盡神州淚。
陣雲在,江聲裡。
(案:鐵山之西老林口下蕭家山,其最高處為九霄頂,其側壁則黃橿林大崖。
榮倚鐵山之利,相傳諸葛亮曾鑄兵器于此。
) 水龍吟·龍洞,唐開化寺也 一山蟠作獅身,就中笠子天光小。
洞當凹處,海濤常響,法雲難掃。
斷溜生苔,疏風替扇,客同秋到。
想有唐人住,其名曰觙,空巢結、金光草。
南渡那堪重道。
認摩崖、荒煙落照。
當時名士,新亭淚落,旭陽天老。
樹倒栖禽,鐘清喚月,依然古廟。
聽酒邊人語,佛貍當死,匣中龍嘯。
(案:龍洞即今羅漢洞,有宋代蘇仲莊等摩崖五則。
時方與縣人遊宴于此,坐中傳聞袁世凱病重。
) 紅情·鳳仙 紅兒欲活,是蕊珠内史,讬生丹穴。
對對明妝,和就猩猩守宮血。
一片霞痕正午,濃綠襯、朱欄千葉。
商畫稿、配入香風,金粉玉胡蝶。
花國。
又端節。
正唾絨碧窗,酒潮新發。
玻璃指甲,染上麻姑更嬌絕。
卻笑生來性急,小紅豆、一房秋裂。
好夜夜秦樓裡,玉箫喚月。
聲聲慢·荷池清曉 睡紅乍洗,涼翠新裝,清晨出浴華池。
露影含嬌,無人故作風欹。
将開未開更好,幻巫山、嫩到瑤姬。
纖鱗動,把銅華皺了,片片臙脂。
半世曾看太液,記殿頭紅日,花外黃旗。
各認前生,個中心苦憐伊。
清墩一條波路,說君恩、西海為期。
吟未已,葉田田、飛下鹭鸶。
(案:荷池在縣署之西,唐劉兼有《荷塘》詩,民國初池邊有橫碑曰“唐池”。
此詞因荷池回憶清時引見情景。
) 台城路·蛇衣,端午翌日作 知非藥店飛龍骨,苔邊委衣橫地。
薄片冰花,碎光雲母,蛻處可勝憔悴(楓注:《近》作“蕉萃”。
)。
餘腥未洗,看點點斑斑,草根攢蟻。
苦盼長春,那知微命竟如此。
攔腰分下一劍,酒闌經大澤,逃得劉季。
添足求工,殘鱗換世,身價今輕于紙。
焚灰(楓注:《近》作“晦”。
)化水,怎醫遍金瘡,蟲沙萬隊。
蛇子蛇孫,祖龍新穢史。
(案:民國五年六月六日,即舊曆端午次日,袁世凱病死北京。
消息傳來,賦此詞。
) 木蘭花慢·寄休庵 散仙羊市宅,綠槐影,閉柴關。
自消夏其中,竹山竹屋,花外花間。
誰彈。
半塘舊調,笑沙哥、油碧引東川。
生就方城舊尉,嘉名天付金荃。
鄉園。
何日歸年。
羅帶水、玉簪山。
買茅屋三間。
杉湖一角,先坐無錢。
人傳。
祖龍已死,願蒼天無鹿逐中原。
世局那知魏晉,禅心自定風幡。
(案:鄧休庵寓居成都,将回桂林,故寄此詞。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昌黎《送桂州嚴大夫》句也。
杉湖亦桂林名勝。
) 壺中天·壺庵師自題六十七歲小像,次韻 杜陵風貌。
令半生無著,隻緣詩好。
一枕官身前世夢,雞唱汝南天曉。
石筍書香,花潭笠影,水換蓬萊島。
功名蒼狗,山中自種瑤草。
便拟石恪維摩,一龛端坐,洗缽祗園保。
我是僧雛曾指月,也到恒河邊老。
肝膽向誰,須眉無恙,華頂歸雲少。
河清人壽,不言心下了了。
(案:壺庵,胡薇元别号,時寓成都石筍街。
) 前調·鏡香亭 鏡中花貌。
盡紅紅白白,張家好好。
四面涼雲風皺酒,心在玉壺天曉。
借竹為牆,呼山入郭,秋沁瑤華島。
蜻蜓款款,遊魚唼唼芳草。
亭子宛似湖心,放翁詩境,壞砌苔痕飽。
七百餘年留一舸,多少鬧紅遺老。
南泊尋香,西湖飲渌,夢影三生少。
茫茫萬事,知非我輩能了。
(案:縣署荷池舊有小亭,清代知縣許源修葺之,奉新宋鳴琦為嘉定太守,名之曰鏡香亭,用李白《别邕之剡中》詩“荷花鏡裡香”句意。
池邊小樓,榜曰“放翁詩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