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霖

關燈
○虞美人 水晶簾卷澂濃霧,夜靜涼生樹。

    病來身似瘦梧桐,覺道一枝一葉怕秋風。

    銀潢何日銷兵氣?劍指寒星碎。

    遙憑南半望京華,忘卻滿身清露在天涯。

     【評】譚獻曰:“斜陽煙柳”,謝其溫厚。

    (《箧中詞》五) ○蔔算子 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

    一角欄幹聚落華,此是春歸處。

    彈淚别東風,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評】陳廷焯曰:鹿潭窮愁潦倒,抑郁以終,悲憤慷慨,一發於詞,如《蔔算子》雲雲,何其凄怨若此!(《白雨齋詞話》五) ○唐多令 楓老樹流丹,蘆華吹又殘。

    系扁舟同倚朱欄。

    還似少年歌舞地,聽落葉,憶長安。

    哀角起重關,霜深楚水寒。

    背西風歸雁聲酸。

    一片石頭城上月,渾怕照,舊江山。

     ○台城路 〔金鹿生自金陵圍城出,為述沙洲避雨光景,感成此解。

    時畫角咽秋,燈焰慘綠,如有鬼聲在紙上也。

    〕 驚飛燕子魂無定,荒洲墜如殘葉。

    樹影疑人,号聲幻鬼,剞側春冰途滑。

    頹雲萬疊。

    又雨擊寒沙,亂鳴金鐵。

    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滅。

    江間奔浪怒湧,斷笳時隐隐,相和嗚咽。

    野渡舟危,空村草濕,一飯蘆中凄絕。

    孤城霧結。

    勝羅網離鴻,怨啼昏月。

    險夢愁題,杜鵑枝上血。

     【評】陳廷焯曰:狀景逼真,有聲有色。

    (《白雨齋詞話》五) ○台城路 〔易州寄高寄泉〕 兩年心上西窗雨,欄幹背燈敲遍。

    雪擁驚沙,星寒大野,馬足關河同賤。

    羁愁數點。

    問春去秋來,幾多鴻雁?忘卻華颠,昔時顔色夢中見。

    青衫鉛淚似洗,斷笳明月裡,涼夜吹怨。

    古石欹台,悲風咽築,酒罷哀歌難遣。

    飛華亂卷。

    對萬樹垂楊,故人青眼。

    霧隐孤城,夕陽山外遠。

     【評】譚獻曰:豪竹哀絲,一時并奏,《馬足》句千古。

    (《箧中詞》五) ○琵琶仙 〔五湖之志久矣!羁累江北,苦不得去。

    歲乙醜,偕婉君泛舟黃橋,望見煙水,盆念鄉土,譜白石自度曲一章,以空侯按之。

    婉君曾經喪亂,歌聲甚哀。

    〕 天際歸舟,悔輕與故國梅華為約,歸雁唬入空侯,沙洲共飄泊。

    寒未減,東風又急,問誰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濤載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傷别傷春,怕垂老心情漸非昨。

    彈指十年幽恨,損蕭娘眉萼。

    今夜冷,篷窗倦倚,為月明強起梳掠。

    怎奈銀甲秋聲,暗回清角! 【評】譚獻曰:屈曲洞達,齊、梁書體。

    (《箧中詞》五) 右将春霖詞十四首,錄自曼陀羅華閣本《水雲樓詞》。

     【集評】李肇增曰:君為詩恢雄肮髒,若《東淘雜詩》二十首,不減少陵秦州之作。

    乃易其工力為長短句,镂情劇恨,轉豪於铢黍之間,直而緻,沈而姚,曼而不靡,嗚呼!君之詞亦工矣。

    君嘗謂:“詞祖樂府,與詩同源。

    偎薄破碎,失風、雅之旨。

    情至韻會,溯寫風流,極溫深怨慕之意,亦未知其同與異否也。

    ”故以此悉力於詞,登山臨川,傷離悼亂,每有感慨,於是乎寄。

    (《水雲樓詞序》)譚獻曰:文字無大小,必有正變;必有家數。

    水雲樓詞,固清商變徵之聲,而流别甚正,家數頗大,與成容若、項蓮生,二百年中,分鼎三足。

    鹹豐兵事,天挺此才,為倚聲家杜老,而晚唐、兩宋一唱三歎之意則已微矣!或曰:“何以與成、項并論?”應之曰:阮亭、葆■〈香分〉一流為才人之詞,宛鄰、止庵一派為學人之詞,惟三家是詞人之詞,與朱、厲同工異曲,其他則旁流羽翼而已。

    (《箧中詞》五)又曰:水雲樓詞,婉約深至,時造虛渾,要為第一流矣。

    (《複堂日記》)陳廷焯曰:蔣鹿潭《水雲樓詞》二卷,深得南宋之妙,於諸家中尤近樂笑翁。

    竹坨自謂學玉田,恐去鹿潭尚隔一層也。

    又曰:詞至國初而盛,至眦陵而後精。

    近時詞人,莊中白敻乎不可尚已。

    譚氏仲修,亦駸駸與古為化。

    鹿潭稍遜臯文、莊、譚之古厚,而才氣甚雄,亦鐵中诤诤者。

    (《白雨齋詞話》五)朱孝臧曰:水雲詞,盡人能誦其隽快之句,嘉、道間名家,可稱臣擘,宜複翁仰倒賞擊,而有會於冰叔(李肇增)之言也。

    顧其氣格駿而不純,比之蓮生差近之,正惟其才僅足為詞耳。

    (手批《箧中詞》)